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卒中工作匯報 卒中病房未來發展篇一
1.組織方式
有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三級查房,三級醫師臨床業務查房是查房活動中心,由各診療單元主任醫師負責實施。上級醫師查房大體分為準備、查房、討論處理三階段。此外還有護理、醫療行政等查房活動。
2.查房時限
對查房規定必要的時限,使醫師醫療活動按規律進行是查房質量的基本保證。住院醫師應保證足夠的時間接觸病人,每天至少兩次查房即晨間查房及下班前巡視。主治醫師查房,應有一定的時間查閱資料,采取定期重點查房與臨時查房相結合,通常每周2~3次。主任醫師負責病房診療單元的查房業務指導,每周1~2次典型查房。
3.查房效果評定
三級醫師查房效果的考核,不僅有利于提高查房質量促進各級醫師重視這一基礎實踐活動,而且是醫療質量的重要保證。查房效果評定內容:(1)查房責任是否清楚。(2)查房指示是否及時落實。查房效果評定方法:建立三級醫師查房登記冊,查閱查房活動內容;檢查病案核實查房質量;實地考察醫師對病人病情、診療情況的了解、掌握程度;參加主任醫師查房活動,評價總體效果;調查病人對查房的意見。綜合各項結果評分,并將信息反饋診療小組。會診
1.會診形式
按會診涉及學科范圍分有科內會診、科間會診、多科系會診、院際間會診;按病情緩急程度,會診時間要求有急、重危病例的急會診,慢性病例、疑難病癥的擇期會診;為教學需要或臨床經驗交流而設的定期會診。
2.會診資格
科內會診由主治醫師參加,科間會診一般由中級以上職稱者擔任,疑難病例由高級職稱者前往。病例討論
1.病例討論由主治醫師或主任醫師提出并主持,與全院醫療活動相關的病例討論由科主任提出報院里批準。按不同目的確定參加病例討論人員范圍。
2.隱患病例討論
存在醫療缺陷但未造成嚴重不良后果,通過討論總結經驗教訓,提高防范意識;
3.死亡病例討論
為總結經驗提高搶救、診療水平所進行的常規討論; 4.教學典型病例討論
病例典型、起示范作用; 診療計劃
計劃診療由住院醫師擬定,主治醫師修正,主任醫師決策。通過各級醫師查房、監督檢查實施情況。醫囑
1.長期醫囑
醫囑維持時間超過24小時,相對穩定有規律、連續進行的診療措施。
2.下達醫囑的要求
下達醫囑必須填寫清楚確切時間,核對病人姓名、年齡、住院床號。內容要求按_制定的醫院工作制度中規定的標準執行。下達醫囑后應復核一遍,然后簽字。取消、更改醫囑應有明顯標志(如用紅筆書寫)。執行醫囑時,對醫囑表達不清楚、內容不確切的應要求重新開出并詢問明白,不可馬虎從事。病歷書寫
1.基本要求
真實完整,文字精練,字跡清晰,科學性強,表達準確,標點符號運用正確,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關鍵性情節因果關系交待清楚,及時完成,計量單位標準。2.書寫責任
住院醫師書寫住院病歷、診療各項記錄、病程演變、上級醫師查房意見;主治醫師審查或補充;主任醫師全面審查病案,合格后簽字以示負責。
3.病歷質量評審要求
病歷質量評審實行三級監督檢查制度。一級自我監督,以診療小組為單位,主治醫師通過查房對病案及時修正并按標準評估,出院時作總評分;二級評審由診療單元主任醫師全面評價;三級評審由院指定病案管理專家專審,提出評審級別。對病歷存在的問題歸類總結公布,優秀病歷展示獎勵。晨會與值班制度
值班制度是在夜間、節假日及集體學習、勞動和會議等時間,設值班醫護人員履行巡視病房,完成新入院、危重病人及急診會診醫療診治任務和急癥手術。遇到重大問題及復雜疑難病例需立即解決的及時向上級請求報告,并寫好病歷及病程記錄。
重癥監護病房的組織管理 概念和特點
收治對象是有生命危險但仍有救治可能的各種危重病人,包括高危術后、中毒、嚴重創傷、各種休克、心力衰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急性發作、急性腎功能衰竭、代謝性疾病危象、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其他嚴重創傷如多發性損傷、破傷風和重癥肌無力等。不收治傳染病、精神病和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病。設備精良:除一般病房應有設備外,配備特殊醫療器械及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裝備的監護儀,和各種高精度醫學儀器。危重病醫學的臨床基地:危重病醫學(critical care medicine ccm),是以整體觀念為指導,研究疾病進入多臟器損害時的特點,探討各臟器間相互關系及其治療措施的新學科。icu的建立是危重病醫學發展必須出現的組織形式,而又從組織上為危重病醫學的研究提供臨床基地。工作模式新穎、節律快、銜接緊湊。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艱辛、踏實、有效地工作,團結協同才能完成重癥監護任務。專科icu 設在本??频牟^內仍由??漆t師管。??苅cu實際是專科治療在高技術支持下的延續。如心血管內科的ccu(core navy care unit或cardiac care unit),呼吸內科的rcu(respirotary care unit),新生兒的ncu(neuratal care unit),心胸外科的tcu(thoracic surgical unit)、麻醉科的恢復室(recovery room rr)、免疫icu、血液icu……,腎病監護室(renal care unit),現在還不斷分出專門收治腦卒中、內、外各專科icu。意義
集中使用各種臨護儀、復蘇裝置等現代化儀器設備,有利于提高使用效益,便于維修保管、積累生物醫學工程應用經驗,推動醫學發展。組織原則 1.基本條件
人材條件
我國危重病醫學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icu的專業醫師很少,學科帶頭人可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雄厚理論基礎、知識面廣的高級職稱??漆t師擔任,醫師以高年資住院醫師以上的年青醫師為骨干,進行定向培訓。在未進入綜合icu前應在各科系輪轉,以強化綜合知識能力。護理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如檢驗人員等按需要對口定向培養以建立完整的icu體系人才。人員要固定或相對穩定。2.規格和設施
(1)床位數
可按照各醫院接收病種,搶救、危重病例數擬定相應比例。監護病床數占總床數的3~4%之間,其中綜合icu在1%左右,icu一般設4~6張床,最多不過10張床位為一個監護區較合理,按一般標準,單間一個床位應占20平方米,2個床位每床應占面積15平方米。icu總面積為全部床位應有面積的2倍,以便設立輔助用房。(2)設備設計
①必備設備:病房應有一般設備及特殊醫療器械、如氣管切開器械、人工呼吸機、除顫器、起搏器、心電圖機、移動x線攝影設備、簡易呼吸功能測定儀、床邊監護儀、icu專用檢驗設備及快速化驗設備、必要的電子計算機和終端設備,醫院內24小時服務的血氣分析儀;②一次性應用材料如:頂端帶球囊漂浮導管(swan-grnz導管)、中心靜脈插管、腹膜透析管、各種型號靜脈注射套管針、及其他常規用品;③有條件時可添置其他儀器裝置,如注射器泵,自備血氣分析儀……;④適應自己icu特點的其他特殊設備。儀器設備選購中根據我國特點宜注重實惠耐用,基本功能夠用并可靠。3.管理要求
健全工作常規
制定危重病人出、入icu條件,按綜合icu專業特點、根據臟器功能定出監護項目及每個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標準、制定操作、搶救程序,控制院內感染的各種措施,按照收治病人原發病的不同制定適合自己的特點的各種常規。
培養專業人員
制定培訓規劃,加強人材培養,以適應危重病發展的需要。
卒中工作匯報 卒中病房未來發展篇二
2015年度icu工作總結和2016年度工作計劃
尊敬的領導:
您們好,回顧一年來的工作,重癥醫學科總結如下:(1)在院領導的支持和各科合作下,我科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截止2015年11月30日,全年收治危重患者總數74人,比上年同期增長4人;其中,放棄治療自動出院人數4人,成功救治率:;氣管插管術7人次,插管成功率100%;重癥監護3243小時,呼吸機輔助呼吸1279小時,動態血壓監測3199小時,持續有創血壓監測2053小時,中心靜脈壓監測700次;重癥搶救13人次,死亡人數4人,成功搶救率;
(2)截止2015年11月份業務總收入:元(不包含血氣分析),血氣分析:本科室收入18700元,接受臨床科送檢收入20000元,外單位打包體檢3800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余萬元;藥占比:,增長,抗菌藥物占比:,增長,住院總天數:180天,增長25天,住院日均費用:元,增長元,平均住院天數:天,增長天。
(3)醫院感染率:在正常范圍內;手衛生檢查:全年抽查合格率100%;(4)重癥醫學科質量監測指標合格:24/48小時重返重癥醫學科患者1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1例;人工氣道意外脫管0例;血流相關性感染率0;導尿管相關性感染;死亡率;
(5)創三甲工作按醫院部署基本完成任務,主動參加醫院的相關工作。
(6)不良事件發生率低,醫療糾紛、醫鬧事件0例,護理不良事件報告1例;其他類型不良事件0例;
存在的問題:
(7)開放病床3張,病床使用率偏低,25%;但危重患者入住icu有“井噴”和“低谷”現象,有時床位不夠,有時閑置,2015年6月份入住達歷史高峰,13例危重患者;人員和設備相對偏少,不能滿足日常工作需要。
2016年工作計劃如下:
(1)積極開展各項工作,icu繼續努力,加快步伐發展我科,進一步提高急危重患者、大手術后、復雜手術后患者的診療水準,爭取2016年度業務收入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長50%。(2)嚴格收治范圍,爭取接收更多的內科、急診危重患者;全面落實等級醫院創建工作,以此為契機,大力發展重癥醫學科。(3)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嚴格控制感染;嚴格監控重癥醫學科質量,做好質量指標的統計分析,做到持續改進。(4)加強各種業務培訓與學習,尤其加強呼吸、心血管等??婆嘤枴栏窨己耍嫣岣邩I務能力;做好科研工作;開展1項以上特色新技術或新項目。
(5)加強年輕醫師的培養和關愛其成長,培養興趣,提高醫療技能、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使其能適應重癥醫學科的特殊工作環境。
(6)加強科室文化建設;培養員工積極向上的工作激情和態度。
重癥醫學科(icu)王成連 2015-12-06
卒中工作匯報 卒中病房未來發展篇三
1.細節培養:在操作時備好用物放置于順手的地方,工作時省時省力,熟能生巧,在操作中注意保護病人的隱私,注意保暖,做好告知。
2.模擬訓練:如
(1)模擬要收治一危重病人呼吸困難,你在病人入室時作何準備,病人到科后你應做什么工作,如何記錄?
(2)模擬科室一病人突然心跳呼吸停止,你該干什么?
(3)如病人使用呼吸機,突然斷電,你怎么辦?
3.定期考核:科室要利用時間對理論、操作、核心制度執行進行考核,了解新入護士對培訓的掌握及工作能力情況。
新入護士的成長,離不開科室護理老師的傳,幫,帶,科室的文化建設,氛圍和自身努力,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銳志進取的能力,服從大局,增強凝聚力。icu工作更強調團結協作,應變能力,工作經驗積累,為臨床護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更好的為病人服務。
卒中工作匯報 卒中病房未來發展篇四
重癥醫學科工作計劃重癥醫學科是為臨床各科室危重患者和圍手術期高危患者提供集中監護、搶救和臟器功能的支持替代,救治各類危重患者的重要保障平臺。領導的好評。而這點點的變化和成績都是得到了醫院院長、醫務部、護理部的大力關懷和支持才取得的,為了重癥醫學科(icu)將來有個好的發展。為了加強學科建設,適應醫院快速發展的要求,20xx將對照三級醫院對重癥醫學科的三級醫院評審內容和細則去工作,雖然難度較大,但全科室人員不畏艱難,逆流而上,如果有望能迎來三級醫院的評審,將來能順利通過,我科特制定了工作計劃,現將工作計劃呈報給各位領導,望審批指正。
一、人才隊伍建設:重癥醫學科是一支年輕化、朝氣蓬勃的隊伍。但重癥醫學科(icu)還是一個兒童時期,還未發育健全,行走都還不穩,對重癥醫學科的專業技術算得是一個文盲。要想要擁有一批高素質的醫護專業人員,來適應科室發展,必須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目前icu有固定醫師6名,護理人員12名。爭取在上半年前能引進icu進修生1名、續派出1至2名人員進修學習。護士可從我院護士中挑選優秀者,知根知底,利于科室快速發展。目前醫師隊伍中只有1名副主任醫師,無主治醫師,僅僅有1名住院醫師。其余都是無證醫生,存在很大的醫療安全隱患。建議領導加大我科室人員的培養或該類人才的引進。
二、設施、設備的利用與引進:icu集中了諸多高端醫療設施及設備,可對各種類型危重患者集中救治,實現多臟器功能替代治療。目前我院icu擁有的醫療設施、設備有:多功能床13張;大廳9張、vip3張,負壓病房1張。防褥瘡氣墊13張;呼吸機7臺(包括便攜式呼吸機1臺,有創呼吸機4臺,無創呼吸機2臺,);監護系統包括中央監護儀及床頭監護13套;ge除顫儀1臺;輸液泵及注射泵臺共13臺;電子降溫毯1套;;呼吸機回路消毒機1臺,纖維支氣管鏡1條,振動排痰儀2臺,可視喉鏡一根。由于現在醫學發展較快,治療危重患者的方法和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實用。現在的床旁血液凈化機在icu來說,與呼吸機同等重要,因此建議領導們在三、業務技術發展:目前我院icu已成功獨立開展起來了,受益匪淺。有許多我院以前沒有的新技術、新項目以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如血清乳酸動態監測及apacheⅱ評分對危重患者預后與療效的評價;深靜脈穿刺置管腸外營養支持;中心靜脈壓監測指導危重病補液;膿毒癥血休克的診斷和治療;纖維支氣管鏡的使用,有創和無創以及轉院呼吸機機械通氣的廣泛應用等等。在開科這兩個多月來,icu每一天都在開展新技術,遇到新的挑戰,上一個新臺階。兩個多月來,icu的醫護人員醫治的患者同大家在外出進修學習期間遇到的病種沒有區別。icu業務技術的發展空間極大。我們不甘落后奮力直追。在不耽誤正常工作情況下,積極參加、省級的各種icu學術會議或培訓,緊跟國內icu發展形勢,努力學習新理論、新技術,并實際應用于臨床。
四、科研及業務學習:icu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專家來我科授課。科室五、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規定:繼續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規定,同時嚴格規定患者家屬探視制度,嚴格消毒隔離制度規定,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離,嚴密監控vap、導管相關性感染、留置導尿管所致感染。成立專門質控人員,隨時督促檢查。每日均有院內感染監測記錄。
六、落實核心制度及崗位職責,加強科室管理:嚴格執行危重病人管理制度、icu消毒隔離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搶救工作制度、醫師值班制度、icu患者緊急情況應急預案、危機值報告制度、icu常見危重癥護理常規等。繼續落實并嚴格執行icu各級醫師、護士崗位職責及考核標準。icu儀器設備專人負責,定期進行清潔、保養、維修管理。大力開展及支持優質護理服務,
七、嚴格貫徹執行醫院關于加強急診急救建設
加強急診急救體系建設是我院為建立完善高效的急診急救機制確保急診急救的高效高質、建立高效搶救生命的綠色通道,為危重病人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為宗旨的發展方針之一,也是醫院重點建設和打造的新型學科。為了能適應醫院的發展規劃,加強急診科和重癥醫學科之間,醫護人員的輪轉學習,提高急救能力。力爭在爭取在院領導、及醫務部的支持下,加強急診科搶救室及門診留觀的規范化管理,于一、20xx年某月—20xx年某月工作量統計:
今年科室累計收住危重病人14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人,增加了29%;床位使用率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床位周轉次數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搶救危重患者873天/124人次;其中機械通氣411人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護理752人次;輸血235人次,輸液7218人次,靜脈注射(靜脈穿刺)7388人次,肌肉(皮內、皮下)注射1029人次,灌腸153人次,口腔護理3536人次,導尿115人次,鼻飼5606人次,皮膚護理3536人次;吸痰護理9319人次,心電監護953人次;cvp監測1314人次,血糖測定4412人次,床旁血液透析31人次。
(一)完善科室“三甲復審”準備工作
icu是危重病人進行搶救和嚴密監測的場所,屬于醫院的重點科室。根據醫院年初計劃,我院明年要接受“三甲復審”工作要求。今年以來,根據“三甲復審”的標準,在院領導的支持下,依據20xx年_頒發的icu建設與管理指南,以及三級甲等醫院對icu技術管理要求,逐條逐項進行自查整改,目前已完善了“三甲復審”的部分要求,例如:進一步完善了各種同意書及各項制度;規范了科室床位數及人員資質要求;制訂了icu護理人員的準入考核標準并已實施;規范和完善了感控的各項要求,科室護士長已通過了全軍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考試;增建了功能齊全的家屬候診區;增添了高尖端呼吸機、溫毯機、鼻飼泵、臨時起搏器等三甲醫院必備的儀器;使護理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規范的病房管理有效的保證了icu的日常護理工作。
(二)新技術、新業務開展方面
一年來,我科護理人員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在危重患者護理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總結了一定的經驗,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提高了綜合護理水平。開展的新技術、新業務有:20xx心肺復蘇指南在臨床cpcr中的應用,突出了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及醫護人員緊密配合,有效提高了cpr患者的復蘇成功率;開展的顱內壓監測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應用,避免了傳統盲目降顱壓的風險,準確監測平穩降降顱壓,減少了并發癥,提高了患者搶救成功率;特別是我科以提高患者安全為目標,依據危重患者轉運指南,利用教學查房為契機,進一步規范了危重患者轉運流程,提高了危重患者轉運的安全性,避免了因轉運引發的醫療護理糾紛,并向全院推廣應用。在今年護理部組織的第二屆護理金點子活動中,我科取得了三等獎一項,特別獎一項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