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一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作者從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細膩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向往。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讓這部小說別具一格,值得矚目。
好久沒有讀到能讓我感動的書了,就是在不經意的一瞬間,被迪倫在發現自己真實的狀態之后,心微微顫了一下。
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時時感覺到,身邊的一切有多不堪一擊。當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這不是因為我對生命悲觀,相反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超脫。
雖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書的基調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擔心它會因為體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適合它的更多讀者忽視。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想到自己會那么快讀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會不自覺想象這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感天動地的故事,所以一開始還是帶著些顧慮和好奇的。
崔斯坦為了超度魂靈,隨時準備變成那些亡靈在最后一次許愿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樣子。但為了愛情,他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永恒。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于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驚喜和轉機也因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貴。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
因為它應該是不經意間的火花,是看不見的幸福終點。迪倫看似到了生命終點也沒找到的東西,竟然就在她離開人世的一瞬間出現了。雖然這是作者很巧妙的夸張描寫手法,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躍然紙上的。
如果每個人都認為等待就會得到幸福,安靜走路轉角就會遇上愛,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轟轟烈烈和刻骨銘心了,所有的愛都只是為了愛而愛了,那多可悲。
合上書本后腦海中仍有不時閃現的各種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載體,能讓人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二
英國作家麥克福爾最著名的作品,本書一舉摘得多項世界文學大獎,完全意料不到的情節。當人們在直面生存、死亡與愛的時候,愛的信念會戰勝一切,是一部溫暖的治愈系小說。
單親女孩迪倫與母親關系緊張,她去找父親的途中火車發生了交通事故,她遇上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護送她穿過重重險境沼澤、泥潭、險峰、惡魔的追趕,最后把她安全護送到了靈魂的安身之處。但是,迪倫卻不愿意屈服于命運的安排,執意重新走上輪回,她要和自己的擺渡人永遠在一起。這份愛,注定不被允許,迪倫有自己的歸屬,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
憑著愛的勇氣,她冒著巨大的恐懼、承受著隨時魂飛魄散的危險,歷經千辛萬苦,在靈魂超度的路上重遇崔斯坦,和他一起重返命運的起點,故事的每一幕都驚心動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頁會有怎樣的轉折。迪倫的愛牽引著他們穿越回時間的剎那,奇跡必然出現。
書的最后一頁,當救援人員把迪倫從事故火車中抬出來的時候,她看到了崔斯坦就坐在隧道口,迪倫嘴唇顫抖的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歷經重重磨難,他們終于緊握彼此的手。暖心的一幕,讓人倍感欣慰。
人的信念可以戰勝一切,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就會成為他的現實,成為他的生活,這也是這本書中傳達給人們的觀點。書中的壞天氣、惡劣的環境都是隨著迪倫的思想來變化的。生活中的每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刻,其實都是一種命運的安排,都是有跡可循的,就像書上的一句話:“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一個柔弱的小女孩,從跟隨自己擺渡人到自己擺渡自己的命運。在人生的長河中,誰是誰的擺渡人,誰又是誰的靈魂歸宿,勇敢的人總會給出圓滿的答案。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讀完此書,讓人心里充滿了力量,在生活中要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做自己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三
英媒評價這是一個史詩般的愛情故事。讀過之后,內心雖未感觸太多震撼,但這確實是一個溫暖的故事,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缺失父母之愛,別離友情之愛,在冰冷的家庭冰冷的學校里,迪倫是孤獨寂寞的,與父親的見面重燃了她內心的火苗,然而在事故后的奇遇里,迪倫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甚至不惜放棄重生的希望,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去與他重逢。
尋找靈魂歸處的旅途中他們結伴而行,她曾是一個孤獨的人,卻用純真無暇,真誠善良溫暖了另一個孤獨的靈魂。他曾是一個不問自我的使者,沉默理性,麻木堅忍,卻竭盡全力去保護一個個素昧平生的靈魂。兩個孤獨的靈魂相遇了,用溫暖擺渡了彼此。
崔斯坦一路守護著迪倫到達彼岸的天堂,而迪倫為了愛,不惜再次選擇地獄之門。
她的勇氣不是與生俱來,她曾被大雨淋濕了身體,被孤獨冰冷了心,但她選擇了逃避,直到遇見愛,她毫不猶豫,勇往直前。
他的前世今生無人知曉,他曾變化成無數面孔,替換了無數姓名,他已然習慣,直到遇見愛,他才有了體溫,有了心跳和有血有肉的身軀。
她是愛麗絲夢游仙境的愛麗絲,他是尋找真心的鐵皮人,她是剪刀手愛德華里善良的金,他是渴望擁抱又害怕傷害愛人的愛德華。他們這一次又相遇在靈魂擺渡里,迪倫和崔斯坦,一個叫勇敢,一個叫真誠。愛情,從不缺少傳奇,關鍵,是否相信。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四
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個讓你意想不到的時刻,那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在向你告密。
——題記
首次接觸到這本書,是被它新奇的名字和朋友對它的介紹吸引,而它也真的沒有讓我失望,僅是看完序幕,便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至此愛不釋手。雖然全書的基調是奇遇、魔幻,但它真的是本很棒的作品,帶來的不僅是感動和溫情,還有堅韌和勇氣。
在這本書里,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從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細膩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向往: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勇敢地踏上一列火車去尋找生父,不料突然發生交通事故,當她爬出失事殘骸時,卻發現世界已經變成一片荒原,而幸存者好像只有她一個,神秘男孩的出現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走向無邊的荒原,當她逐漸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的遇難者之后,迪倫并沒有悲觀頹廢,而是跟隨上帝派給她的擺渡人崔斯坦,越過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澤地惡水湖......還要面對隨時而至的惡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會魂飛魄散,然而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
不過令我感動的還不是這些,而是當迪倫終于到達靈魂的天堂之后,為了愛,她竟走出多少冤魂夢寐的天堂重返荒原,哪怕前方的路危險不可知,她還是打開了通往荒原的大門,從柔弱到堅強,從被擺渡到反擺渡,并最終帶領崔斯坦重返人間。她的這份勇氣是真正讓我感動和欽佩的地方,也讓我在看的過程中,心一直被故事的情節牽動著,不敢錯過一個字,甚至不敢也不忍翻到書的最后一頁看結局如何,很久都沒有看到這樣的一本書了,它正如書的背面所介紹的那樣“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回歸人性,引人深思”。
在合上這本書后,腦海中仍不時閃現書中的各種人物:勇敢女孩迪倫,擺渡人崔斯坦,不愿殺人的納粹士兵喬納斯,等待丈夫到來的老人伊萊扎......。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人無論經歷多少起伏,看到多少人情冷暖,都能在喧囂落幕、曲終人散時心中浮現感動。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五
她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忙碌又絮叨的母親瓊并沒有給到她多少溫暖,她內向,自卑,膽小,不自信,同學們也嘲諷她,唯一可以傾訴的朋友凱蒂也搬家了。
于是她期待著與素昧謀面父親的見面, 那天的冷風,那天的暴雨,那天的火車——卻隔絕了與她父親見面的希望。似乎期待在那一瞬間破滅。
她死了,那趟火車唯一的遇難者,然而她并不知道。
迪倫一路跌跌撞撞掙脫著逃出火車,她期待著警察救護車能在這一刻出現,然而什么都沒有,周圍只有空蕩蕩的山跟空氣。絕望在心中彌漫。
在抬頭仰望蒼穹的那一刻,她看見一個少年坐在山上,迪倫心想終于有人來分擔她的恐懼了,她一步一步的走上他。
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
靈魂擺渡人:他們的職責跟使命是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讓他們到達彼岸。彼岸便是心中的家。荒原是靈魂心里的映射,天氣的好壞取決于靈魂的心情。荒原中魔鬼跟黑夜都是致命的危險,而安全屋卻像是休息的驛站。
面對陰晴不定的荒原天氣,黑暗沼澤,面對成千上萬的隨時可以吞噬迪倫靈魂的惡魔,崔斯坦引導并幫助著迪倫,使迪倫在艱難危險的環境中敢于面對自己的恐懼,脆弱,迷茫的內心世界,最終擺渡到彼岸。
崔斯坦帶著迪倫完成了靈魂的救贖,崔斯坦便是迪倫的擺渡人。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彼此溫暖,互生情愫,崔斯坦有自己的職責跟使命,他的任務僅限于把靈魂擺渡到彼岸,似乎也注定了與迪倫的分別。
當其他靈魂擺渡到邊界,穿越邊界便能看到心中想要的家,可是當迪倫穿越過來,卻還是一片荒原,因為在迪倫心中,崔斯坦才是一個讓她感到溫暖的人,而崔斯坦在荒原。顯然他們在的不是同一個荒原,這個荒原沒有崔斯坦,沒有迪倫想要的溫暖。
后來的后來,盡管害怕面對荒原,面對魔鬼,迪倫為了能夠再見到崔斯坦,還是義無反顧的踏上了重返荒原之旅。迪倫戰勝了不可能攻克的困難,因為心中強烈的信念支撐著她,此時的她不在膽小懦弱,而是變得勇敢,不在畏懼。最終迪倫帶著崔斯坦,打破命運的牢籠一起回到現實世界中。這一次迪倫便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完成對崔斯坦生命的救贖。
在現實中,我們的親人,愛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亦都有可能是我們的擺渡人,在我們心中難免有迷茫有困境,他們亦有可能在那一刻成為我們的擺渡人,帶我們走過迷惘,跨過困境,感謝在那些時刻為你擺渡的人兒。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陪我們度過一生,唯有自己才能做自己一生的擺渡人,最好的狀態是你——心中有愛,無懼,在那一刻你便是自己的擺渡人,亦能擺渡別人。
嗯嗯,故事的結局很完美,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
迪倫——“原來你在這里”。
崔斯坦——“我在這里”。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六
不久前,我讀了一本名為《擺渡人》的故事,文章講述了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在去看望父親的路途上,火車不幸出事故了。她爬出火車殘骸,意外認識了一個男孩,便在他的幫助下一同往前走。途中,迪倫漸漸意識到那男孩有意在等自己,原來自己早已經死了,那男孩就是她的“靈魂擺渡人”。他們互相幫助,竟奇跡般一起回到了人間。
文中的主人公依靠著她的擺渡人,在混沌中重回溫暖的人間。那么你有你的擺渡人嗎?他是否曾助你抵達花開的彼岸?其實,我們身邊圍繞著許多擺渡人——老師、朋友、家長,甚至一個萍水相逢的路人都有可能曾為你擺渡護航。
我不禁想起了《人間世》中的一段故事。一位叫張麗君的年輕孕婦,當新生命住進身體里時,可怕的癌癥也尾隨而至。腫瘤每天都瘋狂地長大著,壓迫小寶寶的生長。醫生委婉地勸其放棄小生命以自保。這位偉大的母親有那么一瞬間陷入了兩難:保孩子?保自己?斟酌了很久,她終于決定自我舍棄,將孩子“渡”來這美麗的人間!
她對著鏡頭說了一句令人落淚的話:“雖然這個世界很美好,我不想離開,但是如果在自己與孩子之間選擇一個,我選擇孩子!”這時,我真的感到人多么渺小,而愛多么偉大!帶著愛和希望去“擺渡”一條新生命,自己也重新“擺渡”了自己。
當這位偉大的母親成功生下孩子,那激動與幸福,幾乎溢出了鏡頭,感染了每一個人。盡管腫瘤又惡化了,盡管頭發全掉光了,盡管一只眼睛失明了……然而你幾乎感覺不到這二十七歲的年輕生命在迅速消遁,感覺不到她的疼痛,感覺不到她被黑暗包圍……你只聽到她坦然地笑笑,說:“我早就做好死亡的準備了。”故事的結尾,張麗君決定一邊與丈夫旅游,一邊進行化療。也許是死神被感化了吧,在后續報道中,張麗君的腫瘤竟漸漸得到控制,也許這就是愛的力量吧!
節目播出后,千千萬萬顆心被打動了。母親張麗君擺渡來孩子的生命,而孩子又渡她路過死亡,走向新生。而這個向死而生的感人故事,又使得成千上萬的人得到了情感的指引,心靈的慰藉,何嘗不是另一種溫暖的擺渡呢?
我又回到了《擺渡人》一書中,突然明白了,無論是書中虛構的人物,還是現實中的真人真事,都離不開真善美。渡人走向光明,體會愛,也是將自己沐浴在幸福的陽光中。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七
常常有人問:讀書有什么用?網上的答案有千千萬萬。
其實,讀書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有一點讓我感觸很深。
通過讀書,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的世界是怎樣造就的,我們能夠發現自己是怎樣與這個世界產生關聯的。
那么,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應該怎么做?
《擺渡人2:重返荒原》這本書就告訴了我們這個答案。
在《擺渡人》第一部中,女孩迪倫坐上火車去見未曾謀面的父親。
卻成為火車上唯一一個沒有生還的乘客,遇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
每個靈魂在現實世界和天堂之間,都必須穿過一片荒原。
而擺渡人的職責就是帶著靈魂躲過惡鬼的吞噬,最終抵達天堂。
在這個過程中,迪倫和崔斯坦相愛了。
抵達天堂之后的迪倫不顧一切回到荒原尋找崔斯坦,將崔斯坦帶回了現實世界。
《擺渡人2:重返荒原》,則是續寫迪倫與崔斯坦來到現實世界后的故事。
女孩迪倫和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經歷了異常驚心動魄的抉擇之后,終于打破生死界限,有驚無險地來到了現實世界。
與此同時,一位名叫蘇珊娜的擺渡人,窺探到他們逃離了荒原,因此心生向往。
為此她欺騙了一個由她引渡的靈魂,借助他的力量來到了現實世界。
他們引發了一場巨變:兩個擺渡人從荒原穿越到現實世界,造成兩個破洞,把荒原的惡鬼引到了現實世界,使無辜人類枉送性命。
最后,命運的審判者驟然降臨,冷酷地下達了判決:
擺渡人因私自離開荒原,放棄了神圣的職責,有罪。
判處崔斯坦和蘇珊娜返回荒原,成為惡鬼。
面對同樣的判決,崔斯坦和蘇珊娜卻有不一樣的結局。
崔斯坦和迪倫之間的紐帶是明亮、凈朗的,閃著光芒,他們之間不僅相愛,還心懷善念。
哪怕來到現實世界,手無縛雞之力也要阻止惡鬼殺人。
審判者不愿將這道明亮、凈朗的光熄滅。
在崔斯坦拼上性命補上兩個破洞之后,特赦他繼續守在現實世界,防止惡鬼再度出現,禍害人類,成全他和迪倫廝守終生。
而蘇珊娜和被她欺騙的靈魂杰克,他們之間的紐帶是黑色的、邪惡的,全由貪婪和自私結成。
他們不配得到審判者的同情和憐憫,最終只能步入死亡。
在人間和天堂之間,必須要穿過一片荒原,這片荒原就是你的心境,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的荒原就是什么樣的。
蘇珊娜曾經帶過兩個靈魂。
一個叫邁克爾的男孩得了一種罕見的病癥,讓他一生都只能困在屋子中。
邁克爾的孱弱和膽怯吸引了很多惡鬼,在荒原路上困難重重。
靈魂在荒原上磨磨蹭蹭,是因為他們對未知的世界心存畏懼,每邁出一步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而邁克爾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勇氣。所以最終還是被惡鬼拖走了。
一個叫有瑜的老奶奶因年老得病去世。
但是她精力充沛,也不怨天尤人,反倒樂在其中。
蘇珊娜甚至都想不起來,有哪個靈魂是這么活力四射、熱情洋溢地踏上這段旅途的。
他們沿途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就跨越了荒原。
兩個不一樣的人,兩種不一樣的荒原。
你的成長環境、你遇見的人、你遇見的事,形成你對這個世界的感知。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與書中不同的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中,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擺渡人。
崔斯坦和迪倫之間的紐帶是愛、是無私、是奉獻,最終得到審判者的特赦。
而蘇珊娜和杰克之間的紐帶是利益算計、是貪婪、是自私,最終只能走向毀滅。
書中,靈魂與擺渡人之間有紐帶,現實世界中,我們與他人也同樣有紐帶。
比如夫妻關系,一個和睦的家庭,需要愛、需要包容為基礎,才得以幸福與長久。
如果這份關系摻雜了權利、地位、金錢,往往就會滋生出很多矛盾與糾紛,最終演變為陌生人,甚至仇人。
父子、母女、朋友之間的關系同樣也是如此
荒原如同人生,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荒原上,而每個人的荒原都是不同的。
一輩子很長,我們會遇到這世上各種不同的愛、不同的痛、不同的惡,不同的悲。
遇見這些愛、痛、惡、悲時,我們的心情決定了這個世界是好還是壞。
就像書中所言:。
不可否認,人生有時候就是很艱難,心情就是很低落,這個世界就是很灰暗。
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我的答案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難得喜歡。
當你發現你全神貫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所有的艱難都不算什么,整個世界都能因此而明亮起來。
如果說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那可以先從嘗試開始。
有時候不是因為喜歡才開始,也可以是因為開始了才喜歡。
所以,。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要永遠地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八
人生中任何一次的遇見,皆不是偶然。正如黑夜之中,迪倫從事故現場逃出來的時候,在絕望孤寂之時,看到了她心中的陽光—崔斯坦,同時印證了“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相遇,就是此般美妙。
經歷,讓人成長,無論好壞,都會有所收獲。相處之中無論怎樣磨合,最后都有好或壞的結果,是否在預期之內,我們不得而知。
在迪倫遇到崔斯坦之后,從到達第一個安全屋到最后的`“回家”分界線,這所有的歷程之中,看到了迪倫的成長。從最初無法接受自己已經“死去”的事實,任何事情全全依靠崔斯坦,到最后一個人冒險返程尋找崔斯坦,在沒有擺渡人的保護下不僅可以自救,甚至還救了別人。同樣,和迪倫相處的過程中,崔斯坦也有了質變,不再只是機械的完成自己的責任,更多有了人類的感情,最后竟然默許了迪倫違反游戲規則的決定。
大概這就是愛情的力量,找一個讓自己可以發光的人,讓彼此變的更加美好。心中有愛,可以抵抗任何力量,它教會我們勇敢、堅強、善良,為了心中所愛“直教人生死相許”。
然而,故事的結局,看似順理成章,卻也出乎意料之外。一句“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和故事的開篇首尾呼應,好像一切又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
這是西方的神話,假如真像書中所言,我們都可以經歷因果輪回,那么,“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你又愿意遇見一個怎樣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九
出門旅行的閑暇讀完了。
之前沒有看幾個評論,一直看完了之后,才看了看簡介翻了翻幾處評論。簡介宣傳明顯是宣傳,顯然是夸大了的。并沒有那么優秀。
但是書嘛,一百個人讀,會有一百個想法和看法,沒有辦法以個人去定義她是好是壞。況且,好壞也沒有什么標準,無非是看你有多大的期待。
我對書店的暢銷書一般都沒有什么高的預期,所以盡管后來看到評論里負評一片,又說情節不合理,又說爛尾,又說故事無趣,于我自己,其實感覺還可以。起碼中文翻譯,能出這樣的文,也算是文學水平相當不錯了。
至于那個宣傳語,什么你的靈魂擺渡人是誰,什么震撼心靈,可以完全忽略不計,起碼我讀起來確實沒有觸及心靈。有人說,并不覺得這個女孩子有什么值得愛的顯著特征,也沒突出那個擺渡人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其實,國外的書畢竟是國外的愛情理念和價值觀,你不能拿我大中國一貫的隱約愛情去做比對。國外本身一見鐘情就比較多,不像中國人,談個戀愛就恨不得把后半生全部計劃進去。當然,這也沒有什么誰好誰不好,這不是討論中西愛情區別的素材,我的意思是,既然你要看這本書,既然這本書本身就是小說,你就當小說去看,何況是這種科幻題材的,別搞得像偵察隊一樣,把每一個環節都假設進生活實際或者邏輯實際,不然,那就看得太沒意思了。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十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呢?
在驕陽似火的炎夏,窗外不斷的蟬聲讓人煩躁,撲面而來的熱浪讓空氣灼熱,人們的耐心也漸漸的消失了,可當我拿出來萊兒的《擺渡人》時,當我看見迪倫被陰險瘋狂如黑煙似的惡魔拖入地獄時,卻讓我陷入思考。
迪倫是一個父母離異,性格敏感,又有點兒自卑的十五歲少女,她無法與母親正常溝通,在學校常受到嘲笑與捉弄,唯一的好朋友也因轉學而離開了,當她只身坐火車前去看望多年未見的父親時卻遇到車禍,醒來時只看見了崔斯坦——她的擺渡人。就在此時開始了一段驚險的旅程,只為平安到達另一個世界。
第一次讀《擺渡人》時并沒有太多的感受,淺顯的以為不就是一個少年少女一起通過荒地到達了另一個世界的故事嗎?可當我再反復細細讀時才發現這部小說有別具一格的魅力,雖然情節不十分的起伏,卻也耐人尋味。雖然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但也十分樸素細膩、娓娓道來。
當迪倫知道自己不是一列火車中唯一的幸存者,而是唯一一個沒有從火車中逃出來的人時,她沒有大哭大鬧,只是默默思考著所經歷的一切不合理的事情。最終還是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她能勇敢地面對殘酷無比的真相,能樂觀的面對魔鬼們瘋狂的追擊,正是源于她一次又一次的鼓起勇氣和信心去面對未知的前方。然而,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是寫作”的史鐵生也正是如此。青年時便遭遇病魔纏身,但他卻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完美、最健全的思想。這正是源于他對寫作的熱愛,這種充滿活力的斗志或許正是我們缺少的,若我們也能擁有,也許能夠換個角度去發現世界的美好。
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而崔斯坦的責任正是在這條道路上引導和指引要穿越這里的靈魂們。當列夫·托爾斯泰說:“有生活才有幸福。”當迪倫跨越分界線時,崔斯坦卻因為本質只是一束光而消失,但迪倫的生活卻不能沒有他,她決定重返荒原,在千千萬萬個擺渡人中去尋找崔斯坦,尋找她的幸福生活。
如今七月流火已過,蟬聲也已無,那誰是我們的靈魂擺渡人呢?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十一
今晚終于把這本書看完,心里有種溫暖的感覺讓人又相信了愛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曾經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后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了人死亡后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經死去,掙扎著爬出列車,然后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擺渡人一路上帶領著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回避著女孩各種問題,不愿直接告訴女孩已經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現身體奇怪的表現,逐漸接受了肉體已經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后,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回歸,可以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愛情的力量,可以讓人戰勝恐懼。曾經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愿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經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美好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面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后奇跡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可以如愿以償的生活在一起。
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時時感覺到,身邊的一切有多不堪一擊。當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這不是因為我對生命悲觀,相反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超脫。
雖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書的基調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擔心它會因為體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適合它的更多讀者忽視。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想到自己會那么快讀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會不自覺想象這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感天動地的故事,所以一開始還是帶著些顧慮和好奇的。
崔斯坦為了超度魂靈,隨時準備變成那些亡靈在最后一次許愿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樣子。但為了愛情,他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永恒。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于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驚喜和轉機也因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貴。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十二
其實,我不是個愛閱讀的孩子。從小到大,我真正能閱讀下來的整本書籍少之可憐,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大概不會超過40本。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在社會中的摸爬滾打,隨著整個社會彌漫著的浮躁氣氛,我漸漸覺得,能夠靜下心來學會閱讀,或許對自己來說就應是件幸事,也是能夠沉靜自己的最好方式。于是,我在看到青島金融團工委推薦的書單后,首先選取了《擺渡人》這本書。
這是一本你想放手卻無法放手的書籍,從一開始故事情節的設置,到最后故事的結尾,你總是想明白接下來到底發生了什么,你忍不住跟著這本書的思路在走,你總是在思考這本書的主題到底在給大家講述著什么。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迪倫的小女孩在去看往父親的火車上突遇車禍,全車的人只有她不幸遇難,但她并不明白實情,直到她碰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告訴她,她已經不在人世,需要跨越荒原才能到達極樂世界,否則就會被惡魔拖入無底的深淵;于是崔斯坦帶領著她沖破種種阻礙和困難,艱難跋涉最后跨越荒原,幫忙她安全到達極樂世界;但這期間迪倫與崔斯坦暗生情愫,迪倫愛上了自己的擺渡人,所以已經跨越荒原的迪倫決定再次回到到荒原中尋找崔斯坦;迪倫執著地找到崔斯坦后,她帶著崔斯坦穿越荒原折回到到出事地點,當迪倫再次登上火車跌跌撞撞尋找到自己的尸體時,讓人驚奇不已的是迪倫竟然活了過來,故事就在此畫上了句號。
乍一看像一個魔幻故事,又像一個感情故事,但是通讀全書后,你會發現這是一本以愛為基礎的著作,這種愛貫穿全書,也是全文的主線,它支撐著女主角的執著,支撐著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時持續樂觀向上的心態,遇到困難不抱怨、不妥協,哪怕明知前途困難重重,哪怕自己要付出必須的代價,自己也勇敢地跟著愛前行;在我看來,這種愛是一種超越感情的愛,是一種大愛,不僅僅是感情,也是對生活的熱愛,這種愛指引著我們前行,為我們帶來了光明與感動,所以作者設置靈魂擺渡人的好處就在于此。
所以有人會說,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個讓你意想不到的時刻,那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在向你告密,也正如書的封面上的一句話寫的這樣,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書筆記800字篇十三
《擺渡人》是一本心靈治愈系小說,它媲美于前不久剛讀過的《追風箏的人》。
初始,迪倫不過是個15歲的孩子,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選擇是否帶上泰迪熊上火車的時候,幾次拿起,放下,取出,放進,充分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懼,猶疑不安。
然而在她坐的火車遇到意外后,一切的平靜都被打破了。她的靈魂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擺渡人的任務就是帶領這些魂魄穿過她們內心的荒原最終到達彼岸獲得安息。每個魂魄的荒原都是它內心世界的衍生,而迪倫的荒原群山險立,烏云密布、荊棘叢生,正是她敏感脆弱的心靈的寫照。在崔斯坦幫助下她度過荒原時遇到了種種艱難險阻,幾次三番面對魂飛魄散的險境,在崔斯坦對迪倫的拼命的幫助下,使迪倫從一開始的迷茫困惑慢慢蛻變成堅韌自立。同時她對崔斯坦也有了感情,而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
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這份愛便來自她的擺渡人崔斯坦。正是這份愛讓迪倫在歷盡艱險穿過荒原獲得永生的平靜后,仍然忘不了崔斯坦,于是她想盡辦法再度回到荒原去尋找崔斯坦,明知會面對魂飛魄散,也并不懼怕。
一路上她獨自一人面對惡魔輪番的偷襲,企圖擾亂她的意志力。惡魔得到可乘之機時,一齊向她襲來,就在她驚慌失措的時候,只要想起崔斯坦的面容,迪倫就變的充滿斗志。
經歷了這么多,相逢之后的迪倫,徹徹底底的改變,她勇敢無畏。為了救助一個小女孩的靈魂,她義無反顧的沖出安全屋,機智地分散了惡魔的注意力,以此來給小女孩爭取時間,這里展現出迪倫的變化。
為了愛,為了他們,嘗試一起回到迪倫之前的世界。雖然規則一直是這樣的,但是也許,也許他們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迪倫的心中有一輪太陽,一輪信念和愛的太陽。她堅持拖著崔斯坦返程。跋山涉水,他們再次回到火車事故地點。蘇醒后,他們終于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一聲默契的“嗨,原來你在這里。”所有艱難便化成春光明媚。
細細咀嚼,這不僅是一本愛情的小說,更是一個小女孩的心靈成長史。因為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無盡的荒原;穿越之后,因為愛的豐盛,她蛻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擺渡人,將自己的愛人引領回家,脫離無形的控制。猶如書的封面,無論如何黑暗,有愛的陽光,一切都會好的。即使是荒原,也會肆意花開、風和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