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年級和水平,還要考慮到他們的學習風格和興趣。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一些教學計劃的典型范例,歡迎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一
《四季之美》是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單元的內容主題是“四時景物皆成趣”,單元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這是一篇寫景散文,全文以簡短的篇幅、簡單的結構,按照四季的順序寫景,每段開頭作者都開門見山點明在這個季節中最美的時刻——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黃昏、冬天的早晨。然后抓住這一時段中自己認為最美的景物進行描述。本文選擇獨特的視角,運用動態描寫,結合精妙的語言表達,寫出了四季所具有的獨特韻味,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作者對自然、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在設計本文時,我把本文定位為“語用型”,引導孩子從結構和用詞上來學習運用。結構上來說,四個自然段都用“……最美是……”的句式開頭,齊齊整整,后文描寫則或長或短,錯落有致。從用詞上來說,“微微、紅紫紅紫、漆黑漆黑、蒙蒙、翩翩”等疊詞,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韻美。
1、認識本課“曠、怡”等5個生字,會寫“黎、漆”等9個生字,會寫“黎明”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1、大聲朗讀課文:圈畫生字新詞。
2、借助對比法,指導學生識記并寫好“黎”和“漆”。
3、讀會認會寫的字,然后組詞,同桌互讀,進一步鞏固本課生詞。
4、課文讀熟后,同學們自由談一談最喜歡哪一個段落,或哪一個季節的美。
1、作者寫的四季各美在哪里?作者是怎樣寫出動態美的?請大家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相關句子寫寫批注,一會兒我們來交流。
2、全班交流,初步體會景物描寫的動態美,引領學生分析作者是怎樣寫出動態美的'。學習作者“抓變化”“寫動作”“聽聲音”等等具體表現手法,并學會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
1、請用五分鐘背誦自己最喜歡的那個自然段。
2、接龍展示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全文自由背誦,說說所體悟的作者表達的情感。
這是名家筆下的四季,如果請你來寫四季之美,你會寫什么?請學習作者創作時“好的角度”“巧的用詞”“妙的韻味”,寫一寫自己眼中美麗的四季,或者仿寫結構寫出自己最喜歡的四季之美。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二
斜軸約23°的地球,給了我們春夏秋冬,猶如一個生命的輪回,分為四段。
春:生命開端。
公園中,原是滿地枯草,現在冒出了一片又一片新綠。那翠綠的顏色,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叢中的野花兩三株的發出它們的美。
春天,無處不是生命!
夏:生命高潮。
春過了,夏繼來。初夏時,滿園綠色,荷塘中的荷葉荷花占滿池塘。樹上蟬在叫,很遠卻能聽見。真應了“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幾株荷花風格各異,有的完全展開,有的才剛剛露出一點小腦袋,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夏晚最有意思的是在庭院中賞月,順便與蚊蟲來一回斗爭。老家的蒲扇雖不及電風扇先進,卻也搖去了炎熱。螢火蟲在月夜中翩翩起舞,別有一番情味。
夏天,熱情的世界!
秋:生命收尾。
夏過了,秋繼來。看慣了綠葉的我們,到秋天看到那滿樹的綠葉變紅變黃,便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大自然的神奇。走在路上,時不時有陣陣丹桂香飄來,沁人心脾,讓行走的人們忘了前進的步伐,不由得會停下腳步深吸一口,那饞樣恨不得把這香味揣在兜里帶走。無風的日子,樹上的枯葉總會偶爾一葉兩葉的慢慢飄落下來,他們總是犧牲自己充當季節預報的使者,讓人們知道“一葉知秋”的到來。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為這秋天的豐收慶祝歌唱。藍天下,一排排大雁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南飛去,提醒著人們,秋天到了,冬天已不遠了。
秋天,多姿多彩的世界!
冬:生命結尾。
秋過了,冬繼來。河面上依稀小魚在薄冰下游來游去。待到寒冬,一場大雪不期而至,到處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小草、小樹仿佛承受不了雪的重量,都被壓得彎了腰。但那一顆顆松樹,卻依然傲然挺立,真是“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孩子們打雪仗的聲音時不時地傳來,讓坐在家里的人們不禁也想出去參與他們。
冬天,一個輪回的結束!
周而復始,四季是一個輪回。一次又一次輪回,正裝點著這美麗的世界。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三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6個生字,會寫本課8個生字,學習多音字“暈”和“著”。
2、能抓住表示時間的詞了解作者描寫景物的順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自然對生命的愛。
4、背誦課文。摘抄優美的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能抓住表示時間的詞了解作者描寫景物的順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學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自然對生命的愛。
2、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子課件、卡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引出課題。
1、師:屏幕出示四組描寫四季的四字詞語,問同學們“同學們請觀察這些四字詞語,你發現了什么?”
春暖花開鳥語花香萬物復蘇。
綠樹成蔭揮汗如雨驕陽似火。
秋高氣爽秋雨綿綿稻谷飄香。
冰天雪地冬日暖陽鵝毛大雪。
生:我發現這些詞語都跟季節有關,第一組是描寫春天的詞語、第二組是描寫夏天的詞語、第三組是描寫秋天的詞語、第四組是描寫冬天的詞語。
師:你們可真棒!那你能用上你喜歡的`詞語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那個美麗季節嗎?
師:春天給人以生機,夏天給人以熱情,秋天給人以豐盈,冬天給人以沉靜。作家們以生花妙筆為我們展示了色彩繽紛的四季。老師想和你們一起徜徉在四季的美景中,你們愿意嗎?(板書課題:四季之美)生:齊讀課題。
2、作者簡介。
清少納言,生卒年不詳,大致活動于公元10前后,日本平安時代杰出的女文學家。她生于社會低微的貴族家庭,父親清原輔是著名歌人。公元991年前后,她入宮做了皇后定子的女官,數年后,定子卒,她結束了宮中生活。
清少納言聰穎而富有才智,精通和漢文學,有散文隨筆集《枕草子》和《清少納言集》傳世,《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散文隨筆集,共三卷約三百段,在這部書中,作者運用細膩的文筆,描繪了自然界的千變萬化,宮中的禮尚往來,人世的悲喜交加;不愧為日本平安文學中一枝永放異彩的奇葩。清少納言的散文詩作文字簡潔精當、詩意醇厚,感情真摯,嫻靜委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
3、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三、提出問題,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文章的那一部分?
2、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四季的美?
四、課后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抄寫你喜歡的語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你有積累過哪些描寫四季的詩歌?誰能背上一兩句?那么今天咱們就來繼續學習第22課,一起去欣賞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筆下的四季之美!
二、相互學習,合作交流。
1、用過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你喜歡的句子。
2、哪位同學能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3、誰能說一說,春天最美是什么?
(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4、師范讀,學生跟讀這一自然段。
過渡:師:是啊,夏天確實美,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夏天的美!
6、齊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夏天最美是什么?
(夏天最美是夜晚)。
7、課件出示螢火蟲動態圖,是啊,看,夏天的夜晚確實很美!翩翩飛舞的螢火蟲給給夏夜增添了無限的樂趣!那誰能用歡快的語氣再來讀一讀!
過渡:(課件出示樹葉飄落的動態圖)看,樹葉開始飄零,我似乎感覺到了一絲絲寒意,此時,讓你們感受到了什么季節?(手指著秋天卡片)。
8、接下來,老師帶著你們一起進入秋天的黃昏!哪位同學愿意跟你的好朋友一起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找出這段中的四字詞語。
(點點歸鴉、急急匆匆、成群結隊、比翼而飛、夕陽西沉、夜幕降臨、心曠神怡)。
8、是啊,秋天那么美,叫人感到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讓我們再回到秋天最美的黃昏,全班齊讀。
過渡:多么美麗的畫面,真的叫人心曠神怡,這么美的秋天,哪怕秋雨綿綿,也叫人覺得溫暖了。秋去冬來,我們就可以穿上厚厚的雪地靴去滑雪了,多么有趣!讓我們一起進入冬的世界!(課件出示冬天圖片)。
9、冬天哪一個時刻最美呢?哪個組的同學來讀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冬天最美是早晨。)。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師:多么美四季呀!讓我們再去感受一下四季之美吧!(播放錄音)。
師:老師是伴著音樂讀的,你們也想這樣讀嗎?(播放音樂)。
生:伴著音樂讀課文。(美美的讀)。
師:你們讀的太美了,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謝謝你們。
(若時間允許,試著背誦)。
四、小練筆。
師:播放一首跟四季有關的歌曲。你最喜歡哪個季節?請四人小組寫一寫!
五、小結:
今天咱們學習了“四季之美”這篇課文,作者通過對于四季景物的觀察,體會到四季景物的變化,四季里景物的不同的美,表現了作者善于觀察,善于體驗生活的高雅情致,字里行間滲透了作者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六、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
2、閱讀其它關于四季的文章。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四
《四季之美》是統編本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文章。本課是一篇寫景散文,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獨特的美,表達作者的喜愛之情。全文300多個字,篇幅簡短,結構簡單。在作者的眼里,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黃昏、冬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時刻。每段開頭,作者先開門見山點明季節中最美的時刻,接著抓住這一時刻最美的景物進行描述。文章語言簡潔,仿佛一位鄰家女孩娓娓道來,嫻靜委婉,韻味不盡,值得再三品味。五上第七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四時景物皆成趣”,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五年級學生已經接觸了不少寫景課文,這類文章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抒發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無限熱愛之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學習寫景文章必然離不開感受、情感,體會“情”很重要。因此,“讀”是這類課文教學的精髓,更是這類課文教學的生命線。本課課后習題就提出了“反復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背誦課文。”的要求,只有讓學生用心、用情地去讀,讀出語言文字的靈動,才能教出本單元閱讀文本的個性與特色,才能充分將本階段“讀”的目標落實到位。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認識“曠”、“怡”等5個生字,會寫“黎”、“暈”等9個字,會寫“黎明”、“紅暈”等13個詞語。
(二)過程與方法:
2、借助圖片想象畫面和關鍵詞提示法,嘗試背誦課文1、2自然段;
3、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細膩的筆觸,選材視角的獨特,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一年中的四個季節,哪個季節在你的眼中最美?你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在書上圈劃: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3、觀察板書,你有什么發現?(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向我們展示四季的獨特韻味)。
4、這道題的.答案藏在哪里?(每一個自然段的開頭)。
5、師小結:借助每一段的關鍵句來把握文章內容,也是一種快速閱讀的好方法。
6、齊讀四句話。
(三)美讀第二段,感受春天黎明色彩之美。
1、過渡: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最美是黎明。
2、出示第一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
3、再默讀,思考: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在書上圈畫。
4、交流,師相機點紅詞組:魚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紅暈、紅紫紅紫的彩云。
(1)欣賞圖片,美讀。
(2)引讀詞組:春天的黎明美在——美在——美在——。
(3)觀察這三個詞組,有什么發現?(師板書:色彩之美)。
5、作者觀察仔細,用詞準確,又用哪些詞寫出了這些顏色的細微變化?(點紅:一點兒一點兒、微微的)。
(1)這兩個詞要怎么讀?(變化過程細微,要讀得緩慢)。
(2)指名讀。
6、這么細致的變化,都被作者細膩地捕捉到,你還能從哪兒感受到色彩的動態變化?
(1)交流,點紅動詞:泛著、染上、飄著。
(2)把動詞送進去讀。
(3)這一段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側重描寫天空顏色的動態變化,這種寫法叫做動態描寫。(師板書:動態描寫)。
7、小結:春天的黎明美在色彩,美在動態,這一段應該怎么讀?(用輕柔、舒緩的語調來朗讀)。
8、美讀這一段。
9、讀著讀著,我們的眼前又浮現出春天黎明天空那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我們借助畫面試著背一背。
(四)合作學習第三段,感受夏天夜晚寧靜之美。
2、出示第二自然段,同桌互讀,指名讀。
3、小組合作學習,用你喜歡的方式交流夏天的夜晚美在哪里。
預設:
(1)三種夏天夜晚之美: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
引讀:夏天的夜晚美在——美在——美在——。
美讀,讀出安靜之美(師板書:寧靜之美)。
(2)動態描寫:螢火蟲翩翩起舞、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
讀著讀著,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寧靜的夏夜,總能看到螢火蟲靈動的身影,你們瞧——(欣賞視頻)。
這兩句要怎么讀?(輕快、靈動)(師板書:以動襯靜)。
4、在作者的眼中,她最喜歡哪一種夏夜的美?你怎么看出來的?
預設:
(1)作者最喜歡蒙蒙細雨的夜晚,從關聯詞“固然……也;即使……也”看出。(2)從“這情景著實迷人”,看出作者最喜歡蒙蒙細雨的夜晚。
(3)作者最喜歡第三種夏夜,第三種夏夜描述得最為詳細。
5、小結:對于明亮的月夜,作者用“固然也很美”,一筆帶過,而著重描寫了漆黑暗夜和蒙蒙細雨中飛行的螢火蟲,表現了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
6、這一段要怎么讀?(用輕柔的語氣,螢火蟲輕快靈動,語速可以稍快一點。)7、多種方法展示朗讀:指名讀、男女生讀、配樂齊讀。
8、這么美的文字,讓我們積累在心中。出示關鍵詞提示背誦:夏天最美是。()固然美,(),也有()。即使是(),也有(),閃著(),這情景()。
9、讓我們再一起感受春之黎明、夏之夜晚那獨特的韻味。(出示1、2自然段,整合讀)。
(五)寫話練習、拓展延伸。
1、同學們,通過這兩個自然段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引導學生結合板書說說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
2、不論是春之黎明,還是夏之夜晚,都有著獨特的美。我們也學著作者的樣子,寫寫你眼中春天和夏天最美事物的特點。
3、寫話要求:選擇一個季節,抓住顏色或動態變化寫出事物的美。
春天最美是()……。
夏天最美是()……。
4、學生寫話。
5、展示交流,師生評價(評價標準:是否寫出事物的特點,是否寫出顏色和動態變化)。
(六)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今天這節課我們感受了作者筆下的春天黎明和夏天夜晚不同的美,那么秋天的黃昏和冬天的早晨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美呢?我們下節課再一起來學習。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五
教學目標:
1、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2、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1、板書課題,指導課題的寫法:四字上寬下窄,季,上面的撇捺要伸展。
2、檢測生字:自讀,開火車讀。
3、讀準生字詞,相信大家課文可以朗讀得更流暢,端正坐姿。
4、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和第一段,完成板書。
板書: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黃昏;冬天:早晨。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覺得寫得很美的句子,學習動態描寫。
預設: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1)全體初讀,初步理解,這句描寫美在哪里?(板書:情景美)。
(2)品析:寫了什么動物?它在干什么?想象螢火蟲飛行的樣子,生交流。
師總結:第一段中寫顏色慢慢變化的句子是動態描寫,像這樣寫出螢火蟲飛行樣子的句子也是動態描寫。
1、師:這篇課文作者不僅用動態描寫寫出了四季之美,而且她的感受格外細膩,筆下的景物獨有韻味。師生對讀:
我們寫夏天的夜晚,多寫明亮的月夜,作者卻說——明亮的月夜固然美——(生齊讀)。
我們寫秋天的黃昏,多不喜歡那黑漆漆的烏鴉,作者卻說——夕陽斜照西山時——(生齊讀)。
我們寫冬天的早晨,多寫雪景的美麗,作者卻說——落雪的早晨(生齊讀)。
2、作者筆下的四季好美啊,請大家配樂朗讀課文,讀出喜愛之情。
四個小組展示讀,各讀春夏秋冬。
清少納言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少納言是她的官職。《四季之美》選自她的《枕草子》。《枕草子》,語言優美,有獨特的韻味,是日本最早的隨筆作品集。
1、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有什么收獲呢?
預設:
(1)認識了動態描寫,積累了動態描寫的語句。
(2)朗讀了課文,提高了朗讀能力。
(3)認識了清少納言的'《枕草子》,激發了閱讀的興趣。
2、布置作業:
(1)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2)選做:觀察一個你自己喜歡的季節,用動態描寫寫出你喜歡的季節的景色的特點。
文檔為doc格式。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六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2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乚”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文化的美。
認字和練習朗讀。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一年有四個季節,它們是——(生回答)。
(板書:春、夏、秋、冬)。
師:你能親切地叫叫他們嗎?(指名讀,齊讀)。
師:他們是一個小小的集體,這集體的名字就叫“四季”(板書,齊讀課題)。
師:想不想去認識他們,跟他們交個朋友?那就讓我們隨著優美的音樂一起走近美麗的“四季”。(聽錄音范讀)。
2、第一次提出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自主識字。
(2)、邊讀邊畫出生字,同桌互相讀讀,說一說怎么記住這些生字。
(3)組長檢查,交流記字方法。擴詞練習。
(4)、自由讀文。一讀字準確,聲音響亮。二讀:讀通句子,語速稍快。三讀:讀得流暢,讀出感情。
(5)、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6)、學生賽讀,師生評價。
(7)、課文有四個季節,我們的課文也有四個小節。(依次出示四小節)給他們編上序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季節讀給大家聽。
二、第一次展示學習成果(約15分鐘)。
1、我會讀生字,我畫的生字有“對、說、是、葉、圓、夏、秋、雪、肚、就、冬。”
2、我會記。
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對”,左邊一個“又”加上右邊一個“寸”就是“對”。
生2:“禾”加“火”等于“秋”。
生3:“口”加“十”等于“葉”
生4:我用“圓”說一句話,月亮是圓圓的。
生5:我給“冬”找個朋友,冬天。
生6:我認識“月”字旁,肚子的“肚”就是月字旁邊。
……….
3、我會給生字找朋友。
4、我會給課文編上序號。
5、我會大聲地朗讀課文。
生:我喜歡春天,我讀第一小節給大家聽。
生:我喜歡夏天,我讀第二小節給大家聽。
生:我喜歡秋天,我讀第三小節給大家聽。
生:我喜歡冬天,我讀第四小節給大家聽。
三、第二次提出學習目標(2分鐘)。
1、會讀“七,兒、”這兩個字,并組詞。
2、學寫生字“七、兒”
3、認識筆畫“乚”
四、第二次展示學習成果(15分鐘)。
生1:我來當小老師帶大家讀這兩個生字。
生2:我知道“乚”這個筆畫叫“豎彎勾“。
生3:我能給“七“找朋友:七個,七只。
生4:我能給“兒”找朋友:兒子,女兒。
生5: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寫“七”的時候,那一橫要向右上斜一點。豎彎勾的“豎”是豎在豎中線。
生6:我會寫。
生7:我會評。
五、知識擴展延伸(5分鐘)。
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季節。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七
她沐浴著陽光,隨風搖曳。荷花開了,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展示著她婀娜多姿的風采。大大的荷葉像一把雨傘,為魚兒們遮風擋雨。夏天美就美在他含蓄、柔美。
谷子笑彎了腰,說:“我是秋天。”在田地里,高粱紅了臉,谷子壓彎了腰,大豆粒粒飽滿。在一棵棵翠綠的樹上,金黃的柑橘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樹上。稻谷們貪婪地吮吸著秋雨,盡情地享受著陽光。農民伯伯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秋天美就美在他掛滿笑意。
雪人頂著大肚子,頑皮地說:“我是冬天。”院子里,大地披上了銀裝。男孩子們正忙著打雪仗,不停地跳著、叫著;女孩子們也不閑著,滾雪球的、找石子的,不一會,一個大大的雪人就堆好了。雪花紛紛揚揚,像穿著潔白襯衫的小精靈,隨著風娃娃飄落人間。冬天美就美在他快樂、美麗。
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盡情展示著他獨特的魅力。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八
1、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2、有感情朗讀課文。
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1、板書課題,指導課題的寫法:四字上寬下窄,季,上面的撇捺要伸展。
2、檢測生字:自讀,開火車讀。
3、讀準生字詞,相信大家課文可以朗讀得更流暢,端正坐姿。
4、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和第一段,完成板書。
板書: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黃昏;冬天:早晨。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覺得寫得很美的句子,學習動態描寫。
預設: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1)全體初讀,初步理解,這句描寫美在哪里?(板書:情景美)。
(2)品析:寫了什么動物?它在干什么?想象螢火蟲飛行的樣子,生交流。
師總結:第一段中寫顏色慢慢變化的句子是動態描寫,像這樣寫出螢火蟲飛行樣子的句子也是動態描寫。
(3)生再讀,讀出熒火蟲的動態之美,
(4)師指導:重讀能表現螢火蟲動態美的詞語。
(5)熟讀自然成誦。
(6)師總結:這一句我們重新認識了動態描寫,寫出了事物運動時的樣子的描寫,就是動態描寫。(板書:動態描寫)。
2、像這樣的動態描寫,文中還有很多,你還發現了哪一句?交流。
(1)預設交流: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
(2)為什么說它是動態描寫?(因為它寫了歸鴉急匆匆朝窠里飛去的運動的樣子。)。
(3)這句寫得美嗎?品析美的原因。這句寫“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想象烏鴉為什么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呢?它急著飛回去干什么?(預設:喂孩子,喂媽媽,烏鴉反哺。)這句話用動態描寫表現了情感美。(板書:情感美)。
(4)讀出歸鴉著急的心情,指名讀。
(5)背誦。
(6)師總結:作者用動態描寫表現了情感之美。
3、繼續交流動態描寫的句子。
預設交流:成群結對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
(1)理解:什么叫“比翼而飛”?翅膀挨著翅膀飛翔,比喻同事同學朋友肩并肩向前進。這就是讓我們感動的地方啊。這是什么美?也是情感美。
(2)它是動態描寫嗎?為什么說它是動態描寫?(因為它寫了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飛的運動狀態。)。
(3)讀出喜愛之情,背誦。
(4)出示小視頻,用動態描寫寫出一兩個句子,交流。
1、師:這篇課文作者不僅用動態描寫寫出了四季之美,而且她的感受格外細膩,筆下的景物獨有韻味。師生對讀:
我們寫夏天的夜晚,多寫明亮的月夜,作者卻說——明亮的月夜固然美——(生齊讀)。
我們寫秋天的黃昏,多不喜歡那黑漆漆的烏鴉,作者卻說——夕陽斜照西山時——(生齊讀)。
我們寫冬天的早晨,多寫雪景的美麗,作者卻說——落雪的早晨(生齊讀)。
2、作者筆下的四季好美啊,請大家配樂朗讀課文,讀出喜愛之情。
四個小組展示讀,各讀春夏秋冬。
清少納言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少納言是她的官職。《四季之美》選自她的《枕草子》。《枕草子》,語言優美,有獨特的韻味,是日本最早的隨筆作品集。
1、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有什么收獲呢?
預設:
(1)認識了動態描寫,積累了動態描寫的語句。
(2)朗讀了課文,提高了朗讀能力。
(3)認識了清少納言的《枕草子》,激發了閱讀的興趣。
2、布置作業:
(1)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2)選做:觀察一個你自己喜歡的季節,用動態描寫寫出你喜歡的季節的景色的特點。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九
1.會認“窠、曠”等6個生字,會寫“黎、暈”等9個生字,會寫“黎明、紅暈、彩云”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3.學習本文按照時間順序描寫的寫作方法。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按照時間順序描寫的寫作方法。
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1.會認“窠、曠”等6個生字,會寫“黎、暈”等9個生字,會寫“黎明、紅暈、彩云”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課件。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1)。
同學們,一年有幾個季節?分別是什么?每個季節有什么特點?
生說自己喜歡的季節及其特點,師加以點撥。
我們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筆下的四季是怎樣的。請我們打開書,翻到90頁,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師板書課題。
板書:四季之美。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出示課件2)。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小組活動,大家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并在小組內交流。
3.小組長檢查小組每個同學對生字的識記和理解情況,并及時向老師匯報。
4.每個小組在向老師匯報學習生字的結果時,要總結出本小組的識字方法。
生匯報識字情況,并總結識字方法。
三、初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出示課件3)。
1.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全文總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總結、匯報(出示課件4)。
這篇文章描寫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個季節不同的美景進行描寫。
板書: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黃昏。
冬天-----早晨。
四、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美。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出示課件5)。
師進行朗讀指導: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讀出感情。這篇文章描寫的是四季之美,表達的是作者對四季之美的喜愛之情。因此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要把這種喜愛的情感讀出來。我們要通過輕重讀的變化、語速快慢的改變,來表達情感。下面,我們讀課文,看誰讀得好。
2.生自由讀課文。
3.小組讀課文,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讀。其他同學及時做出評價。
這節課,我們明白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通過朗讀,達到了對課文內容的熟悉。這節課還是有所收獲的。
(出示課件6)。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3.朗讀課文,體會文中體現的四季之美。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2.學習本文按照時間順序的寫作方法。
課件。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四季之美》這篇文章。
板書:四季之美。
2.聽寫詞語。(出示課件9)。
黎明紅暈漆黑夜幕降臨愈發。
心曠神怡閑逸和諧掃興。
1.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春天的美體現在哪里?作者寫這一部分用了怎樣的寫法?
生總結,匯報(出示課件10)。
作者認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寫了春天黎明的動態變化,描繪出春天特有的特點,體現出春天的動態美。
板書:春天----黎明(顏色的變化)。
魚肚白-----微微的紅暈---紅紫紅紫的彩云。
2.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體現出夏天怎樣的特點。(出示課件11)。
生總結,匯報。
板書:夏天----夜晚(螢火蟲的動態)。
夏夜螢火蟲----迷人。
3.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秋天的美體現在哪里。
生總結,匯報(出示課件12)。
板書:秋天---黃昏(鳥兒們的動態)。
烏鴉歸巢成群大雁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4.讀第四自然段,說說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樣。(出示課件13)。
生總結,匯報。
板書:冬天早晨----落雪----閑逸。
師總結:分析課文,我們發現,作者筆下的四季和我們常接觸到的描寫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寫四季之美的時候,只是抓住每個季節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出示課件14)。
我們再一次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采用什么順序來描寫的?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生總結,匯報(出示課件15)。
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的。是從“春、夏、秋、冬”這四個詞語看出來的。
板書:時間順序。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這篇文章就是用時間順序來介紹的。我們常用的寫作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這兩種。介紹事物的發展,一般用時間順序;介紹物體不同部位的情況,適合用空間順序。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根據所寫內容來確定寫作的順序。(出示課件16)。
試著用時間順序寫一寫你喜歡的植物的成長過程。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點,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2、讓學生通過朗讀和感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進行說話訓練,句式遷移。
讓學生通過朗讀和感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進行說話訓練,句式遷移。
2、播放四季幻燈片,學生欣賞,老師隨機點評。
春天來了,小草長出嫩芽,花也開了。小鳥在枝頭快樂的歌唱著:春天就在這兒!
夏天,人們在海邊游玩。滿池的`荷葉好像也在告訴人們:夏天已經來到了。小溪歡快地流淌著,等待在小朋友們來游泳。
霜葉紅于二月花,看,秋天來了。秋天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谷穗沉甸甸地,金燦燦的南瓜堆滿了田野。
冬天,白雪皚皚。樹木的葉子都落光了。看,調皮的小朋友在雪地里堆起了雪人,連白天鵝也高興地跳起舞來。
3、指名說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學生說,教師點評。)。
1、那你們想知道老師喜歡哪個季節嗎?是秋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你們觀察過秋天有什么特點嗎?(指名說)。
2、田野里的谷子都成熟了,(出示谷穗圖)這谷子我們也可以叫它谷穗,(出示谷穗兩字,帶讀)。
3、谷穗成熟了,沉甸甸的,彎下了腰,(出示彎彎,讀谷穗彎彎)。
4、谷穗彎彎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指名說)。
5、谷穗豐收給人們帶來了這么多的好處,人們高興嗎?谷穗呢?它高興地跟人們說:我是秋天。(出示我是秋天。)假如你就是這成熟的谷穗,請你來跟人們說一說這句話。(指名讀)。
6、(出示大片谷子圖)這一大片谷穗在秋天的吹拂下怎么樣了呢?(出示鞠著躬,帶讀)。
7、(出示秋天詩歌)小朋友們已經會讀這幾句話了,現在把它們連在一起,你也能把它讀好嗎?(自由讀、指名讀、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
小結過渡:的確,秋天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歡樂,我們都非常喜歡它。除了秋天,你還喜歡什么季節?(指名說,并相應板書:春天、夏天、冬天)。
1、自由探究其它三節。
過渡:能用自己的讀把它表現出來嗎?學生選擇一個段落,自己好好讀一讀。
2、教師巡回指導。
3、指名站起來匯報讀。
教師抓關鍵詞點撥,指導學生朗讀,并體會句子意思。(尖尖,圓圓,大肚子一挺等詞)。
(朗讀的面要廣,要結合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等方式。)。
1、學生自由說。
2、你能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嗎?
1、落葉片片,它對()說:我是()。
2、(),它對()說:我是()。
3、學生自由寫。
4、指名匯報(讓寫得好的學生有感情朗讀一下。)。
看來,同學們的心里也有美麗的四季,讓我們用這種感情齊讀一遍課文。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一
春天最美是黎明,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漂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螢火蟲兒,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秋天最美是黃昏,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飛去,成群結隊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聯飛,更是叫人感動,夕陽西沉,夜(慕幕)降臨,那風聲、蟲鳴聽起來也叫人心曠神(怡殆)。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當然美,就是在遍地鋪滿霜的早晨,在無雪無霜的凜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著暖和的火盆穿過廊下時,那心情和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諧啊!
1.在括號里刪去不恰當的字。(3分)。
2.這篇短文是按照的順序來描述景物的,其中:(9分)。
春天,最美的時間是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夏天,最美的時間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秋天,最美的時間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冬天,最美的時間是__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有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感情。(2分)參考答案:
1、刪去的字是:漂慕殆。
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四季的感情。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二
教材簡析:
《四季》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2課,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課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詩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生動、親切,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復習鞏固我會認的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學會傾聽、相互幫助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朗讀教學。
教學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教法:品詞析句、朗讀體會。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初識美。
2、復習生字:開啟四季王國之門的密碼就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生字寶寶,你們有信心讀準嗎?生:能!
師:同學們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個季節合起來稱為四季。
4、生聽范讀,夸四季。
請同學們把書翻開61面,聽老師讀這首詩歌,看四季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生聽老師誦讀)。
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贊美四季的美景嗎?!
生:1、四季真美啊!
二、讀一讀,品一品,感悟美。
(一)春。
生:自由讀文,找出草芽尖尖。
2、請生齊讀草芽尖尖,生活中你還發現那些東西是尖尖的呢?生:鉛筆尖尖、鐵釘尖尖、三角板尖尖、仙人掌的刺尖尖。
3、(幻燈出示草芽圖片)誰來用手指一指草芽尖尖形容的是什么地方?!(生上臺指)想象一下尖尖的草芽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感覺?(嫩嫩的、綠綠的!)。
4、草芽尖尖,嫩嫩的、綠綠的!誰再來讀這兩個詞,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感受到草芽的鮮嫩。指3名生讀、齊讀。
5、經過一個冬的沉睡,小草芽破土而出,給大地披上美麗的綠衣裳,美極了!小草芽心情如何呢?(生:高興)現在,同學們就是這株鮮嫩的草芽,能用高興的語氣讀讀春天的詩嗎?!(指2生讀、女生讀、男生讀)。
6、學貴有疑!,我們要學會邊讀書邊思考,誰來說說讀了這一節,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質疑:為什么草芽說它是春天?!
生回答:草芽是春天的代表性事物!
7、春天還有哪些代表性事物?!同桌之間說一說!指明說(桃花、梨花、迎春花)。
8、(幻燈提示句型)你能用其它事物把詩歌補充完整嗎?
(),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
9、背誦第一小節。
(二)夏。
1、觀賞了春天的美景,第二站我們走進夏天。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二節,按照學習第一節的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第二節,把你收獲說出來相互交流。
a:小組合作學習。
b:指名讀文:圓圓,語調往上揚。
c:交流學習成果:為什么荷葉說它是夏天?
2、見過荷葉嗎?什么樣子?(見過的同學說一說像小傘、像圓盤!沒見過的同學看大屏幕(出示荷塘美景))。
3、同學們喜歡夏天嗎?!為什么?(生:吃冰淇淋、游泳)。
4、請把喜愛之情讀出來,可以加上表情、動作讀。
5、指名背誦。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四季》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文章內容由收集,請記住本站網址:www..以便下次訪問!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四季》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三)秋。
1、觀賞了充滿活力的夏天,我們走進金色的秋天。(課件出示第三節圖文)。
2、誰來讀讀秋天的詩。指名讀三人。
a:谷穗為什么是彎彎的?
b:鞠躬是什么樣子的?小谷穗在向誰鞠躬?它是怎么想的?
c:如果你是小谷穗你想對誰說點什么?
謙虛的小谷穗,你愿意讀讀秋天的詩句嗎?
(四)冬。
同學們,四季王國的終點站是冬天,瞧,頑皮的小雪人正等待這我們呢!(出示第四節圖文)。
1、指名讀。
2、雪人是怎么挺著肚子的?誰來表演一下?
3、帶上動作讀肯定讀得有滋有味,誰來試一試,讀出雪人的頑皮可愛。
4、讓我們一起變成頑皮的小雪人,齊聲朗讀這一節。
三、讀一讀,演一演,再現美。
1、不知不覺間我們走進四季王國,一起聆聽了草芽、荷葉、谷穗、雪人的快樂告白,也完成了美妙的四季之旅,讓我們再來齊讀這首美麗的小詩。
2、請四生上臺合作表演讀。
四、說一說,畫一畫,創照美。
(1)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
(2)用手中的畫筆,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下來。
(3)師播放有關春天的兒歌。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三
欣賞。歸納。
1、通過欣賞四季圖片,能認識到不同季節的色彩變化,及不同色彩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2、歸納出四季的色彩,對繪畫、服裝作品進行分析,并繪畫。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歸納出四季的色彩。
繪制四季感覺的藝術作品。
2、板書課題。
1、分別欣賞四季的圖片。(課件)。
2、過程中分組活動。
(1)學生根據要求,在問題的引導下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指導。
(2)問題:這是什么季節?可以歸納為哪些色彩?又感受到了什么?
3、學生反饋,教師指導補充。
《春》是一幅寫實性、裝飾性較強的水彩畫。畫面主要使用了綠色和藍色。嫩綠色的草地,把蜿蜒的小路送向了畫面的深處,那一抹新綠還悄悄地爬上了樹梢,將春的天空點綴得含情脈脈。
《夏》畫家使用了深淺不同的綠色,運用了細碎而完整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夏的生機勃勃,夏的明亮蒼翠。透過夏日燦爛的陽光,白樺林以其豐富、深厚的綠色,展現了夏天的生命力,更顯示了畫家的激情。
《金秋》畫面主要使用了黃色、橙色和紅色,畫面用色濃重。這是我國畫家林風眠將中國畫的寫意情懷與西洋畫的濃重色彩進行了大膽結合。在蒼山的襯托下,亮麗、耀眼的黃色和橙色,將金秋的風韻渲染于紙上。水中的倒影給畫面帶來幾分恬靜,使畫面熱烈的顏色與幽深的意境完美地統一。
《冬獵》這是一幅冬日經典作品。主要用了棕色、土黃、綠色。畫面深遠的透視效果把我們的眼界帶進了無邊的冰雪世界。冬天里,似乎萬物進入了休眠,天與地靜靜地孕育著春的力量。而畫中人物則是靜謐中動的分子。打獵歸來的人們帶著他們的獵犬,帶著幾分疲憊,進入畫面左下角。順著他們的路線抬眼望去。我們看到了在湖面上忙碌的人們,雖是渺小的身影但一樣可以體會到冬日里人們忙碌的氣氛。
根據今天學的知識設計兩幅有四季感覺的作品。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四
導入:同學們,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各自不同。你喜歡哪個季節呢?能用上一個四字詞語來說說嗎?比如:我喜歡細雨霏霏的春天。(我喜歡……的夏天、我喜歡……的秋天、我喜歡……的冬天)一年四季,各自韻味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散文《四季之美》。(板書:四季之美)一起讀課題。新授:一、介紹作者。
1、這篇文章是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的作品,來一起讀讀她的簡歷:
ppt:清少納言,日本平安時代的女作家。姓清,“少納言”是她在宮中的官職。著有《枕草子》,為日本最早的隨筆作品集。
清少納言是一位造詣極高的作家,這樣一位作家,她筆下的文字會有怎樣的獨到之處呢?打開書94頁,自由讀一讀文章,領略四季之美,開始。ppt:課題四季之美二、學習課文。
1,、我們先來學習課文的生字詞吧。ppt;生字詞。
夏天最美是……。
秋天最美是……。
冬天最美是……。
1但是,我們來看作者,她寫的是什么?
ppt:
我們來一起讀一讀。你發現了嗎?(作者寫的是四個時刻)我們寫四季,往往寫的是一些事,這是一種事物的視角,它比較常見。作者寫的是四個時刻,這是一種時空的視角,它是很獨特的。秋天最美是黃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就讓我們隨著作者這種獨特的視角,走進春天的黎明(板貼:春天最美是黎明。)自由地讀一讀,盡可能地把你感受到的那種美讀出來,開始。
ppt:春天最美是黎明,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
好,請你讀一讀。
這一段寫了什么景物?(板書:天空)。
黎明的天空,顏色發生了哪些變化?(ppt:魚肚色、紅暈、紅紫紅紫課件變紅)。
2我們一起來欣賞黎明的天空吧!ppt:天空圖片。
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
黎明的天空,美嗎?美在哪里?(顏色的變化,一種動態的美)這些顏色的變化是突然發生的嗎?(不是)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ppt:一點兒一點兒泛著、染上)。
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慢慢變亮)所以我們在讀得時候,要讀得慢一些,舒緩一些。誰來讀一讀?全班讀。
讓我們一邊欣賞美麗的天空,一邊試著背一背這段優美的文字吧!ppt:天空圖片。
讓我們再來背一背,爭取背得熟(shu)練些。ppt:天空圖片。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走過春天的黎明,我們來到夏天的夜晚。板貼:夏天最美是夜晚。ppt: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自由地讀一讀,想一想文字中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能描述一下嗎?
3其實我們想著想著就會發現,作者其實寫了三種夜:第一種夜,明亮的月夜,第二種夜你們說(漆黑的暗夜),第三種夜(蒙蒙的雨夜),這三種夜它蘊含的畫面非常豐富。
帶著想象,我們來讀一讀這三種夜。
第一句讀完。ppt:隱去其它兩種。文人墨客都愛寫明亮的月夜。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ppt: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瑩。月亮升起來了,像是剛脫水而出的玉輪冰盤,不染纖塵。一輪圓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極了。
一縷輕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在窗臺上,窗臺宛若鍍了銀。這明亮的月夜,多美啊!它已經存在于人們的眼中、心中,被人們所熟悉。所以,清少納言只用了簡潔的三個字“固然美”,不再贅述。
來,一起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ppt: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第二種讀完。ppt:漆黑漆黑的暗夜……。
漆黑漆黑的暗夜,美嗎?美在哪里?(板書:螢火蟲)是啊,漆黑漆黑的暗夜,突然來了一群夜的小精靈,它們翩翩飛舞,將這黑夜點綴得靈動、夢幻。這是一種動態的美。
來,帶上想象的翅膀,一起讀讀。ppt。
4第三種讀完。ppt。
這情景著實迷人,迷住清少納言的是什么呢?(螢火蟲)閉上眼睛,聽老師讀,感受感受。師范讀該句。
同學們,這蒙蒙細雨的夜晚就是一個大的背景,那種寧靜,那種深邃的映襯,讓其中的點點螢火的動態之美更加迷人。
一起美美地讀這一句吧。ppt無論是漆黑漆黑的暗夜,還是蒙蒙細雨的夜晚,都有美麗的螢火蟲來裝扮,這一明一暗,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怎能不讓人著迷,讓我們再次來讀一讀。ppt: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細雨的夜晚。
清少納言的筆下,每一種夏夜,都是那么有韻味。夏天最美是夜晚,讀——。
借助這些詞,我們一起來試著背一背這部分。
(三)學習第三段。
走過夏天的夜晚,我們來到秋天的黃昏。
ppt:秋天最美是黃昏。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成群結隊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夕陽西沉,夜幕降臨,那風聲、蟲鳴聽起來也愈發叫人心曠神怡。
自己讀一讀,看看這段話中寫了哪些景物?寫了哪些景物?(板書:歸鴉、大雁、風聲、蟲鳴)。
蒙蒙細雨的夜晚,那點點螢火,令人著迷,而夕陽斜照,那點點歸鴉則令人動容。
5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的歸鴉讓你聯想到誰?(回家的人),此刻他們是什么心情?(急切、高興)所以我們要讀得快一些。誰來讀?誰再來試一試?全班讀。ppt: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
點點歸鴉令人動容,更叫人感動的是成群結隊的大雁,清少納言為什么會感動?你來讀一讀這一句話。ppt:。
成群結隊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清少納言為什么會感動?
(成群結隊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飛,那么整齊,那么有序,那么團結。本身也是一幅優美的畫面,作者感動于這種美)請你再來讀一讀這句。
秋天的黃昏,多美的一幅畫面。你瞧,夕陽斜照,天高云淡,那種遙遠,那種遼闊,那種空曠,偶有幾只歸鴉匆匆歸巢,又見成群的大雁比翼而飛,怎能不讓人感動。來,一起讀讀這兩句話。ppt:。
夕陽斜照西山時,動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飛去。成群結隊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
夕陽西沉,夜幕降臨,鳥兒們已經歸巢了。ppt此刻,傳來了什么聲音?(風聲、蟲鳴)請你來讀一讀這一句話。
此刻的你,閑坐于庭院中,手捧一杯溫熱的茶,沐浴著秋天習習的涼風,聽著這蟲兒們此起彼伏的鳴叫,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心曠神怡)誰來讀一讀。你來,你來。
6不,她不傷感,她仍然是那么溫柔,那么感動地凝望著這迷人的秋色。秋天最美是黃昏,讀——ppt我們分組來背一背這部分吧,先來分組讀一讀,第一組讀紅色部分,第二組讀綠色部分,第三組來讀紫色部分。分組,自由得讀一讀,背一背。
好,我們來分組背一背,其他組會背的也可以跟著背一背。秋天最美是黃昏……。
(四)今天,我們領略了作者筆下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黃昏,下節課,我們將走進冬天的早晨。
讀著讀著,我們就會發現,有些詞它本身沒有畫面感,但是它能把這三種夜連綴起來,ppt字變紅色強調:固然,也有,即使也有,而且一層比一層細膩地送到我們心里。
咱們接著來聽,叫一個一個學生接讀三種夜。
7嗯,這情景著實迷人,唉,是什么把清少納言給迷住了呢,你們覺得?生說。那如果我們就看第三種ppt淡化前兩種,嗯,一個答案,螢火蟲把她給迷住了。如果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知道迷住清少納言的不僅僅是一種事物。非常有感覺。
同學們,這蒙蒙細雨的夜晚就是一個大的背景,那種寧靜,那種深邃的映襯,讓其中的點點螢火的動態之美更加得迷人,這種寧靜的背景之下的動態之美,也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表達。
同學們,有誰用心感受過夏夜呢?有,但是不多,其實,快節奏的生活,已經幾乎讓我們忘記了去感受夏夜的美好,但是,清少納言不同,她愛著這每一個夏夜,ppt出現前兩種夜: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起舞。
即使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螢火蟲兒,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6、嗯,真是迷人,走過夏天的夜晚,我們來到秋天的黃昏,ppt:
秋天最美是黃昏,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飛去,成群結隊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聯飛,更是叫人感動,夕陽西沉,夜幕降臨,那風聲、蟲鳴聽起來也叫人心曠神怡。
自己讀一讀,看看這一段話中寫了哪些景物?
說說,寫了哪些景物呢?同學們,蒙蒙細雨的夜晚,那點點螢火的動態之美,讓清少納言著迷,而夕陽斜照、點點飛鳥的動態描寫則讓她感動,同樣是對飛鳥的靜態描寫,我們曾經學過的鳥的天堂里邊也有。ppt:
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飛去。
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讀一讀,對比一下,有哪些不一樣?
哎呀,都走進去了,有什么不一樣的,你先說說。
嗯,心境不一樣,寫得時候情緒不一樣,感覺就不一樣。
ppt: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飛去。
成群結隊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聯飛,更是叫人感動。
夕陽西沉,夜幕降臨,那風聲、蟲鳴聽起來也叫人心曠神怡。
9我們來讀一讀這三句話,這組同學一人讀一句。
讀得很準確,想一下,夕陽斜照,那大的背景,孩子,慢一點,師范讀前半句。第三遍了喔,加油,一定要讀好讀對。唉,有進步,掌聲送給他,每個同學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是非常珍貴的。
第二句,你來,哎呦,孩子,高空,那種遙遠,那種遼闊,那種空曠,你感覺感覺,再試試,有進步。
第三句,你來,讀得真好,但是,師慢讀“夕陽西沉,夜幕降臨”,那種靜謐,那聲音才更好聽呀,感覺感覺,再讀,真好請坐。
同學們,讀著讀著,我們就會發現,那大的背景下的動態美是如此的生動。我們接著聽,第一句,讀,真好。第二句,好的。第三句,嗯,謝謝你。
7、走過秋天的黃昏,我們來到冬天的早晨。ppt: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當然美,就是在遍地鋪滿霜的早晨,在無雪無霜的凜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著暖和的火盆穿過廊下時,那心情和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諧啊!冬天的早晨,我們常常會說,“好冷啊!”但是你猜一猜,清少納言她可能會說什么。自己讀讀。
清少納言會說什么呢?(生說)。
10這個女孩很多情哎。
其實老師覺得,清少納言她可能還會說,我的那盆炭火呢?喔,它在這,它變成了一堆白灰,有點掃興,但是挺有意思。
掌聲送給他們四位。那種韻味他們感受到了一些,板書:韻味同學們,清少納言的四季之美只屬于清少納言,別人她看不到,他也寫不來,那我們心里,我們心里也會有一份難忘的景致,它屬于誰,是的,它也可能真的只屬于我們自己,被人真的可能就看不到,他也寫不來,那么就讓我們也寫一寫心中最美,印象最深的那份景致,寫出我們自己,如果你能在大的背景之中,寫出一點動態的美,就更好了。作文紙擺課桌,三分鐘時間,開始。
板書設計:四季之美獨特視角表達韻味。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五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按照時間順序描寫的寫作方法。教學難點。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四季之美》這篇文章。板書:四季之美2.讀詞語。
黎明。
紅暈。
漆黑。
夜幕。
降臨。
愈發心曠神怡。
閑逸。
和諧。
掃興二、深讀課文,體會四季之美。
作者認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寫了春天黎明的動態變化,描繪出春天特有的特點,體現出春天的動態美。
板書:春天----黎明(顏色的變化)。
魚肚白---微微的紅暈---紅紫紅紫的彩云。
夏夜螢火蟲----螢火蟲。
3.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秋天的美體現在哪里。生總結,匯報。
板書:秋天---黃昏(鳥兒們的動態)。
烏鴉歸巢成群大雁。
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4.讀第四自然段,說說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樣。生總結,匯報。
板書:冬天早晨----落雪----閑逸。
師總結:分析課文,我們發現,作者筆下的四季和我們常接觸到的描寫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寫四季之美的時候,只是抓住每個季節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三、
探討寫作順序。
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的。是從“春、夏、秋、冬”這四個詞語看出來的。板書:時間順序。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這篇文章就是用時間順序來介紹的。我們常用的寫作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這兩種。介紹事物的發展,一般用時間順序;介紹物體不同部位的情況,適合用空間順序。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根據所寫內容來確定寫作的順序。四、布置作業。試著用時間順序寫一寫你喜歡的植物的成長過程。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六
本篇四年級是由論文先生網整理,謝謝瀏覽!春天最美的是早晨。在充滿花香的早晨,如果你在睡覺,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唱著優美的鬧玲歌把你從夢中叫醒。即使是下雨的早晨,滴答滴答也會把你叫醒。
?夏天最美的是黃昏。如果有機會你會看到彩霞,太陽發著紅色、黃色、橙色、淺紅色……合成的“五彩光”慢慢的`往下落。這時,大地就像鋪上了一層金色的綢紗,小朋友的臉變紅了,看著,看著,眼睛累了,該歇一歇了。可是太陽偏偏不等待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不一會兒,彩霞就回家了。
?秋天最美的是午后。微風吹來,一朵朵桂花就像一顆顆小星星,閃閃爍爍,好像正在對你微笑。這時,一陣陣清香在園子里飄蕩。等小桂花落了,采集一些放到枕頭里,晚上睡覺時,聞著一絲絲花香,不一會兒便進入夢鄉。
?冬天最美的是晚上。爸爸、媽媽下班了,孩子放學了。寂靜無聲的世界,飄著簌簌的雪花。關上門,燃起炭火,烤一烤手,吃上幾串又焦又嫩的羊肉串,喝上幾口醇香的牛奶,各自談著一天的見聞,這是多溫暖的一家。
評語:
?小作者抓住了一年四季感受最深的場景進行了精點組合,連綴成篇。四個季節,四個特寫,觀察細致,描摹生動,恰當的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出了小作者眼中四個不同季節的美麗。
?????????。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七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天的第一場雨落下。微微的春風纏著細細的春雨,一點兒也不急躁,一切都顯得那么寧靜,那么美好。池塘是雨的舞臺。雨的雙腳輕輕踏過平滑的水面,濺起絲絲波瀾,蕩起層層漣漪,漸漸流向遠方。一陣夾雜著雨絲的風吹過,柳樹在風中搖曳著婀娜的身姿,在雨中顯得更加蒼翠欲滴。路旁的小草星星點點地吐出若隱若現的綠色。這眼前的景色連綿成了一幅山水畫。
“接天蓮葉無窮碧,印日荷花別樣紅。”夏天的荷花又一次如期盛開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池中的荷花色彩明艷,有的白如玉,有的粉似霞。它們的形態也各有特色。有的還是花骨朵,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遲遲不肯露面;有的半開半合,“猶抱琵琶半遮面”正是它的真實寫照;有的花瓣已經全部展開,張開了熱情的懷抱,迎接游人。一陣風吹過,滿池的荷花在風中翩翩起舞,使我陶醉其中,分不清自我了。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來迎接秋天的風像一把大扇子,扇去了夏天的炎熱。秋姑娘帶著她那獨特的風來到了人間,施展起她那神奇的魔法。她穿過稻田,把稻子染成了金色的;她走過菜園,玉米被刷成了黃色。她飛過果園,把蘋果吹紅了臉最后,她也沒有忘記給小草換上金黃色的秋裝。樹葉被吹落下來,靜靜地閉上眼睛,等待冬天的來臨。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冬天,雪花劈頭蓋臉地撲向大地,好像要把整個世界吞沒。它們像美麗的玉色蝴蝶,在風中飛舞;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像天使散落的小白花,忽聚忽散,不愧是冬天的杰作!抬頭向遠處望去,整個世界朦朦朧朧,好似仙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無論春夏,還是秋冬,都是一首首詩,像一幅幅畫,各有不盡相同的美。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八
《四季之美》的作者清少納言心性敏感,對外界事物感受力強,同時又充滿女性的寬厚慈愛,因此,到了她的筆下,她選擇了與春夏秋冬四季相對應的,她認為最美的四個時刻:黎明、夜晚、黃昏、早晨來詠唱。“春天——黎明”動人的是色彩的美,天空的柔和與云彩的鮮亮互相映襯。“夏天——夜晚”迷人的是螢火蟲的翩翩飛舞,月夜、暗夜、雨夜都無妨,哪怕是星星點點朦朧的微光也足夠喚起美的感覺。“秋天——黃昏”感人的是夕陽照山時的點點歸鴉和比翼聯飛的雁字,還有風聲蟲鳴的合唱。“冬天——早晨”可人的是手捧溫暖炭火的心情,這是下雪時、下霜時,甚至無雪無霜時都需要的。四時瑣屑,信筆寫來,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溫暖,冬天的和諧,都細膩真摯,溢于言表。不是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人是不會寫出如此文字的。執教本課之后,我反思如下:
一、以讀帶講,促使學生感悟。
作者清少納言是一個熱愛自然的人,她用自己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了四季的美。我要求學生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想一想: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分?你的理由是什么?然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去獨立思考。接下來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所得,互相補充,互相借鑒,這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最后全班交流。此時讓學生美美地讀一讀自己最喜歡的語段,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深入挖掘教材,將課本知識延伸到課外。
新課程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那么,我設計了一個這樣的環節:聯系你的生活實際,想一想——在你的眼里四季最美的是哪些時刻?請你用優美的語句說一說。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文中的語言去說一說,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觀察自然的習慣。
不足之處:1.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環節上做得還不是非常到位。當學生美美地讀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的時候,就應適時指導學生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感受。還比如,讓學生互相評價一下自己的朗讀有哪些需要調整、改進的地方。這時如果能夠在學生和老師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老師范讀并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感悟作者眼里四季之美,讓群體通過有感情地讀來獲得內在的感悟、體驗,達到資源共享,課堂教學將更加“豐實”。
2.激勵評價不夠及時,導致不能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當時我應該引導學生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讓學生各種感覺器官協調合作,體會四季之美,感悟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十九
**。
教學內容: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的散文作品,文中的藝術感受方式和表現手法具有鮮明的日本文化特色。作者用獨特的視角詠唱了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四個時刻:黎明、夜晚、黃昏、早晨。四時之美,信筆寫來,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溫暖,冬天的和諧,都細膩真摯,溢于言表。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四季的感情。
教學目標:
1.抓重點句子品讀感悟,體會景物動態美。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點:
1.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清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
3.
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難點:
1.
結合關鍵句子體會景物的動態美,體會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相關資料、課件。
學生: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學設疑,溫故知新。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字詞,初讀了課文,請同學們回憶,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四季之美的呢?(生回答,師板書)是的,四時轉換,美的格調自然不同,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日本作家清少納言去領略四季之美。
二、自學質疑,明確目標。
1.抓重點句子品讀感悟,體會景物動態美。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展學釋疑,品讀文本。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全文,用“。
”畫出四季都美在哪里。
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黃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想想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隨手寫下感受。
出示相關語句,師生共同交流:
春:“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描寫了天空和彩云的色彩美,天空柔和,彩云絢麗,形成鮮明對比,相互映襯。
通過“一點兒一點兒、泛、染、飄”三個動詞感受出顏色動態變化的美,給人希望和力量。
你能讀出這種動態變化之美嗎?(先指名讀,再全班齊讀)。
夏:從“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這句話感受到夜晚的光亮之美。
“翩翩飛舞”“”飛行”兩個動詞展現螢火蟲動態美,夏夜給人寧靜之感,而螢火蟲的飛舞為夜晚增添的活力。
同學們,把你此時的感受送進文本,美美的讀讀這段話吧!夏天夜晚的美食一種動靜結合的美(讀),是富有詩情畫意的美(讀),螢火蟲的點綴為夏夜增添了幾分活潑的色彩(讀)。
喜歡秋天的同學請起立,齊讀秋之美。
四、合作排疑,解決疑難。
為什么歸鴉急急匆匆地飛回窠里?你從成群結隊的大雁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談談的你理解。
師生交流:
1.歸鴉急急匆匆回巢哺育幼仔體現親情,所以是令人感動的。
2.成群結隊的大雁向南飛體現出它們團結合作的精神,也是值得敬佩的。
五、用學生疑,鞏固練習。
仿照課文,運用動態描寫的方法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致。
春
黎明。
黃昏。
秋
色彩。
感動。
美
光亮。
和諧。
夏
夜晚。
清晨。
冬
課后反思:
可取之處:1.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閱讀感悟上,結合穩重的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細膩、生動的描寫方法。
2.在本篇課文授課中,我通過讓學生分析、閱讀、交流,結合課件里的圖片和背景音樂,讓他們真真實實的感受到“鳥的天堂”不僅指“美麗的大榕樹”“鳥生活的樂園”,還指那難得一見的“南國風光”,即使沒有去過南方,也可以自己結合本文的寫作特點“靜態、動態”的描寫出屬于自己心中的好文章。
不足之處:1.在講授“大榕樹”的部分內容時,講授時間過于長,導致后半部分內容學生學習時間過短。
2.課堂時間安排不太合理。小練筆的內容,如果放在課堂上練習效果可能會更好。
3.板書書寫不夠工整,還需課下多練習。
4.學生在回答完問題時,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太單一。另外,在一些問題的提問方式上不夠合理,對學生引導的也不夠。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會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合理設計問題,努力練習基本功,并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
2023年教學設計四季之美(實用20篇)篇二十
1、通過回憶交流四季的相關經驗,豐富幼兒對不同季節特征的了解,進一步感知四季的美。
2、通過裝扮四季娃娃,培養幼兒表現表達的能力和創造力。
1、四季圖片。
2、裝飾四季的材料。
3、錄音機、舞曲磁帶。
一、回憶經驗
1、師:一年中有哪幾個季節?(一年中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重點讓幼兒知道四季輪換的順序。)
2、師:(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那我們就先從春天開始談談吧。)春天是什么樣的?(幼兒自由表達。)
提問:
(1)春天的天氣是怎么樣的?暖和的,暖洋洋的。
(2)在暖和的春天,我們穿的怎么樣?脫掉了厚厚的外套、羽絨服換成了薄薄的羊毛衫。
(3)在春天,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去賞花、春游、踏青。
3、出示春天圖片并小結。第二環節結束后用什么語言銜接過渡2-3?還是直接出示圖片。
(隨機小結。植物慢慢發芽了,春筍也從土里冒出來了,桃花開放了,人們都去春游、賞花。春天是一個溫暖的季節。)
4、師:那夏天、秋天和冬天又是什么樣的?(請幼兒將三個季節分別說一說,同時出示相關圖片并小結。)(荷花開放,我們去捉蟬、游泳,吹著風扇吃著冰冰涼涼的冷飲,桃樹在夏天也結出了香香甜甜的桃子,人們也換上了短袖的衣服。夏天是一個炎熱的季節。)(各種各樣的水果都掛滿了枝頭,農民伯伯也忙著收割農作物,樹葉慢慢變黃落滿了一地,菊花盛開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人們穿上了厚厚的棉襖,戴著帽子、圍巾和手套,下雪的時候我們還能去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梅花開放了,有的人還剪了美麗的窗花,有些小動物也開始冬眠了。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
二、交待任務
1、師:四季美不美?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幼兒自由回答。)(隨機抽取部分幼兒回答。)
(用較興奮地語氣,調動幼兒興趣。)(操作說明:在后面老師準備了許多材料,你要找到你那個季節的東西然后裝飾到小背心上,小背心在桌子上。裝飾好以后請穿好你們自己設計的四季服裝坐回原來的位置。好嗎?)
3、幼兒利用各種材料裝扮,教師巡回指導。
(幫助個別幼兒穿小背心,提示個別幼兒可以利用手工紙、記號筆、剪刀自制自己需要但是沒有提供的材料,要求自制的東西要簡單、快速。)
1、師:四季時裝表演馬上就要開始,先請春天的小朋友上臺表演。
2、四季依次上臺表演。
(按照四季輪換的順序上臺表演,可適當提問幼兒下面該輪到哪個季節表演。兩個季節交替過程中用音樂的音量大小提示,音量減輕是退場,音量漸響是下一季節上場。)
3、最后全體幼兒一起表演。
四、延伸活動剩余材料及未完成的作品投放至美工區繼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