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爺爺講紅色故事演講稿四年級演講紅色故事演講稿篇一
抗日戰爭時期,有個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兒童團的團長。有一天,給八路軍當交通員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馬上給八路軍送去。這封信上粘著三根雞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這是最最緊急的信呀!
海娃揣好信,趕著羊下山了。還沒走到山口,就遠遠地看見來了一隊日本兵。”怎么辦?信藏在哪兒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綿羊的大尾巴,靈機一動,把信拴在羊尾巴下邊,大尾巴一蓋,什么也看不出來了。海娃剛站起來,鬼子就來到了身邊。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實話說,不然殺了你!”
“我是放羊的嘛,嗚嗚嗚,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裝作害怕的樣子哭起來。
鬼子看了看這群羊,來了壞主意。他把羊都扣了下來,海娃呢,被逼著給他們趕羊。
天黑了,敵人來到一個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個人,也找不到一顆糧食。鬼子們都餓瘋了,就叫黑狗子們去殺羊。一個歪嘴黑狗看中了那頭老綿羊,上來就搶。海娃眼看自己心愛的羊被拖走殺掉,恨死了敵人。可他更擔心雞毛信,它就綁在老綿羊的尾巴底下啊!
老綿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條腿往地上一撐,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動,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別的羊。海娃總算放了心,又在盤算著怎樣逃走。
天剛蒙蒙亮,鬼子就揮著大洋刀,帶著隊出發了。還沒走過幾個山頭,只聽”轟”的一聲,走在前面的幾個黑狗子倒在地上。原來他們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沒敢笑出來。
“小孩,你的前面的開路!”鬼子是要海娃趕著羊,在前面踩地雷。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敵人引上了一條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敵人都氣喘噓噓的,越落越遠。
“小孩,你慢慢地開路!”海娃干脆飛跑起來。
海娃睜開眼,吃力地說:”叔叔,羊……老綿羊……雞毛信……尾巴……”話沒說完,又昏過去了。
等他醒來時,他已經睡在熱炕上了。八路軍叔叔告訴他,靠著那封雞毛信送來的重要情報,八路軍打了個大勝仗,消滅了好多鬼子和偽軍。八路軍叔叔又送給海娃剛繳獲的兩個牛肉罐頭。海娃的心里呀,別提有多高興了。
謝謝大家!
聽爺爺講紅色故事演講稿四年級演講紅色故事演講稿篇二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么不喝健力寶,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對于他們,長征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
這就是長征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并非那么艱難,那么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于網絡游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于武打小說,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肯德基,喝著沃爾瑪,為超女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面臨的是*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這關系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系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原創文秘材料,盡在網絡。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的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踏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聽爺爺講紅色故事演講稿四年級演講紅色故事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這些故事感動了我》。
三千年夢風和雨,一百載滄海桑田。拉開中國近代史的帷幕,風云巨變中乾坤顛倒!在此其中誕生了許多精神楷模,他們引領我們成長。
浴血中華,開天辟地!生死存亡之秋,不畏遠征艱難,橋橫鎖寒渾不怕,水拍金沙雪冷峰,草莽烏蒙回首笑。戰場硝煙時局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雖遭遇封山圍城之難,卻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百萬雄師過大江,一鼓作氣追窮寇,未曾沽名學霸王——這是中國人——這是紅軍。
于此精神相同的,我還想暢談一個人的光榮事跡,這個人的名字也許很普通但這個普通的名字卻創造了一段沸騰的傳奇。
谷文昌,河南林州人。是福建省東山縣縣長。他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在東山縣工作時,他為官一任,造福四方。
當時,東山植樹造林的嘗試一次次失敗。谷文昌豪不氣餒,和縣委的同志一道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重新訂制方案。他說:“不制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14個春秋的拼搏奮戰,谷文昌和縣委一班人帶全縣人民造林防治風沙、打水井、修工路……把東山改造成了一個寶島。
谷文昌同志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無私奉獻的精神,念念不忘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植樹造林,根治風沙,改造自然,帶領群眾發展生產;他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不斷進取,通往直前,創造出輝煌業績。他在人民心目中樹立的是一座共產黨人的豐碑,巍峨屹立,萬古長存。
云卷云舒,浮生半世,墓然回道,谷昌憶心中,紫檀未滅,你亦未去,讓他的精神,重拾那段繁華。
紅軍、谷文昌還有許多為國奉獻的人,他們始終堅持著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華人民謀幸福”。他們是多么無私、多么愛國的人。此時,我不禁想到《平凡的世界》里的兩句話“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喧嘩不止的永遠是自視高貴的一群”、“人們寧愿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涌的內心世界……”。當代太多的年輕人就是如此,他們腦子里銘記的都是當代哪個明星的故事,而當有人提起個偉大的名字時,他卻不知,甚至對此毫無半點敬佩之意。也許我們不能衡量每個人對于自己內心偶像的定義和理解,但今天,我有必要告訴你們,當國家面臨困難的時候,那些人還在演戲、唱歌、跳舞、主播,而站在困難面前的這些人卻是擔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我們不能不聞不問!
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懈的共同為之努力。新時代的我們,就是要繼承先輩的事業,踏著先輩們的足跡,接過建設中華的接力棒,接續奮進,埋頭苦干,砥礪前行。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如果不奮斗就會一事無成。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養成嚴格要求自己的好習慣,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身為少年,我們應該熱愛祖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養成良好品德,做一個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的好少年。我們現在是株株小樹苗,必須抓好習慣養成,吸收豐富營養,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曹植曰:“翳輕軀而奮進兮。”作為新時代好少年,我們還應該奮進!以一往無前的氣勢向著知識的天空飛去。現在已經不是原始社會了,而是嶄新的知識的時代!唯有知識,才能讓國家更加富強!而這樣的重任,就在我們的肩上!為了國家的富強,我們應該奮進!憑借著這股精神,我們可以像聞一多先生的“讀書成癮”一般,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把時間換為知識也可以像“韋編三絕”的故事一樣將書本變為知識而爛熟于心。這樣才能為國出。所以,我們應該儲蓄知識,以待到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作為新時代好少年,我們更是沒有不奮進的理由!
今天我們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沐浴著晨曦的陽光,唱著春天的故事,我心情是那樣激蕩,我看到了金菊含笑,聽到楓葉流丹,聞到碩果飄香。
一唱雄雞天下白,喚來春天照人間。
宏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壯志在心頭,揚鞭在腳下。讓我們以新時代好少年的身份以滿懷豪情再創新世紀的輝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聽爺爺講紅色故事演講稿四年級演講紅色故事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
當您走進位于河北隆化縣城的一座烈士陵園,一個場景立刻會展現眼前,身著軍裝的他,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藥包,右手緊握拉開的導火索,英勇無畏,氣壯山河……他就是年僅19歲的,全國著名戰斗英雄、模范共產黨員董存瑞。
這天,就讓我們在烈士的銅像下,回到1948年5月25日的戰場……
董存瑞挾起炸藥包,彎著腰沖了出去。橋型暗堡里,敵人的機槍越打越緊,子彈帶著尖利的嘯聲,從他耳邊掠過。但董存瑞沉著機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著。敵人的機槍打緊了,他就伏下不動。敵人的機槍稍一停,他就飛似的向前躍進幾米。突然,敵人的機槍又集中朝他打過來,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但他仍抱著炸藥包猛沖到橋下。這橋離地面有一人多高,兩旁是磚石砌的,沒溝、沒棱,哪兒也沒有安放炸藥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藥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著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東西代替火藥支架。怎樣辦?董存瑞急得直攥拳頭。
這時,身后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總攻的時間到了。大批的部隊像潮水般地涌了上來。橋型碉堡上的磚頭一塊塊被推開了,子彈像急雨一般向沖鋒部隊射去。董存瑞抬頭看了看橋頂,又看了看身后一個個倒下的戰友。不行,務必立刻把暗堡炸掉,否則有更多的戰友要倒下,也會影響整個戰役。想到那里,董存瑞毅然決然地將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橋中央,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巍然挺立,紋絲不動,像是一尊雕塑。就聽董存瑞高聲喊道:“為了新中國,沖啊!”剎那間,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敵人的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此時,我的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歌聲回蕩在陵園的上空,也繚繞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謝謝大家!
聽爺爺講紅色故事演講稿四年級演講紅色故事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我是班的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_周年的時候我給同學們講一位長征路上紅小丫的故事。長征路上的紅小丫參加紅軍后改名王新蘭。她是紅軍長征中年齡最小的女紅軍因此我把她尊稱為長征路上的紅小丫。她加入紅軍的時候才9歲,10歲開始到12歲跑著參加了長征因為她人小別人走一步她得跑兩三步才能跟上隊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滿11歲的王新蘭由宣傳隊的大哥哥們攙扶著在爆豆似的槍炮聲中登上木船渡過了嘉陵江開始了萬里長征。王新蘭跟著隊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沒完沒了地走。往哪走那時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須跟著隊伍走千萬不能掉隊掉隊就是死亡。
王新蘭在宣傳隊他們帶著樂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邊走邊宣傳鼓動。山路崎嶇難走十幾個小戰士用繩子把胳膊連到一起一個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們一邊艱難的行走一邊宣傳鼓動。打起仗來宣傳隊員們就去搶救傷員抬擔架。王新蘭人小抬不動擔架就攙著輕傷員走。
王新蘭不僅會打快板、唱歌還會講笑話她走到哪兒哪兒就有笑聲。可是半個月以后就聽不到她的笑聲了她染上了重傷寒。
這天夜里三點隊長就把王新蘭幾個姑娘叫了起來說該上山了。大部隊五點鐘出發宣傳隊早點上山去準備宣傳還要搭個棚子。每人發了一塊布讓把腳裹上每人還喝了一碗辣椒水。隊長說山上冷讓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來到山腳下涼氣襲人。爬上雪山一會兒晴一會兒陰有時下雨有時下雪。大家把所有的東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頂用。雪山皚皚凍煞人啊宣傳隊員們在寒風飛雪中剛把宣傳棚搭好大部隊就開始到來了。
王新蘭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隊隊紅軍一遍遍說著她背的滾瓜爛熟的順口溜,同志們加勁走,趕快穿過大風口。莫歇勁莫逗留,“三不準”要求記心頭。累了不準地上坐,坑洼里的積水不能喝。不準打鬧大步跑互相幫助都走好。紅軍戰士英雄漢定能征服大雪山。
10歲的王新蘭跑著長征是人生的奇跡。我們要紀念長征也要學習長征路上的紅小丫王新蘭向千萬紅軍先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