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主題個人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問題清單整改臺賬范本一
作風問題,是大至一個黨、小至一個人,在自己的思維和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取向和風格特點,反映的是按什么樣的思維方式研究問題、用什么樣的態度學習理論、在什么樣的精神狀態下工作、用什么樣的方式將自己的理想和主張付諸實施,以及向外部世界展示什么樣的形象和特點等。黨的作風,既是黨的性質、品格的體現,也是黨的追求和行為準則的體現,是我們判斷一個黨是否有吸引力、有無執政能力的重要依據,因此黨風問題是我們要認識、了解我們黨,換句話說,是我們決定否決定加入黨組織和為之風斗的一個的必須把握的極為重要的方面。黨的作風包括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黨的干部的生活作風等,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大作風——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思想作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生活作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等等。其他還有很多,都是“三大作風”在不同發展時期,根據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不同,或從不同的側面(角度)發展演化出來的。
(二) 加強黨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新世紀新階段,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給我們黨提
出了嚴峻的挑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目標能否實現,黨的執政能力能否提高,都有賴于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抓緊解決黨的組織和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始終保持一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形象,始終保持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形象,把全黨、全社會的力量凝聚起來,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因此作為“執政黨的黨風建設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全黨同志要居安思為危,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是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
二、 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形成與發展
9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重視作風建設,堅持把作風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回顧我們黨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里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黨的作風建設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一) 黨的作風問題的提出
最早使用“作風”一詞是恩格斯,他在談論黨的建設書信中,對一些黨員阿諛奉承、華而不實的風氣進行了批評,但他在這里談的是個人作風問題;列寧也多次使用“作風”一詞,批評蘇聯共產黨中存在的嚴重脫離群眾的官僚習氣,這里談的主要是工作作風問題。
我黨歷史上提出“黨風”科學概念的是毛澤東同志,他在1941年9月10日所作的《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一文中,最早使用了“黨風”這個概念,在延安整風運動系統地學習理論,總結歷史經驗的過程中,1942年2月1日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具體闡述了黨風的含義:即“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并強調“學風和文風都是黨的作風”。
1945年黨的七大系統地總結作風建設的經驗,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對黨的作風作了明確的概括,提出了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即黨的“三大作風”。
(二)黨的作風建設的發展
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注意黨的作風建設,在七大提出“三大作風”后,隨著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在其后的歷史進程中,黨的作風建設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1949年中國革命的勝利,使黨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也給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清醒地指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 新中國建立候后,經過醫治戰爭創傷和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我國宣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同年9月舉行的黨的八大上,總結執政7年的初步經驗,對黨的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要堅持和發揚黨的群眾路線的傳統,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等等。
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特別是我們黨從一個革命黨變成一個執政黨后,為解決執政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克服執政中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于是,毛澤東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并決定以此為指導思想,采用民主的方式開展黨內整風(后發展為反右斗爭和反右斗爭擴大化是另外一個問題)。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黨的優良作風遭到了嚴重破壞。 “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后,黨在各個領域全面撥亂反正,同時把端正黨風、恢復優良傳統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提上了日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通過平反冤假錯案,使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作風得到了恢復。鄧小平、陳云等提出“執政黨的黨風關乎黨的生死存亡”重要論述。鄧小平同志在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還提出了: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斗、廉潔奉公、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的五種革命精神。為了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十二大之后集中開展了整黨工作。根據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黨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反對不正之風,開展廉政建設。鄧小平對黨風建設特別是反腐敗斗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
十三屆四中全會之后,黨中央作出《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對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針對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黨把反腐敗斗爭作為黨風建設的重點,強調反腐敗是一場嚴重的政治斗爭。明確提出,領導干部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決反對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三講”教育。與此同時,中央制定了許多黨規黨法,使作風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
在世紀之交,為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迎接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和挑戰,使我們黨在應對各種風險的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我們黨不僅在xx大上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在xx屆六中全會上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決定》不僅闡述了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且明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提出了著名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即:“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斗,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xx大后,以為的黨中央,首先從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改進領導方式,帶領中央政治局委員到西柏坡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號召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并且強調:“要加強黨風政風建設,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為新時期干部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并在此基礎上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在xx屆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八個優良作風”:(一)、要勤奮好學、學以致用。(二)、要心系群眾、服務人民。(三)、要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四)、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五)、要顧全大局、令行禁止。(六)、要發揚民主、團結共事。(七)、要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八)、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在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以上是對我黨作風建設歷史的簡單回顧,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我們黨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視作風建設,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豐富,但在所有的作風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三大作風”,因此今天重點討論黨的“三大作風”以及如何在工作和黨內生活中加以運用。
主題個人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問題清單整改臺賬范本二
個人作風建設承諾書
按照個人作風整頓的要求,本人結合學習、圍繞全局工作,對照先進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深入查找了在理論學習、全局觀念、思想作風及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具體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理論水平欠缺,學習不夠深入; 作為機關工作人員,更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我本身理論根基不實,主要表現在:一是對政治學習只滿足于看報紙、聽新聞,不能深入鉆研政治理論,對黨的政策、方針掌握不夠全面。二是文字水平不高,對業務學習只滿足于自己份內的工作,對應知應會的相關知識學的不深,掌握不全面。三是學習時間抓的不緊,不能充分利用空閑時間學習。常用老眼光、老辦法、老經驗去對待和處理新問題,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對于一些具有前瞻性、指導性的理論學習不夠,理解不深。
2、工作標準不高,作風不夠扎實: 對待工作有時只滿足于認真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常常只是根據布置的工作,說一步走一步,開拓意識還不夠。缺乏知難而上、排難而進的工作態度和果敢精神。一是全局觀念有待加強,有“守攤子”的思想,對職責范圍外的工作掌握不夠全面。二是工作缺乏創新意識,只滿足于過得去,不求過的硬。三是工作自覺性不高,認真扎實程度不夠,考慮問題不全面。
二、今后整改措施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今后在工作中更要加強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等科學理論的的學習,及時學習領會黨的文件精神,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修養。進一步增強紀律觀念、紀律意識,增強創新意識、克服“思想僵化,不思進取”的思想;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以勤勤懇懇、扎扎實實的作風,以百折不饒、知難而進的勇氣完成單位的各項任務。
2、加強工作的責任心,不斷提高工作質量。要針對工作的性質、要求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辦事效率;工作中多動腦筋,講究方法,注重實際效果;不斷加強對自己工作能力、修養方面的培養;克服已前工作中的毛病把工作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3、加強自我思想改造,努力提高綜合素質。首先是熱愛本職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積極進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每一項工作。其次要靈活運用合理的方法,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三、個人作風建設的承諾:
1、注重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動上與組織保持高度一致。
2、開拓進取,樂于奉獻,踏實做事,恪守黨員標準。
3、加強自身素質修養,轉變工作作風,樹立勤懇、務實、高效形象。
4、增強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承諾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