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年級數學《時間與數學》教學設計并有設計意圖篇一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推薦度: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推薦度:
- 和時間賽跑教學設計 推薦度: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的工作總結 推薦度: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上《時間與數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好玩《時間與數學》
1、結合“共同的休息日”這一常見生活情境,探索與時間有關的現實問題,探索并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基本方法。
2、在觀察比較、發現規律的現實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觀察和發現的能力。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日歷中包含豐富的數學信息,初步感受集合思想,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聯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歷中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問題。
談話導入。(板書:時間與數學)
(1)共同的休息日
1、師:我們的好朋友奇思,他的父親是火車司機,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提問: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生1:父親工作3天后休息1天。
生2:就是4天里有3天工作有1天休息。
師:他的母親是飛機乘務員,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
師: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
2、出示9月份的日歷,9月1日大家都開始工作或學習。找出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師:如何能從日歷中清楚地看出每個人的休息日是哪幾天?
(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符號標記休息日)
師:請第一組同學用△標出父親的休息日,第二三組同學用○標出母親的休息日,第四組同學用√標出奇思的休息日。
(學生分組標記休息日后,全班交流,師課件演示。)
師:你發現了什么?(父親、母親休息日)
課件出示奇思的休息日,你又發現了什么?
3、師:我們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用這樣的方法你能找出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嗎?
(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符號解決問題的方法。)
4、師:父母共同的休息日老師是這樣表示的,你能像我這樣表示出父子、母子以及全家的休息日嗎?
(師一一地把學生所說的展示出來,然后請同學們交流填的方法。)
生1:我是按九月份的日歷填的,同時有三角形和圓形的就是父母共同休息日;同時有三角形和對勾的就是父子共同休息日;
同時有圓形和對勾的就是母子共同休息日;同時有圓形、三角形和對勾就是奇思一家三口共同休息日。
(初步感受集合思想。)
師:用這樣的圖表示共同的休息日有什么好處?
(感受用集合表示的優勢與特點。)
(2)日歷中的規律
1、出示日歷,引導學生觀察框里的4個數,你發現了什么?
2、換一組數,再次觀察發現,驗證規律。
3、觀察框里面的9個數,你又發現了什么?換一組試試。
4、根據描述猜一猜。
少年高斯的故事,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時間與數學:4,8,12,16,20,24,28.
本節課是探索并解決與日歷有關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中發現規律,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觀察、發現和獨立思考能力,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不足之處有:讓學生理解每個人的休息規律后,直接給出9月份日歷讓學生標記,部分孩子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應該讓孩子再結合日歷說一說每個人的休息規律;找日歷中的規律,我只讓學生能找出規律,言之有理即可,沒有重視培養學生在找規律時思維及語言表達的有序性、條理性。
s("content_relate");【三年級數學上《時間與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學上冊《除法》教學設計01-30三年級數學上冊《燈市》教學設計06-16三年級數學上冊《混合運算》的教學設計06-26三年級數學上冊《地磚的周長》教學設計06-16三年級數學上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01-30三年級數學上冊《我換牙了—統計》教學設計06-16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時間與數學》11-02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11-26五年級數學上冊《方程》教學設計06-15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設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