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日記篇一
今天晚上,爸爸又帶我去看黃梅戲。我們來到戲場。便找起位子來。找了一遍又一遍。這時,我忽然想起來,對爸爸說:”爸爸,我聽別人說,戲場的椅子要自己拿的。”
“你怎么不早說呀!”爸爸生氣地說。
“要不,我們不看了!
“不行。”爸爸大聲地說,“這么好看的黃梅戲,怎么能半途而廢呢?”
哎,我可真倒霉啊!誰叫我有個愛看黃梅戲的爸爸呢!;沒辦法,我只好跟他一起回去拿椅子了。拿好之后,我們回到戲場,選了個最好的位置。
黃梅戲開始了。首先上來兩個人,一男一女。爸爸坐在座位上,她們在哭著,因為她們的父母死了。爸爸看著看著,好像自己也進入了黃梅戲的角色,也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淚,說道:“她們太可憐了。”我在一旁看著,奇怪地問爸爸:“爸爸,你怎么了?”爸爸流著眼淚說:“我沒怎么呀。”你還說你沒怎么,你連眼淚都流出來了。”這樣,我們一直看到九點鐘。爸爸才肯回家。
我愛爸爸,更愛喜歡看黃梅戲的爸爸。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日記篇二
時間,是周四下午。在小伢兒活動廳中,一點也沒有冬天的寒冷。相反厚厚的公主裙,把參加英語課本劇表演的我包裹的嚴嚴實實,讓我在12月中體驗了一把六月的感覺。
活動廳一片喧嘩。到處都站滿了人。化妝、對詞的“小演員”,講話、玩耍的小觀眾……很快,將伢兒活動廳堵的水泄不通。原本就十分悶熱的環(huán)境更加悶熱!悶熱的環(huán)境,讓我覺得自己在蒸桑拿!
幾分鐘后,音樂響起了,主持人的聲音也響起來了。喧鬧的伢兒活動廳中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全場幾百個人,仿佛都消失了。只有主持人的話語聲和雷鳴般的掌聲!
開始正式表演了!一組一組的“小演員”上臺表演,精彩演技都讓我們贊不絕口。我們班的一組同學上臺了!他們演的是課本劇《老鼠找兄弟》。首先是旁白上場,他用流利的英語極其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讀把我們帶進了故事里,眼前浮現(xiàn)出了一幅幅圖畫。這時音樂一變,旁白退到一邊,一個個身穿不同角色衣服的同學按音樂播放順序及不同的圖片呈現(xiàn)走了上來,用富有個性的動作和言語做了個自我介紹,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最討喜的必定是那只全身灰灰的、尾巴長長的“大老鼠”了。他在表演中到處拍著胸脯尋找兄弟,卻接連碰壁。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無一不散發(fā)著喜感,隨時都惹得觀眾哈哈大笑……
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英語節(jié)的表演也就此落下了帷幕。在音樂和喧鬧聲中,似乎歡笑比開始更多了……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日記篇三
那是星期天的晚上,我走到步行街的時侯,看到那里在唱戲,圍了很多人在看戲。我不由的停了下來,也看了起來。
唱戲的是個旦角,穿著大紅的戲服,聲腔聽起來很好聽,她的`表情和動作演的很投入。作為一個演員,她是盡職盡責的,她的眼神,她的手指的一個細微動作,包括頭上的各種裝飾,都是美的,吸引人的。
如果人生是一場戲,我這個角色怎么樣呢?我缺少什么呢?和這個唱戲的角色相比,我知道我缺少了很多,一場戲是豐富多彩的,衣服裝飾,動作,表情,感情,還有各種樂器的伴奏,達到了一個完美的境界,一個令人神往的境地。而生活中的大多角色,卻很少注重各種“伴奏”,而使人生的這場戲缺少了聲色。
這場戲是舞鋼公司夕陽紅樂團舉辦的,看戲的大多是老年人,她們搬著凳子坐在那里,安靜地看著,完全沉醉其中。
我本來是不喜歡看戲的,總覺的戲曲的節(jié)奏太緩慢,唱詞大多也是苦澀的。而今天晚上,我不知道為什么喜歡上了聽戲。把心情放緩,不生活在各種目標的追求當中,放下步伐,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事物,生命這個過程何嘗不是一種輕松的過程呢?
人總是變化的,事物總是變化的。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的被我們不知不覺的忽略了。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日記篇四
隱隱約約記得,以前小時候放假,總不喜歡在城里。
七月末的時候,有那么幾天,那個地方每到晚上,都會演一出戲,或者是有人在臺上唱歌跳舞,每家都自己搬幾個凳子,在那坐著,大家都開開心心的,一共連著演4天,第一天和第三天是新的,而第二和第四天都是演前一天演過的。
記得有一次,我去的特別特別的晚,那天有事情耽誤了,到的時候,而很不湊巧的是,那天剛剛好是第二天,第一天的時候我還沒到,我由于太著急了,忘了帶個椅子,除非在那里站著看兩個小時多,不然我就只能回家不看了。這時,有一個朋友看到我了,他叫我,我沒應。他只得走了過來
“你怎么來這么晚啊。都沒位置了。”“沒辦法,有事情,我先回去了、”“你坐我的位置吧,這么熱的天,我可不想在這喂蚊子!”。說完,他就走了。
后來,戲結束了,我和其他幾個小伙伴一同往回走,路上,碰到了他。“看完了?”“嗯,今天謝謝你啊”“害!沒事,反正昨天也看過了,而且今天那么熱,還不如早點回家呢!”說完,我們便一起往回走。
那次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也似乎是我最近一次去看了。一轉眼已經(jīng)有5年沒去了,有時候夏天還是會莫名其妙的想念以前一起和小伙伴在那里看戲,打鬧。現(xiàn)在大家都上初中了,也沒什么時間去了,暑假時間大多都被補習班占領了。
那些往事,都成了童年回憶。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日記篇五
小時候,每當鄉(xiāng)里有上演地方戲,都是讓我們這些小孩子開心不已的事。
所以,適逢演地方戲,那可是家家的一件樂事。有的人家甚至會擺開幾桌宴席,宴請別鄉(xiāng)的親朋好友同事來吃酒席,順便看看戲。
我們家鄉(xiāng)的戲劇,唱的是我們的方言,曲種其實應該也和京劇,黃梅戲之類的類似,只是所用的語言不同而已。
家鄉(xiāng)的一些爺爺奶奶輩份的人,識字的并不多,所以,即使后來電視普及,可因為聽不懂普通話,他們只能看個大概。
因此,地方戲在我們老家還是很受老輩們的喜歡。老人年紀大了,有的有些耳背,大戲臺的擴音器的音量對他們卻也聽的正好。
小時候的我們,跟著爺爺奶奶也在戲臺下看了好些出戲,有時來的早了,就幾個在戲臺下的木樁那玩蕩秋千,歡喜的很。
戲開場了,小孩子愛動,看上沒幾分鐘就開始想出去活動活動,就向爺爺奶奶討上一元幾角的,上戲臺旁邊的小攤販那去買零食吃。
要知道,凡是有戲臺的地方,那小攤販多哦,就跟別的地方的集市似的,從四面八方的小攤販挑著各式各樣的商品,讓我們這些小孩不僅一飽眼福,更是嘗到了很多平常不常見的小吃。
麥芽糖畫,橡皮泥捏的孫大圣,都是那時認識的。還有那些糯米糕,油面餅......
因了這些好吃好玩的,所以小時候陪爺爺奶奶去看戲的時光,給我留下了很深很快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