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后心得體會300字 春節后心得體會日記篇一
過年前,大家為了大掃除忙翻天,有的認真的擦樓梯;有的則努力的拖地板、掃地板,而長輩則忙著貼春聯、擦天花板,家里熱鬧滾滾。正在大掃除的我們,雖然疲累,但一想到過年后,有個舒適干凈的空間,還是樂此不疲的做下去。
很快的,除夕到了,我們的打掃工作告了一段落。看著大家臉上喜氣洋洋的樣子,我想他們一方面是慶祝大掃除已經完畢,而一方面則是為了那垂涎三尺的年夜飯吧!
圍爐時,全家喜氣洋洋,大家一邊吃著那可謂是珍饈異饌的料理,一邊看著爆笑的除夕特別節目,這應該是過年才有的特殊景象吧!唉!恨不得天天都是過年。
后來幾天,親戚的拜訪逐漸成了天天上演的重頭戲;“拜訪親戚”也成了家里的重要行程,不但讓我拿到很多裝的滿滿滿的紅包,更重要的是,見到很多以前不常見到的親戚,讓我的紅包里,不只裝壓歲錢,更裝了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東西—親朋好友的愛。
過年的旅游也不能少,在爸爸的建議下,我們決定來個自然科學之旅—到“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一游,由于車程需要大約兩個小時,所以在車上,我們欣賞窗外的風景,看看那些鳥兒,好像在對我問好;那些花兒,也像出淤泥而不染的仙子,在跟我打招呼。啊!真是美麗!
在車上我們也聽著媽媽念著“弟子規”,念了念,終于到了科學博物館,我們體驗里面的活動,知道了半導體是用“硅”做成的,工作人員必須在無塵室工作,也就是,他們必須穿著無塵衣,才能進入,而半導體制作也很復雜,需要上百個步驟呢!還有許多知識,也在那博物館內,等著你去探索喔!哇,我想,這真是一個充滿知識的旅游!
這次的過年,有著辛苦的大掃除、垂涎三尺的年夜飯、有趣的節目、包的滿滿滿的紅包,還有讓我們充實知識的旅游…啊!這個過年可真是收獲滿行囊。
春節后心得體會300字 春節后心得體會日記篇二
為營造春節、元宵節喜慶、祥和、團圓、美好的節日氣氛,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中華民俗文化魅力,加強愛國、愛鄉、愛家的思想教育和親情教育,栗雨小學結合學校實際,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系列活動。
一、加強領導,廣泛發動
1、根據上級要求,學校迅速制定了活動方案,并利用多種形式宣傳開展本次寒假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
2、在休學典禮上組織全校學生認真學習本次主題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的意義和具體活動內容。
3、利用家校通告知學生家長利用傳統節日,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傳統美德和感恩勵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家長的支持力度,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并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寒假德育作業表”的填寫。
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1、學生發展中心積極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創編“節日手抄報”活動,學習節日文化,搜集節日資料,深入了解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通過自編的“節日手抄報”,展示節日收獲和感悟。
2、要求學生觀看春節、元宵節文藝節目,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同時又結合學校特色,要求學生以書畫形式表現節日的喜慶,加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3、鼓勵學生積極收集春聯且誦讀,并在開學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編寫的春聯,引導學生學習欣賞春聯、創作春聯、書寫春聯。
4、開展“學會感恩奉獻溫暖”美德實踐活動,號召全校學生利用寒假休息時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多與父母溝通交流。如為辛勞的父母敲一次背,道一聲“新年快樂”;合理使用壓歲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使學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家長做些些家務,主動幫助老人做些事,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開展主題班會,深化活動。開學初,各班圍繞“我們的節日”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才藝展示等方式匯報自己的寒假生活,在寒假里所見、所聞、所學,以及學校號召的“節日感恩活動”實施情況等。
通過活動,學生體驗、熟悉了我國傳統的春節、元宵節活動的熱鬧氛圍,體會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親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進而更加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樹起了民俗文化之根。
春節后心得體會300字 春節后心得體會日記篇三
命運的轉盤讓我成了世界的寵兒,我降生到了這個國度——中國,讓我一領她的風采。
——題記
那在骨子里流轉著的熟悉氣息,將冰天雪地中塵封已久的熱情一并帶了出來:淵源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一股紅色的暖流;永不磨滅的印記中總有一道吉祥的痕跡;古老泛黃的史冊中總有一段幸福的歷史——你是中國人骨子里的印記,九州上一種崇高的信仰;中國人的熱情造就了你,大地上經久不息的不再是古老的歷史風,你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信仰中,中華的精髓——春節。
一直以來,中國人嘴上說的春節一定是一種民俗,但不知不覺中,春節已在我們心中扎根,成為了所有中國人一致的信仰。過去的歷史事實在告誡我們,春節是我們不可遺失的寶貴財富。春節,顧名思義,春天的節日。
在經過了秋天的肅殺,冬天的沉寂,春天是一切生命重新復活的時候。仔細看,可以望見春天的跡象;行走在春節中,甚至可以嗅到春天的氣息,泥土的香甜,青草的清香。風變得柔和了,輕輕地撫摸著大地上的一切,融化的冰的叮咚聲,在敲擊著沉睡的大地。這就是春節,生命的節日,復活的節日。是我們中華的最至高無上的精神財富!
雖然也經歷過磨難。但磨難是新生的開始,磨難是春節在老百姓心中扎根的機會!1929年5月7日,國民黨宣布了一項新政策:廢除舊歷,使用國歷,春節改革。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要廢止綿延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殊為不易。人民憤怒了,這一舉動為國民黨敲響了喪鐘!他們錯了,錯在不知春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
春節不僅僅是個節日,也是精神的洗禮與倫理關系的更新。中國人人將自己的感情、愿望、倫理、信仰都積聚在這一節日上,使春節已經不是簡單的時間點,已經被中國人價值化,乃至成為一種民族文化象征與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成為了民族的骨骼,國家的精髓!
在這個節日之風洋溢的季節,人們忘不了你,春節。你是中國人心中的信仰,升華到了國家的高度。你是燃起的希望,永存的信仰,不滅的信念!
歷史的車輪碾過泛黃的史冊,唯一存下來的就是這股節日風,民族風,國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