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讀《蘇東坡傳》有感600字篇一
“人生如夢,一出戲演的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時才可以下斷語。”回顧蘇軾一生,真的如同戲劇,這出戲將他的一生演的跌宕起伏,在旁人觀看時會為之揪心,為之嘆息。以前聽說過真正好的文人是不會在官場上做的如魚得水,平步青云的。就如李白,杜甫等,蘇東坡也不例外,官位做到最高達禮部尚書,最低是卻被貶置海南。他可謂一生足遍中國,但卻不是自發興致而起,多是受別人的命令所驅使。“在任何政治斗爭中,正人君子必敗,而小人必占上風,因為正人君子為道義而爭,小人則為權利而爭,結果雙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壞人得權。”這樣見解深刻的一句話也映襯出蘇軾這位正人君子在仕途的坎坷之路,他始終以自己赤忱的愛國愛民之心對待公務,但又是個直腸子,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合的政敵或是奸佞小人都不吐不快,直言無忌,因此樹敵甚多,造成他人生挫折失意的兩大人物,王安石和章惇,都為新黨首要領頭之人。
王安石,也是在這本書中讓我重新改觀的一人。高中歷史專門有一章節介紹王安石變法,歌頌其變法的歷史偉大性,雖然遭受失敗,但仍給百姓以及后世產生深刻影響。反正就是說王安石變法好啊好。但在這本專門講蘇軾的傳記中,卻詳細敘述了王安石變法產生的歷史背景,內容,所造成的不可磨滅的消極影響。原來王安石并非只是自己以前從課本里所了解的那個十全十美的文人政客,原來他是一個拗相公,原來他也使司馬光,范仲淹,蘇東坡等人才遭受懲處,他的變法并不是歷史課本所講那么無與倫比,但也不可否認其歷史價值還是很高的。
蘇軾的性格是可愛的,在我看來。聽過一句話,一個時常快樂的人,總是擁有短暫的記憶和開朗的笑容。雖然在官場歷經風雨,無數次遭受小人陷害,但蘇軾可以說沒有恨過任何一人,充其量只是討厭某人。這種達觀的個性是他獨有的,試問一個歷經人生風浪的人怎不可能沒有對陷害自己的人產生一絲恨意,但蘇軾做到了。他因與王安石政治意見不合而被貶數次,但卻可以在王安石落敗之后與其把酒話桑麻,重新商討政事。他也能在任何時候無論身處何處,都做到悠閑自得。最使我揪心的是他的數次輾轉搬遷,無論是黃州,杭州,亦或是儋州,他每次被貶后都想真真正正自己種田置舍,遠離宦海,但命運總是和他開玩笑,注定蘇軾的人生是不會平靜如水的,唉,不經歷那些大風大浪還會有蘇軾這樣傳奇的一生嗎。雖然事業失意,但他卻會巧妙的將失意變為動力,這體現在他做了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勇于嘗試,體會平常人所不能發現的美景,美食和樂趣。他可以把平常的豬肉做成令人垂涎三尺的東坡肉,可以自己釀造自己所感興趣的美酒,也對修煉瑜伽術和煉丹術充滿了興趣,追求長生不老,健康長壽。在繪畫方面,創造文人畫并且造詣頗深。無論職位高低,東坡始終為民生鞠躬盡瘁,他為杭州,廣州興辦水利,建立孤兒院和醫院,嚴禁殺嬰,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建造了西湖蘇堤。
蘇軾的一生與四名女子有著聯系,初戀堂妹,書中沒有說清為何蘇軾一生都對其戀戀不忘,愛之深成,所以我理解起來總是覺得奇奇怪怪,兩人就算青梅竹馬,感情也不至于深沉到蘇軾聽聞其去世就有如肝腸寸斷,寢食難安。他的兩位夫人都是秀外慧中,勤儉持家。雖然第一位夫人王弗去世很早,但從丈夫為她寫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千古絕唱里,可以體會出兩人感情的恩愛,有一愛人能夠做出這樣一首詩來紀念自己,我覺得死也甘心了吧,只恨自己不能陪伴其長久。第二位夫人王潤之,她陪蘇軾走過了其人生中幾乎所有的風風雨雨,包括最著名的“烏臺詩案”,也幸虧蘇軾有福,遇到這樣賢惠體貼的妻子,始終給予他支持。但是,王潤之在死時也享盡了尊榮,因為那時正好是蘇東坡被重新啟用,且官居三品的時候。王潤之有一個風光的葬禮,更重要的是,東坡死后和她葬在了一起。王潤之對東坡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她在杭州時為東坡納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妾。說到這個小妾王朝云,他與蘇東坡的相遇也是極其美妙的,據說當時東坡正在西湖與友暢飲,欣賞歌舞,無意間看見了朝云,年僅十二的朝云如出水芙蓉一般,或許是那時吸引住東坡。他當時便寫下來著名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王弗隨后便把朝云納入府中做自己的丫鬟。在這些女子中,只有王朝云既是蘇軾的妻又是蘇軾的知己,她理解東坡的內心與志向,雖然僅僅四十便死于疫情。但東坡卻為朝云在西湖邊建“六云亭”,并寫楹聯曰:“不合時宜,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東坡晚年對佛法情有獨鐘,朝云亦是,且被東坡稱為“天女維摩”。總之,東坡雖有愛妻三人,卻都紅顏薄命,令人唏噓。
“他的人品道德構成了他名氣的骨干,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總之,蘇軾的一生是傳奇的,他載歌載舞,笑看憂患,他雖逝世千年,但他留給后世的種種,那是萬古不朽的。
讀《蘇東坡傳》有感600字篇二
他將至情融化為筆端流淌的華彩;
他用豁達凝練成筆上飄灑的旋律;
他用痛楚壓抑成意識奔涌的篇章;
人如其文,蘇軾是一杯清茶,他將伴我一生。苦澀中遮不住的淡香溢出翠玉般的碧壺,沁滿心田,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也是“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的哀思。這種苦澀的思念被寄予給一杯清茶,被寄托給一輪明月。淡的相思,淺淺的哀愁無需言語,沉郁便是所有。
蘇軾是一江碧水,他將伴我一生。掩飾不住內心的寂寥,傾訴不盡“高處不勝寒”的蒼涼。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孤寂。在鬢發幾百之際,故人不在,源于內心的寂寥。埋葬,便是所有。
蘇軾在他用文字編織的夢幻中遨游,在他用詩堆積的象牙塔中放縱。“浮游天地間”“放浪形骸外”是他全部思念的凝結點,是里程牌,是伴我一生的人生格言。
回首蘇軾,我無語。因為我正在用心和他作超然物外的風流。閱讀蘇軾,品位蘇軾,我終于明白,一切痛苦只是過眼云煙,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如茶,伴我一生讓我平淡;
蘇軾如水,伴我一生讓我寧靜。
蘇軾:我心中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