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唐山大地震心得體會篇一
1976年7月28日凌晨突如其來的唐山大地震,在國人的心里留下了一條深深的傷疤。而《唐山大地震》將地震再次以影片的形式重現在人們面前。
《唐山大地震》開篇就以一段慘烈的災難場面直接把我從現實生活引進電影里。特別那地震前夕成群急速飛行的蜻蜓,確實十分震撼。對于從未經歷過地震的我來說,這持續十分鐘的天崩地裂,把我的感情積聚到一個高度,讓我真真切切的領會到那地震給人們帶來的悲痛。而我的情感就在隨后的2個小時里慢慢釋放。
我印象最深刻的淚點之一就是女兒方登和兒子方達被壓在同一塊樓板下,救援人員用撬杠撬樓板,但只能保一個活命,母親在淚水中選擇了救兒子。女兒聽到后,緊閉淚眼在無奈中等待死亡。我明白母親在那種情況下是很難抉擇的,可是最終“救弟弟”三個字卻讓我深深體會到舊社會重男輕女的風氣。不過母親在后來的32年,一直都無法擺脫內心的陰影,充滿對女兒王登的愧疚,這一點我覺得還是淡化了我對母親的.不滿。
影片里另一位重要人物我認為是王登養父,他對于養女王登的關心和愛以及理解包容是影響王登最終對母親態度的重要因素。作為一個軍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就是家庭和兒女,其中最讓人感動的一幕就是離家的王登帶著自己的女兒回到家,王登的養父大聲宣泄幾年來對女兒日夜的擔心和思念,最終看到熟睡的外孫女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用精湛的演技讓影片一直緊扣著愛的主題,使親情的偉大展現在觀眾眼前。
影片對很多細節處理得很好。我還記得這樣一個情節,地震前母親讓姐弟吃西紅柿,發現僅剩下一個時,母親說:“這個給弟弟吃,媽明天再給你買”。這個明天一等就是32年,方登走進母親房間時,桌上放了一盆西紅柿,方登拿起了一個淚花閃爍,母親靜靜地走過來說:“登,媽沒有騙你,柿子都洗干凈了,你吃吧!登,媽對不起你,媽給你贖罪,媽給你跪下了。”這是感情戲的戲核,好多人在這一段都哭了。
顯然,對于經歷過那次地震的人們來說,《唐山大地震》的確是一枚催淚彈,觸碰了人們內心埋藏已久的回憶,對地震的恐懼,對失去的親人的緬懷。而對于沒經歷那些生死離別的人們來說,愛顯然成為了更大的主題。并且,影片后續情節把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拉進來,影片的主題變得分散,而唐山大地震更加讓人覺得只是一個背景。
影片美中不足之處還有影片里面的廣告氣息太濃了。kappa,中國人壽,劍南春,寶馬,lv等等,我個人覺得,影片怎么說也是存在商業性,里面融入了廣告,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過于明顯,則會讓人覺得很反感。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好的催淚電影,馮導是最能抓得住觀眾眼睛和摸得清內心什么地方最脆弱的導演,他的情感表達其實并不是讓人痛哭流涕的那種,他的表達方式有一種“憋”的感覺,這種感覺恰恰讓觀眾進入到電影里的角色。但是如果要稱之為一部偉大的片子,就還算不上,至少作為觀眾的我,很期待的去看這部片子,現在記憶還只是停留在汶川地震上,對唐山大地震的了解還不是很清楚。
我期待能有一部偉大的片子,再次觸動我的內心。
唐山大地震心得體會篇二
一部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不知讓多少人潸然淚下,今天我終于有幸觀看了這部影片。
人的生命是最頑強的,同時也是最脆弱的。當自然災害來襲的時候,人的生命是那樣的微不足道。可正是因為人間有了愛,才會有那么多的奇跡發生。人只要有了愛,就擁有了無窮的力量。就像影片中的母親李元妮和女兒方登,是愛讓她們在32年后重新相聚。地震可以震碎建筑,可以奪去人的生命,但它卻不能震碎人心,卻不能征服人的生命,因為人的心中有愛。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發生里氏8.0級地震,好端端的一切被瞬間奪去。但是地震無情人有情,因為愛,人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還記得那個母親嗎?地震來臨時,她毅然用身體保護著她僅有兩個月達的兒子,當他們被救援隊人員發現時,她仍保持著當時的姿勢,身體趴在地上,用雙腿支撐著,身體早已被石板壓得變了形觀后感,但她身子底下的孩子仍安然無恙,毫發未傷。救援人員還發現了孩子的包裹了有一個手機,上面有一條早已寫好的短信:寶貝,媽媽永遠愛你!雖然這個故事我聽過很多遍,但每一次聽都忍不住流下眼淚!可能是上帝想讓人類明白一些什么,把災難放在了這一天:5月12日。有人說這是:我有愛!
愛可以消除悲傷的瓦礫,可以推倒絕望的斷壁,愛意味著一朵云推動者另一朵云,一顆心推動者另一顆心……有愛就有一切!
珍惜你身邊的人,珍惜你所愛著的一切,愿人間處處開滿愛的花朵,春滿人間!
唐山大地震心得體會篇三
昨晚在電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過了。簡單的說說我的想法,就像小學時候的觀后感。
電影一開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生命從這個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趕緊向某人要了兩張手紙,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幾分鐘,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著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么崇高的神圣詞匯,多么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后當大地平靜之后,無數扭曲的尸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著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1976年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的那段我很喜歡,流淚了,但是并不滿意。我對這些展示國家力量的鏡頭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據家里老人們講,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面挖出來的,比如電影里面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當時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殘廢。但是他們當時看見解放軍,看見一車車連綿不斷的解放軍,他們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于解放軍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電影里面卻用簡單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環播放車流、人流、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那些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普通士兵,他們為了毛主席的指示,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這座城市的重生,他們獻出了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一切都被這部電影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對善良的軍隊干部夫婦領養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兒,這名孤兒據說以后可以做文藝工作。這是真實的,但是這是對解放軍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抹殺,也是對這對夫婦善良初衷的抹殺,更是對那個充滿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殺。
好了,到此本電影的災難片部分結束,進入倫理苦情電視劇階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點點過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覺像是在話劇舞臺上。也許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壓得住火,我想我會哭的很厲害。她送方達的那段戲應當是整部戲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車停下了,方達回到了她的身邊。鏡頭一轉,汽車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卻早已死了。看著徐帆佝僂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親也經常顯露出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
此后的電影完全的進入了電視劇時間。支線情節有頭無尾,結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達加元妮,方登加養父母這兩條線并行不悖,基本沒什么關系。張靜初一如既往的表現出她的花瓶演技,時不時的秀幾句英語(在《拉貝日記》里她就是這樣),以此顯示顯示她的國際范。陸毅一出場就一臉無辜的壞相。你不想演壞人,我懂的,但是導演讓你跑送子觀音的龍套,沒辦法。賈媛媛他爸賈和平也打了一回修電話的醬油,二十年過去了,你胖了,歲月無情的為你留下了富態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溫哥華更美。社會主義拆光了再建設,蓋廣場,蓋百貨大樓,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著死去的親人們回來。你說買了房,搬了家,他們就找不到了,于是她還真就找回來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墳邊,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兩步,找個清涼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說,陳道明和陳瑾演得很好,很穩很自然。陳道明演戲很有爆發力,給陸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發上突然拍起來“你到哪去了”,都很流暢。陳瑾淡淡的酸氣,和她臨終前對張靜初的愛的表白都很到位。這讓我恨得牙癢癢,養父母都這樣了你也不回來看一眼,就忙著和陸毅在寢室里,抓被單造小人,太不是個東西了。
我還希望中國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強烈的地震,遇難者的名字無法刻滿一堵墻。所謂“天佑中華”不過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國人當自強”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結束時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樣,我是真誠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二十四萬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唐山大地震心得體會篇四
這天與朋友一齊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傳,但看網友給它的'打分并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嘗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帶甜,苦中又有著微妙的快樂。
它就是一個催淚彈,從一開始,它來的就是那么強烈,那么震動人心。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豈能一個痛字了得。整個地震的描述,縮小到了一個家庭,這樣更能讓關觀眾體會到個中滋味。一個渺小的家庭,卻演繹著人生情感的百態。丈夫在危機關頭的冒死,母親對骨肉的割舍,對丈夫的感恩和忠貞,女兒對母親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軍人的博愛無私這種種微妙微翹的動人心弦的描述,給此刻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帶給了一個休憩的港口。
在這個情感逐漸缺失的時代——感情就像快速消費品,親情猶如寫了據條的支票,友情也變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塊墊腳石——突入其來的真情的呼喚,猶如沉睡已久的心靈忽然間業已發生了八級地震。
當心靈開始酸痛的時候才明白,原先整天圍著我們身邊的已經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彌足珍貴!
我很欣賞那句臺詞:“沒了,才明白什么是沒了。”這句讓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話,似乎也在告訴我們她真正的含義。是啊,沒有人想自我去親自實踐這話的真正含義。因為當你真正體會到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無天日的過去里。好好的珍惜此刻才是珍貴的。
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此刻。這也是這部影片的好處所在。如果我們看過后只是流幾行淚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嘆一生:悲矣!將恐怕是對這部影片的糟蹋。
從那里,我更加體會到哈佛校長的那句話:在醒著的時光里,追求你認為最有好處的。生命短暫而又脆弱,我們又豈忍心虛度年華啊。看到那里,請不要忘記,回到家給妻子一個溫馨的吻,給孩子一個親切的擁抱,給父母一句溫暖的問候,給朋友一個真誠的祝福!
讓每一天都綻放光彩!
唐山大地震心得體會篇五
1976年,一夜間,唐山暴發了大地震!頃刻間,一座座房子倒塌了,砸死了一個個生命,呼喊聲,求救聲一聲接一聲,我看到這,心里一下子揪了起來。
故事講的是一個爸爸跑回家救自己的女兒和兒子,不幸被石頭砸死。兩個孩子被壓在同一個石板下,可只能保一個,媽媽兩個都要保,時間不容考慮,媽媽違心作出了選擇保兒子。最終女孩得救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30年沒去找親人,因為她一直忘不了媽媽說的話保弟弟。
30年后, 汶川發生了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她,豪不猶豫的回到了祖國,來到了第一線,積極參與救人,弟弟一聽到地震的消息,也是來到了汶川參與救援,她們相遇了。
母愛不是自私的,母愛是偉大的!災難是無情的,人和人之間的親情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