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的發布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如公告欄、微信群等,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實用的通知模板,幫助大家更方便地撰寫通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一
尊敬的家長:
您好!
根據上級教育部門有關通知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20xx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與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政府第98號政府令精神,“壯族三月三”放假時間為:4月8日(星期五)、4月9日(星期六)、4月10日(星期日)、4月11日(星期一)共4天;4月12月(星期二)正常上課。
節假日期間,請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做好防火、防交通事故、防煤氣中毒、防盜、防溺水、防觸電、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等衛生安全教育工作,同時同時結合清明節、“壯族三月三”等傳統節日,培養孩子對民族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過一個文明、祥和安全的假期。
祝家長、孩子們節日快樂!
xx小學。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二
各個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農墾局,自治區人民政府各個組成部門、各個直屬機構:
一、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xx月xx日至xx日(即農歷三月初二、初三)放假。
二、各個地各個部門要認真總結去年歡度“壯族三月三”節日的好經驗好做法,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辦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濃郁的群眾性節日。
三、節假日期間,各地各個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防止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祥和平安的`節日假期。
xxxx。
20xx年xx月xx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三
廣西三月三指的是農歷時間。
農歷三月三,亦稱“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三月初三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
廣西壯族三月三主要流傳在武鳴區東部羅波鎮、兩江鎮、陸斡鎮、馬頭鎮以及武鳴區西部的鑼圩鎮、靈馬鎮。中國古代就有“三月三,上巳節”的記載。唐代時期,杜甫在《麗人行》詩中描繪唐朝的風俗寫照:“三月三天氣新,長安水邊多游人。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四
“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農歷三月初三、初四)放假。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17號)精神,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為營造我區“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本自治區內4月1日(星期六)放假調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3月30日至4月4日。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政府第98號政府令精神,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20“壯族三月三”放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x天,x月x日(周六)、x日(周日)(即農歷三月初三、初四)放假,x月x日(周五)、x日(周一)補休。
二、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去年歡度“壯族三月三”節日的好經驗好做法,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辦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濃郁的群眾性節日。
三、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防止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祥和平安的節日假期。
2017年x月x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五
壯族過三月三大多是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壯族通常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飯。另外,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是廣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壯族“三月三”習俗,很多人只知道對歌談情,其實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六
全體員工:
一、清明節放假安排如下:4月x日(清明節)放假,4月x日補休,4月x日(周x)照常放假,共計3天。
二、“壯族三月三”放假安排如下:4月x日至4月x日(即農歷三月初二、初三)放假兩天,4月xx日(周x),4月x日(周x)照常放假,共計x天。
二、放假前各部門認真做好安全檢查工作,對所屬辦公室用電電源一律關閉,電源插頭拔下,并保證所屬辦公室門窗的關閉和落鎖。各部門要認真清理文件資料,將重要文件保管好,貴重物品放在安全處,防止被盜。財務部門要檢查保險柜等重要設施的安全穩固。以上安全檢查由各部門負責人落實到位。
三、節假日期間為事故多發期,在節日期間返鄉的.員工要注意旅途人身、錢物安全,假期結束后請按時返回公司。
最后,祝全體員工假期愉快,萬事如意!
人事行政部。
20xx年3月31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七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一、“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農歷三月初三、初四)放假。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為營造我區“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本自治區內4月1日(星期六)放假調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3月30日至4月4日。
二、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打造“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旅游文化消費品牌的工作部署,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壯族三月三”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打造成一個集民族文化、群眾體育、風情旅游、特色消費于一體的'旅游文化消費品牌。
三、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性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20xx年2月10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八
什么是三月三?三月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特有的節日,那么你知道廣西三月三放假幾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廣西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2023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出爐。今年“壯族三月三”,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3天。
今年農歷三月初三為4月22日(星期六)。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習慣節日放假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98號),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至23日(星期日)放假調休,共3天。
1.祭祖。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為主,他們會所有人出動帶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墳,其儀式主要有:除草添土,修整墓地,燒香上墳,供上祭品,跪拜敬酒,焚燒錢物,插標掛錢,燃放鞭炮,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幸福安康。祭拜完了大家會聚在一起吃飯,這種聚餐的方式很融洽,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家族感。
2.五色糯米飯。
“三月三”節慶開始前,家家戶戶都會選出優質的糯米,用不同草藥的汁液浸泡糯米,使之染色后蒸熟,即為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除了象征著五谷豐登、幸福吉祥外,因為五種顏色代表著陰陽五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用于祭祀祖先,可祈求一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此外,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而五色糯米飯有驅寒避邪的功效,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適當進食一些五色糯米飯,有利于驅趕身體內的寒意。
3.撞彩蛋。
在節慶期間,各家各戶精選出雞蛋,煮熟之后用各種顏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紅色為主,因為紅色代表著紅紅火火的好兆頭。小孩們會將彩蛋掛在身上,在外出游玩時,碰見相同掛彩蛋的伙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游戲,將兩只雞蛋對碰,沒有裂痕的一方則為勝者,在民間,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著撞到好彩頭。
4.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工藝品,制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征著純潔的愛情。
5.跳竹竿舞。
兩根大竹竿平擺在地上,在兩根大竹竿外面,兩人一對,面對面持小竹竿,沿著大竹竿來回滑動碰擊,舞者在兩竿滑動相撞的空隙中跳動。舞蹈動作為模仿螞蟻、斑鳩、豹子、畫眉等動物形態起跳,活潑歡快。而竹竿舞一般分山間偶遇、搭橋過河、相戀、抬新娘回家四個環節組成,各個環節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摯的情感與飽含著許多原生態的審美元素,古樸自然。
6.對歌談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點進行對唱。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脫口而出。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然后歌聲更加甜蜜,遂訂秦晉之好。
優秀傳統文化經歷了歲月的考驗和提煉,留下來很多精華,閃耀著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燦爛光芒。因此,我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起源于中華民族原始社會的原始制度,相傳是黃帝的誕辰。壯族民間也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流傳最廣的就是劉三姐的故事。相傳在唐代,歌仙劉三姐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在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后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三月三起源于中華民族原始社會的原始制度。相傳農歷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自古皆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為最隆重。關于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有人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禮教的束縛,使他倆不能結為夫妻,于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關于三月三的由來傳說,流傳最廣的就是劉三姐的故事。相傳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聰明過人,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在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后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這些傳說現已難于考證,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于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說明當時的歌圩也很興盛。宋元以后,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娛樂和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并出現了拋繡球的游戲。到了清代,在三月初三的時候,人們還會舉行千上萬人參加的大型活動。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九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一、“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4月18日、19日(即農歷三月初三、初四)放假。
二、4月20日(星期五)與4月15日(星期日)調休,4月15日(星期日)上班。
三、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打造“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旅游文化消費品牌的工作部署,組織引導開展好20xx年“壯族三月三”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打造成一個集民族文化、群眾體育、風情旅游、特色消費于一體的旅游文化消費品牌。
四、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性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20xx年xx月xx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
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例如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也是廣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
節前家家戶戶準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或黃梔子、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米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后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
1、搶花炮。
在農歷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后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為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2、對歌談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點。小伙子在歌師的指點下與中意的姑娘對歌。
3、打扁擔。
打扁擔是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每一個壯家人都是打著堂的演員,婦女的動作輕巧優美,男子的動作剛勁有力,自娛自樂的“打著堂”,寄托著壯族人民祈望豐收的愿望。
4、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工藝品,制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征著純潔的愛情。
5、打銅鼓。
廣西的一些少數民族素來有在節日慶典或祭祀中擊打銅鼓的習慣,這一風俗一直沿襲至今,現在東蘭、天峨等地壯族群眾每年過三月三和春節,都安、巴馬、大化等地瑤族群眾過祝著節,南丹瑤族舉行葬禮祭祀,南丹中堡苗族過春節或遇上喜慶時都要以擊銅鼓的方式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
6、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意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運氣”的意頭。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一
尊敬的家長:
您好!
孩子們即將迎來自己的節日-——六一國際兒童節,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我校根據上級部門關于“六一”放假的通知精神,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一、5月31日(星期二)下午2:30——4:00開展慶六一游園活動;放學時間照常。
二、6月1日(星期三)放假一天。
三、6月2日(星期四)學生照常回校上課。
放假期間愛心提示:
1、放假期間,天氣多變,請家長注意溫差變化,預防著涼生病。
3、不要帶孩子到人多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督促幼兒勤洗手,注意衛生,以免感染傳染病。
4、放假期間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注意營養均衡,不要吃上火和油膩的東西,多喝開水,多吃蔬果。
祝愿您和孩子度過一個溫馨而快樂的六一國際兒童節!
虎門鎮太平小學。
20xx年5月26日。
親愛的各位家長: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快到了,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節日,讓孩子們的才藝充分得到展示,讓家長朋友們積極參與到我園的活動中來,我園定于20xx年5月28日(星期六)上午組織開展文藝演出,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場時間:5月28日上午07:30—08:30。
二、活動地點:白鷺洲國際大酒店一號會議廳。
三、演出時間:5月28日上午09:20—12:30。
四、注意事項。
1.請各位家長為幼兒穿上夏裝園服及白網鞋。
2.請家長在家里為幼兒準備早餐,并為幼兒準備一點食物及垃圾袋。
3.請家長準時將幼兒送到白鷺洲國際大酒店交給本班老師為幼兒化妝。
4.在活動中,請家長朋友不要吸煙,不大聲喧嘩、不隨地走動、不亂扔垃圾,在指定位置觀后演出,并注意安全。
5.活動結束前請家長不要帶走幼兒;必須等活動結束后,家長到本班老師處簽字領幼兒方可離開,同時提醒注意返途安全。
6.“六﹒一”兒童節(星期三)放假一天,星期四正常上課。
思南縣小英豪幼兒園。
20xx年5月26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二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政府第98號政府令精神,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年“壯族三月三”放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農歷三月初三、初四)放假,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補休。
二、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去年歡度“壯族三月三”節日的好經驗好做法,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辦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濃郁的群眾性節日。
三、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防止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祥和平安的節日假期。
三月三節日各地習俗:
漢族:
薺菜煮雞蛋。
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采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
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是由此節派生出的一種風俗。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人們要到河邊去野餐。有的將酒杯投入緩水中,讓酒杯隨流而下,下游不遠處等候的人則將酒杯從水中拾起,然后一飲而盡,這叫“曲水流觴”;有的將煮熟的禽蛋,投入水中,像酒杯那樣在水中順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們則將禽蛋從水中取出,然后剝而食之,這叫“曲水浮素卵”;有的則將紅棗投入水池中,然后照禽蛋的方式那樣將紅棗拾食,這叫“曲水浮絳棗”。這種習俗,在至今我國一些地區和少數民族中流行。壯族、侗族等兄弟民族,三月三還有吃彩蛋的習俗。
古代,人們舉行完祓禊儀式后,就坐在環曲的水渠邊,把盛著酒的觴(古代盛酒器,為橢圓形帶柄的淺木盤)放于流水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并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觴”要算王羲之與其友在會稽的聚會了。晉永和三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邀親友謝安、孫綽等41人,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修禊,并傳承古俗舉行了“曲水流觴”活動。大家飲酒賦詩,論文賞景。王羲之揮毫作序,乘興而書,成就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后人贊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正因如此,后人亦此碑貼稱為《禊貼》。
在紹興,由“曲水流觴”活動形成的這種飲酒賦詩的雅俗一直盛傳不衰。直至今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中外書法家都要到紹興亭聚會,舉行“曲水流觴”的活動,詠詩論文,潑墨揮毫,紀念王羲之。有趣的是,我國“曲水流觴”之俗還東傳日本。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春游時間有先有后,農歷三月初三與清明節時間相近,且“修禊”這一帶有信仰民俗色彩的活動已逐漸被水邊飲宴、郊外游春取代,故三月三春游又漸與清明踏青混同。此外,據傳三月初三是西王母的生日。這天,人們要到娘娘廟西王母的神像前祈禱求福。有些地方還有將涂彩的熟雞、熟鴨投入河后,人們在各處守候,等其漂來取食的習俗。四川忠縣則在這舉行“三月會”,紀念古代巴國英雄巴曼子。
三月初三在有些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壯族人民在農歷三月三舉行盛大的節日歌會——歌圩,壯語稱“窩被節”。相傳這天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遇難日,故設節紀念。劉三姐是唐中宗時壯族著名的'女歌手,這位歌圩培育的歌仙,會唱許多優美動聽的山歌,被人們尊為對歌活動的創始者和傳播者。
歌圩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做用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等染成的五色糯米飯,還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來旁觀助興。對歌的內容十分豐富,有知識性的盤歌、斗智的蠻歌和情歌等。內容則是天文地理、文學、社會、倫理道德等無所不包。其中情歌又分為見面歌、邀請歌、愛慕歌等等。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在歌圩旁邊,攤販云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巴馬的盤剛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歌聲像條紅線,牽著兩顆愛心,若姑娘中意小伙子,便趁旁人不注意,將手中繡球贈與他,“他”則回贈手帕、毛巾等物。另一表達感情的交際工具便是彩蛋。小伙子在歌圩上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若不愿意,就握住彩蛋不讓碰;若有意就讓小伙子把蛋碰裂后一起吃,同時也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如今三月三已成為國際性的歌節和具有新時代氣息的綜合性文化節日。
侗族:三月三花炮節。
三月三花炮節是侗族人民傳統的體育盛會,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這天,湘、桂、黔交界的侗、壯、瑤、苗、漢等族的男女青年,身著民族盛裝前來廣西三江富祿地區赴會。后生們紛紛向姑娘們贈送糖果,哪個姑娘得到的糖果最多,她便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姑娘。搶花炮是花炮節的主要活動。待炮聲一響,那個圈有紅綠布條的鐵圈沖上天空,立即成為全場注目的焦點,場上上百名隊員爭相搶奪,搶走花炮的選手意味著智勇雙全,他們不僅能獲得長者頒發的獎品,也會得到姑娘們的青睞。花炮會上,大家聚在一起吹蘆笙、對歌、唱彩調、看侗戲,斗牛、斗雞、斗鳥等,到處是一片歡樂的景象。在三月三這天,布依、彝等族要宰牛殺豬祭祀灶王和山神,同時還要掃寨趕鬼,外人絕不能在這天進寨,否則被認為是破壞掃寨。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民間傳統習俗。這天,彝、白、傣、苗、哈尼、納西、僳僳等民族的青年男女,身著節日盛裝,呼群約伴,到西山踏青游春,大家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節日的歡樂,日暮興盡方歸。
黎族:三月三愛情節。
海南黎族在農歷三月要過“愛情節”,這最初本是黎族美孚支系特有的節日,后逐漸發展成為整個黎族的節日。它的形成與黎族的婚制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這天,必定舉行篝火歌舞晚會。篝火旁,黎家姑娘、小伙和著節拍,跳起歡快的“檳榔舞”和“竹杠舞”等。待月上中天,“山戀”開始了,男女青年在山林里、溪水邊,三五成群的對歌擇偶。中意的便雙雙離群,互贈定情信物,小伙子將耳鈴或手鐲為姑娘戴上,姑娘則將自織的七彩腰帶系在情郎腰間。這種對唱情歌擇偶的傳統已延續了兩千多年。現在的“三月三”,除傳統歌舞外,還有經貿交流等活動。
布依族,于這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
畬族,家家都做烏米飯,全家共餐,饋贈親友,歡度“烏飯節”。
在廣西壯鄉,到處都是歌的海洋。歌墟,是壯族人民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舉行的節日性聚會,它是以對歌為主體的民俗活動。
瑤族以三月三為“干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并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后云集于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三
壯族三月三來源于對北方大帝真武神的祭祀,壯族三月三是對中國古代“上巳節”的傳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3“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一覽),以供大家參考!
今年農歷三月初三為4月22日(星期六)。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習慣節日放假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98號),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至23日(星期日)放假調休,共3天。
壯族過三月三大多是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壯族通常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飯。另外,艾糍粑、粉蒸肉、黑糯米酒是廣西“三月三”的特色食品。壯族“三月三”習俗,很多人只知道對歌談情,其實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三月三又稱元巳、上巳節。
相傳,遠古的壯鄉有個員外生了三個美若天仙的女兒,長女和次女都嫁給了大戶人家的公子,只有名叫麗妹的三女兒還沒有嫁出去。她聰明過人,能詩能歌,心地善良,經常背著家人樂善好施。芳年十八時,盡管追求她的富人官人絡繹不絕,但她都一一回絕,弄得父母傷透了腦筋。
原來麗妹早有了心上人,他是本村貧窮人家的子弟,村民管他叫阿強哥。阿強雖出身貧寒,但心地善良,經常為窮人做好事,無論誰家有什么農活忙不過來,他總是擠出時間前去幫忙,他家有什么好吃的,也少不了鄉親們,因而得到了大家的厚愛。
通過這次比賽,麗妹對阿強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尤其對他那聰明絕頂,現編現唱以及樂于助人的品格深感敬佩,于是產生了愛慕之情。在大家離去后,麗妹有意留了下來,含情脈脈地對阿強吐露了自己的愛意,并發誓說:“如阿強不娶她,她也一輩子不嫁人。”
對她的話,阿強十分高興,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世,難為情地推辭說:“我出身貧寒,恐怕你父母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麗妹緊緊抱住他,告訴他:“不會吧,只要你登門求親,他們會同意的。”麗妹追求阿強哥相親們都知道了,他們都說愿意為阿強捐獻彩禮,只要員外家人開恩。
一個深更半夜,麗妹跳窗找阿強哥去了,正當他們相互傾吐衷腸之際,員外家丁闖了進來,強行把麗妹抓了回去,麗妹泣不成聲,祈求父母成全她和阿強的這門婚事。說阿強雖家境貧寒,但憑他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一定會有好日子過的。但固執的父母還是不同意她的哀求。癡情的麗妹眼看不能與阿強結為夫妻了,便心灰意冷,萌發了輕生的念頭。
到父母都散去入睡后,留下遺書,便懸梁自盡了。門外的丫鬟朦朧中醒來,聽到閨房內有異常,打開門一看,她簡直驚呆了,麗妹已經尋短見了。她拼命呼救,頓時,員外一家嚎哭起來,他們看著遺書,悔恨不該干涉女兒的婚姻自由,鄉親們聽到哭聲,知道了麗妹為了反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而憤怒死去,對她深感同情,對員外夫婦極為憤慨。
再說阿強從員外家提親不成,回到家后,茶飯不思,一頭栽倒在床上,父母怎么叫喚他,就是不坑聲。當麗妹殉情的噩耗傳來,無疑是給阿強重大的精神打擊,他腦子嗡嗡作響,想到生不能結為夫妻,死了再陰間也要結為夫妻。
想到這里,他起身走出了家門,三步并做兩步,走到員外家,“哇”的一聲撲到了麗妹的尸體上,說時遲,那時快,他猛的起身一頭撞到梁柱上,也殉情了。這一天正是農歷三月三日,鄉親們見壯鄉的好兒子,好女兒雙雙殉情了,個個悲痛萬分,哽咽著,哭泣著。有的還以山歌老歌頌他們忠貞不屈的愛情,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三天后才隆重地為他們倆下葬。
為了紀念他倆,每年人們便在三月三這一天,蒸上糯米飯,帶上雞鴨魚肉,上山為他們掃墓,同時聯歡唱歌,歌圩就這樣形成了。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四
經自治區政府同意,2016年“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放假時間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農歷三月初三、初四。
因為2016年“三月三”放假時間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補休,這意味著廣西人將可以享受一個四天的小長假。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去年歡度壯族“三月三”節日的好經驗和好做法,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辦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濃郁的群眾性節日。同時,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防止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祥和平安的節日假期。
閩南人每逢農歷三月初三,有敬祖舊俗,叫做“三、三節”,也叫做“三日節”。“三月三”的由來根據傳說是和民族英雄鄭成功有著密切的`關系。
臺胞中,有的家庭在清明節掃墓,有的家庭在三月節(三日節)掃墓,前者為泉州移民,后者為漳州移民。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日敬祖的時候,人們用薄餅祭祖宗,然后一家圍著吃食薄餅。薄餅,也叫潤餅或春餅,由精面粉制成薄而韌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餅的關鍵在于配料。配料或稱為餡,通常用豆腐干、豬肉、豆芽菜、筍片、紅蘿卜、白蘿卜、韭菜、蒜白等合起來炒煮而配成。吃時將配料放在薄餅皮上,卷成竹筒狀,表面涂些辣醬,芥末等,因各種菜肴混合一起,吃起來味香可口。有人說,閩南烹飪中,沒有什么比薄餅更好吃的了。
“三月三”也是苗族人民紀念先祖的傳統節日。據苗族古歌中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鄧、盤、李、趙、蔣)遠渡重洋來到海南島。他們在過海途中約定:到岸后,各走一方,各自為生,但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后來,遵照祖先的囑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團聚在一起,以紀念自己的祖先。
農歷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
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后飛上月宮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文檔為doc格式。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五
各位艾美的學員及家長們:
您好!四月清明節、廣西“三月三”節假日即將來臨。現將兩個節假日本校放假時間安排提前告知大家。
【清明節】:4月5、6、7號成人及小孩課程暫停,8號正常上課。(8號少兒課程因學校補課所以暫停,9號正常上課。)。
【三月三】:4月18、19、20、21、22號(共五天)成人及小孩課程暫停,23號正常上課。(4月18.19號成人部分課程開課,以本班老師通知為準。)。
xxx。
20xx年xx月xx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六
“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的重要節日,也是當地漢、瑤、苗等民族的重要節日。剛剛!“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連休3天!每年農歷“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
3月14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2023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出爐。今年“壯族三月三”,4月21日至23日放假調休,共3天。
今年農歷三月初三為4月22日(星期六)。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習慣節日放假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98號),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至23日(星期日)放假調休,共3天。
農歷三月初三,俗稱“三月三”,是壯族人民舉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節(歌舞節)。
“歌圩”,是外族人給壯族定的漢名,壯語叫“歡龍垌”,意思是到田間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歡窩敢”,意為出洞外唱的歌。因為過去壯族人很少建寺廟,神像都放在巖洞里。巖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須保持肅穆,只有到巖洞外才能放聲自由歌唱。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關于它的來歷,民間有許多動人的傳說。
一說古代有一對情人,經常唱山歌來表達愛意。但由于封建禮教的束縛,兩人不能結為夫妻,于是他們雙雙殉情。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傳說最廣是關于劉三姐的:壯族歌仙“劉三姐”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后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這些傳說現已難于考證,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于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這說明當時的歌圩也很興盛。
宋元以后,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娛樂和男女談情說愛的場所,并出現了拋繡球的游戲。女子將繡球拋給自己心愛的男子后,雙雙退出歌場,互贈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萬人參加的大型活動。到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圩活動的就有二十六個縣,幾乎遍布廣西各地。
壯族對歌的場所叫歌坪,壯語“歡龍洞”。意思是到田間唱,也叫“歡窩敢”,即到巖洞外唱歌。屆期,人們用楓樹葉、黃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飯,以祭奠劉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說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樣興旺茁壯。
壯族歌墟,是壯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它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關于它的來歷,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以“賽歌擇婿”的故事流傳最廣。傳說在很久以前,一位壯族歌師的女兒,品貌端序、美麗,歌聲婉轉清脆。歌師一心想為女兒選一個歌才、人品都出眾的青年做女婿。消息傳開,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來賽歌,負者自然離去,歌才最好的一個小伙子留下來與歌師的女兒成了親,他們的結合被傳為佳話。從此,男女青年借歌傳情擇偶。就形成了歌墟。
壯族三月三歌節這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對象以歌對答,此起彼伏徹夜不息。所唱內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一不唱。在歌圩中,還有拋繡球作為定親信約的,所以,它又是戀愛中青年傳達情意的場合。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男女青年山歌對唱,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繡球則是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伙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
歌圩上還舉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有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七
留守南寧的市民可以在4月8日到南寧民歌湖景區觀看“首府三月三文化藝術節”。當天將有一系列的活動,主會場有開幕式,可以欣賞到馬山會鼓、陳春燕《踏歌來》及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等文藝節目的演出;在民族文化匯演區,全區12個世居民族同胞能歌善舞,各民族文化豐富多元,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在民歌湖水上舞臺上,將為民眾呈現不同的民族主題歌舞活動,展現民族大美。
南寧海底世界。
免費試穿民族服飾。
“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的重要民俗節日,也是黎、瑤、苗等民族的重要節日。南寧海底世界將結合廣西特有的“三月三”節日通過各項活動,讓廣大游客在游玩的同時更了解各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例如海洋館外設有民族文化背景墻,并提供各民族服飾讓游客免費試穿拍照,照片可上傳到南寧海底世界微信公眾號進行評選,選出您心目中的最美民族女孩,最帥民族男孩,票數最多的設有現金獎勵。現場還有多項拋繡球游戲,游客不但有得看,也可以親自上場參與互動,贏取獎品。
九曲灣景區。
溫泉門票惠游客。
4月8日-11日,九曲灣景區準備好各種藥浴溫泉等你來,同時還推出了門票惠游客活動。游客到九曲灣景區,現場購入園溫泉門票可享受到買三送一的優惠。還有碰彩蛋活動可以參加,即憑鑰匙牌現場關注國悅九曲灣溫泉度假村官方微信送彩蛋一個(一個微信號限領一個,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599元溫泉住房養生套票可享受單間1間+2人溫泉+2人早餐(需提前預定,數量有限)。同時還有超值午夜房288元(含雙早)。
武鳴伊嶺巖風景區。
最炫壯族民族服飾風。
4月8日—11日,20中國壯鄉·武鳴“壯族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伊嶺巖壯族服飾、壯民族文化特色展精彩亮相伊嶺巖。此次展出的服飾造型樣式豐富,裝飾手法巧妙,工藝技術精湛。
本次壯族服飾展示從8日—11日,每天演出三場,分別展示了南壯、北壯、黑衣壯、藍衣壯等壯族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民族服飾共100多套。這些服飾以壯族傳統服飾為基調,又融入了現代時尚的元素,不僅讓人感受到壯民族服飾所展示的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了解到壯民族和諧自然、勤勞淳樸的生活,以及神秘而深厚的文化古風。服飾展示過程中還穿插了與游客互動,讓游客能更深入了解壯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從中得到有益的體驗和審美的愉悅享受。
隆安龍虎山。
山歌唱響龍虎山。
“三月三”期間,龍虎山的“猴子媽媽”及“壯鄉歌后”們每天都會在金龍寨唱響動人的山歌,迎接遠方到來的游客朋友。在這里,你不但可以和“壯鄉歌后”們對唱山歌,龍虎山的“猴子媽媽”還將帶著你一起參與到精彩紛呈的壯鄉特色活動中,如跳竹竿舞、拋繡球比賽、板鞋競走等。讓你在龍虎山體驗到不一樣的“三月三”。
在龍虎山金龍寨,游客不但可以一睹壯鄉五色糯米飯獨特的制作過程,還可以一邊品著春茶一邊吃著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五色糯米飯。
大化七百弄景區。
山歌碰蛋節等你來。
七百弄一帶的壯、瑤等少數民族,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貢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圩,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圩時,還要“碰蛋”。
“碰蛋”是“三月三”歌圩中一種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意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靖西通靈大峽谷景區。
景聯快運助你直達景區。
4月8日—4月11日,這個小長假去通靈大峽谷體驗別樣的峽谷壯鄉“三月三”。
靖西市的通靈大峽谷是藍衣壯的天下,為迎接“三月三”,阿哥阿妹們舉辦隆重的民俗表演,為游客準備特色的舞蹈、熱鬧的游戲、動人的歌聲。“上刀山”“草裙舞”“搶新娘”“拋繡球”等節目深受游人青睞,跟著美麗熱情的壯家阿妹,一同感受藍衣壯獨特的魅力。
梧州藤縣石表山。
山水風情民俗文化節。
4月8日—11日梧州藤縣石表山風景區綜合桂東南地區濃厚的民俗風情,美麗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感受,石表山景區的經典旅游產品、趣味游樂項目的更新、升級,石表山景區景點的深度體驗以及結合全國各地旅游主題活動的精華亮點;匯總成為:“漫游石表山美麗山水、賞一方民俗風情旅游”的一系列活動。
區內則是短線游唱主角,民俗游賞花游吸引大量游客。
老撾萬象街頭當地人過潑水節。
4月1日,南寧的陳女士出發前往俄羅斯進行11日游,這是她與友女早早就計劃好的——清明節加上“三月三”這兩個假期,足夠她做一次長途旅行了。隨著“三月三”假期的來臨,記者了解到,有的人已經開始進行自己的假日旅行計劃了。而今年因為清明節與“三月三”假日挨得近,邕城呈現出與去年不同的旅游業態。
東南亞游多數已報滿。
“‘三月三’假期,我們社控的機位全都賣完了。”4日,廣西風華國際旅行社總經理葉強武這樣告訴記者。據他介紹,早在3月底,“三月三”假期的旅游各線路就已停止收客,共有500名游客將通過該社組織出境游,旅游線路主要集中在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行程都以五六天為主,團費也多在6000元以內。
廣西森林國旅副總經理葉顏亮告訴記者,今年“三月三”假期,出境游的主角還是包機游線路,所以東南亞游如越南蜆港、泰國、柬埔寨包機航線,因為交通便捷而受市民喜歡;此外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游,也由于可以從南寧出發而成團率高。
實際上,今年“三月三”出境游火爆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正值亞洲多國的旅游旺季。據悉,目前是日本、韓國櫻花盛開季,而4月上旬又逢泰國、老撾的潑水節。所以許多人趁“三月三”假日去欣賞日本、韓國的櫻花,感受泰國、老撾的新年潑水節。而一些去過這些地方的游客,則會選擇去阿聯酋迪拜或者埃及、伊朗、南非等中東非國家去旅游。
在采訪中,葉顏亮表示,“三月三”是廣西人集中出游的`小高潮,從南寧出港的包機游,價格也會比平時的略漲點,回歸到正常的包機游價格,因此市場上不太能找到像3月下旬那種“買二贈一”的低價促銷活動了。
國內游自助游也熱。
4日上午記者還看到,有的旅行社在推銷4月8日出發的北京雙飛游,這說明這條線路并沒有收滿客。葉強武對記者說,今年“三月三”期間國內游線路以麗江自由行比較突出,該社的麗江自由行機票早早就銷售一空了。而葉顏亮則告訴記者,國內游計劃出得較慢,而很多人則選擇自駕游為主。
廣西康輝國際旅行社經理秦志勇表示,進行出境游的游客往往早早就做好準備工作了,但國內游的人出手就會慢點,不出國也沒有長線外省游計劃的游客才會把目光投向短線游。今年清明節與“三月三”靠得近,有些人回家過清明,返程時會多預留些時間出來,怕車被堵在路上而影響后面的出游安排。目前廣西周邊三四天游較火爆,比如前往貴州西江千戶苗寨、廣東的湛江,以及茂名等線路。
另外,到廣西周邊游,很多人選擇在“三月三”假期進行自駕游,所以今年廣西周邊游自駕游也會很火爆。
民族風情游亦火爆。
“三月三”是廣西人自己的假日,廣西各地都策劃了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活動。今年三江侗族自治縣有豐富的活動,如4月9日-10日有“牛王”爭霸賽,這是當地一項重要的民間民俗活動。“三江縣城的房都很緊張。”正在三江的柳州壺城旅行社三江分社傅總經理4日通過電話告訴記者,他4月8日-11日的行程已有近千人報名,其中9日最火,將有600人左右到三江游玩,以致縣城的客房都比較緊張,有的團干脆被安排到丹洲古鎮入住。而秦志勇也告訴記者,該社“三月三”假期,將組織300人赴三江游。
除了三江外,百色也很火爆。據廣西唐老鴨國際旅行社趙皖玉介紹,4月8日-11日,共有22輛車、近千人前往百色。南湖國旅總經理莫濤也告訴記者,該社收到的百色游客人也很多。
此外,秦志勇表示,這段時間一日游也很火爆,這是為那些不打算出遠門旅游,只想當天來回的游客準備的;如南寧的龍虎山和大明山,隆安的布泉河+更望湖賞蕎麥花一日游等。“隆安更望湖賞蕎麥花花期短,只能持續到4月17日,因此去那里賞花的游客在時間上比較集中;而這次“三月三”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旅行社會天天都成團發團的。”秦志勇信心滿滿地說。
自助游火爆景區服務“來一套”
為自助游客提供服務成為一些景區新服務賣點。
去年“三月三”假期,許多廣西人選擇前往廣東、湖南和貴州等周邊省份及境外的新、馬、泰等國家旅游。眼看今年“三月三”假期就要來了,區內一些景區坐不住了,忙著出招攬客,他們的辦法是為自助游客排憂解難,解決交通或門票和酒店服務等問題。
景聯快線正式開通。
為了解決南寧游客到靖西沿途景區游玩時的交通問題,通靈景區推出了“景聯快線”服務,即景區直達快線產品和直達快線自助游。這一舉措既為游客解決了出游的交通和景區排隊入園等繁瑣問題,也讓游客在景區內自在暢游,避免了匆忙趕場和無序游覽浪費時間等問題,為游客省去了旅途中諸多麻煩與擔憂,真正實現輕松自由行。
據悉,這條快線是天天發車,每天有2條發車線路4個班次,分為a線和b線。
a線每天7:00從南寧民族廣場出發,途經南寧火車東站、明仕田園、德天瀑布、古龍景區,抵達通靈景區;當日16:00從通靈景區原路返回南寧。
b線于每天8:00從通靈景區出發,途經古龍景區、德天瀑布、明仕田園,抵達南寧火車東站;當日14:30從南寧火車東站原路返回。
這意味著,游客可乘坐快車直達通靈、德天等4大景區中的任何一個景區,并可根據自己的游玩時間自由選擇返程時間,大大方便了自助游游客。
在旅游市場逐漸以散客化、自由行為主導趨勢的行情下,以自駕車和私人訂制為主,自由選擇、自助決定的出游方式是80后、90后的最愛。在這種趨勢下,“桂西南旅游”應運而生,致力于打造廣西西南地區旅游自由行第一品牌。
“桂西南旅游”是廣西德天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旅游電商平臺,成立于。在3年時間里,“桂西南旅游”的各項數據都在不斷刷新,微信服務號的粉絲數已超過1.5萬人。20,受到南廣高鐵的貫通、熱播劇《花千骨》和《蜀山戰紀》帶來的影視效應,以及“桂西南旅游”舉行的德天旅游聯盟9周年嘉年華等活動影響,景區的人氣不斷提升,形成了“淡季不淡”的新態勢。德天集團的電商營業額也超過600萬元,年營業額則以300%的速度高速增長。
為了回饋粉絲的支持,“桂西南旅游”在3月26日、27日舉辦了兩場主題為“我是桂粉我大牌”的粉絲觀影會,免費觀看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在映前30分鐘,向各位粉絲推薦了“桂西南旅游”和德天旅游聯盟景區,讓粉絲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互動抽獎環節是回饋粉絲必不可少的活動,抽獎獎品不僅包含了景區門票,更送出價值18888元的明仕山莊總統套房度假套餐。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八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農墾局,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一、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xx月xx日至xx日(即農歷三月初二、初三)放假。
二、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去年歡度“壯族三月三”節日的好經驗好做法,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辦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濃郁的`群眾性節日。
三、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防止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祥和平安的節日假期。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20xx年x月xx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十九
經自治區政府同意,“壯族三月三”期間,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放假時間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農歷三月初三、初四。
因為20“三月三”放假時間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補休,這意味著廣西人將可以享受一個四天的小長假。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去年歡度壯族“三月三”節日的好經驗和好做法,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辦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濃郁的群眾性節日。同時,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防止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祥和平安的節日假期。
三月三的習俗。
閩南人每逢農歷三月初三,有敬祖舊俗,叫做“三、三節”,也叫做“三日節”。“三月三”的由來根據傳說是和民族英雄鄭成功有著密切的`關系。
臺胞中,有的家庭在清明節掃墓,有的家庭在三月節(三日節)掃墓,前者為泉州移民,后者為漳州移民。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日敬祖的時候,人們用薄餅祭祖宗,然后一家圍著吃食薄餅。薄餅,也叫潤餅或春餅,由精面粉制成薄而韌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餅的關鍵在于配料。配料或稱為餡,通常用豆腐干、豬肉、豆芽菜、筍片、紅蘿卜、白蘿卜、韭菜、蒜白等合起來炒煮而配成。吃時將配料放在薄餅皮上,卷成竹筒狀,表面涂些辣醬,芥末等,因各種菜肴混合一起,吃起來味香可口。有人說,閩南烹飪中,沒有什么比薄餅更好吃的了。
“三月三”也是苗族人民紀念先祖的傳統節日。據苗族古歌中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鄧、盤、李、趙、蔣)遠渡重洋來到海南島。他們在過海途中約定:到岸后,各走一方,各自為生,但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后來,遵照祖先的囑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團聚在一起,以紀念自己的祖先。
農歷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
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后飛上月宮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二十
各縣、自治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臨桂新區、漓江風景名勝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委、辦、局,中央、自治區駐桂林各單位,各企事業單位: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2017年“壯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精神,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2017年“壯族三月三”放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壯族三月三”期間,本市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農歷三月初三、初四)放假。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7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6〕17號)精神,清明節放假時間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為營造我市“壯族三月三”良好節日氣氛,本市內4月1日(星期六)放假調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壯族三月三”和清明節放假時間為3月30日至4月4日。
二、各縣區、各部門要按照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打造“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旅游文化消費品牌的'工作部署,組織引導開展好今年“壯族三月三”節日的相關活動,把“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打造成一個集民族文化、群眾體育、風情旅游、特色消費于一體的旅游文化消費品牌。
三、節假日期間,各縣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度過一個祥和平安的節日假期。
桂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2月14日。
壯族三月三放假通知(精選21篇)篇二十一
尊敬的'家長:
您好!
"壯族三月三"放假時間為:4月8日(星期五)、4月9日(星期六)、4月10日(星期日)、4月11日(星期一)共4天;4月12月(星期二)正常上課。
節假日期間,請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做好防火、防交通事故、防煤氣中毒、防盜、防溺水、防觸電、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等衛生安全教育工作,同時同時結合清明節、"壯族三月三"等傳統節日,培養孩子對民族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過一個文明、祥和安全的假期。
祝家長、孩子們節日快樂!
xx小學。
20xx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