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讀書故事作文500字 讀書故事作文400字左右篇一
對于書,我從小就有著極深的情感。爸爸是文化館館長,他很早就教給我許多關于書的名言。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彌爾頓說:優秀的書籍是撫育杰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并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服務。
不過,我很反感有人把讀書與命運扯到一起,甚至大言不慚地說讀書就是為了封妻蔭子、當名人做富翁,有時候還出上一兩本拙劣之作高談闊論,擺出一副要不是為了成名我才不讀書學習的架勢。
真是可笑至極!讀書到底為了什么?或是不為任何原因,純屬消遣娛樂。有人擱著安靜的圖書館不去,非要跑到熙熙攘攘的鬧市,啃著饅頭咸菜還掏出一本書擺出架勢,一副我比你們都有種的神情。這種人純粹是為了博得眾人的關注,嘩眾取寵,無聊之極。還有一種人,倒是真的想讀書,可就是讀書的動機太齷齪,只要一拿起書,就先念上三遍我讀書就是要超過某某某,否則誓不為人天打雷劈,好像每一次讀書都是一場復仇行動,非得整出個名頭來。這種人,活得實在太辛苦,領會不到書中的真諦也就算了,卻把整個人搞得神經兮兮。
其實要讀書,不一定非要出于什么目的,就好像嬰兒見了母親要吃奶,餓漢見了美食要流口水,疲憊的人見了床就想往上躺一樣,似乎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無需繁復的道理,只是僅僅出于一種本能,或是說想,因為它能使你感到身體上的舒暢,但更多是精神上的滿足與慰藉。
讀書也是一樣,王蒙說:我讀書,只是因為它能使我快樂。讀書的真諦恐怕正是如此。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睿智的人,一個有抱負、有思想的人,決不會把玩網絡游戲當成快樂的源泉,而是把能愉悅自己靈魂的東西當成至寶,當成快樂。
當我讀金庸的小說時,看到《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我總會心中一凜,好生敬仰;讀到《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便感嘆此人憨直可交為摯友;看到《鹿鼎記》中的韋小寶,總是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說一聲這個韋小寶啊;讀《三國演義》《水滸》感天地男兒本色;品《紅樓夢》《西廂記》嘆世間兒女柔情。
我喜歡漫步在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作品中,與書中的每位人物神交,領悟每一位大師的'博大精深,這就是我的樂趣。因為我確實從中感到快樂,也許你說我媚俗或是媚雅,那也無妨
讀書故事作文500字 讀書故事作文400字左右篇二
書,有時會讓我減輕負擔而又輕松,有時會給我帶來無窮的快樂和無窮的知識,有時還會改變一個人的品質……書,是我們永遠的伙伴,是我們永遠不可拋棄的東西。他將帶我走進智慧的大門。
在我小時,我有一次,在看一本爸爸的笑話書。剛開始,我只是隨意地看一看,誰知,我卻迷上了那本笑話書,它逗得我開懷大笑,逗的我哭笑不得。有時,我因一間事而生氣,但當我氣呼呼地拿起那本書時,不知不覺地看了一會兒,不但不生氣了,而且像歡樂的小鳥那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舞蹈。這就是書的力量。
在我學會用字典時,我就會用它的功能來幫助我學字,當然,這能提高我的記憶力和認字。有時,當我生字組詞時,也常常會用到它。這就是字典所給我的能源。
我還會讀作文書,來提高作文的水平。有時,我還會讀一些小說,有時,看作文將會讓我望吃望喝,我喜歡看我的作文書。
面對著這滿林的書香,猶如面對著空靈渺遠的宇宙,它的厚重與純潔不會隨著時代遠去,它是滋潤人間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讀書故事作文500字 讀書故事作文400字左右篇三
偶然間,在布滿灰塵的角落,我尋到了一張承載著記憶的照片,望著它,我好似又回到了那個色彩斑斕的年歲。
照片上的我,抱著一本嶄新的《西游記》連環畫,津津有味地看著,那還是一個朦朧的年紀,但那時的我便對于它的人物,劇情爛熟于心。心中再崇拜不過的便是那神通廣大的美猴王,對于心懷慈悲的唐僧心懷景仰,單純可愛的八戒,老實忠厚的沙僧,這些人物陪我走過了童年。
之后的一段時間,稍微長大些了的我便想找到一本擁有更為豐富情節的書來讀。叔叔家中有一部《西游記》原著,我便吵鬧著要來了,但當時只覺得艱澀難懂,不久便棄置一旁,去尋那翻譯過的青少年版來看了。書中的主角形象也好似由童年到了少年。當時的課余幾乎都用來看這本書,乃至于上課時也會偷偷摸摸地看上一小段,也正是這樣,我才漸漸明白:孫悟空不是戰無不勝,其他人物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愛,有趣。
再然后兩三年過去了,一部《大圣歸來》引爆了人們心中的西游夢。我也不例外,我又重新購買了一部西游原著,很快我便被那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住了,當時我在住校,有段時間雷打不動地晚上開手電在被窩里看一小時的《西游記》,再沉沉睡去。這件事說出去我都不信,但當時的我就是這么執著。不過這次的閱讀經歷讓我現在都難以忘記。
書中的人物都好似變了個樣的,正義勇敢的孫悟空稱:“換幾個猴孫,扮一般美人模樣,誘幾個勞什來洞里下酒。”善良的唐僧變得偽善而軟弱,八戒變為好吃懶做,而沙僧則教人看不透他心中的小九九。他們又好似從青年到了成年。但也說不定,他們原本就是這般模樣。
而現在,我已然釋懷,他們沒變,變的大概是我吧。我由青澀變得成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越來越不同。或許等我老后,翻開書頁,看到的仍是童年模樣的人物也說不一定呢。
思緒拉回現實,這一段讀書故事不算曲折,不能動人,但我仿佛看到了叩開了書山大門的天真的我自己,朝未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