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勞動最光榮作文篇一
最近,學校組織一項公益活動,每個班級做一件善事。經過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我們班決定去圖書大廈打掃衛生。
星期天下午兩點,我準時到達圖書大廈,沒想到同學們都那么積極,早早到了地點。我們先給工作人員解釋了這個活動,做好分工便開始干活了。
起初,剛開始打掃時,人們都用奇怪的眼光看著我們,同學們都感到很尷尬,我也不太好意思下手干活。心想:雖然工作人員知道原因,但是看書的人不知道啊,他們會不會想些什么呢?轉念一想,我們是做好事,有什么害羞的。大家慢慢放開自己,同學們越干越好,越干越輕松。
看,那位同學把每一本亂放的書都對號入座,每個角落的一本都不放過,讓那些迷路的書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園。
幾個掃地的男生也很起勁,就像出征的戰士一樣,揮動著手中的武器,把地上的敵人統統消滅掉,一會兒地板就變得干干凈凈,露出了它們的廬山真面目。再看那邊,幾個擦玻璃的同學也在辛勤地勞動著,先把抹布洗干凈,有節奏地在窗戶上擦拭著,他們的手不停地擺動,就像畫家在紙上作畫……經過大家的努力,窗戶變得一塵不染。
經過一下午的`勞動,每個人都累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圖書大廈變得干凈多了,更加亮堂。外面陽光明媚,風兒輕輕吹過,吹走了我們的勞累;大樹沙沙搖動,像是為我們鼓掌。來看書的人也為我們豎起了大拇指,露出滿意的微笑。胸前的紅領巾隨風飄蕩,更加鮮艷。看著打掃干凈的圖書大廈,同學們都開心地笑了。
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也讓我品味到享受勞動成果的快樂,感受到了勞動的光榮。在新的一年里,在學好知識的同時,我也要多參加勞動,做一名全面發展的中學生。
勞動最光榮作文篇二
“陽陽,過來洗一下碗,我去掃地?!薄芭叮砝玻 闭f完,我一溜煙來到廚房,接替爸爸的活兒。在這病毒肆虐的“加長版”假期里,我由原來一個對家務“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家務小能手。”
在這二十一天勞動打卡爭章的活動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既能分擔爸爸媽媽的重擔,也能培養我們做家務的能力,還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呢。
我開始學做家務活時,看著媽媽做的一個個示范動作,我腦里對家務的模糊印象重新被激活了,我學會了疊被、疊衣服、洗碗、炒菜……我最喜歡疊被子和炒菜。
疊被子首先要將被鋪平,然后將被子折疊三分之一,然后再疊剩下的二分之一后,一個長方形瞬間完成后,媽媽教我把長方形再兩頭對折,不一會兒又一個正方形便成功了。被子很大,也挺重的,對我來說就像一個龐然大物。
炒菜呢,我最喜歡炒青菜了。首先將洗好了的青菜送上刀盤,用刀切成小塊小塊的。然后點燃煤氣,等鍋燒熱了,往鍋中倒些花生油,將青菜倒入鍋,頓時鍋里就像放鞭炮似的,我嚇得趕緊拿起鍋鏟,在鍋里呯呯啪啪地翻炒。青菜熟后撒些鹽,把它們和均勻,關掉火。最后將它們盛入盤中,一盤清絲絲的美味便成功了。
雖然這些活媽媽做起來都特簡單,可我每次做得都汗流浹背,兩只手總是感覺不夠用,很笨拙。
通過勞動,我知道了勞動的苦與樂,從現在開始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爸媽家務小幫手,不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了。
勞動最光榮作文篇三
周末與朋友相約去采摘園,這個季節的應季水果要數桃子和葡萄了,正是喜歡吃的水果,剛好也是方便采摘的水果。
早早起床,因為是在戶外,所以防曬是第一步。涂了防曬霜,覺得還不夠,又穿了防曬衣,戴了涼帽。以為做好了萬全之策,結果還是被現實生活所打敗。高溫天氣,室外溫度高達三十度,加上長褲長褂的防曬裝備,感覺自己隨時會自燃。衣服被汗水浸濕卻又不敢脫,倒不是怕被曬黑,主要是桃樹間空隙不大,稍微的刮蹭都足以刺撓半天。比起來之前的興奮勁,這會兒心中滿是懊惱,一方面是因為不好的采摘體驗,更多的是因為對自身“嬌氣”的厭煩。
這讓我想起了今年三月十二號的'植樹節,和朋友們一起去參加了一個“種植樂”的植樹活動,結果沒鏟幾鍬土,手上就磨起了一個泡,最后只能負責給栽好的小樹苗澆澆水,還讓同組人跟著擔心。一同前去的朋友更是要一邊勞作,還要一邊照顧我。當時真的是尷尬極了。很顯然,十分“嬌氣”的我總會讓一些本來很有意義的活動體驗感變差,還會影響一同參與者的心情。
小時候,我們就被教育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經常唱著《勞動最光榮》跟在大人身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后來,學業任務繁重,家長們開始更多的關注我們的學習成績,不再讓我們插手家務,更沒有機會去參與田間勞作。如今,心里向往著田園生活,身體卻不再能夠承受農事之苦。
我覺得,偶爾以“閑玩”的心態去農村,才會覺得泥土里生長的一切都充滿詩意,若真正親身去實踐,每天在田園中勞作,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植物生長的活力以及勞動收獲成果的心力。一滴汗水,換一分收成,在田里勞作,才能夠實實在在地體會付出與收獲的道理。
在這個時候,我特別佩服那些能夠將農活做的很到位的朋友,因為我知道,她們之所以能夠出色的完成任務,并不是她們有其他的訣竅,而是因為她們在這件事上付出了比我多的心力,在做這些事情之前,她們已經在類似的工作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管做什么事,只有真正投入并付出心力,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