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識在于積累篇一
現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知識在于積累初中議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你見過洶涌澎湃的大海嗎?你可知道它是由無數條支流匯聚而成的?
你吃過醉人的花蜜嗎?你是否知道它是由小蜜蜂采集萬朵鮮花釀成的?
同樣的道理,知識也不是通過一兩天的學習就能得到的,而是由人們通過長期的辛勤的學習積累起來的。縱觀世界博學之士,他們的知識無一不是靠積累而得。法國著名科普學家儒勒凡爾納一生寫了一百零四部科幻小說,名震全球。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一生摘錄了數百本筆記,有幾十萬字。著名少年詩人田小菲,為了積累素材,錘煉語言,從小時候就開始寫日記,一直堅持不懈。試想,假如凡爾納不積累那么多的資料,他的科幻小說何以問世?假如田小菲不堅持寫日記積累素材,她何以寫出青少年喜愛的詩篇?可見,知識在于積累。
現在,我們正處于知識爆炸的`年代,我們學習知識,不僅不勤于積累,而且要善于積累。勤勤懇懇地讀了一輩子書的英才亞克教,竟一無所獲地死去。他的書房里雜亂地排列著各種書籍數萬卷。雖博覽群書,卷卷留墨,且筆記堆疊,但因知識散亂,不辨巨細,無以為用,并沒有對日趨燦爛的人類文化加入一點自己的東西。
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由無數塊巨石規規則則壘積而成的。如果你不甘于做知識的叫花子而愿做知識的百萬富翁的話,那么,就請您從勤于積累,善于積累開始吧!
知識在于積累篇二
“文言文”中的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最后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于“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古白話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話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書面語。如唐代的變文,敦煌通俗文學作品,宋人話本,金元戲曲,明清小說等都是古白話的代表。古白話雖說是白話文,但不同于我們今天所說的白話文,一般都是以口頭語為基礎而夾雜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語,由于區域性和時代性的差異,今天讀起來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們稱之為“古白話”(學術界一般把從晚唐五代開始直至“五四”時期形成的古白話稱作近代漢語)。
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國內,中學語文課程中,文言文的學習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知識在于積累篇三
1.《蘆花蕩》選自《孫犁文集》。作者孫犁,原名孫樹勛,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蘆花蕩》。
2.《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3.《親愛的爸爸媽媽》選自《人報》。作者聶華苓,華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說集《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散文集《三十年后》《夢谷集》等。
4.《阿長與〈山海經〉》選自《朝花夕拾》。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之一,發表了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無論是散文、詩歌、雜文、小說還是文藝理論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雜文,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魯迅全集》中。
5.《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詩文集《蹤跡》,代表作品有《背影》《歐游雜記》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7.《信客》選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知識在于積累篇四
神采奕奕 眉飛色舞 昂首挺胸 驚慌失措 漫不經心
垂頭喪氣 沒精打采 炯炯有神 愁眉苦臉 大驚失色
學無止境 學而不厭廢寢忘食爭分奪秒不甘示弱全力以赴真才實學
孜孜不倦 力爭上游好學不倦笨鳥先飛披荊斬棘不學無術聞雞起舞
勤學好問 自強不息 發憤圖強 只爭朝夕
烈日炎炎 浮瓜避暑 驕陽如火 皎陽似火 赫赫炎炎 炎炎夏日 炎陽炙人
烈日當空 狂風烈日 火傘高張 吳牛喘月 流金鑠石 五黃六月 浮瓜沉李
夏日炎炎 綠樹成蔭 椅席炙手 熱不可耐 暑氣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陽似火 驕陽似火 火日炙人 火輪高吐 火云如燒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陽酷暑 夏山如碧 夏樹蒼翠 夏水湯湯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熱氣騰騰 鑠石流金 爍石流金 流金鐵石 燋金鐵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吳牛喘月 長天當日 赤時當空 炎天暑月 暑氣蒸人 汗流浹背
渾身出汗 汗流浹背 汗流洽背 遍體生津 流汗浹背 揮汗如雨 揮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漿 汗流如注 田地龜裂 寸草不生 顆粒無收 禾苗枯槁
禾苗干枯 滿頭大汗赤地千里 大汗淋漓旱威為虐 野田禾苗半枯焦
知識在于積累篇五
1、平時沒有跑發衛千米,占時就難以進行一百米的沖刺。
3、激流勇進者方能領略江河源頭的奇觀勝景。
5、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學問來修剪。——培根
6、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7、知識是頭上的花環,而財產是頸上的枷鎖。——伊朗
8、與其積攢滿箱子的金銀,不如積攢滿肚子的學問。——蒙古
9、駿馬是跑出來的,強兵是打出來的。
10、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司馬遷
11、讀書給人以快樂、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培根
13、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澤泰戈爾
14、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5、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紹斯
16、種子牢記著雨滴獻身的叮囑,增強了冒尖的勇氣。
17、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威爾遜
18、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蔡尚思
20、多則價謙,萬物皆然,唯獨知識例外。知識越豐富,則價值就越昂貴。——馬戈
2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22、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23、敢于向黑暗宣戰的人,心里必須充滿光明。
24、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馬克思
25、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獈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26、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27、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學習!學習。——高爾基
28、向前吧,蕩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戀和信泊,破浪的船自會一路開放常新的花朵。
29、有了知識不運用,等于耕耘播種。——緬甸
30、知識給世界帶來光明,知識給人類增長財富。——非洲
31、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長在高山上的鮮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奮才能是攀登的繩索。
32、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34、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巖,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
3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8、懦弱的人只會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為燒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39、常識是我所知道的最高的通情達理。——切斯特菲爾德
41、知識越多越令人陶醉。——威·柯珀
42、書籍能引導我們進入高尚的社會,并結識各個時代的最偉大人物。——斯邁爾斯
43、如果把才華比作劍,那么勤奮就是磨刀石。
44、我們這個世界,從不會給一個傷心的`落伍者頒發獎牌。
45、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6、生命力的意義在于拼搏,因為世界本身就是一個競技場。
4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48、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50、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那邊的風光。
51、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52、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53、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巴爾扎克
54、永不毀滅的無價之寶,是一個的學問。——歐洲
55、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56、經過大海的一番磨礪,卵石才變得更加美麗光滑。
57、知識和世故不同,真有學問的人往往是很天真的。——羅曼·羅蘭
5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59、奮斗者在汗水匯集的江河里,將事業之舟駛到了理想的彼岸。
60、引誘肉體的是金錢和奢望,吸引靈魂的是知識和理智。——伊朗
61、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列寧
64、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戰勝一人;富有知識的人卻所向無敵。——蘇聯
65、送饑者一條魚,只管一天不餓;教他學會捕魚,能使他永不受餓。——斯里蘭卡
67、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68、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雨果
70、知識的主要問題是不在于博,而在于精。——安東·亨利·約米
71、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洛克
72、智者的智慧是一種不平常的常識。——拉爾夫·英
73、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盧梭
74、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弗萊格
75、少量的常識,當的大量的學問。——英國
76、生活的激流已經涌現到萬丈峭壁,只要再前進一步,就會變成壯麗的瀑布。
77、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78、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79、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80、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銅匙。——列夫托爾斯泰
81、知識的主要問題是不在于博,而在于精。——安東·亨利·約米尼
82、知識的價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希臘
83、知識可羨,勝于財富。——英國
85、知識比金錢寶貴,比刀劍鋒利,比槍炮威力大。——蘇聯
88、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
89、科學的自負比起無知的自負來還只能算是謙虛。——斯賓塞
90、知識本身并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培
91、追求過多的權力會使天使跌落,追求過多的知識會使人摔跤。——培根
92、如果一個人的知識缺乏條理,那他的知識越多,他就越感到困惑不解。——斯賓塞
93、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若禪
知識在于積累篇六
尊敬的:
失敗是對追求者的考驗,成功是對追求者的回報。成功因勤奮而有意義,勤奮因成功而有價值。失敗是因為那份簡直而造就了成功。
每個人都希望取得成功,但是卻很少有人成功。要想成功,就必須要面對失敗,失敗不但是對追求者的考驗,還能夠讓追求者的思想境界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失敗了不要緊,只有冷靜的分析失敗的原因,做出正確的判斷,繼而不停的努力奮斗,才會邁向成功的殿堂。失敗不但消耗著追求者的熱情,還考驗著追求者的恒心和毅力。無數次的失敗,不知道還有多少熱情考驗持續,還有多少激情可以付出。
失敗是人生的智慧,讓你思考,讓你反思。沒有失敗的人生,就沒有成功的人生。如果只有成功,沒有失敗,那只是一時的運氣。而靠運氣取得成功的人,并非永遠都會成功。而在成功的背后,又會暴露出許多的隱患和問題。如果這些隱患和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和解決,公司遲早會破產,人生遲早會失敗。
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就成功。如果任何事情都輕易實現了,每個人都能夠取得成功,那么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貧與富的懸殊。
失敗與成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沒有失敗也就沒有成功。關鍵是如何面對失敗,在失敗面前抱著什么樣的心態,它是消極的、還是樂觀的。兩者的心情有很大的反差,而能否取得成功,也與心態有一定的關系。好心情讓你奮發向上,壞心情讓你絕望。
有時候我們失敗的次數多了,我們的信心和熱情也就減少了。其實成功已經在向我們招手,只要我們在做出一點點努力和犧牲,我們就成功了。但是正是由于我們的心態,由于我們對前途的未知和渺茫,才缺少那么一點點努力,與成功失之交臂。
失敗對人生來說是好事情,不是壞事情。失敗能夠讓你看到最近的不足,哪方面做得還不夠,需要朝哪個方向努力。只有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些問題,并克服這些難題,才能夠取得成功。
成功也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是暫時的成功。成功不但體現了人的精神,還暴露了心跡,尤其是在當今社會。有些人有錢是因為父母,或繼承遺產,或成功得到的。但是有些人卻花天酒地,思想素質和道德問題都暴露出來了。雖說他們生活是富裕的,但精神是貧窮的。所以,才會有眾多的成功人或影視明星去吸毒,去包養二奶。所以說,一個人在生活上、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并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只有生活、事業在加上精神上的財富,才算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成功的人。
因為成功,我們的人生格外有意義,活得精彩,處處受到別人的追捧。因為成功,我們的人生價值才得到了體現,處處都放著光芒。
“男兒有志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無志”!這是梁啟超的《志未酬》。男兒一生都要不停的努力,不停的奮斗。如果稍微有了一點點成就,就志得意滿,這樣的人,雖說是一個成功的人,但不是一個完全成功的人。
要想成功,就要先對失敗;要想成功,就必須努力,一生不停的努力奮斗,才能夠屹立于眾人之上,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只有懂得在失敗中找原因,在失敗總結經驗,做好量的積累,量成成功的來臨。
謝謝大家!
知識在于積累篇七
現在有不少學生為文言文閱讀而苦惱,怎樣快速提高文言文的閱讀技巧呢?這是不少學生都想知道的,其實只要多背誦,多練習文言文就能很快掌握住翻譯文言文的技巧。今天我們來就來談談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文言文翻譯的要求
文言文翻譯第一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就是準確,即忠實于原文意義,不添、不加、不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凡是能夠直譯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對照翻譯,能夠具體落實的字詞就盡可能地在譯文中有所落實,并保持原句的特點:“達”就是通順,沒有語病,符合表達習慣,遇到古今異義、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語言現象而無法直譯時,就可以靈活地或適當地采用意譯的方法:“雅”就是譯文語句優美,用詞造句比較講究,而且有一定的文采。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第二,“留、補、刪、換、調”的翻譯方法:“留”指保留,凡是年號、帝號、國號、人名、地名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均可保留,照抄即可,不必翻譯:“補”指增補,就是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現代漢語不能省略的成分補上:“刪”指刪除,就是刪除沒有實在意義、也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換”指替換,即用現代漢語詞匯替換古代漢語詞匯:“調”,指“調整”,就是將古代漢語句子中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整,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知識在于積累篇八
尊敬的:
成功在于積累,任何經驗都是慢慢地一點點地積累起來的。每天進步一點點,貴在每天,也難在每天。
下面我給同學們舉幾個有關積累成功的例子吧!
第一個故事說的是:古代蒙古人訓練大力士,就是用積累這個辦法的,他們從小讓參加大力士訓練的孩子每天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小牛犢上山吃草,小牛犢剛開始不過十多斤重,孩子們可以輕松勝任。這樣,隨著牛犢的一天天長大,孩子們的力氣也就越來越大了,最后,當牛犢長成幾百斤的大牛時,孩子們也就練出了能舉千斤鼎的神力了。
第二個故事說的是:古印度一個著名棋手和皇帝下棋,皇帝問他要什么賞賜,他說,只要在棋盤上第一個格子里放一粒米,然后第二個格子里放兩粒米,第三個格子放四粒米,依此類推,放滿64個格子就行了。皇帝很高興,不假思索就一口答應。可后來兌現賞賜時,皇帝傻眼了,把全印度一年收獲的全部糧食加起來也不夠用。誰能想到,棋盤上這一格到下一格的微不足道的積累,到后來竟然成了天文數字。
第三事例講的是: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來在部隊一個科研單位工作。他原來基礎并不好,學歷不太“硬”,也曾不被人看好。可是他自己卻“不放棄,不拋棄”,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積累知識;積累經驗;積累成績。他不放棄一切可以學習機的會,他向一切內行的人虛心請教;參加科研項目從小到大,從剛開始當助手,到后來自己牽頭領著助手干;發表學術論文從一開始的一般刊物到后來的核心刊物到國外著名刊物;他自己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工程師,成了本專業的權威,博士生導師,軍隊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到20xx年,他終于被評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進入了中國科學家的最高殿堂。他的成功經歷,再次雄辯地說明了積累對于成功的重要性。
天道酬勤,水滴石穿。無數事實證明,成功需要積累;需要積累經驗;需要積累能力;需要積累成績。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恒心和堅持,任何微小的量變,我們只要能堅持不懈地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最終必將導致質的飛躍。古人說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始于壘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個人若能每次進步一點點,持之以恒,天天向上,就一定能積小勝為大勝,變平庸為神奇。他一定能找到成功的鑰匙,實現人生的價值,創造人生的輝煌業績。
那些一事無成的人,往往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那些一事無成的人,而是他們缺乏耐心,急于求成;那些一事無成的人,而是他們總想一口吃個胖子。于是結果他們就放棄了每天一點點進步,也就放棄了希望,放棄了成功!
希望同學們聽到以上這些故事后,也每天進步一點點,積少成多,一步步走向成功!
謝謝大家!
知識在于積累篇九
2、真正的強者,不是流淚的人,而是含淚奔跑的人。
3、陽光照亮世界,知識照亮人生——民諺
4、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5、讀書對于智慧也像體操對于身體一樣。——愛迪生
6、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烏皮特
8、萬石谷,粒粒積累;千丈布,根根織成。
9、凡事不要說?我不會?或?不可能?,因為你根本還沒有去做!
10、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1、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顏之推
13、作繭的記憶,結繩的心事;傷痛后,昨日的人黯然夭折。
14、作家當然必須掙錢才能生活,寫作,但是他決不應該為了掙錢而生活,寫作。馬克。
15、解決:靜下心來沉淀自己,多看書,微問答反復讀,凡事多思考后果再去做,別圖一時爽快后面還債是很痛苦的。
16、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高爾基
17、我讀書總是以少為貴,從不貪多。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18、讀書如吃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飯者生疾病。——章學誠
20、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2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22、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作者:培根
24、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25、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