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棗樹篇一
辭舊迎新之際,回首往事,不用細想,感慨頗多。有感動、感恩、溫馨、幸福,也有傷懷、糾結、失落、遺憾。有些人和事可以讓我們懷揣溫暖回味恒久,有些憾缺卻會讓我們刻骨銘心無法釋懷。二0一七年,我讀小學時的方老師的仙逝了,留給我的諸多記憶和感受。
方老師七十年代就在我們大隊小學堂里教書,我讀二年級時,她教我們算術。方老師那時是個俊俏的女老師,但脾氣不怎么好,動不動就訓人,我們都害怕她。
那時候的物質生活相當清苦,年幼的學生娃們坐在教室里,空落落的肚子里常常發出“咕嚕咕嚕”的鬧騰。記得教室窗外那棵棗樹掛滿青澀生棗時,我們便不再安穩了,覷覦頓生。到了棗子青皮微黃時,上課時間大家忍不住了頻頻窺視這一樹吊人胃口的棗子。而此時,黑板前的方老師,便會將手中的粉筆頭砸向定神張望窗外滿樹棗子的同學,并嚴厲地呵斥起來:“不學算術,給你們一兜棗子,你們也數不清幾個!”挨了粉筆頭的同學紅著臉低下頭,我和其他同學也都嚇得不敢妄動出聲。
待到禮拜天時,經不住棗子的誘惑,我和幾個同學相約來到空蕩蕩的小學堂,先是悄悄觀察方老師在不在宿舍里。見宿舍大門緊閉,沒有一點聲響,料定方老師肯定回城里家里了,于是我們便放開膽子歡快地奔向棗樹,幾個人先是一起奮力搖棗樹,希望將棗子搖晃下來,結果因棗樹粗壯得很,我們根本搖擺不動它,既而又紛紛拾起石塊土疙瘩掄上去,企圖將棗子砸下來,結果因棗子還處在半熟狀態,和枝條相依牢固得很,砸落下來的寥寥無幾。隨即,忍不住嘴饞,我們幾個爭搶著爬上棗樹,也不顧枝椏上的刺扎和刺毛花蜇咬。上得樹上,先是大把采摘一把棗子,不斷地塞入嘴巴過癮,最后將衣兜裝得鼓鼓的溜下樹來。不曾想到下樹后待緊張和興奮勁稍停之際,脖子和手臂等處開始痛癢難忍起來,原來是被刺毛花沾蜇處開始發作了。正在我和小伙伴們抓撓難忍時,方老師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驟停下咀嚼棗子的嘴巴,蔫巴下頭來,手卻不由自主地繼續抓撓著開始紅腫痛癢難忍的患處。方老師鐵板著臉,一言不發地瞪視著我們許久。然后,她憤憤地命令我們都呆在原地不許動,自己即刻轉身離開了。我們嚇壞了,猜想方老師一定是去叫校長或我們各自的家長來收拾我們了。
出人意料的是,方老師并沒有去告狀,而是一手拎著滿桶水,一手捏著肥皂塊,臂彎搭著毛巾,急匆匆地回到我們中間。她用命令的口氣大聲叫我們圍著水桶洗刺毛花叮咬處。在脖根或后背自己夠不到的患處,方老師便親自動手幫我們清洗。然后,又一一幫我們擦拭肥皂,片刻后再用水清洗。最后,方老師掏出口袋里的一盒清涼油,逐一幫我們涂抹在患處,我們的痛癢便慢慢減輕了,逐漸消除了。此時的方老師長嘆了一口氣,平靜地叫我們裝著棗子回家吧。
自此以后,每當方老師的算術課上,我們幾個不敢再分神和調皮搗蛋了。
光陰似箭,一晃四十余年過去了。那時的大隊小學堂早已停辦,空蕩蕩的破舊校舍孤待在那里多年,那棵棗樹一直多年碩果累累,其間枯萎朽折了些許枝椏,樹桿也被蟲害侵蝕得斑斑瘡瘡的。以為這老棗樹將壽終正寢了,結果,它卻枯木逢春般的又活下來了,而且每年仍然或多或少地結著些棗子。雖然一副老態龍鐘的樣子,卻常常能勾起我的回憶。后來小學堂所處的地塊被企業征用了,建立了偌大的'新工廠,小學堂不存在了,那棵棗樹自然也不存在了,但在我的心里,棗樹和方老師一樣,依然鮮活如初!
2017年的春天,年邁的方老師聯系上我,說想在這個春天來我工作的杭州玩玩,拜拜岳王廟,瞻仰一下岳飛,再西湖邊轉轉,也看看慕才亭旁的蘇小小墓。她說自己還是年青時到過西湖一回,現在再想重游一下。接到方老師的電話時,我正出差在重慶,方老師知道我人在重慶辦緊要事,便阻止了我立馬回杭州來陪她的決定,我非要立刻回來迎接她,她大聲地對我說:“把工作放首位,不能馬虎。”聽老師電話里強硬的態度,我仿佛又領略到了那時候她上課時的嚴肅認真“兇樣”。扺不過老師的固執,我和她說定,一個禮拜后我一定在杭州高鐵站接她,陪她好好游覽幾天西子湖的名勝古跡,方老師爽快應承說好,并一再要求我把工作搞好,在外注意身體和安全。
棗樹篇二
窗外又下起了雨,搖落了一樹的棗葉。我倚在窗邊,看著淡黃的樹葉和雨一同掉落在地上。這大自然的景象純樸而又原始,我的心不由得格外的安靜,思緒飄到了許多年前。
那時的我剛搬進一座城,四處尋找落腳的地方。看到這座房子時,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房子簡單質樸,最美的是窗外那一片濃蔭,像綠色的瀑布一樣掛在窗前。我走近看,那是一棵巨大的棗樹,正值夏季,棗葉環罩著房子,遮住了窗戶。清風許來,無數的棗葉在輕輕的抖動,光滑的葉面反射著夕陽的余光,一時間,一片波光粼粼的景象呈現在我眼前。
就是它了,我與房東商定好了價錢便搬了進來,特地的把床安置在窗戶旁邊,就是因為這一川綠色的瀑布。夜深人靜,夏日的夜晚安謐無比。我躺在床上,微風不時的吹開窗簾,棗樹發出瑟瑟的聲響,我猛地吸一口氣,一股沁人心脾的涼意涌上來,再吸一口,再猛吸一口。寂靜的夜里,眼睛看著窗簾不時地浮動,耳朵聽著棗樹蕭蕭瑟瑟的聲音,鼻子吸著這清涼的.空氣,慢慢的便入睡了。
很快便入了秋,天氣漸漸的涼了,棗樹也已經是蒼枝老葉。曲曲折折的枝干上掛滿了棗子,經過一夏的積累,這些棗子又肥又大,像足了胖乎乎的娃娃。倘若再過半月,這些深綠色的棗子就會變得紅而透亮。
棗子熟了,紅紅的棗子隱在蒼綠的葉子下面。棗子屬于棗樹,棗樹屬于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老人有兩個兒女,都在這座城市里工作,經常會回來看望他們。與老人長年相伴的一個是他們養的那只貓,一個便是這棵棗樹。每天清晨,我便聽到后院里響起沙沙的聲音,那是老人在為他們的棗樹清掃落葉。忽然有一天青晨,我在一片嘈雜中醒來,看到窗外的棗樹不停的晃動,樹上紅紅的棗子在往下掉。原來棗子熟了,終歸是要收起來的。我隔著窗戶,看到老爺爺在用長長的竹竿搖棗樹,老奶奶拿著筐撿棗子,他們臉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
棗子落了,棗樹完成了一年的使命,頓時沒了生機。又過半月,秋霜降臨,棗子的葉子便由曾經的綠色變成了黃色,最后在一片風雨中飄搖落地。那個時候,我總是喜歡站在窗邊,看雨和棗葉一同打在玻璃上。
在那座城市那個房子,我生活了六年,最后搬走時,我最舍不得的竟然是那棵棗樹。它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里,讓我始終念念不忘。
每當談起植物時,我首先便想到了那棵棗樹。春看綠葉,夏聞花香,秋嘗紅果,冬賞雪枝。我對一棵樹竟然也有這么深的感情,以至于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仍然能夠回想起我和它的日日夜夜。
但我深深的知道,我再也見不到它了。那里此刻聳立著一座高大的樓盤,曾經的小院早已不知去向,棗樹也無蹤無跡。或許它此刻正眠于黑暗的大地之下,等待著陽光來臨時重新發芽。但它是否知道此刻千里之外的地方,有一個人正在懷念它。
棗樹篇三
在不同的時節里,這棵棗樹總是變換著不同的角色。
春天,他是一個綠色的使者。它的身軀因為春雨的降臨變得潮濕;它的手細細的、長長的;它的光環是嫩綠色的小芽,點綴它的全身,成為靚點。
夏天,它是個快樂的孩子。那一個個的小綠芽變成了深綠色的枝葉,油光煥發。而身上的樹膠個個晶瑩剔透,好似一顆顆閃閃發光的糖果。
秋天,它是一個慈祥的母親,茂密的的枝葉下藏著它的“孩子”小棗們有的穿著紅色皮夾克,有的則套上了青綠色的褂子,還有的半紅半青。十分活潑,惹人喜愛。
冬天,它變成了孤獨的老人。“孩子們”走了,枝葉也開始漸漸掉落。光禿禿的樹干,散發著一抹孤寂、冷清的氣息。
還記得小時候,晚上睡不著,總是淘氣地爬上樹干。抬頭仰望著天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幻想。那時它的樹干挺拔蒼勁,年輕而又健壯。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狂風沒有把它吹倒,暴雨也沒有把它淹沒。那棵棗樹仍然不停地轉換著角色,仍然不停地結出甘甜的果實。
可我發現,它的樹干漸漸傾斜,果實也結的越來越少。我不敢再坐在樹干上了。
那棵棗樹不就像是我的父母嗎?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換來我們歡樂的童年,給我一段美好的回憶。自己卻漸漸衰老,漸漸忘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