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桂花高中篇一
每值九月,家鄉的秋,便由濃郁飄香的桂花相迎。桂花懸在枝頭搖搖嬉笑,如抽絲般送來陣陣清香,填補了一座小城空氣的空白。 桂花開在金色的九月,連同它的花瓣也被染成了金黃。“綠云剪葉,低護黃金屑。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南方溫潤,鄉野人家,街道兩旁都種滿了桂花。任選一處駐足,隨風飄來的花香,充斥著鼻腔的每個角落。秋日的桂花恬靜優雅,不爭不吵,只在枝頭鬧著,調皮過頭了,被同伴擠下來,殘留滿地悠悠的余香。
從小喜歡在桂花樹下瞻望,奶奶說桂花開了,爸爸媽媽就回來了。父母外出務工,只有在桂花開時才回來收割農田。桂花曾承載著童年對父母的渴望。等不到父母時,就看桂花。桂花的花瓣很小,碎碎的,玲瓏別致。花瓣分多種顏色,有深黃的,淺白的,黃白相間的,一動一顰,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馨香。桂樹皮呈灰褐色,枝丫凌亂,其間綴滿碎花。橢圓形的葉片光滑,略厚有質感,葉皮上的釉質在陽光下像是覆了層金粉,把花香也壓得厚實了。
桂香,伴隨了童年的時光。直到離開家,才聞到最純正的桂花香。想起看到的一句話“故鄉,是你離開的時候它才存在的”。想必,只有離開桂花,才懂它的情味。幼時被花香迷住,也被那可口的桂花糕吸引。總是想爬上樹梢,折幾枝放在奶奶的桌上,讓她做吃食。其實,不用我說,每年桂花開,奶奶總要收集一些桂花的,只是我太心急了。搖桂花的時候,在樹下鋪上袋子,床單,對著樹一搖三晃,便下了一場桂花雨。把桂花用水洗下,晾干作料,制酒做糕。每到桂香飄起,故鄉的記憶便藏在桂花里。
秋來,一個季節變得多情。秋風把墻里院外的桂花吹得正開,淡黃色的碎花在釋放著縷縷香味。桂花溫柔,由風送來的花香正好,疏而雅致。風從故鄉里吹來,把花香吹遍每個遠行人的身邊。有桂花的地方,就有家。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熟悉的人,沒有熟悉的街,只有熟悉的桂花,在每個思家的時候解過牽掛。
“人閑桂花落”,落的是桂花,不落的是桂花留下的“鄉”味。夜晚曉燈初上,萬籟無聲,也最能懂桂花的香味。桂花從枝頭下落,月光在云里穿梭,如桂花般行而留韻。雨后的煙霧和著朦朦朧朧的花香襲來,空氣的潮濕,壓抑著香味的揮發,只得重起來,凝香于處。
九月開學,已等不到花開。離花期倒也不遠,折幾枝放在包里,插入花瓶兌上水,幾日便有味了。南方的桂花在開,屋里的思鄉情也在彌漫。
桂花高中篇二
初秋,微涼。
從我記事開始,那棵桂花樹就長在那兒了。有時候都覺得她的每一片葉子,都是有故事的。小時候總喜歡摘下來她的一片小小的葉片兒,隨著她的葉紋一點點的摸去。一聞,桂香余留。
說起這棵樹的來歷,我曾經問過我的父親,父親每當講起都津津有味的,在十年前的小村落里,那時候的人們都愛吃桂花糕和桂花餅,總覺得吃起來心里都暖暖的,象征著團圓和幸福。那時候村里正好來了一個外人定居,聽爸爸說,那時候年過六十的孤身老人。村落里的人對于來歷不明的人都盡量躲避著,無人與之交談。那時候的村里人都是去村外買一袋袋曬干的香味余存桂花片來制作,很是不變。老人把這一切都看在心里,之后的每天,老人都拖著自己沉重疲勞的身子來到村口的寬闊土地上,起早貪黑,播下一顆強壯的桂花幼苗。起初,人們只是知道這古怪的老頭兒在種樹,卻不知道那是桂樹。直到到了深秋,桂香飄入各家,人們才悟到老人的好。而老人也從來不似地主一般強占著桂花樹,從此村里的人都用上了香味可佳的桂花。
桂香又飄入我的鼻間,人們都說:“桂香飄千里”,也正是如此。我停止了回憶與發呆,走向窗外望向小區的桂花樹。聽爸爸說那時候拆房子時,大家都如同保護自己孩子一樣保護著這顆桂花樹,所以這棵樹才留到了現在才留到了這里。在漆黑的夜晚下,那棵樹在微微的星光中閃耀著,似乎在向我講述她的一生。
我望向窗外的月,月也無法回答我。
初秋,微涼,夜晚的桂樹上泛著點點淡黃色的桂花,隨風而吹。花香,愿在這月的見證下,人不倦,花不落,香不消,心不變。
桂花高中篇三
早晨,一進校門,一絲幽香隱隱飄來,我深深地嗅了一口,頓覺又無。不一會兒,又傳來淡淡一陣,是桂花開了嗎?我快步來到桂花樹下。深綠暗淡之中,小花吐露青色,但已有些許是淡淡的黃、巧巧的小。清露附在未開花苞上,晶瑩潤澤,有的禁不住清風微拂,玉露的浸潤,嬌羞地綻開花蕊,輕風過處,彌漫著清香。這一段日子,我漫步在校園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會被花香包裹著。
中午陽光燦然,桂花高掛枝頭,許多不知名的小蟲繞著花上下舞蹈,表達著自己的興奮與喜悅;有的扇動著翅膀盡力地保持平衡,緊貼著小花,似乎是想把清香之氣全吸進去,生怕別人與它分享。不時有小蟲飛到我眼前繞來繞去,像是抗議,又像是忌妒;有的更貪婪,停留在花上,像是粘在上面,使勁地把嬌小的身體沉醉在花蕊里,品味釅釅的花香。在陽光的撫弄下,桂花盡情地釋放著生命的激情,播散著熱烈馥郁的濃香。
夜晚月光如水,清輝潑瀉,桂花愜意枝頭,借助清風不停地向師生致意,還把她帶有一絲甜意的芳香彌漫校園。那個夜晚,我站在桂花樹下,久久不能離開,那濃香熏醉了我,我不時深吸幾口,微閉雙眼,任香氣彌漫全身。
也許是被熏醉太深地緣故,夜里下的滂沱大雨,我竟全然不知。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樣走進了校門,怎么沒有了花香,我疑慮深深地快步來到桂花樹下:慘淡的白花落了滿地,可恨的風雨,可恨。前幾天,鵝黃一樹,暗自流芳,襲人面目,沁人肺腑。怎么一夜就變成了這樣,夜里風兒吹落你一身的花蕊,疏疏落落,雨兒淅淅瀝瀝,你翻飛著不再輕盈的翅膀,帶著些許的凄美,無聲地飄落。
我思緒紛亂地走進教室,看著這些高三復讀的孩子,青春的面龐上籠著一層憂郁,我的內心一下子柔弱起來,思緒清晰起來,打開了話匣子。教室后面的桂花前幾天還開的繁盛、熱烈,充滿著蓬勃的生機,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雨,就落了個滿地殘芳。你說誰能保證人生道路總是鮮花簇擁,而不是風雨突襲呢?同學們熟知的史鐵生活到生命最狂妄的20歲時猝然失去了雙腿。毫無思想準備的他,覺得天旋地轉、地動山搖,找不出活下去的理由,但他終從母親身上、地壇里面實現了精神的突圍,悟到生命的本真,成為當代最受青少年喜愛的作家之一。
六月的夢碎,激昂的樂章陡然低沉,理想“嘩”地跌到了現實中來,臉上少了一份陽光,身上多了一份黯淡。桂花在風雨中飄落,這是她生命中的協奏曲,是對大地母親深情的回歸,也是為明年蓄積能量為開得更加金燦而做鋪墊。你們也會像桂花一樣,明年一定會綻放,而且會綻放地更加繁盛,更加熱烈,更加的朝氣蓬勃!
孩子們看著我,臉上多了一份釋然;我看著孩子們,臉上多了一份欣慰。
桂花高中篇四
外婆的故鄉在江南,山水氤氳的江南。
秋天的時候總是金燦燦的,天高云淡。空氣中充滿了寧靜和喧嘩。落葉躁動不安,露出些紛紜而又纖塵不染地鳴動。陽光總是很深很深地照射下來,剎那回首,古老的仿若經年。思憶穿過紛揚的灰塵回到從前,停留在農村古老的廚房內,高高的灶臺上,盛著那份濃濃的愛。
江南八月桂花開,那也是兒時最幸福的時候,慈祥的外婆便會在那高高的灶臺上做起美味的桂花糕,那滋味,此生難忘。
個把個八月的黃昏,外婆掃著滿院的落桂,做糖釀蜜桂,再由我的一再央求下,開始著手做那香糯的桂花糕。每次我便乖乖地坐在一旁,看著她以緩慢的動作淘米,打粉,拌糖,揉捏,看粒粒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糯米最終在她那雙滿是皺紋如枯老樹根一般的雙手下變得柔韌有勁,殊不知外婆她那已經不再有力的臂膀下付出的多少辛酸與勞累。她花白的發絲隨風飄散在漫天的花瓣之中,美的落拓。
我不時地在一旁插上幾句頑童的話語:“外婆,為什么有的粉是白的,有的是黃的啊?”“外婆那些芝麻在上面好好玩哦!像小蟲一樣!”……然而外婆也耐心地回答著我,一邊繼續著自己手上的動作,一邊帶著和藹的笑給我一個一個的回答“因為有些是糯米粉,有些是粳米粉啊。”“它們像小蟲?那你就把小蟲們吃掉吧!”那時的我并不聽得懂很多,只是聽著外婆那滿懷愛意的聲音,心里便蕩漾起陣陣的波紋。于是我發現陽光通過廚房的竹簾流淌在廚房里夯實的青石地面上留下斑駁光斑,一刀刀把高高的灶臺割成光與暗。
日光切入窗欞濺起塵埃,我也開始分不清到底是日光切割了灶臺還是灶臺拉扯著日光。
灰塵輕輕漂浮在光柱上揚起像極了蒲公英的種子,再回首那高高的灶臺,外婆忙碌的身影又似在眼前。
桂花高中篇五
每到中秋節前后,宿舍區花壇里的桂花都會一簇簇盛開。桂花香縈繞在四周,酸中帶甜,仿佛是用蜜糖腌漬過的杏干。“桂花有一種杏干的味道”,在中學時代的作文里,我經常這樣寫,即使旁人覺得十分可笑,我還是鍥而不舍地一遍遍在方格紙上重復著這句話。我一直把桂花、杏干和爸爸聯系在一起,確實有些令人費解,但畢竟,兒時的印象,扎根于心底,揮之不去。
小學時,我認真閱讀過的第一本課外書是一本琦君散文集,里面有一篇《桂花雨》,后來,我又從語文課本上學到了這篇課文,因此,桂花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爸爸的工作室里總是有桂花香。他養的桂花是那種四季桂,只要條件適宜,一年四季皆可開花,香氣卻不似秋天綻放的金桂那么馥郁,淡淡的清香,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爸爸習慣點燃一支熏香,升騰的裊裊煙霧的氣味與桂花香交織在一起,可是卻沒有完全融合。桂花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香氣,還是很容易用嗅覺分辨出來的。
至于杏干,似乎是更久遠的記憶了吧。在我小時候,爸爸時常從附近的集市上買來一大袋杏干,洗干凈后用蜂蜜或白糖腌漬片刻,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小孩子自然是愛吃酸酸甜甜的食物,所以我也常常被吸引過去。爸爸會毫不吝嗇地把一大碗杏干都端給我。有一次爸爸早上起來之后還沒吃早餐就開始吃杏干,奶奶見了,批評他說:“早上起來空著肚子哪有吃酸東西的?會傷胃的!也不知道注意!”爸爸皺起眉頭,像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似的跟奶奶頂嘴道:“飯前吃杏干好,開胃,你懂什么?”“我沒聽說過這種說法,把杏干收起來趕緊吃飯!”于是爸爸免不了跟奶奶較勁一番,早飯也吃得不歡而散。
在我四歲那年爸爸和媽媽就分開了。我跟了媽媽,幾個星期才去爸爸那邊住一兩天。爸爸時常任性地耍小孩子脾氣,家里的飯菜,不論是奶奶做的,還是姑姑做的,他都要百般挑剔:鹽放多了,油放多了,要不你們以后做菜別放鹽也別放油了吧;別去超市或外面的店鋪買熟食,再干凈也不能吃;韭菜農藥用得多,花菜不容易洗干凈,以后餐桌上不允許出現這兩種菜……后來奶奶反駁他:“你買的杏干就很干凈很健康嗎?還不知加了多少糖精呢,還不知用什么藥水泡過呢,還不知有沒有用硫磺熏過呢。”我也說吃杏干還不如吃新鮮的杏子,不知爸爸是否也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總之他已經好多年沒有買過杏干了。
而他工作室里的桂花,始終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平日里幾乎一心撲在繪畫上,對家務事不聞不問的爸爸,居然沒有把桂花都養成花盆,不得不說真的是一個奇跡啊。
這間工作室,曾經是一家飯店。俗話說,三十而立。爸爸卻在三十歲之后冒險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孤身一人前往北京學畫。據他所說,那幾年連他居住的小區的保安都認識他了,說他是“全村最用功的一個”。天道酬勤,爸爸的付出終究還是得到了回報,學成歸來后,他真的放棄了原來的那份不喜歡的工作,擁有了這間工作室,過上了他所向往的每天畫畫的生活。
我讀高一的那年,他再婚了。婚禮那天,我在上課,沒能到場。
一年后,妹妹出生了,模樣與我小時候十分相像。爸爸說他好像又看到了小時候的我。
我早已忘了當時的自己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只記得他回去之后我以為自己不會戀家可還是有種莫名的失落,記得自己默默學著適應新生活,記得軍訓期間校園和宿舍區的桂花開了,香氣濃郁,但同樣酸中帶甜,我想到了爸爸畫室里淡淡的桂花香,粗糙的毛氈,白瓷缸里因為反復涮洗毛筆而變得墨黑的水,進而想起了兒時盛在碗中的黏糊糊的杏干……我把各種情愫寫進了日記,思念,回憶,以及對未來的展望,等等。
爸爸現在依舊在生活瑣事上挑挑揀揀,時而耍耍小孩子脾氣,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對家人的愛。他想要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堅持與筆墨紙硯作伴,陪著淡淡的桂花香,奮斗了一天又一天,在紙上描繪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那一縷很淡卻極易分辨的桂花香一直在時光里彌漫,流轉,從未消散。
桂花高中篇六
早晨,一進校門,一絲幽香隱隱飄來,我深深地嗅了一口,頓覺又無。不一會兒,又傳來淡淡一陣,是桂花開了嗎?我快步來到桂花樹下。深綠暗淡之中,小花吐露青色,但已有些許是淡淡的黃、巧巧的小。清露附在未開花苞上,晶瑩潤澤,有的禁不住清風微拂,玉露的浸潤,嬌羞地綻開花蕊,輕風過處,彌漫著清香。這一段日子,我漫步在校園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會被花香包裹著。
中午陽光燦然,桂花高掛枝頭,許多不知名的小蟲繞著花上下舞蹈,表達著自己的興奮與喜悅;有的扇動著翅膀盡力地保持平衡,緊貼著小花,似乎是想把清香之氣全吸進去,生怕別人與它分享。不時有小蟲飛到我眼前繞來繞去,像是抗議,又像是忌妒;有的更貪婪,停留在花上,像是粘在上面,使勁地把嬌小的身體沉醉在花蕊里,品味釅釅的花香。在陽光的'撫弄下,桂花盡情地釋放著生命的激情,播散著熱烈馥郁的濃香。
夜晚月光如水,清輝潑瀉,桂花愜意枝頭,借助清風不停地向師生致意,還把她帶有一絲甜意的芳香彌漫校園。那個夜晚,我站在桂花樹下,久久不能離開,那濃香熏醉了我,我不時深吸幾口,微閉雙眼,任香氣彌漫全身。
也許是被熏醉太深地緣故,夜里下的滂沱大雨,我竟全然不知。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樣走進了校門,怎么沒有了花香,我疑慮深深地快步來到桂花樹下:慘淡的白花落了滿地,可恨的風雨,可恨。前幾天,鵝黃一樹,暗自流芳,襲人面目,沁人肺腑。怎么一夜就變成了這樣,夜里風兒吹落你一身的花蕊,疏疏落落,雨兒淅淅瀝瀝,你翻飛著不再輕盈的翅膀,帶著些許的凄美,無聲地飄落。
我思緒紛亂地走進教室,看著這些高三復讀的孩子,青春的面龐上籠著一層憂郁,我的內心一下子柔弱起來,思緒清晰起來,打開了話匣子。教室后面的桂花前幾天還開的繁盛、熱烈,充滿著蓬勃的生機,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雨,就落了個滿地殘芳。你說誰能保證人生道路總是鮮花簇擁,而不是風雨突襲呢?同學們熟知的史鐵生活到生命最狂妄的20歲時猝然失去了雙腿。毫無思想準備的他,覺得天旋地轉、地動山搖,找不出活下去的理由,但他終從母親身上、地壇里面實現了精神的突圍,悟到生命的本真,成為當代最受青少年喜愛的作家之一。
六月的夢碎,激昂的樂章陡然低沉,理想“嘩”地跌到了現實中來,臉上少了一份陽光,身上多了一份黯淡。桂花在風雨中飄落,這是她生命中的協奏曲,是對大地母親深情的回歸,也是為明年蓄積能量為開得更加金燦而做鋪墊。你們也會像桂花一樣,明年一定會綻放,而且會綻放地更加繁盛,更加熱烈,更加的朝氣蓬勃!
孩子們看著我,臉上多了一份釋然;我看著孩子們,臉上多了一份欣慰。
桂花高中篇七
又是八月飄著淡淡桂花香的季節,謦香的金桂把我帶回了我生活的大山。
深深大山,深沉而博大,慈愛地包容了大山里的一切——調皮的小鳥,傲慢的野花,歡快的小溪,辛勤的人們和無知的我。淡雅的花香賦予了大山靈性,深沉的大山快活起來,鑄就著大山里的一切和無知的我。
生活在大山中的父親也像大山一樣讓我依靠。當又一次爬上父親這座大山的肩頭,父親沉沉的說:“你應該走出大山,你要走出大山,也必須走出大山。”小小的我被這大山的語言深深吸引,似乎看到了我的未來,覺察到了我的重擔。大山一般的父親成了我的向導,指引著我奮斗的方向。
大山賦予了我的性格,父親成了我的向導,慢慢地,我學會了獨立。在自我生活的每一天中,我無不憶起大山,我的父親。
人生道路曲折而漫長,而我也在這條艱難道路上不知重重地摔過多少跤,無數次想要放棄,而大山,父親又無數次在腦中浮現。初中三年級的生活短暫而又漫長。一次次的考試使我驚心動魄,呆呆地看著試卷上的紅叉,無奈地數著成績單上的排名,我幾多失落。而此時,父親出現在朦朧的淚水中,臉上是鼓勵的微笑,用手扶摸著我的頭。“沖吧,孩子,沖出大山,沖!”激昂有力的話語回響在的耳邊,將我從夢中敲醒,使我醒悟,明白了我的目標:沖!沖出大山!從此我擺脫了考試失敗的陰影,化萎靡為動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又一階段的測試結束了,我取得了前五名的好成績,心中滿是喜悅與興奮,更多的卻是對父親的感謝。
重拍打著我的肩膀:“沖,孩子,沖出大山!”依然是那樣鏗鏘有力。淚水又一次涌出眼眶,看著父親的又一次微笑,那信念重返我的靈魂:沖,沖出大山!從此,我又振作起來,憑借心中的信念,毅然站立在桌位前,講臺前,舞臺上,像個快樂的天使,欣然享受著自己贏得的鮮花和掌聲。小小的我也長大了。
燦爛的'金桂盛開了,大山的每個角落都飄散著這淡雅的馨香。我已站在了沖出大山的起跑線,我將拼搏,我將奮斗,我將沖出大山,迎接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