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養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一
今年暑假我和我們鎮上的幾位大學生來到了我們鎮上的敬老院,看望住在那里的老人。老人們一看到冒著酷暑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著我們的手問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我也詳細詢問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與老人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們沒有因為酷熱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蘊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
當今社會,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掙錢吃飯后,就將年老的父母給拋棄!任由他們艱苦度日。
在回來時大家都笑容滿面的說:“來到這里,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鍛煉,老人需要社會的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敬老愛老應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當代大學生有必要和老人們多交流溝通,明白老人的苦處、難處,這有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老人,他們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梁!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在我們鎮上也贏得的一致好評。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群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
養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二
剛到養老院,那些爺爺奶奶早已坐在院子里,等著我們的到來。現代65班的學姐幫他們量血壓,我們負責幫助學姐們去問,并幫助老人們量血壓。我剛開始去問有哪些爺爺奶奶沒有量血壓,還是很害怕的,不知道該怎么去問他們,可是看到和我一起的同學,對老人們就像親人一樣,去問他們要不要量血壓,扶他們起坐,我也鼓起了勇氣去問,一個兩個……我幫助了許多爺爺奶奶測了血壓。
測了血壓之后,我們開始了我們的表演,有唱歌、有跳舞都是他們那個年代喜歡的,表演到最后,有些老人有感而發,拉起了二胡,唱起了自己喜歡的歌,我才發現,這些爺爺奶奶其實挺可愛的,他們也很和藹,就像小孩子一樣,是要陪伴,需要關愛,他們也很害怕孤獨,同時也很想念他們的子女,希望他們的子女能夠多來看看他們。
我跟一個奶奶聊了很久她說話不是很清楚,她說的最多的還是她的兒子和女兒,和她年輕時候的事,可能是因為看到了我們,她想起了她年輕時候的模樣。她年輕的時候,也像我們一樣,愛笑愛哭,吵吵鬧鬧,無憂無慮,我陪她坐了一個下午,她讓想起了我的奶奶,我以前沒有多花時間陪奶奶說話,現在想她了,想陪她說說話,想讓她扇著扇子陪我入睡的機會也沒有了,她早已不在了。
時間已晚,我們也要回去了,爺爺奶奶一直送到了門口,我們和他們揮手告別,他們也很不舍,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難忘的實踐活動,還有那個最忘不掉的奶奶。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但檢驗了我們在學校學習護理專業技能知識的應用,而且也對養老院里的老人們有所了解,開闊了我們的眼界,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人生體驗。
養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三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共同努力,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安心的這一代。所以,在20xx年x月x日,放假回到家里做了幾天調整,今天我準備要開始社會實踐,就是去我們縣的敬老院去看望一下那些老人,希望我能給這些老人們帶去一絲溫暖和快樂。
在許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干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里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經過了短暫的休息后,我們開始實施起來了我們來之前做好的計劃。首先,找來了梯子,把牌匾上掉下來的字安裝上;然后選了兩個醒目的地方,把事先做好的條幅掛了上;接著就是往下搬運食品,幫著收拾一下敬老院的衛生。
一切都做好了,我們便跟老人們一起坐到了活動室里,跟這些和藹的老爺爺,老奶奶聊了起來。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癥等等,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家具,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大家在一起歡歌笑語,好像真的融入到了一起似的,真的`很開心,很欣慰。
不知不覺中,天黑了,今天的實踐結束了,我們不得不往回啟程了。這一天,我們傾聽了各式各樣的精彩和辛酸的人生歷程,讓我們的思緒也停留在那個貧苦年代。看著他們臉上的皺紋,都是歲月的痕跡,我想他們心中的皺紋深度,更是無法估量的。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
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 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養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四
過去的一年里總盼望著放假,于是乎,在新的一年里終于迎來了暑假,20xx年1月13號,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家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好好看看我的老爸老媽,而且吃著媽媽做的飯菜,心里感覺暖暖的。同樣我和同學們一樣憧憬著暑假的美好的生活。
在家休息了幾天,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大家還像以前一樣說說笑笑,聚到一起天南地北的胡侃,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天真無邪的童年,那是有數不盡的毫無理由的歡樂。
在暑假的這五十多天里,我了解到老人的生活現狀,家鄉有很多迫于生計的要求,就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家里留下了老人和孩童,老人本身生活不方便,還要照顧小孩子。尤其是那些的孤寡老人,值得一提的事,就是我和同學們去了一家養老院。
有一天,那天的陽光在冬天的生活里還算暖和,我就和幾個同學去了縣城的一所養老機構,那里的老人大多是五六十歲,他們中的有些人有子女,也有的沒有,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外地,有的時候好幾年都不能回家看看,所以他們的命運和大多數老人一樣,就住在了養老院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養老機構。上午十點,我和同學們約好在縣城的一個地方碰頭,順便也買了一些水果和花朵,準備去往那里,過了有十分鐘,我們幾個就來到了養老院的大門外,大門上赫然寫著“xxxx養老院”。
我們幾個相互看了幾眼就相約而同地走了進去,引入眼簾的是幾個柳樹,柳樹下安放著幾臺鍛身器材,有拉缸、單杠等等,我們幾個邊走邊看,不久就來到了一個大房子,里邊隱約地可以看見碗筷還有板凳,可以斷定這是老人吃飯的地方,這時一位老大爺就從那走了出來,我們面帶笑意地打了招呼,當我們了解到他就是這所養老院的院長,我們就說明了我們的來意,院長很客氣地給我們倒水,院長很和藹可親,聊了幾句,一位阿姨就領著我們幾個來到了老人們的居所。
走進里屋,一位老人就坐在一邊看電視,他坐著輪椅。當我走進他的時候,我喊了一聲:大爺,你好啊,最近生活還好吧?過了一會,他伸手掏包,一看是一包煙,還遞給我一支,我回絕了。
看到他們的動作,我的鼻子酸酸的。然后阿姨又領著我們看望了另外一些老人,有些老太太拄著拐杖走到了門口,兩眼望著我們,我趕緊的跑到她身旁,攙扶著她,老太太很感激,說;“孩子們,你們很長時間沒來了,想你們了。”原來縣城的高中每一年都會來看他們幾次。后來我們說了幾句就走了。
回到家后想了好久,就寫了下來,這也算是我在暑假所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吧。祝愿我們的老人們晚年幸福快樂。
養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五
組織者和參與者的雙重身份。雖然它的內容并不豐富多彩,時間也很短,但它卻讓我真實的體會到了一些在學校的教學工作中完全不會有的感受。對于我來說本身這也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次自我挑戰,從幼兒園到小學來我只有短短三年的工作經驗,每次看到其他班主任組織實踐活動,聽取他們的匯報我都是非常崇拜和羨慕的。崇拜他們有能力有經驗,羨慕他們取得的成績。當然年輕好激動的我也是非常感慨的,實踐活動對班主任老師來說真的很麻煩,但是它又確實給孩子們教會了許多書本上不會有的知識!我也是滿腔的熱血,想真真切切的讓我的孩子們也能有些課本以外的生活體驗和情感收獲。當然我也是有私心的,我摩拳擦掌的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并且希望能夠積累一些組織活動的經驗。
不管我的目的是什么,我這次真的開始行動了。在爭取到了學校大隊部的支持和幫助后,我開始按計劃準備我的工作了。首先是動員學生參加,要知道七天的假期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多么的不舍呀,為了動員他們能夠犧牲假期參加這次活動,我沒少磨嘴皮子,在班會課上開動員大會,給孩子們讀報紙,介紹中國老齡化的現狀,讀故事,讓他們對那些孤苦的老人們產生同情心和關愛。其次是動員家長積極參加,捐錢捐物是其次,主要是希望他們在家里也給孩子們灌輸尊老敬老愛老的思想,為孩子們參加活動提供便利條件,至少在節目的排練過程中能夠安全準時的接送學生。通過我的不斷努力,爭取到了兩名女家長和21名同學的加入,還有許多沒有時間的家長也為我的這次實踐活動提供了很多其他的幫助。
我們活動的地點是我旗的光榮院,光榮院是1984年成立
的我旗二級公辦單位,有三十張床位。光榮院原名烈屬養老院,主要接收無親屬照顧的烈屬老人。現在有25位老人,其中有一位女性。我們活動當天除院長外還有一位工作人員接待了我們。
我們的活動內容主要是節目表演和打掃衛生,盡管我們的節目都很短小,也不精致,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很認真的投入演出。盡管他們年紀還很小,并不能夠很好的徹底的打掃衛生,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找事去做,沒有一個孩子是閑著的。還有一位美麗的媽媽,帶著他的工具為每一位需要的老人們理發,刮臉,絲毫沒有一點對老人的嫌棄。我真的很感動,也很欣慰。她不僅支持著我的工作,同時也給孩子們樹立了敬老愛老的生活中真實的榜樣。當然活動還包括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捐贈禮物,孩子們用零花錢為老人們準備了許多小禮物,有手套,手絹,毛巾,水杯等等盡管東西很小,但每一件都包含著孩子們對老人們的關愛。家長們,有的買來了面,有的買來了油,還有的買來了水果和牛奶,在這里不得不提的是趙澤寧的爸爸他不僅為我們的活動提供了交通工具負責接送工作,同時還為老人們每人捐了一條駝絨棉褲,不管東西多少都是家長們的心,而且這些東西都是實惠的,能讓老人們真的能夠體會到溫暖的。老人們拿到禮物后都很高興,有的甚至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還有兩位老人每人掏出一百元錢說什么也要給孩子們。一位老人對我說:“閨女,拿著!錢不多!你們教會了孩子們尊老的心,我們也有愛幼的心了哇1當然錢我是不會收的,可是通過這個細節,我明白他們并不缺錢,他們缺少什么呢?后來我和孩子們在班會上進行了這方面的討論,孩子們一致認為老爺爺,老奶奶們缺少的是關心和愛。
行動的,而且對此還真的是樂此不疲!回到學校孩子們仍然意猶未盡的纏著我照相,看著他們的一張張笑臉我知道他們付出了愛,同時也體會到了其中的快樂! 讓他們也住到光榮院是誰也不愿意的。他們說,那里沒有親人的陪伴,那里缺少笑聲,那里是孤獨寂寞的。最后孩子們還一直覺定,還要再去,而且要多去幾次,去那里送去他們的關心和愛!
最后,我想說雖然這次活動是樸素的簡單的,但是越是這樣簡單的越會讓人們的心有所觸動,不管是參加活動的孩子們還是大隊輔導員和我,我們的心都被老人們的淚水打動了,我真心希望我們以后可以多做這樣的活動。用行動讓孩子們學會愛,感悟愛并且正的付出愛!
養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六
一是給老人們送去快樂和溫暖;
二是通過走入社會,使我們大學生認識社會、增長社會經驗;
三是培養我們的愛心、熱心和善心。
我們為這次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從一次又一次的討論到往返聯系敬老院負責人,我們付出了很多,經過不怕麻煩的重復再重復,我們制定了完善的活動計劃,熟悉了路線,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午兩點左右,我班參加該活動的22名同學在宿舍樓下面集合完畢。我們滿懷激動地前往敬老院進行公益勞動。
進入敬老院,在領導阿姨的安排下,有的同學對餐廳、院落、窗戶等進行了認真、徹底地打掃;有的同學與老人們親切、熱情地聊天,給老人們送上一份溫馨和幸福;還有的同學攙扶老人下床走路??個個都很認真的學著、干著。一些老人對我們贊不絕口。雖然辛苦,但是我們感到無比光榮。
下午四點左右,活動結束了,我們和老人們一一道別,有的老人說:你們還要再來呀!我當時就被這句話感動了,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
這是我第一次和這么多老人近距離的接觸,盡我最大的能力把快樂與溫暖送給了他們,我真的很高興;作為該活動的一員,活動這么成功,這么有意義,我真的很欣慰。
我從中學到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首先,關心照顧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理應繼承并發揚這種美德。
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年輕到年老的過程,老年人歷經風吹雨打,千辛萬苦地培養出下一代,現在我們理所應當去關心照顧他們。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里,中年一代的人們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我們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家,和他們拉拉家常,傾聽他們的訴說,他們會感到很高興。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溫暖。我們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對此,我們感到很光榮、很自豪。
其次,公益勞動是直接服務于社會的有益的無償的勞動,是不計報酬、不謀私利,為了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勞動。參加公益勞動,對于培養我們大學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自覺自愿為公共利益而不計報酬的共產主義勞動態度,以及團結互助、遵守紀律、愛護公共財物等思想品德,都有重要的作用。參加公益勞動的光榮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靈,這些都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雷峰。
市場經濟在促進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一些人片面追求個人價值、個人利益和個人需求的實現,頭腦中裝滿了金錢的利益,做什么事都講錢,一切向錢看。唯利是圖、坑蒙拐騙、假冒偽劣、錢權交易、浮夸虛榮等等丑陋現象,對尚處于思想認識形成期的大學生,造成了理想信仰上的迷茫和思想行為上的嚴重腐蝕。我們要認真學習胡錦濤提出的“八榮八恥”,領悟其中的精神,堅決抵制這些不良的思想。此次敬老院義務勞動作為一次公益勞動,我們毫不嫌臟,踏實、認真地完成了領導布置的任務,盡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談心,竭盡所能使老人感到溫暖,并且沒有發生打鬧情況。這體現了我們尊重公益勞動、熱愛公益勞動的態度,體現了我們新時代的大學生的良好素質。
第三,我們22名同學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了領導布置的任務。我從中體會到了集體力量無窮,個人力量微小。試想,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玻璃都擦得一塵不染,把院子里的落葉全部清掃,把每間屋子的地都擦得干干凈凈??然而我們22名同學通過團結合作就做到了,這就是集體的力量。
我們大學生將來要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在競爭激烈的年代,單位中的每個成員,若想把工作做好,想獲得成功,首先就要想方設法盡快融入一個團隊,了解并熟悉這個團隊的文化和規章制度,接受并認同這個團隊的價值觀念,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職責。從現在起,我要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樹立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懂得通過團隊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只有這樣我才能在工作上作出最優秀的成績,為國家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整個實踐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我們會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次實踐更加成功!
養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七
里面顯得好暗淡,我們這些初中生站在這里顯得另類,或許正是我們的異類,給這個昏暗的僻靜的小院增添了不少的活力與歡樂。所有的老人看到我們的到來都表示了他們的歡迎,在他們臉上我們也可以看見他們無與倫比的快樂,甚至還有一絲幸福的感覺。
是他們太寂寞了吧,見到我們就特別的熱情,邀請我們到他們那小小的房間里坐坐。這個房間不大,只有兩張孤零零的床,還有一臺電視機供老人們消除寂寞。我們都坐在床上,老人打開電視,和我們一起分享她的戲曲頻道。我們也與她一起享受某個同學親手做的蛋糕,松松軟軟的,散發著濃郁的雞蛋的香氣。老人吃的津津有味,我們見他們吃的那么的香也發自內心的趕到快樂,也有那么一點小小的自豪。老人客氣的切西瓜給我們吃,我們推推攘攘,甚是覺得不好意思。盛情難卻,我們接受了她的西瓜。
男生則在烈日炎炎下在院子里拿著掃帚掃地,讓這院子更為的干凈,使老人的心情更為舒適。雖然他們沒有和老人一起聊聊天,但我想他們也為自己可以給老人制造一個愜意的環境而快樂吧。
有一位比較特殊的老奶奶,她失去了一條腿,只能用拐杖慢慢的行走,看著她這悲慘的樣子讓我感到一點點的難受與不忍。好像過去扶一下她,跟她打聲招呼,但有些羞澀的我們沒有走過去,只是遠遠的望著她越走越遠。
隨后我們買了一些水果給他們,雖然不多,但也是我們的一點心意。禮輕情意重,老人們吃的很開心。時間過的好快,一轉眼就到中午了,我們也該走了,我們與他們揮手告別。看得出他們對我們的依依不舍。
這個社會太缺少對老人的關心了,讓我們多多的關心關心老人,時常可以去敬老院看看他們,即使只是聊聊天也好,他們現在正如同小孩子一般需要人們的愛護,他們現在的樣子就是我們未來的影子,不要讓我們的未來在寂寞中度過,獻出我們的愛心,給敬老院中的老人一絲溫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