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50字篇一
今年的清明節前兩日,我們學校5年級全體同學將榮幸的去為楊虎城烈士掃墓。一到陵園前,我們就嚴肅起來,佩戴上小白花,懷著無比敬重肅穆之情開始等待掃墓的開始……
在楊虎城墓下,我們莊嚴的宣誓完畢后,走上樓梯,在烈士墓下為革命先輩默哀,隨后依次走到墓后,輕輕的摘下胸前的白花撒向墓上。小白花不斷從后面涌來,蓋在烈士身上………
緬懷楊虎城烈士得活動結束了,老師告訴我們,可以到前面的一個“建秦園林”休息一會。
我們高興的上了汽車,向園林飛奔而去,路邊的小牛犢,狗,花……都讓我們無比興奮。
不一會,就到了園林,園林一望無際!在一間亭子里后面,就有一洼池塘,里面有鴨子和家鵝,向左望去,又有一塊田地,里面土生土長著野菜。更令人難奈的是有許多動物:蛇,狗,雞,鴨,鵝,還有難得一見的刺猬呢!
我們一邊欣賞著春色,一邊攤開包袱,開始野餐。飽餐一頓后,我們又在野菜地里采起了野菜。
不一會,老師下令集合,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園林。
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50字篇二
又見春草綠,又是清明時。在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廣安市積極倡導廣大市民選擇網上祭祀、書寫寄語、敬獻鮮花等文明綠色祭祀方式祭奠先烈、緬懷先祖,讓清明更“清明”。
緬懷先烈 線上線下表哀思
“歡迎同學們來到《抗疫“云”課堂——走進清明,緬懷先烈》課堂直播,我們今天學習的主題是感受清明文化、緬懷革命先輩,首先我們先來講講清明節的由來……”連日來,以“清明”為課題,一場場別開生面的“云”課堂在廣安市廣安區東方小學校各中隊開課,教育青少年學生繼承英雄遺志,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烈士英雄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義勇軍進行曲’,向他們致敬!”在聽老師講述了英烈事跡后,該校三年級學生王麗揚感觸頗深。
課后,該校老師還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網上祭掃活動。點擊花籃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進入英烈紀念館發布留言、通過提供的陵園地圖祭掃烈士陵園……學生們通過登錄“中華英烈網”,進入“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活動,采用多種方式向英烈致敬,表達緬懷之情。
“不忘先烈拋忠骨,民族復興中華魂。是您的奉獻才換來了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我要好好學習,立志成才,將來也報效祖國。”該校學生肖皓宇在“致敬·20__清明祭英烈”活動留言欄里如是寫道,向革命先烈表達誠摯的敬意。
不僅如此,廣安區東方小學校各中隊還開展了“我以我心記歷史”清明節線上主題隊會、“我以我心祭清明”網上祭英烈、“我以我心誦清明”詩歌朗誦、“我以我心繪清明”手抄報制作等一系列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以革命先烈為榜樣,不忘過去、珍惜現在,讓民族精神薪火相傳。
據了解,清明將至,為充分發揮傳統節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文明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系列活動,以慎終追遠、緬懷先烈為主題,利用烈士陵園、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舉辦“網上祭英烈”、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祭掃等活動,引導人們紀念先烈、追憶先賢,常懷感恩之心,珍惜美好生活。
多樣宣傳 倡導綠色祭掃新理念
這兩天,不少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在廣安城區,一輛“文明祭掃”led宣傳車在巡街宣傳;在思源廣場、市民廣場等公共休閑場所,也設置了文明祭掃的宣傳展板、橫幅、標語等,倡導廣大群眾文明祭掃;在社區、小區,張貼有相關宣傳海報,重點宣傳綠色節地生態安葬、低碳文明祭祀方式和預約祭掃流程等內容。
“這是我們組織開展的清明節期間文明祭掃宣傳活動,旨在做好今年清明節期間廣大群眾祭掃安全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陳余洲介紹道。
倡導節地生態安葬、綠色文明祭掃,引導公眾樹立綠色文明祭掃新理念;積極回應廣大群眾清明節祭掃訴求,確保群眾安全、有序、文明祭掃;提升殯葬管理服務水平,推進殯葬改革……此次文明祭掃宣傳活動以“仁孝四川·綠色殯葬·平安清明”為主題,突出引導惠民殯葬、綠色節地生態葬等重點內容,同時倡導移風易俗,推行“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思念墻”及遠程視頻祭掃等綠色祭掃方式,以及通過預約祭掃,營造一個文明、綠色、平安的清明節氛圍。
“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發放‘清明節祭掃倡議書’,強化廣大市民移風易俗、文明祭掃的意識。”陳余洲介紹說,“清明節祭掃倡議書”圍繞“節儉文明治喪、節地生態安葬、文明環保祭掃、安全有序出行”四個方面內容,倡議全市人民進一步樹立文明祭掃新風尚。
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50字篇三
4月2日,瀘州市納溪區永寧街道組織干部群眾到百年護國戰壕,開展清明祭祀活動,以聆聽革命故事、敬獻菊花、體驗戰壕等形式,追思和緬懷革命先烈。激勵廣大干部群眾繼承先烈遺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我們的革命先烈們,護國軍將士們,為了國家的強盛,人民的幸福,曾在此激戰。有許多仁人志士在這場戰役中壯烈犧牲。雖然他們沒有留下一處墳冢,但卻給我們留下了勇于擔當、不屈不撓,不怕犧牲,不怕困難的革命精神。今天我們來到這里,來到這個先烈們曾在此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以講革命故事、敬獻鮮花和體驗戰壕的方式,向先烈們表達敬意之情。”街道護國戰爭解說員李月一邊講述革命故事,一邊帶領大家敬獻鮮花。
聽了先烈們英勇的故事,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徒手清理戰壕內的枯枝落葉,撫摸這片先烈們用鮮血侵染的土地,表達自己繼承先烈遺志,奮勇爭先,投身祖國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我作為一名退伍軍人,要帶頭做文明祭祀、弘揚革命傳統的先行者,自覺保護生態環境、抵制封建迷信,帶動群眾轉觀念、破陋俗、樹新風。”永寧街道機關職工郗強說。
“今天,街道志愿者來我家指導網上祭英烈,讓我在家就給崇拜的革命先烈們獻上了花圈,在疫情時期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永寧街道朱坪村四社、河東小學六年級留守兒童楊霏激動地說。
據了解,在清明節期間,納溪區永寧街道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全街干部群眾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通過網上祭英烈,“碼上”預約實地祭掃,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簽名寄語、為英烈點贊和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宣傳革命文化、紅色文化、英烈精神,引導全街人民學習黨史、國史和英模事跡,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傳播文明新風,營造安全、簡約、綠色的祭掃氛圍。
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50字篇四
期盼以久的春游終于來臨了。但這次,不是去游樂場這些令人歡樂的地方,而是去“緬懷先烈”。
一路上,平時有說有笑的氣氛煙消云散。大家都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上路了。
到了烈士山,我們首先看到一面雕刻在兩排樓梯中間大石板上的五星紅旗,陽光照耀著它,顯得格外耀眼。拾級而上,兩旁還有許多先烈的石像,不知不覺,就到了“解放一江山島紀念碑”。紀念碑上也有解放軍叔叔的石像。有的手里拿著沖鋒槍,好像要與敵人決一死戰;有的正沖向前方,好像準備與敵人浴血奮戰;我想:戰爭時期的軍人可真是苦啊,我希望人類世代都平平安安,這樣,人間都會很幸福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繼續向前走,便到了祭奠廣場。廣場中心,是一個巨大的圓球,金燦燦的;圓球外插著許多鮮紅的大拄子。廣場前,有解放軍解放一江山島時的浮雕。我們排好隊,站在廣場上,仔細地聽了戰爭的來龍去脈。聽了他們的英勇奮戰的經過,我開始對他們肅然起敬。我想:戰士們這樣以生命為代價保衛祖國,真是舍己為人啊!
最后,我們去敬獻小白花。每朵小白花都是大家親手做的,每朵都是一份誠意。我還發現,最小去世的只有18歲。他們這么年輕,卻被戰火奪去了生命,戰爭真是殘忍啊!但也是他們的努力,無私獻出,才有今天的好日子呀。
緬懷先烈,讓我懂得: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國爭光,做祖國的好棟梁!
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50字篇五
我們為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英雄烈士,舉行了清明節祭英烈的活動。
站在烈士墓前,我不禁浮想聯翩,多少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多少革命先烈們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仆后繼,英勇作戰,拋頭-灑熱血;多少革命先烈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我敬慕他們,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英勇無畏,有了他們的流血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今天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安定。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為祖國做出貢獻!
在那樣一個年代,他們拋頭-灑熱血,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幸福,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進行艱苦卓越的戰爭,在歷史的天空已經留下他們堅毅執著的面孔,使他們永遠長眠在我們腳下這片熱土上。
雖然英雄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們完強不屈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依舊在深深地感染著我們,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他們都將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激勵我前行,讓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共和國的創立和發展,有多少民族英烈拋頭-灑熱血,為了民族獨立而戰,為了國家存亡而戰,他們拼命的在各種戰場上分離抗爭,為的是祖國的美好未來。回想幾十年前莽莽山岳,重重關河,旌旗刀槍,烈火硝煙......留下更多的卻是一個個墳塋,一座座的紀念碑,以及曾經滾燙流淌著的熱血。據統計,共和國的創立中,有名可考的烈士超過100萬人,而無名烈士就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漫漫人生路,遙遙長征路25000千里長眠著多少紅軍將士已無法統計;八年抗戰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有60多萬名祖國優秀兒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三年解放戰爭,又有26萬多人民子弟兵犧牲在殊死的戰斗中。即使在和平時期,人民又面臨著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然而,所有危機的時刻,危險的地方,只要祖國和人民一聲令下,英雄們總是沖在最前面。
清明節,我們緬懷先烈——留戀,悲嘆,振奮。當英雄入土為安時,他們的人生就告一段落了,而他們的故事會世代流傳,留給人們無盡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