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策劃方案篇一
以“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為主題,通過全方位、立體式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實現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制度化、宣傳形式多樣化、宣傳內容系統化;使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率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知曉率達100%;明顯增強中小學生及校車駕駛人、司乘人員的交通法治觀念、安全意識和文明素養。二、工作機構
為確保此項工作的有效落實,市教育局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主體責任。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為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負責人,對學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負總責。要健全完善本單位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組織機構,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到位。要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和助理作用,深入學校開展工作,定期通報學生交通違法、事故情況,指導學校開展活動,協助檢查校車安全狀況,對校車駕駛人進行面對面教育。
(二)開展宣傳教育。
1、建立長效機制。將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納入學生德育和社會實踐教育內容,每學年開展1次“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周”活動,每個學期為學生安排至少2個課時的交通安全課。要抓好每年的“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周)和開學日、放假前等時間節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形成交通安全教育常態化。
2、拓展教育形式。要利用安全課、主題班隊會、網絡、板報、答題、演講、辯論、征文比賽、文藝表演等形式,定期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教育,增強中小學生安全意識;要將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到幼兒園兒童游戲活動中,提高幼兒對交通安全的興趣和認知;通過開展“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優秀課件”征集評選活動,提高教師道路交通宣傳教育的主動性和水平;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文明交通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各地中、小學校、幼兒園會同當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開展“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教育活動,將交通安全教育輻射到每一個家庭,進而帶動整個社會文明出行。
3、強化乘車安全。各校要嚴格執行接送學生車輛的管理規定,高度重視學生往返安全工作。要安排教師把好出口關,采取有力措施,禁止學生乘坐非客運車輛和違章駕車。禁止學生在鐵路上行走和攀爬火車。凡組織學生參加需要集體乘車(船)外出的活動,要預先對師生進行乘好車(船)安全教育。師生集體外出必須使用專業運輸單位提供的車(船),所乘人員不能超過核載人數,確保師生安全萬無一失。公路沿線的學校應在學校周圍掛“學校附近,車輛慢行”的警示牌,有條件的應畫人行橫道線。要嚴格執行市紀委《關于嚴禁領導干部私駕公車的通知》,行政老師因公外出必須乘坐有營運資質的車輛,不公車私駕、私車公用或租車自駕,單位用車不得超載、不得超速、不得用非專業人員駕駛的車輛、駕駛員不得酒后或疲勞駕車。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校要充分發揮當地新聞媒體導向作用,通過系列報道、連續報道、組合報道等方式,充分反映我市學校“關注安全、關愛生命”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情況,宣傳各地各校工作的新舉措和經驗。要充分利用監督舉報渠道,鼓勵群眾和新聞媒體對學校道路交通存在的重大安全事故隱患和非法違法現象進行監督、舉報;鼓勵師生職工舉報身邊的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完善落實舉報獎勵制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各校要切實加強對宣傳教育活動的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和分工,緊緊圍繞活動主題,細心謀劃、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協同推進,做到組織有力、方案可行、措施得力、活動有效,確保宣傳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二)保障機制。各校要在宣傳教育的人力、財力、物力上予以重視和保障。要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會議制度,定期召開研究部署會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廣好的做法和典型經驗,進一步推動宣傳教育的開展。
(三)信息報送。要增強信息報送意識,做好信息的編寫和上報,及時、全面地反映各校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動態,充分發揮信息工作在溝通情況、交流經驗、指導工作等方面的作用。請各校于12月22日前,將宣傳教育工作情況報市未保辦。
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策劃方案篇二
一、加強領導,落實鄉鎮交通安全管理主體責任按照市人民政府要求,明確鄉鎮政府是鄉村道路的管理主體。鄉鎮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認真履行好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長效管理工作機制,確保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有人管、管得住,健康有序發展。
二、健全機構,規范農村道路交通管理隊伍
(一)機構設置。按照《省農村公路條例》規定。各鄉鎮政府設立交通管理小組,市安監、交警、交通、農業、市監、城管等部門負責業務指導。同時,每個行政村設立一個交通安全勸導點。
(二)工作職能。交通管理小組負責轄區內鄉村道路、水上交通的安全監管工作。具體職責如下:
1、在范圍內調解處理未傷人輕微交通事故;
2、對交通違法行為予以糾正或責令整改;
3、協助公安交警部門做好交通事故現場維護、逃逸查緝、善后調解處理等工作;
4、維護轄區內鄉村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標志、標線;
5、負責轄區內鄉村道路、水上交通的安全檢查,定期開展隱患排查,對有現實危險的隱患,應及時報告并緊急處置;對其他隱患,應向相關部門提交整改建議報告,督促及時整治;
6、落實轄區內交通安全勸導點,組織開展對轄區機動車、電動車的車主和駕駛人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勸導等工作;
7、按照強化農村摩托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便民服務活動;
8、組織開展轄區內交通安全宣傳活動;
9、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三、明確職責,形成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合力
安監部門:積極配合公安、交通、農機等部門做好農村道路安全綜合監管工作,督促、協調各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必要時組織聯合執法。嚴格查處交通安全事故,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宣傳部門:把交通法規宣傳作為宣傳報道的主要內容,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大力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規的宣傳,并采取典型案例以案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規解讀、設立曝光臺等多種形式,全面普及交通安全知識,提高群眾交通安全意識。
交通部門:負責制定農村道路客運發展計劃,整合、規范農村客運市場,嚴格農村運輸企業的資質審查;指導、督促鄉鎮運輸企業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安全行車制度;督促做好車主、駕駛人員的培訓教育、資質審查,從業資格證的發放、管理;加強客運市場管理,加大對農村地區非法客運的查處;做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嚴格落實農村道路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確保農村道路安全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農機部門:做好拖拉機及拖拉機駕駛人的相關管理工作。
公安交警部門:指導鄉鎮交通管理小組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協助做好鄉鎮交通安全員的交管業務培訓;根據轄內道路交通管理情況,適時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重點整治無牌無證、超載、超速、非法載客、酒后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
教育部門:積極開展創建“交通安全文明學校”活動,指導學校開設交通安全課程,加強學校師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做好校車安全監管工作,嚴禁使用報廢車、農用車等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車輛接送學生。
鄉鎮政府:制定轄區內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宣傳規劃,并組織實施;掌握本轄區交通安全狀況,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農村交通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治理,逐步完善農村交通安全設施;把遵守交通法規納入村民自治內容。
鄉鎮派出所:履行公安機關抓交通管理工作職能,配合協同鄉鎮交通管理小組,加強農村交通安全日常巡查管控;做好3人以上交通事故現場維護,交通事故賠償調解善后處理工作。
監察、財政、衛生、司法等部門及廣大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之間要加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農村交通安全監管工作。
四、完善制度,保證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有序開展
(一)建立健全工作例會制度。鄉鎮政府每月要結合當地安全生產工作例會,認真分析轄區農村交通管理工作形勢,查找存在的問題,切實制定整改工作措施。
(二)建立健全培訓教育制度。鄉鎮政府根據工作需要也要及時開展執法培訓,提高交通管理小組工作人員和勸導人員的工作水平。鄉鎮交通管理小組每季度要對轄區內機動車駕駛員進行一次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培訓。
(三)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檢查制度。行業主管部門將定期對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檢查;鄉鎮政府要及時掌握交通管理小組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況;交通管理小組要對轄區內的農村道路交通、水路交通實施不間斷的檢查,堵塞漏洞,消除隱患。
(四)建立健全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交通管理小組每月要對轄區內的道路、水上交通安全進行一次排查,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要建立臺帳,并向鄉鎮政府或相關部門提出整治建議,在危險路段和危險水域設立警示提醒標志。鄉鎮政府及相關部門接到交通安全隱患報告后,要及時核實,加以整治。
(五)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制度。鄉鎮政府、有關部門要以交通安全“五進”(進農村、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家庭)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公安交警、交通要加強與新聞單位的聯系,加大對交通事故、交通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鄉鎮(街道〕、村(社)居委會要積極拓展宣傳手段,創新宣傳形式,不斷擴大交通安全的宣傳和影響,發動群眾廣泛參與。
(六)建立健全有獎舉報制度。對人民群眾發現交通違法行為的,向鄉鎮交通安全管理小組或當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舉報的,一經查實,應對舉報者給予獎勵。市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鄉鎮交通管理小組要建立健全專人值班制度,向社會公布有獎舉報方式,隨時接受群眾舉報。
(七)建立健全交通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市政府將各鄉鎮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年度目標考核,實行“一票否決”。按照《安全生產法》、國務院令第302號、省人民政府令第128號《關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省交通廳關于印發《省道路運輸重大事故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的通知(吉交發[20__]2號)等相關文件規定,認真落實鄉鎮政府、有關部門和運輸企業、車主、駕駛人員的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實行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責任倒查和責任追究,對工作不落實、責任不落實、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改不力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嚴格追究相關人員和單位的責任。
(八)建立健全交通安全聯組制度。各鄉鎮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聯組,負責組織機動車駕駛人的日常教育管理,村(社)居委會要成立駕駛人交通安全小組,協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鄉(鎮)交管辦實施交通管理。
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策劃方案篇三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有關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要求,切實加強我鎮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經研究,決定開展全鎮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示范工程建設活動,有效預防和減少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我鎮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一、指導思想
以省、市、縣會議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全面推進我鎮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努力形成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的交通安全工作格局,創造安全、暢通、和諧、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落實交通安全工作主體責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的交通安全聯動機制,實現我鎮農村地區交通事故明顯下降,交通秩序明顯好轉,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明顯增強的創建目標。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構建常態管理體系。
1、成立領導小組。組織成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示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親自掛帥,確保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2、組建一支專職隊伍。依托交警五中隊和派出所,由政府出資,在每個行政村招聘1-2名交通協管員,所有道路設立“路長”,由道路專業養護隊負責本轄區道路秩序管理和隱患排查、源頭宣傳等基礎工作。
3、建立一套運行機制。建立由鎮長牽頭,派出所長、交警中隊長、中小學校長、廣播站站長、公路站站長等參加的交通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在村居建立交通安全監督員、道路管養員、交通協理員、農機管理員、廣播宣傳員等“五員”共管的村居交通管理制度,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全覆蓋。
(二)強化宣傳教育,構建宣傳教育網。
4、構建一個宣傳平臺。以廣播站為宣傳主體,把交通安全納入到“平安鄉鎮”創建工作中,以廣播、立櫥窗、墻字等形式,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中小學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鎮有線電視臺每周至少播放一次交通安全系列廣告。
5、組建一支普法隊伍。各村居物色一名交通安全宣傳員,組建一支專兼職交通安全宣傳隊伍,定期傳播交通法律法規知識。
(三)強化基層基礎,構建道路安防網。
6、對轄區及相關交通安全設施分別建檔、落實“一路一檔、一橋一檔”戶籍化管理措施。深化交通安全示范路創建,加大農村公路及轄區3、5米水泥路的建設養護力度。在重點路段、事故多發路段,落實完善“一組表現、一組標志”,規范道路標志標線建設,沿河路段增設防撞護欄,沿渠路段加密設置警示樁,與主干路平交道口安裝減速帶、警示樁。
7、中心路口增設一套信號監控。在鎮區中心路口建設一組信號燈、一套電子監控、施劃一批斑馬線,次要路口增設一批警示黃閃燈等安全設施,保障安全,提升形象。
8、集鎮區施劃一批停車泊位。完善鎮區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統籌規劃一批臨時停車泊位,籌劃建設專用停車場,規范鎮區機動車通行和停放秩序。
(四)強化檔案管理,構建源頭監管體系。
9、全力實施村村通工程。完善鎮村公交車行駛線路,方便村民出行,對接送學生車輛實行專人護乘,動態監控,按照規定時間路線行駛,執行“專車專用,一人一座”運營標準,按“一車一檔、一路一冊”要求管理,確保運行安全。
10、道路隱患一檔清。建立常態化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機制,實行“一患一檔”并落實整改責任,限期整改到位,安監部門做好督導檢查工作,加快3、5米水泥路提檔升級改造。未列入提檔升級道路要規劃建設車輛讓行拓寬道,增設路肩護坡,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
(五)強化督導檢查、構建考核推進網。
11、明確一支考核隊伍。由鎮紀委牽頭,各職能部門聯合成立督導組,定期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12、建立一套考核制度。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納入各機關單位、村居綜合考核,嚴格實施鎮村兩級考核。
13、兌現一批考核經費。落實專項考核經費,定期考核獎懲。
四、工作要求
一是完善工作機制,落實主體責任。交警中隊主抓,派出所參與,各村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總責,鎮政府應與各村簽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目標責任書,形成責任分工明確、工作合力強大、監管處置有力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機制。
二是強化秩序整治,嚴查嚴整違法。嚴厲整治無牌無證、超員超速、非法載客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違法行為。找準重點監控駕駛員、重點路段、重要時段、重點車輛,認真落實“一對一”的監管責任,嚴格實行“人盯人、人盯車、人盯路”辦法,努力形成嚴管重治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高壓態勢。
三是定期開展督導,強化工作考核。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堅決實行責任倒查制度。對因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安全監管不力和失職、瀆職造成重特大事故的直接責任者和有關責任人,要嚴肅追究責任。鎮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示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大檢查督促力度,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策劃方案篇四
為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增強廣大師生的道路交通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識,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障師生的安全意識,確保學生上下學安全,推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根據《凱里市教育局和科技局文件》凱教發【__】94號《關于凱里市中小學、幼兒園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方案》的通知,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我校制訂了《格沖小學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原則。開展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宣傳,提高全校教職工、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整改消除學校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大力加強校園安全工作,創建安全安全校園環境。
二、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劉仕德
副組長:
成員:
三、工作目標
1、在學校上下學的兩個路口設有大門,將校園成封閉式校園。
2、加強學校交通安全宣傳工作,提高全校教職工、學生交通安全意知識的普及力度。
3、全校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活動”覆蓋率達到100%。
4、各班學生參與“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活動”受教育率達到100%。
5、各班學生交通安全法制常識知曉率達到100%。
6、各班學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明顯提高,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遵守率提高。
四、整治范圍
1、重點是學校東北面和西北面的上下學道路。
2、新教學樓區、操場、學生宿舍樓區。
五、整治措施
1、學校交通安全整治工作為期半年,即從__年4月至__年10月采取自查與整治相結合的工作方法,按照組織部署、治理整改步驟進行。
2、深入排查學校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問題,認真制定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部署學校及周邊道路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3、治理整改階段。
⑴__年4月16日至4月28日,各班主任下載知識、圖片,將其整理好,上交通安全知識課兩節,向學生教育交通安全知識。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真正讓交通安全常識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通過學知識教育,充分利用墻報、黑板報、及班會、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切實將學校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貫穿于整治工作全過程。
⑵學校向上級領導寫申請報告,爭取得到一定匹配資金,把學校上下學的兩個路口設立有大門,做成封閉式的校園,消除學校校園及周邊交通安全隱患,治理校園及周邊地區事故多發點段和安全隱患點處。
4、簽訂一份道路交通安全責任書。學校與教師,教師與、家長及學生層層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
六、整治要求
1、提高認識。學校要認識到學校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把這次專項治理作為需要迫切解決的突出問題納入重要工作日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2、形成合力。學校要主動與當地公安、交通、安全行政監督管理、格沖村委等部門加強聯系,消除學校存在的各種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確保廣大師生交通安全。
3、學校要實行交通安全管制。外來車輛未經學校保安許可不得進入校園,學校保衛人員對外來人員進行登記;機動車輛不得進入學生宿舍區;校園內要有明顯標志,車輛不得在校園內亂停亂放。
七、健全長效機制,鞏固成效。
1、建立學校交通安全宣傳隊伍,加強宣傳,嚴格檢查。
2、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制度。
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策劃方案篇五
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我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預防涉及師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我校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月活動?,F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如下:一、成立組織、分工明確
組長:董麗佳(負責學校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組員:
叢立華(包保大王杖子村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王新宇(包保小王杖子村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靳金成(包保草簍溝村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趙振軍(包保孫杖子村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宋艷玲(包保馮杖子村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學校保安、值班教師(負責本校校門、上下學期間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各校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上下學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二、活動目標
通過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月活動,在我校實現“四個到位”和“四個不發生”,即: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到位,不發生涉及學?;驅W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對校車的管理規范到位,不發生校車在校園內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違法行為;對接送學生車輛摸排到位,教育學生不搭載不合格車輛上下學;對校園及周邊交通秩序管理到位,不發生校園及周邊涉及師生道路交通事故。
三、主要任務
1、開展對廣大師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行動。我校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的集中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和強化師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通過主題班會、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講座、校園廣播、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特別是要充分利用道路交通安全視頻警示教育片,大力營造交通安全教育氛圍。組織師生觀看警示教育片不少于四次。教育學生嚴禁上下學騎乘摩托車,嚴禁趣事騎乘電瓶車等助力車輛。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學生教育家長遵守維護交通秩序,同時做好家校聯系工作,督促家長履行好監護人的職責,配合學校做好子女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監管工作。
2、開展《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學習行動。我校繼續認真組織開展《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學習貫徹活動。學校按照條例和《凌源市教育系統校車安全教育管理辦法》要求,做好對轄區內校車的排查備案管理工作,完善校車交通安全管理責任書簽訂工作,明確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強化校車安全管理。
3、開展對社會接送學生車輛違法行為排查行動。在學期初,組織學生乘坐違法車輛的排查行動,對轄區內是否存在使用非法車輛集中接送學生和是否存在學生集中租乘不合格車輛上下學情況,以及接送學生車輛超員等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排查,將掌握的違法車輛情況及時向當地公安交警部門舉報。
4、開展校園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的環境治理行動。開展一次校園及周邊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嚴格執行車輛進出校園管理和登記制度,特別是做好上下學等重點時段的學校及周邊道路交通秩序工作,安排保安和值周老師在校門口維護交通秩序,對違規進入校園的社會車輛和在校園內部未按要求減速慢行、不按指定停放和在高峰埋伏出入校園的車輛要嚴格管制,確保師生安全。對校內交通線路和教師私家車停放區域進行重新規劃布局,保證教師私家車不對學生安全造成危害,嚴禁教師開私家車接送學生上下學,不能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四、活動時間
1、部署發動階段(3月1日—3月7日)我校充分利用各種形式,按照中心校的統一部署,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職責,細化分工認真部署,加大教育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氛圍。
2、教育宣傳階段(3月8日—3月15日)在鞏固前期校車及其它接送學生車輛排查成果的基礎上,密切與公安交警部門配合,重點在上下學及周時段,加大對各類集中接送學生車輛違法行為和對學校及周邊道路交通秩序的集中排查,同時采取班校會、專題講座、教育視頻、致家長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切實加強日常及各重點時段對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工作,確保實現“四個到位”和“四個不發生”的工作目標。
3、總結提升階段(3月16日—3月25日)。
我校及時做好經驗總結,固化建立常態工作機制,形成有效的工作措施和制度,構建我校學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新格局。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我校高度重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傳月活動的組織領導,校長要親自部署,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把集中宣傳教育與日常排查整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按照方案,切實抓好落實。
2、強化督導檢查。在集中教育、宣傳、排查階段,中心校將適時進行抽查。對突出和重大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進行整改驗收。對整治措施落實不到位,解決問題不徹底,走過場的責令重新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