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姥姥語錄》讀書筆記摘抄篇一
下面就摘幾段語錄,和大家共享。
1、姥姥說:“麻煩別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幫助別人自己心里是甜的。給人一座金山是幫,給人一碗水喝也是幫。你幫了別人,早晚人家也會幫你,不信你試試?這一輩子你試不出來,下一輩子你孩子也能試出來。”
2、姥姥說:“心眼不好的人一輩子不知道什么是甜什么是香,一輩子不知道什么是滿什么是足,就像吃了一把鹽老得喝水,肚子里帳的全是氣,氣多了人能好受嗎?你看老想害別人的那個人,臉都倒掛著,他不快樂啊。害別人最后都害了自己,幫別人最后都幫了自己,不信你去試試。壞人都是傻子,一輩子活得不快樂。”
3、姥姥說:“明了理兒不照著去做就是個傻子,你和天對抗試試?天下雨了,你用多少盆兒、多少桶也接不住那些個水,房子淹了,你就得等著它自己退下去。誰有個本事不讓天下雪?毛主席也不行。”
多么樸實的語言,講得都是真理兒。這真是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有文化。這本書成了我的致愛,真的感謝倪萍。
《姥姥語錄》讀書筆記摘抄篇二
平凡的人也可以在這一生中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倪萍的姥姥就是如此。讀了姥姥語錄,發現平凡中暗藏著偉大與幸福。 姥姥是一個擁有智慧的人,她說過許多富有哲理的話,即使這位姥姥沒有很多的文化,但是在倪萍從小到大的人生中,姥姥的話一直激勵著她,一直為倪萍指點迷津,改正著她的缺點:
“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
“人生下來就得受苦,別埋怨,埋怨也是苦,不埋怨還是苦,你們文化人不是說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嗎?什么是甜?沒病沒災是甜,不缺胳膊少腿是甜,不識字的人認個字也是甜啊!”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
這就是姥姥說的話,這就是姥姥的智慧,同樣打動我的還有倪萍的孝心。
倪萍為了讓姥姥不閑著,自己想辦法讓姥姥有事做,就讓她剝瓜子,姥姥便感到很滿足,在姥姥的葬禮上,倪萍前所未有的平靜,更是打動我,其實她在內心里是多么不想讓姥姥離她而去,多么痛姥姥的逝去。姥姥在北京住的那段日子,倪萍讓姥姥收集舊衣服,并給姥姥發工資,多么的用心,只是為了讓姥姥覺得不再那么空虛。
古人曾說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讓我們珍惜身邊愛我們的人,做一個充滿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