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演講稿錢學森篇一
于是,我讓學生反復朗讀這兩句話,再通過和美國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相比,體會到錢學森不愿貪圖享受,一心回國的赤子之心。
二、回國值不值得?
讀到課文第四自然段,錢學森向留學生們袒露了心跡,我沒有讓他們多談體會和感受,只是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學生中的一員,你會支持他的決定嗎?你認為他回國值不值得?”一石激起千層浪。
……
大多數學生都認為錢學森回國不值得,我肯定了他們的看法:“你們說得都很有道理,確實,錢學森回國的話,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也會使他的科學研究遇到阻礙,但是他為什么還是執意要回國呢?請大家好好地讀一讀錢學森說的話,相信你會理解的?!痹俜磸偷淖x錢學森說的話,人物的形象凸現于眼前,學生已深深的理解了錢學森那一片拳拳愛國心。
演講稿錢學森篇二
電影《錢學森》講述了這位偉人畢其一生的心血,克服重重困難,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為共和國國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艱辛歷程,為每一個中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關于理想的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一代人都在談論自己的理想。雖然我們很清楚,夢想之于理想的區別在于能夠實現夢想的幾率遠低于理想,但是我們卻很難弄清楚,將夢想轉變為理想的要點是什么。
最近,所黨委組織觀看《錢學森》,電影講述了這位偉人畢其一生的心血,克服重重困難,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為共和國國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艱辛歷程,為每一個中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關于理想的課。
每天在茶余飯后讀報上網的時候,總會聽到和看到很多的抱怨,抱怨現實是多么的殘酷,仿佛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永遠存在著各種各樣我們無法跨越的鴻溝。于是有人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現在的人們只有夢想沒有理想。但是,電影《錢學森》用這個偉人一生的奮斗經歷告訴我們,理想與夢想之間最大的鴻溝是缺乏堅定的信念和真正的行動。
這部電影看似是在講述錢學森老先生的事跡,但它實際上向我們展現了一代人的奮斗歷程。他們就是在那樣一種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造出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核武器。在創造奇跡的過程中,沒有來自名牌大學的科學家,沒有基本的航空制造技術、沒有風洞、沒有研制導彈的基本參數,他們有的只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跡的人”和“一批信仰堅定、愿意為共和國國防事業獻身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就是在這樣一個僅由信念與行動搭建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令世人驚嘆的奇跡。
在我們“痛心疾首”地空談我們的夢想時,是否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為這個夢想做過什么。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說“我不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是我相信一分耕耘就會有一份積累,而成功就是在不斷積累的基礎上獲得的”。
演講稿錢學森篇三
雖然原來我對于錢學森這位偉人并不是很熟悉,只知道他很了不起,是我國兩彈一星的元勛。但就在上周五,錢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回家作業————觀看《錢學森》這部影片??吹臅r后,我的心中充滿各種感動,各種鼓舞。心潮澎湃。不禁也對這位我并不熟悉的人物肅然起敬。
《錢學森》這部電影演繹了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傳奇的一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加州理工大學出身的錢學森,在美國擁有優越的研究環境和資源,但是他卻心系祖國、歸心似箭,一心想要利用自己的學識,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而意識到錢學森的巨大價值的的美方又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以間諜身份逮捕錢學森,但是,無論怎樣的困難也阻止不了錢學森那顆歸心似箭的心,終于,錢學森回到了當時那一窮二白的中國。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技人員從仿制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是中國的導彈研究有了扎實的基礎。
看完了影片,心中思潮起伏,那是因為,我看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起,我為我能成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錢學森在剛剛回到中國時,中國連許多制作導彈必要的材料都沒有,就比如說制作到到必要的風洞吧,我清清楚楚的記得影片中錢學森說到過:“連最基本制作導彈要用的風洞都沒有......”還有,錢學森再給那些中國的技術人員講課的時候,那些技術人員應為不像外國的尖端技術人員一樣有扎實的知識了解,錢學森辛辛苦苦講了一節課,這些國內的技術人員幾乎什么都沒有聽懂,錢學森卻一點也不責怪他們,而是說,沒關系,我們從新再來。(錢學森再給那些外國的技術人員講課時,那些技術人員提出的疑問,錢學森幾乎都不會回答)在重重的困難下,錢學森絲毫沒有退縮,失敗了,從來,重復著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過程。又一次,在發射一枚導彈失敗后,所有技術人員都垂頭喪氣的,身為這枚導彈的主要制作人員,錢學森一定很失望吧。可是,他站在導彈炸毀的大個坑邊上,笑著對同志們說:“不就是天上掉下個冬兒么,今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這是多么驚人的毅力,如此的巨大打擊,錢學森盡當著那么多技術人員的面,沒有表現出一絲放棄的心理。之后,在錢學森不斷的努力下,終于在第二次發射的時候,那枚導彈終于像錢學森說的一樣“明天我們把他給射上去!”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那是常人能有的?!
錢學森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聯想到日常生活中我自己的表現。遇到一道奧數題,想了一會做不出,就不去做了,放在那里,等一下同學們做好了,我去問一下他們,讓他們教我。而我今天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后,想:如果錢學森遇到了難題,沒有人可以幫他,那是中國只有他一個人懂航天技術,他遇到了問題,沒有人可以幫他解決他的難題,怎么辦呢,只有自己想。那錢學森靠自己永不放棄的意志克服了多少難題?在想到我自己......簡直不能相提并論。我想,世界上有這樣意志的人,就只有錢學森吧!
我看到了錢學森如此堅毅的意志,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我同時在心中萌生出一個念頭:以后,我也要有這樣堅毅的意志,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
錢學森的夫人她說:“這個國家,可以沒有像蔣英那樣的歌唱家,但是不能缺少,像錢學森,那樣的科學家,我愿意為此,作出犧牲,這不是遺憾?!比绻麤]有蔣英的話,錢學森也不會有如此光輝的成就,讓我們給位默默為錢學森付出一切的蔣英排山倒海的掌聲吧!
錢學森,為新中國作出的成就,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演講稿錢學森篇四
1、我認為今天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而是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的知識體系,而這個體系的最高概括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2、高等學校的學習,是打基礎的時期,應該強調學好基礎課程。
3、在美國期間,有人好幾次問我存了保險金沒有,我說1塊美元也不存。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4、科學工作千萬不能固執己見。缺乏勇于認錯的精神,是會吃大虧的。
5、我是一名科技人員,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樣也不想要。
6、我認為今天的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而是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的知識體系。
7、常常是最后一把鑰匙打開了神殿門,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
8、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種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的獎賞。
9、常常是最后一把鑰匙打開了門。
10、生命的經歷太多,但年紀太短,裝不進去,因此每有人問道到詳細時間和地點時,總是含糊以對,和所有彼時在場的人全不巧擦身而過。
11、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作臺階,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確結果的高座。
12、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13、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14、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
15、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
16、中國大學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17、我本人只是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18、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
19、我本人只是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黨,是國家!
20、你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望著繁密的閃閃群星,有一種渴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們真的如此可憐嗎?不,絕不!我們必須征服宇宙。
21、我在美國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
22、我近30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并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是絕不會不愛人民的,絕不會不愛國的。
23、知識的廣度來自知識的深度。
24、我近30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并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
25、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26、我個人僅僅是滄海一粟,真正偉大的是黨、人民和我們的國家。
27、我很高興能回到自己的國家,我不打算再回美國,今后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28、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
29、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
30、難道搞科學的人只需要數據和公式嗎?搞科學的人同樣需要有靈感,而我的靈感,許多就是從藝術中悟出來的。
31、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是絕不會不愛人民的,絕不會不愛國的
演講稿錢學森篇五
1、我很高興能回到自己的國家,我不打算再回美國,今后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2、難道搞科學的人只需要數據和公式嗎?搞科學的人同樣需要有靈感,而我的靈感,許多就是從藝術中悟出來的。
3、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4、在美國期間,有人好幾次問我存了保險金沒有,我說1塊美元也不存。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5、我認為今天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而是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的知識體系,而這個體系的最高概括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6、我個人僅僅是滄海一粟,真正偉大的是黨、人民和我們的國家。
7、我近30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并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是絕不會不愛人民的,絕不會不愛國的。
8、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種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的獎賞。
9、我在美國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
10、中國大學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11、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作臺階,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確結果的高座。
12、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13、知識的廣度來自知識的深度。
14、常常是最后一把鑰匙打開了神殿門,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
15、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
16、我認為今天的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而是人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的知識體系。
17、我是一名科技人員,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樣也不想要。
18、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
19、你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望著繁密的閃閃群星,有一種渴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們真的如此可憐嗎?不,絕不!我們必須征服宇宙。
20、常常是最后一把鑰匙打開了門。
21、科學工作千萬不能固執己見。缺乏勇于認錯的精神,是會吃大虧的。
22、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23、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是絕不會不愛人民的,絕不會不愛國的。
24、我本人只是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黨,是國家!
25、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
26、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
27、高等學校的學習,是打基礎的時期,應該強調學好基礎課程。
28、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
29、生命的經歷太多,但年紀太短,裝不進去,因此每有人問道到詳細時間和地點時,總是含糊以對,和所有彼時在場的人全不巧擦身而過。
30、我本人只是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演講稿錢學森篇六
錢學森是我們的航天之父,下面小編整理了錢學森讀后感300字,歡迎閱讀!
讀了這本《錢學森》,我覺得錢學森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在美國留學時,別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國。但是他沒有服輸,他努力學習,最后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讓那些人啞口無言。
在回國的路上他被美國關進了監獄、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沒完沒了的折磨他,可是他仍然沒有服輸,沒有向美國低頭,想盡辦法讓中國知道他現在的情況。最終,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美國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回國愿望終于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
回到了祖國,再制造原子彈的時候,那是沒有計算機,怎麼辦?錢學森他們也沒有向困難服輸,他們用算盤一個一個的算。最后,中國的原子彈、衛星也造出來了。
他的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叫《錢學森》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吧
錢學森在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后來就到再美國留學,1949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回國,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1958年擔任我國的火箭核導彈研制的和航天的組織領導者,被稱為我國的“中國航天之父”。
在美國,他是馮卡門最得意的學生喝醉得力的助手,在悶鍋,錢學森的待遇逢場德高,但是,他一刻也沒有去忘記自己的祖國,1949您,當新中國在隆隆的的禮炮聲中誕生的時候,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每逢佳節倍思親”。錢學森埋藏在心底的愿望越發強烈的想起來,他對中國的一個留學生所:“我終于可以回去了因為他想回國,終于,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他回國了。
在我國,他做出了作樂的貢獻,被成為”中國航天之父“。
演講稿錢學森篇七
曾經有這樣一位英雄,在那個艱難的年代、在那個特殊的戰場上,用自己的武器,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打下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勝仗。他用那份固執和可貴的純凈,向世人展現了一位舉世聞名科學家的高大。他,就是錢學森。
在電影《錢學森》中,倒敘與插敘相結合,講述著錢學森在美國時期對美國的科學貢獻,錢學森與妻子生活愛情點滴,影片生動再現了錢學森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觀看電影前,我對于錢學森的了解只有“中國導彈之父”,看完電影后,各種感動、敬仰充滿腦海,讓我們對這位世界聞名的科學家肅然起敬。
錢學森臨危受命擔負起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重任,這些科研項目和科研環境對當時的中國而言舉步維艱,甚至對美國科學家看來也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借助美國先進的科學條件足以讓錢學森順利施展其天才般的科學創造力助其享譽盛名,可是錢學森寧愿“回家種蘋果”也不遠忍受美國的不信任和不自由而毅然回國報效祖國,此處家國情懷通過中美之間現實的物質條件和科學環境的強烈對比,更突出了錢學森的家國情懷和通過所學技能報國的執著。
甘肅科研基地漫天黃沙、物質匱乏,正直中國面臨三年重大自然災害時,蘇聯政府雪上加霜撤走蘇聯科學家導致科研進程遇到嚴重阻礙,錢學森帶領著中國科研人員和部隊戰士徹夜奮戰,面臨著種種現存的和未知的挑戰,沖出重圍最終成功研制了我國第一枚自主研發的導彈,而后原子彈、氫彈和衛星的研制成功壯大了國家的軍事和科研實力,當蘑菇云騰空而起之時,所有為新中國兩彈一星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已經無憾于人民、無憾于國家、無憾于人生了!
他們的夢想和執著已經隨著蘑菇云和衛星的升騰綻放在了宇宙中,化作了永恒的一幕!
影片中不得不提到的還有錢學森與妻子蔣英的愛情。蔣英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富有音樂天分的女子,和錢學森互相支持,相濡以沫。特別是在錢學森在美國被困期間,蔣英所展現出的冷靜和從容,以及回國后全力照顧家庭,無條件支持丈夫事業的責任和擔當,都讓我對這位夫人充滿了尊敬。錢學森遺體告別會上,蔣英和他臉貼臉的一幕感動了許多人。這種愛是偉大的,是刻骨銘心的,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在影片的尾聲,錢學森的夫人蔣英在公園散步時這樣說過:“中國可以沒有蔣英,但不能沒有錢學森!”聲音柔和,但,這堅如磐石的語氣感動了所有的人。他們把深深的伉儷之情融入到了對祖國的大愛,一個他為了祖國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一個她為祖國奉獻了無悔的韶華青春。
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實現崛起,主要表現在文明創造,反映在科技發展上。一個偉大的民族只有為人類文明提供了大量創新成果,方可證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當代中國,弘揚錢學森的科學創新精神,對于引領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走向極其重要。而對于我們普普通通的一員,我們的工作可能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是我們也一樣需要具有創新精神,任何事情,只有奮斗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