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數學相關書籍讀后感300字篇一
不知道先做什么?那就先把六年十二冊的數學書先做一遍吧。過了教材關再說。如果還不知道做什么,那就再把什么《教育心理學》、《給教師的建議》、《教育評價》、《愛與教育》、《數學教師怎樣說課》、《數學教師怎樣上課》都看看吧!如果是做題,別忘了同時整理出《小題庫》、《難題辨析》、《思維訓練》、《趣味數學》、《教海拾貝》等學習筆記。如果是在讀書,那別忘了寫心得和體會、整理出自己的讀書筆記。同時,記得聯系書上的理論與現實的教學實踐、隨時記下自己的反思。
即便做到以上的幾點,和吳老比、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也許其他的讀者把這本書看做是一本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看做是指導自己教學的書。可是,我從中看到了我今后的方向。對我來說,《吳正憲與小學數學》是一本勵志的書。
書的前半部分介紹了吳老的成長歷程。其實,吳老的成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只有兩個詞:勤奮、堅持。付出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時間的勤奮;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從默默無聞時的不斷學習和反思、到“功成名就”了之后依然常上常新的課,不過是證明了成功并沒有阻礙吳老反思和學習的路,她依然堅持著……
吳正憲老師給自己的約法三章是:要敢于吃被人不愿吃的苦頭,要樂于花別人不愿意花的時間;要敢于下別人不愿下的苦功。吳正憲老師做到了,并且堅持了三十多年,所以,吳老成了著名的特級教師,成了知名的教育家。說起來就這么簡單:不過如此而已。可是真正做到的恐怕只有她一人吧!
這本書是2006年4月的版次,我看的是2007年3月第三次印刷的版本。短短一年時間、就第三次印刷,證明了吳老受歡迎的程度。
突然很遺憾,當初的井底之蛙。
突然很遺憾,覺悟得是不是太遲了?
可是魯迅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不遲,其實一點也不遲。
67歲的劉德武老人比所有的年輕人還受歡迎。我才三十多,算什么呢?
這真是一本很好的勵志書。
數學相關書籍讀后感300字篇二
《玫瑰與教育》是竇桂梅老師的教育隨筆集。這本書記錄了她最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的種種反思,和其他一些書籍相比它沒有長篇大論的教育理論、理念論述,而是記錄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度,以及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
剛拿到這本書,就對書名感到好奇,讀來原來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線”的“小學教育論壇”的網名,是桂梅顛倒過來的同音“玫瑰”。她說:“作家冰心只鐘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認為玫瑰有刺,那是風骨,玫瑰的芳香艷麗就是冠艷群芳。”“現在,我已用玫瑰的含義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樣對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愛、互諒’;像‘8朵’玫瑰那樣懷著感恩之心對待‘關懷及鼓勵’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樣學會在現實中‘忍耐與期待’;像‘20朵’玫瑰那樣,‘一顆赤誠的心’對待自己的人生;像紅玫瑰代表的那樣,對教學付出熱情和真愛;像黃玫瑰代表的那樣珍重自己,祝福別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樣,感受心靈的真實和獨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純潔一樣,一輩子擁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溫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藍玫瑰的善良……愛事業如同熱愛我的生命一樣。我曉得,要把個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見竇桂梅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奉獻之情,我不禁為她的滿腔激情而動容。
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樣絢麗和高貴,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個吉林師范的中師生,先從吉林一實驗小學,再到北京,而且當上了北京清華大學附小副校長,其間受到過國家政治局棠委的接見,參加過國家教育報告團,出版了不少教育專著,這些成就肯定包含著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對她的付出的匯報。從她對自己的成長和成名的描述,雖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許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讀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夠在大庭廣眾中大聲朗讀,能讓讀者不僅聽見聲音,而且還能看見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見了竇桂梅的爽朗而熱情的笑貌!她說:“無論如何也要“擠”時間也閱讀,并用筆促進自己的思考——這是促使自己成長的科學途徑。”“寫作,記錄著我教育生命一次次開花的軌跡。”詩意的語言,真切而熱情,文如其人。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這是竇老師所喜歡吟誦的詩句。作為一個從事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字里行間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對文學的愛好,并時常有意識地扮演著“拉近朋友、學生親近母語、親近書籍”的角色。更讓人感動的是:她此舉目的竟是“讓人在親近文字的腳步里抓到愛。”
品味這朵這芬芳的玫瑰,她為我們每一個熱愛教育、獻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樣。
數學相關書籍讀后感300字篇三
《趣味數學》這本書和它的名字一樣有趣。每次我都會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
“奧數樂翻天”講的是兩三個穿插有數學問題的生動小故事:“數學奇趣館”是有關“頭腦駭客”、“無敵計算王”、“布克”、“阿寶”四人之間的故事,并把數學問題蘊含在情節跌宕的故事中,淺顯易懂。
其中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數學名人堂”。每一期“數學名人堂”都會告訴讀者一位數學家從小時候不喜歡上學到最后成為數學家的故事。每一期故事,我都認真閱讀,因為書里講的每一位數學家他們從小對數學充滿了熱愛,雖然不喜歡考試,有時甚至逃學、曠課,可對知識的渴求和執著引領著他們,最終登上了成功的頂峰,成為了著名的數學家。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三秒給答案,不給是笨蛋”這個版塊。數學知識有一定的規律性,這個版塊主要就是教給大家同類題的做題規律。每一類型題只要找對了規律,甭說三秒,一秒就能說出答案。
最令我疑惑不解的就是“神秘的旅行”。編輯叔叔們列出的這些題目都是重量級的難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研究,然后把答案寄給《趣味數學》編輯部,如果正確,就能當上“探秘騎士”。以后,我要努力學習數學知識,爭取早日當上“探秘騎士”。
《趣味數學》已經伴隨我好幾年了,讓我們在趣味中學習,在快樂中進步。《趣味數學》是本好書,是我學習中的良師益友。
數學相關書籍讀后感300字篇四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加德納趣味數學·邏輯推理新趣題》。
《加德納趣味數學》中的趣題,都被寫成“到底是誰干的”之類的短小謎案。每道趣題提供了若干線索,要求讀者,或說“偵探”,根據這些線索在一些不同的對象中判別出哪一個是題目要求尋找的對象,或者在一些可疑分子中判定哪一個是真正的罪犯。趣題按先易后難的原則順序排列,在這些趣題中,有些是真的要你去查出一個罪犯,但是絕大多數趣題只涉及基本上屬于守法的公民或者純粹的數字。趣題循序而進,你會發現自己居然有能力解決那些對你來說原本難得無法解決的趣題。
解答這些趣題的一般方法是:在每道趣題末尾提出的問題中,陳述了要尋找的對象所必須滿足的一個條件。
趣題按先易后難的原則順序排列,因此如果一位讀者從第一道趣題開始,循序而進,你會發現自己居然有能力解決那些對他來說原本難得無法解決的趣題。為了給鉆進死胡同的讀者提供幫助,每道趣題都附有“提示”——倒排在書頁底部——用意是將讀者的思路引向正確的方向。
它還使我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作用和故事,如百分數與除法、小數、分數的關系、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和情況等。
這本書讓我走進了奇妙的數學世界,使我更加喜愛有趣的數學了。
數學相關書籍讀后感300字篇五
我看馬小跳玩數學之神秘的金字塔通道,主題是馬小跳一家要討論去哪兒玩兒,討論來討論去最后還是要去世界聞名的金字塔。
三個人去辦理了手續,跟隨導游去向往已久的埃及,很快,他們到了薩卡拉金字塔,馬小跳很想肚獨自進去到金字塔里面,可導游說: “要想進入金字塔,就得有密碼,因為在金字塔內部有一條通道,通道是一個數碼陣,上面有很多數字,有的下面是機關,只有走正確了,人才會安全。如果你們不了密碼,為了安全起見,就必須跟我一起進入金字塔了。導游說完,給了馬小跳一個紙條,紙條上是通過數碼陣的密碼。馬小跳和貪玩的老爸看到紙條上寫著”1,2,3,5,8 “,而8 的后面就什么都沒有了。貪玩老爸和馬小跳看了一會,都皺起眉頭,不知道怎樣走才會安全。沒辦法,為了生命安全,他們只能跟著導游走。
在導游的帶領下,他們很容易就通過了那個所謂的數碼陣。
通過數碼陣后,馬小跳這個后悔呀,因為這個數碼陣的密碼其實并不難。
我也覺的這個數碼陣的密碼并不難,紙條上的數字是1,2,3,5,8 而1+2=3,2+3=5,3+5=8 ,接下來5+8=13 ,下一步就應該走13 ,以此類推,就能很容易地通過數碼陣了。
我通過這件事情知道了學好數學很重要,能解決生活中很多問題。
數學相關書籍讀后感300字篇六
這個暑假里我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名字叫《特別要命的數學》這本書里給我們講了很多的數學知識。
以上就是這本書其中的一個故事,講的是一維、二維和三維世界,非常的有趣。這本書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鏡子數、有趣的方格等。我推薦大家去看看這本書,看完之后絕對數學成績會有進步的。下面我給大家講個這本書里的一個故事。
你聽說過鏡子數碼?你也可以叫它“數字的回方結構”它是指順序和倒序都一樣的數字,如131或7227或2187812。這種數字很怪,不管你順著寫還是逆著寫,寫出來的都是同一個數,而且,你得到這種數字的方法也很奇特。你可以試一試:
1.取一個兩位數,寫在紙上。
2.在下面寫上這個數的前后位置交換后的數。
3.把這兩個數加在一起。
4.然后在下面再寫上這個數的`前后位置交換后的數。
5.再把這兩個數加在一起。
6.繼續,最后你會得出一個鏡子數。如:選78,然后用78+87=165,再用165+561=726,接下來用726+627=1353,繼續1353+3531=4884。這個數4884就是我們要找到鏡子數。
有些數字算起來更快,比如29,29+92=121
注意:你要是選數字89、98,那么他算出來的鏡子數是8813200023188.要是想三位數開始,就要把196排除,不信你就試試。
數學相關書籍讀后感300字篇七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好玩的數學》里面講了許多關于數學的故事,其中一篇是拉拉的重量。
故事說的是:米奇爺爺家里養了不少小動物,每只小動物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領。
有一只胖胖的喜歡曬太陽的貓――拉拉、一只對什么事都很好奇的小泰迪還有一群小雞小鴨……
米奇每次來爺爺家,都會開心地摸摸這個,摸摸那個的。尤其是那只小貓咪拉拉,米奇抱起來就不愿意放下了。米奇很想把它抱回家去養,可是爸爸卻不同意,他怕小貓抓傷了米奇。
爺爺見他很喜歡,就說:“米奇,爺爺給你出道數學題,你要是答對了,爺爺就說服你爸爸,把拉拉帶回去養,怎么樣?”
“好呀好呀,謝謝爺爺!”米奇高興極了。拉拉這時候也抬起頭“喵”了一聲,好像很贊同一樣。問題是這樣的:拉拉的重量十12只雞的重量=10只鴨的重量,8只鴨的重量=16只雞的重量,拉拉的重量=幾只鴨的重量,拉拉的重量=幾只雞的重量?
米奇面對著這一長串的問題,皺緊了眉頭。
不過他還是很快就給出了正確的答案,最后也如愿以償的抱走了拉拉。
原來他是這樣算的:8只鴨的重量=16只雞的重量,那么1只鴨的重量=2只雞的重量,所以拉拉的重量+6只鴨的重量=10只鴨的重量,那么拉拉的重量就等于4只鴨,8只雞。
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沒學好數學就是不可好好生活,所以我要好好學習,解決身邊的所有數學問題。
數學相關書籍讀后感300字篇八
《趣味數學》這本書和它的名字一樣有趣。每次我都會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所吸引。
“奧數樂翻天”講的是兩三個穿插有數學問題的生動小故事;“數學奇趣館”是有關“頭腦黑客”、“無敵計算王”、“布克”、“阿寶”四人之間的故事,并把數學問題蘊含在情節跌宕的故事中,淺顯易懂。
我最喜歡的還是“數學名人堂”。
每一期“數學名人堂”都會告訴讀者一位數學家從小時候不喜歡上學到最后成為數學家的故事。每一期故事,我都認真閱讀,因為書里講的每一位數學家他們從小對數學充滿了熱愛,雖然不喜歡考試,有時甚至逃學、曠課,可對知識的渴求和執著引領著他們,最終登上了成功的頂峰,成為了著名的數學家。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三秒給答案,不給是笨蛋”這個版塊。數學知識有一定的規律性,這個版塊主要就是教給大家同類題的做題規律。每一類型題只要找對了規律,甭說三秒,一秒就能說出答案。
最令我疑惑不解的就是“神秘的旅行”。編輯叔叔們列出的這些題目都是重量級的難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研究,然后把答案寄給《趣味數學》編輯部,如果正確,就能當上“探秘騎士”。以后,我要努力學習數學知識,爭取早日當上“探秘騎士”。
《趣味數學》已經伴隨我好幾年了,讓我們在趣味中學習,在快樂中進步。《趣味數學》是本好書,是我學習中的良師益友。它使我的學習充滿樂趣,也使我變得熱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