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一
或許是自己喜歡鋼琴的緣故,在這些追夢人中,我最欣賞的是鋼琴家郎朗和“加油”媽媽。郎朗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他15歲出國學習鋼琴,作為一名替補,演出的機會非常渺茫。但是,他不灰心,甘愿做“替補”,并爭做最勤快的一名替補,一有空就彈琴,時刻為演出做好準備。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一次面試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真正演奏家,還一舉成名。
如果說,郎朗的成功讓我敬佩,然么,“加油”媽媽鄭亞波的故事,更能從內心打動我,讓我折服。
鄭亞波是一名加油站的工人,作為一名單親母親,她不僅要獨自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還要照顧患有自閉癥的兒子。為了幫助孩子開發智力,找到生活的自信,這么多年來,她看視頻學習彈鋼琴,自己學會后再手把手交給孩子。她的努力沒有白費,9歲還不能開口說話的兒子如今已經可以自彈自唱,和別的孩子沒什么不一樣。
看著他們的追夢故事,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我在電視里看到別人彈鋼琴的樣子很迷人,也就萌發了學習鋼琴的想法。我的媽媽很支持我的夢想,還給我請了專業的鋼琴教師。可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我才發現,原來看似“迷人”的外表下,學習竟然是這般的枯燥和乏味。于是,我慢慢學會了偷懶,學會了敷衍……就這樣,我的鋼琴夢就離我遠去。
一想到郎朗的“甘做替補”,鄭亞波的“不拋棄,不放棄”,一種慚愧之感立即流遍我的全身。他們讓我懂得,成功就是堅持夢想的結果。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彩虹呢?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二
可以說美是一座山,美是一片海,美是一縷清香,美還是一汪清泉;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隨時等待著我們的留心發現。
——題記
美可能就是父親給你的一個溫暖的擁抱,母親給你做的一桌香甜的飯菜,也有可能美就是身邊的同學給你的一個微笑。還記得嗎?法國雕塑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曾說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p>
是的,生活中從不缺少美,也不缺少令人感動的東西,只是缺少我們用心去發現,去感受。當你已經習慣周圍的一切,任何的事物都不再帶給你驚喜的時候,你是否試著用發現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平凡里的驚喜?
探索美
探索美,相信探索能找到美。
神九女航天員劉洋微笑著走上臺給大家敬了個禮。說到航天員,大家一定會想到遼闊的太空吧?太空是多么的奇妙,又是多么的富有神秘感。劉洋姐姐告訴我們,到了蒼茫的宇宙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做寬廣,什么叫做無限。這讓我興味盎然,幻想著當自己穿上宇航服,踏著宇宙飛船來到太空;在無限的空間里雙腳騰空;用輕盈的步伐在空中自由穿梭;這是多么美妙有趣的事啊!也許就是這樣,在我們遠離了地球后,才更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與珍貴,祖國的溫暖與燦爛。劉洋姐姐還說,當他們從太空返回地面時,她迫不急待地想從返回艙出來,將自己的雙腳盡快的踏在我們祖國的土地上,快活地呼吸一下地球上新鮮的空氣,痛快地喝兩口甘甜的泉水,還想要和每一個人握手擁抱。當時,她的心情是十分激動和欣喜的,對她來說,回到家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探索美,就要保持一顆好奇和求知的心,帶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走到戶外,探索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發現動物的生機勃勃,擁抱世界的美麗。
創造美
美也需要自己來創造。
當兩位奧運冠軍——焦劉洋和葉詩文氣宇軒昂地站在臺上時,你能想象到她們在水中如蛟龍一般的身姿嗎?為了成功,焦劉洋與葉詩文每天都要游一萬米左右,要知道一萬米可不是輕輕松松就能隨便游完的。正是這樣,焦劉洋與葉詩文才能取得今天這樣驕人的成績。焦劉洋姐姐說,她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已經游了十五年。盡管5歲的她剛接觸游泳時也會懼怕,可是經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她愛上了游泳。夢想雖然是焦劉洋姐姐的一個動力,但卻不是她持之以恒的動力。因為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真的很難去堅持。
最美教師鄧麗在海拔1800米的高原小學教書,因為師資力量匱乏,所以她是高原小學唯一的一名女老師。在那所偏遠的山區小學,鄧老師用自己的知識教育孩子們,用自己的愛心幫助著孩子們,用自己的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從未有過的新奇與快樂。她教孩子們升國旗,唱國歌,教孩子們學英語,畫畫,教孩子們跳舞,唱歌……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她簡直就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他們心目中最美的老師。
大成哥哥是個善于創造的人。他能夠在生活當中發現不同的東西,把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變成樂器,吹出各種優美的旋律。他只要在花生上扎幾個孔,在小藥瓶上鉆幾個洞,就能吹出音樂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創造美呢?
創造美,就要聽從內心的召喚,跟隨自己的興趣,做最喜歡的事,面對困難勇敢說不,心懷夢想堅持到底,世界會因你而更美。
傳遞美
聲音可以無限傳播,信仰可以無限傳承,而美,也可以無限傳遞。也許,把你知道的美告訴另一個人,無所謂是什么美,無所謂是風景美、道德美,還是生活美,告訴別人就是傳遞美。也許別人會把你告訴他的說給另一個人,相信另一個人還會繼續傳遞美。讓生活因為某一種美而更美。
徐莉佳姐姐是一位優秀的航海員。她奮勇拼搏拿到了中國乃至全亞洲帆船史上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為國爭了光對她來說,美,就是相互幫助和傳遞快樂。
今年5月29日,在滬宜高速上,客車司機吳斌本應該像往常一樣,帶著一車又一車的人在杭州與無錫之間來來回回??删驮谀翘斓?1點39分24秒,一塊重達七斤的剎車轂殘片像炮彈一樣穿透大客車前擋風玻璃,重重地砸在了吳斌的腹部。在這么危機的時刻,吳斌并沒有慌,他在第一時間控制方向,在25秒內減速剎住車停穩,解開安全帶,28秒內完成制動,拉手剎,45秒內打開雙閃警示后車,之后起身告訴乘客不要亂走。他在最不正常的情況下完成最正常的停車動作,雖然所有乘客都沒受傷,但他卻倒下了。他熱愛他的崗位,他用點點滴滴證明他真的熱愛他的崗位,哪怕是在生命的盡頭,他也沒有放棄。后來,由一個人感動一座城,變成了一座城送別一個人。
于丹老師也來到了現場,她給我們舉了個例子。在三鍋滾燙的水里,扔一個生雞蛋,一根生的胡蘿卜,和一把干茶葉。蓋上蓋子,用同樣的時間沸騰它們。揭開以后,生雞蛋會被煮熟,變得硬邦邦,這就好比生活中有些只固守著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利益,不肯和社會融合的人,它們最后就會變得里里外外鐵石心腸,只因他沒有融合的力量。第二鍋里的胡蘿卜呢,經過煎熬煮的軟塌塌,成了一團胡蘿卜泥。這是被生活煮得沒了自己的人。這些人因為沒有生命的堅持,不能夠帶給社會自己的力量。他失去了自我,這是被生活煮軟的人??墒牵谌伬锏牟枞~,他在沸騰中自己舒展了,豐美了,滋潤了,它更是把無色的水改變成了一鍋香茶。它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它也把它的愛,它的美傳遞出去,改變了社會和別人?,F在,我們開學了,在班上有沒有茶葉進入開學的融合力呢?
傳遞美,心中有光明,世界就不會黑暗,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你的手,把愛傳播出去,用光照亮別人,讓美在接力中傳遞。
和諧美
許多時候,和諧帶來的美給人的感覺是自然的、是圓潤的。
陳一冰、鄒凱、馮喆、張成龍、郭偉陽,他們團結一致、迎難而上,在最后時刻以零失誤的完美表現摘得了奧運會男子體操團體金牌。他們之所以能拿到金牌,是因為他們團隊之間有不斷的溝通,以這種溝通,建立起來互相的信任。雖然他們在預賽的成績不是很好,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們能拿冠軍。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沒有相互責怪,更沒有被外界的流言蜚語所干擾,把他們最出色的一面展示在了決賽。誰會想到中國男子體操隊能在預賽失利的情況下在決賽獲得金牌呢?可見和諧也需要相互體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
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孩子們給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大合唱。想象一下,四個聲部組成的大合唱,和諧美是不是就體現出來了?那些孩子們熱愛唱歌、能歌也善舞,喜歡在大草原上盡情地跳舞,在馬背上自在地歌唱。千里迢迢來到北京,他們才知道,大家在一起唱出一個聲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們堅持著、努力著,把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唱歌的喜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很多人難以做到的。
和諧美,沒有完美的個人,卻有完美的團隊。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班級,融入集體,學會團結協作,才能克服自我的不足,創造集體的和諧美。
光是眼睛發現美不行,還要向其學習,向其效仿,更重要的是讓別人也了解這種美,讓整個世界都充滿美。
時光荏苒,我尚采采。美麗就在身邊,它不曾走遠。
實驗中學(原文昌中學)1106班 張丹琪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三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分別有“孝”“禮”“愛”“強”四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禮”。
第二節課的主題是“禮”,主講老師是香港著名歌手容祖兒,她與同學們分享了禮的重要。禮,就是守規矩,懂禮貌。她說:“一個懂禮貌的人往往會贏得更多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愛。”是的,很難想像一個言行粗魯的人怎么會得到別人的好感與尊重?課堂上,國航乘務組的空姐和空少們為大家示范禮儀規范,得體的微笑和動作令人如沐春風、溫馨備至。所以,“禮”是立身之本,家風教育中,“禮”是尊敬長輩,關愛家人;文明禮貌是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
中華傳統美德以禮為先,“不學禮,無以立。”正如孔子所說,禮,是一切的根本,我們萬事都要以禮為先,古今中外亦是如此。
古代張良在秦滅韓后,立志為韓國報仇,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并讓張良幫他撿起并穿上,雖然張良內心氣憤,但為了不失禮節還是照做了。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要求張良次日五點與他會面,老人反復提出無理的'要求,可是張良從未失去應有的禮節,最終經過了考驗,從老人那里得到一本寶書,并靠著這本以禮而得的書輔佐沛公劉邦,為他獻計獻策,最終成為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梢?,禮是做人的根本,即使人生失意,也要時刻保持做人的禮節,最終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雖然中國是禮儀之邦,但是在國外亦有不少的禮儀之士。有一次,列寧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給列寧讓路,準備自己退回去。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列寧毫無疑問是一位偉人,但他卻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貴而無禮,這更顯出了他偉大的品質。
生活中我們也要懂禮儀講禮節,一次搭乘公交車,由于我提早上了車,車上還有很多空座,我和母親便挑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一位美麗的大姐姐坐到了我的前面,車開到一半,位子早已坐滿了,這時一位老太太一瘸一拐地走了上來,我還再糾結給不給讓座時大姐姐早已站了起來,給老人讓了座,這不是禮儀高尚的體現嗎?有時,一個懂“禮”之人常會從內心里散發出一種內在美。
“禮”它不僅代表一個人的樣貌,更代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禮”,才不會被外國人所輕視,才會在世界大放光彩,才會成就一個真正偉大的中華民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四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狈▏_丹的這句經典的名言,扣人心弦。
天色漸漸暗了,太陽歇息了,星星閃耀著,照亮星空,把月亮襯托得更加綺麗,更加迷人。我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每學年最必不可少的《開學第一課》,它就像一個知識的寶庫,每次收看后都會讓我收獲許多的知識和道理。
當我聽到韓庚哥哥好聽的聲音——是主題曲《第一課》!我激動地把音響開到最大,目不睛地認真觀看。
保持好奇的心,帶上發現美的眼睛,學會“探索美”。焦劉洋姐姐說的:“興趣也許是最大的動力,卻不一定是持久的動力。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創造出最美的感受,需要我們常說的‘貴在堅持’。”讓我學會了“創造美”。陳一冰哥哥說:“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細節,當每個人做完動作下來以后,其他人都過來跟他擊掌、擁抱,互相傳遞著正能量,也正是這樣的互相鼓勵,支撐和鼓舞著每一個人,直到最后一個項目,我們都依然保持著這種士氣。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卻有完美的團隊。”讓我學會了“和諧美”。
這幾種美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吳斌叔叔的感人事例。
吳斌叔叔在駕駛公交車的時候,被飛來的碎片刺入胸口。他當時一定痛苦不已,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吳斌叔叔并沒有因為意外傷害而連累一車的乘客。他慢慢地剎車,在最危難的時刻還保住了全車24人的生命,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驚人舉動。吳斌叔叔堅守著自己公共汽車司機的職位,從未被乘客舉報,他付出生命,用它寶貴的生命去救回車上的乘客。吳斌叔叔雖然不在人世了,但是他永遠印刻在我們的心底,他的精神將永恒的流傳。
觀看過了《開學第一課》后,世界上的美將愈來愈多,愈來愈多……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五
匆匆之間,兩月愉快的假期生活已經悄然逝去,沉浸于那美好幻夢中的我卻還依舊不愿醒來。怎奈父命難為,我還是在九。一這一天來到了那個熟悉的校園。
到了教室以后,老師依舊給我們放了《開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依舊如前,制作精良,畫風感人,收獲還不止一點點。
記得剛開始時撒貝寧老師那段話:“今天是中國改革政策四十周年,這四十年里中國不僅創造了奇跡,其實也是中國和世界建交的過程。我們現在的生活,抬頭有神舟,深海有蛟龍,出門有高鐵”。這一切無一不是我們偉大的祖國給予我們的。作為祖國的一份子,在我們享受祖國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要給祖國一份回報。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初中學子,我只能用好好學習來報答祖國。這一次,我收獲了感恩之心。
記得我最喜歡的功夫巨星成龍被撒貝寧老師問道現在面對一些危險的打戲是否還是自己上場時,他坦然地答道:“當然,自己喜歡自己熱心工作的時候,你必須要親自完成,對得起觀眾,任何一個動作都不能馬虎”。聽到這里的時候,我內心有些羞愧,成龍今年已經有六十多歲的年齡了,仍然堅持不用替身,無論多危險的動作都自己做。而我自己面對一些微不足道的作業時,卻有著放棄、退縮之心??勺詮目戳诉@期以后,我下定決心以后一定認認真真的完成作業。這一次我收獲了責任之心。
這一次,我還收獲了很多很多……
不知不覺間時間悄悄地流逝了,《開學第一課》也臨近尾聲。但這一期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學到的,將永遠駐扎我心靈之中,永遠不會褪去!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六
鳥兒之所以能夠在天空中飛翔,是因為它有一雙翅膀,一雙自信的翅膀,一雙夢想的翅膀。一個人如果有夢想,就有目標;有目標,就應該去堅持、去奮斗、去努力、去為夢想付出,最終就會實現最美的夢想。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里面每個嘉賓都有為夢想去努力、去堅持。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八一”跳傘隊里最小的女生:年僅13歲的付麗娟。她為了實現自己的“跳傘夢”,付出了多少?她是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女孩,當其他同齡孩子還在父母懷中撒嬌時,付麗娟卻離開家庭,去進行一項堅苦的訓練。再回頭想想:我們是否有夢想?是否為夢想而努力過?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當兵。也許有的人覺得這個夢想遙不可及,即使這樣,解放軍叔叔們威武的形象在也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不知怎的,我從小就被軍人的威武所吸引;漸漸地,我長大了,不知不覺地迷上了關于軍人的電影、電視劇:《我是特種兵》、《士兵突擊》、《特種部隊》、《火藍刀鋒》等等。當我九歲時,萌生了這樣一個夢想:當兵。于是,我開始準備了:體力,是當兵必不可少的條件。于是我去報了跆拳道班。有時,訓練量大了,腳酸便跟著來了,嚴重時,還會肌肉拉傷。頭暈是常事,腰疼也成了家常便飯,還不能休息。
之后聽說游泳很練體力,我便去報了游泳班。有一次,游了三百米后,渾身沒勁,只能躺在地上喘粗氣。最難的是跳水,要是動作失誤,胸口會很悶。
有了夢想,就一定要去堅持。當你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克服。最后,你一定會長出那對夢想的翅膀,飛向那“遙不可及”的成功!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七
整個節目分為四個部分,不同的主持人和不同的人物出現在熒幕上。主持人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和親臨現場的人物,撥動著我的心弦。
第一個主題是“愛的分享”;第二個主題是“愛的力量”;第三個主題是“愛的承擔”;第四個主題是“愛的榮耀”。四個主題,各自突出了“愛”的不同意義。都能表達到感人至深的效果。但最使我感動的,受教育最大的是“愛的承擔”。
這個節目是由王小丫主持,節目開始時,由班長蔣依依介紹一位新同學——馬鵬飛,他是沈陽人,讀初中一年級,每天放學時,他總是第一個跑出教室,急匆匆地跑回離學校四公里的家,為什么要用跑的速度呢?因為他家有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八旬老奶奶需要照顧,祖孫二人的衣食住行,操持家務,他都是頂梁柱,家務活忙完后,他又馬不停蹄地跑回學校,生怕耽誤了定點功課。除了睡覺以外,其他時間安排得緊湊又有序。小小年紀的他成了“大忙人”。這就是他對愛的承擔。他的事,應從1996年說起,那年,才八個月大的馬鵬飛由于父母的離去(去世),成了孤兒,和奶奶相依為命。后來奶奶患有終生難愈的糖尿病,只得病退在家,一個月只有200百多元的退休金過日子。
奶奶為了節省一些錢,讓馬鵬飛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連十幾元治糖尿病的藥也不吃了。但是幾年后,也就是小鵬飛5歲那年,奶奶的糖尿病無錢醫治,長期得不到控制,病情加重,導致他奶奶雙目失明。他的奶奶失去雙眼以后,再也不能照顧才滿5歲的小鵬飛了。小鵬飛卻說:“奶奶,從今以后,我就是一棵大樹,你靠著我乘涼、避風,奶奶你一定要好好活著,我一定好好讀書,為你爭氣!”從此以后,小鵬飛每天早上5:00起床、燒水、煮飯,把家里一切的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包下了,一直堅持到現在。在家中,小小年紀成了頂梁柱,據他的班主任介紹,全班60名學生中,他的名次在前20名內,在他這種環境下,能達到這個名次,是很不錯的,也盡他最大的努力。在家中,承擔了愛的奉獻,在學校,認真學習。我非常敬佩他的為人,好似特殊材料構成的不平凡的人。
其實我的處境與馬鵬飛大同小異。相同的是我五歲時,一次交通事故,我失去了母親,父親在外地工作,一直是爺爺奶奶伴我長大,奶奶也有糖尿病,但沒有到失明的地步。小異的是我們家的經濟條件比他好,不缺吃穿,一切家務有爺爺、奶奶撐著,不用我去操勞。再就是我學習不如他好。我和他,基本算得上同病相憐。我和他相比,明顯不如他,我沒有做到愛的承擔,一切生活起居,都是爺爺、奶奶照料,疼愛有加,我成了他們的掌心珠、心頭肉,加之望孫成龍的心切,得到了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滋生了我的惰性。如此下去,沒有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將會遇到很多麻煩。看了這個節目后,我深深認識了這點??吹搅藙e人的長處,發現了自己的缺點,改正過去,一切向前看。
看了《開學第一課》后,使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有用的人。我一定以馬鵬飛為榜樣,學習他獻愛的精神,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克服困難,自強不息,沿著人生正常軌跡前進!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八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段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記
他們穿越了中國十四個省份,翻越了二十多座大山,淌過三十多條河流,跨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濕地……
曾幾何時,紅軍的馬蹄“嗒、嗒”聲留在這里;曾幾何時,紅軍的腳印在這里留下;曾幾何時,紅軍的可歌可泣故事廣為流傳。傳承長征精神,感受信仰的力量。
碩大的舞臺,一百零四歲的老紅軍秦華禮為大家講述了自己和伙伴們在長征中,在“移動的通信學?!崩锟朔鞣N苦難,堅持學習無線電技術的故事。
一年只有一只鉛筆,沒有紙張,沒有教材,以黃土地做黑板,用樹枝在“黑板”上畫電路圖;戰士們為學好英語,自制小木板背在身后,小木板上寫滿單詞,便于行軍時戰士們邊走邊學。最后,秦華禮和小伙伴們在草地中心畢業了。從此,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偉大的通信事業。
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紅軍們歷盡千辛萬苦也要把知識學好,這是因為一直以來,心中有一個信念在支持著他們——要為新中國的建設而努力。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物質條件明顯比紅軍時代的條件好得多,但我們的同學們卻不好好珍惜當下,上課時不專心聽老師授課,做作業時不夠刻苦,遇到困難時采取得過且過,逃避退讓態度,甚至放任自流,不求上進。
因為我們忘了自己的初心,而在這茫茫大海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缺失了前進的動力。現在讓我們一同傳承長征的精神,為建設新中國而定下自己的遠大的目標和決心吧!
二萬五千里,是一段怎樣的距離啊!紅軍戰士們用他們堅強的身軀,頂住了敵人猛烈的進攻!紅軍戰士們的汗水,輝灑在這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巍峨的雪山掩蓋了紅軍戰士們的榮軀,卻埋葬不了他們滿腔愛國的赤誠之心。雖然敵人打穿了紅軍戰士們的軀干,卻永遠也奪不走他們的不屈精神。
站在世紀的云端,站在世界的云端,讓我們銘記長征精神,接過先輩的旗幟,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九
開學啦!9月4日晚上,我和媽媽一同觀看《開學第一課》,這一期的主題是——我愛你,中國。它是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這四個標題。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課——愛國。秦怡奶奶向我們講述了《義勇軍進行曲》的來源。日本鬼子把長城炸開了一個缺口,八路軍拼死保護長城,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新的長城。我不由的感嘆:長城能有今天的完好無損,多虧了八路軍的頑強抵抗,要是沒有他們,長城估計早已處在異國他鄉。
而這一課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左權。他1942年5月25日犧牲,再過兩天便是他女兒左太北的生日,而1942年5月22日是他寫的最后一封家書。左太北奶奶講,在她記憶中,父親是個很模糊的記憶,直到看到那十一封家書之后才知道父親有多么地愛她。這也讓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當時戰爭是多殘酷、無情,剝奪了一家人的親情、團圓,剝奪了大約2700萬人的生命,剝奪了太多的和平,所以我們要加倍愛護、珍惜今天這個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第二課勇敢主要是重現“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日本人在城內肆意殺人,被殺的中國人總計30萬人。這讓我很氣憤,日本人太殘忍了,一點人情都沒有。
第三課是團結,因為沒有團結就沒有今天的勝利;第四課是自強,是要我們學會獨立。
《開學第一課》讓我更愛祖國了,但我更不會忘記那段血淚史。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作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400字篇十
開學了,開學了。又是一年開學日。
九月一日是我們正式開學的日子,八月三十一日我們去學校報到,老師告訴我們:晚上,中央一套有《開學第一日》希望我們能按時收看。晚上吃完飯,我準時守在電視機旁。8點鐘,中央電視臺cctv—1準時上課了。
《開學第一課》講的是什么呢?語文,非也;數學,非也。哪講的是什么呢?講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的傳統美德:孝、禮、愛。
第一節:“孝”孝字怎么來的呢?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帶我們學習了孝的來源。孝是個會意字,老人老了要跌倒了,需要子女扶著。鄭淵潔又給我們講了,他們家的故事,他的爸爸和兒子。平常我看到媽媽總是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姥爺,剛開始我不理解,后來我慢慢的理解了。就像鄭淵潔講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將來吃原子彈蝦的機會都有!” 我們還學過好多關于孝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等。我們一定要孝順老人。
第二節:“禮”里不光是禮貌,還有對別人的尊重。第二節課的演講嘉賓是容祖兒,她說有禮節有禮貌的孩子才會受歡迎。她的媽媽教導她要把自己打理得干干凈凈,吃飯夾菜要有規矩。家里等長輩來了才能吃飯,不能翻來翻去,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就像我們學過的課文《程門立雪》,楊時和同學為了盡快弄清一個問題,他們冒雪專門去請教程頤老師,可他們走到老師家門口,看見老師在椅子上睡著了,他們怕打擾老師休息,于是他們就站在大雪紛飛的門外,等老師醒來?!白鰝€受歡迎的人,做個文明禮貌的人。
第三節:“愛”講的是秦勇和他兒子“大珍珠”的故事。
大珍珠被診斷出重度感統失調,很長一段時間大珍珠不會說話,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僅系鞋帶這個簡單的工作,就需要比別的孩子多幾千倍的時間。秦勇感覺天快塌下來了。秦勇說,“既然改變不了過去,那就用愛改變他將來的樣子”。大珍珠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唱歌等一些知識。我們要做一個有愛的人,不但愛自己,還要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