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惠農資金管理篇一
20xx年,我鎮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如下:
1、五保戶272戶,發放資金47.454萬元。低保戶1493戶,發放金額210.6334萬元。優撫對象121戶,金額81.8萬元。殘疾補助377戶,金額14.3萬元。倒房重建1戶,補貼資金1萬元。草危房補貼13戶,補貼資金12.2萬元。
20xx年,我鎮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如下:
1、五保戶272戶,發放資金48.509萬元。低保戶1525戶,發放金額275.1707萬元。優撫對象121戶,金額97.4萬元。殘疾補助501戶,金額29萬元。倒房重建2戶,補貼資金16800元。草危房補貼38戶,補貼資金40.3萬元。
20xx年,我鎮涉農民政資金發放情況如下:1、五保戶270戶,發放資金56.7874萬元。低保戶1525戶,發放金額360.9425萬元。優撫對象146戶,金額133.4446萬元。殘疾補助399戶,金額30.2萬元。救災補貼169戶,補貼金額2.6萬元。倒房重建1戶,補貼資金8400元。草危房補貼91戶,補貼資金90萬元。
通過對民政涉農資金的自查,我鎮在民政涉農補貼資金管理上,能嚴格按照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監管等環節、程序的規定,全部通過“一卡通”發放到享受農戶手里,沒有出現截留、挪用、擠占、抵扣等現象。
惠農資金管理篇二
丹堡鄉地域面積50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0%,鄉政府駐地丹堡村,距縣城20公里,海拔940米。全鄉轄15個行政村,67個合作社,76個自然村,2575戶,8551人。共有黨員418人,黨組織18個。耕地面積11760畝,人均占有耕地1.61畝。20xx年農民人均占有糧255公斤,人均純收入1380元。
截至目前,全鄉共發放糧食直補資金600004元;農資綜合補貼元;退耕還林補助233956元;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13793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1474098元;五保供養94850元;計生家庭獎勵扶助金元;二女戶節育一次性獎勵資金元;農村獨生子女領證戶養老儲蓄金元;獨生子女領證父母獎勵金元;計生村級工作人員報酬元;農村育齡婦女環情補助金元;村干部報酬養老保障金元;村組干部報酬元。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鄉黨委、政府以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為出發,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將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鄉上由主要領導親自抓,組建了由多個部門組成的惠農大廳,確定了財政、民政、信用社、計生、新農合、新農保等6名業務主辦,具體負責各項惠農政策的業務辦理,對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村低保、退耕還林、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等補貼項目,都經過了政府行政會議討論,嚴格把關。
(二)制度健全,發放及時。
鄉政府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各項惠農資金都要經過鄉級財政所發放到農戶手里,在具體工作中,嚴格按照“指標統一下,資金一戶管,補貼一卡發,服務一站辦,收支一本帳”為核心內容的管理目標,對惠農資金實行統一管理和“一冊明一折統”發放。20xx年,鄉上對各類資金的發放,更是層層把關,嚴格審核,確保各項資金全部兌現到戶。在發放時間上,根據上級財政資金撥付情況,及時發放,從未滯留。
(三)運作規范,資料完善。
在認真抓好各項惠農資金落實兌現基礎上,鄉上注重健全完善賬目,及時填寫“明白冊”,使每個農戶對本人享受的優惠政策心中有數。凡是上級部門下撥的各項惠農資金,鄉上都及時記賬,做到了資料齊全,賬目清楚。各項目補貼方案確定后,在各村公示無異議后發放。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每年年底對享受補貼的人員和農戶在全鄉范圍內公示。并把各項惠農資金的發放情況及時填入農戶“明白冊”之中。
二〇xx年十二月五日
惠農資金管理篇三
根據通農業[20xx]128號文件精神,鄉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宣傳文件精神,明確工作目標,自查到位,核實到戶。
鄉惠農補貼包括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在資金兌現過程中分布實施,鄉、村、社干部對農戶的種糧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統計,召開村民大會上進行民主評議,鄉農業綜合服務站根據評議結果嚴格按標準進行數據整理,再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上報鄉黨委政府審查核實通過,然后進行張榜公示,種糧群眾無異議后,在上報上級主管部門,下撥資金通過一卡通兌現到農戶。
在資金的兌現過程中,鄉黨委政府,嚴格按要求,公示結果積極給予惠農資金兌現,農機購置補貼鄉農業綜合服務站嚴格按程序給予審批,無弄虛作假。
為加強自查工作,鄉黨委政府成立了“惠農資金自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xx;副組長:xx,成員:xx、各村村主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鄉農業綜合服務站,由負責具體工作。
在自查過程中,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鄉黨委政府安排由鄉紀委牽頭,鄉農業綜合服務站、財政所、各村委會進行走訪調查,各惠農資金是否按公示內容及時兌現的,兌現數據是否按照基礎數據調查、民主評議、公開公示等操作流程形成的,在資金分配工程中各級各部門有沒有優親厚友及截留資金等問題的出現。
通過對全鄉1521戶享受惠農資金的農戶進行走訪調查,群眾對惠農資金兌現上無任何異議。20xx年我鄉兌現各項惠農資金:1502350元,20xx年我鄉兌現各項惠農資金:1502350元。
鄉人民政府在兌現20xx年至20xx年惠農工作中,一直按照上級要求的程序運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無優親厚友、截留資金,群眾無任何異議。
惠農資金管理篇四
20xx年7月1日迅速成立自查自糾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紀檢組長任副組長,辦公室、計財股、涉項站股的人員為成員,分工負責,明確各涉項站股工作職責,由各涉項站股長為責任人。對項目帳務、項目方案、項目資料、項目實施地等,進行認真清理檢查,并嚴格按照財政部、農業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逐項對照清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折不扣,不走過場,不搞形式,確保黨和政府的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始終圍繞發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基本任務,管好用好各項強農惠農資金。
(一)、項目計劃安排及執行情況
我縣20xx年農村清潔工程項目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目標,根據“城鄉統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總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產業支撐、突出特色、利用合理、良性循環”的原則,在龍沱鄉修文村實施了20xx年度農業生產清潔工程、農村生活環境凈化工程和農村文明提升工程。
1、壯大和發展支柱產業
發揮已修建蓄水池80口,噴灌系統一套作用,對4500畝茶園集雨節灌和噴灌;新建了蓄水池1口(25m3)。同時解決人畜自來飲水和獺兔養殖場用水。
2、清潔田園
實施稻草、玉米秸稈覆蓋還圓,堆漚發酵或加工成飼料等處理農作物秸稈,完成示范面積2500畝,建立了秸稈腐熟池2個,重點解決農田秸稈野外焚燒和亂堆亂放的問題。
3、無公害農產品生產
在項目區大力實施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推廣ipm技術、農藥安全使用技術、農田精準施藥技術4500畝,防止化肥、農藥對農田、水體和農產品的污染。
4、建農村戶用沼氣池
國債沼氣項目除外新建了農村戶用沼氣池3口(計劃8口),通過“一池三改”,即建農村戶用沼氣池,改廚、改廁、改圈,主要建立豬-沼-茶生態循環經濟模式,處理人畜糞便和秸稈,實現農村人畜糞的合理循環利用。
5、清潔水源,建農村污水處理池
新建了農村污水處理池(含厭氧池和凈化池等)16口(計劃30口),安裝了凈化污水排放管500米(計劃1000米),處理和排放生活污水。
6、新建農村垃圾站
新建了農村垃圾箱19個(計劃20個),垃圾處理場2個,處理生活垃圾。
7、建田間有毒有害物質回收箱
新建了田間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箱12個(計劃45個),收集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肥料、地膜等產生的廢舊包裝瓶、袋及塑料。
8、消滅農田害蟲
在田間安置了頻振誘蟲燈20盞,誘殺農田害蟲。購置機動噴霧器10臺,組建了機防專業隊,開展病蟲統防統治。
9、清潔庭院,購置垃圾清運車
村道入戶、完成了農戶庭院院壩水泥硬化200戶,使其環境美觀清潔。購垃圾清運車3臺和沼渣液槽車2臺,清運農村垃圾和沼渣液。
10、制定清潔工程管護制度
設立了村衛生監督管理員2名,負責收集、分類處理生產、生活垃圾,平時監督衛生。制定村規民約管護好鄉村清潔工程的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
11、推廣農田清潔生產技術,實現農田清潔生產
制定了項目村優質茶葉、水稻、玉米清潔生產技術規程各500份,指導當地農民按要求組織生產,控制農田面源污染。
12、實施科技入戶工程
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廣泛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和實用技術培訓。
(二)項目資金安排使用情況
1、項目資金安排情況。
項目計劃國家財政投資10萬元。其中:壯大和發展支柱產業計劃投資1.0萬元,清潔田園計劃投資0.13萬元,建農村戶用沼氣池計劃投資0.4萬元,建農村污水處理池計劃投資3.05萬元,新建農村垃圾站計劃投資0.55萬元,建田間有毒有害物質回收箱計劃投資1.5萬元,消滅農田害蟲計劃投資1.7萬元,購置垃圾清運車計劃投資0.25萬元,制定清潔工程管護制度計劃投資0.15萬元,推廣農田清潔生產技術計劃投資0.6萬元,科技入戶工程計劃投資0.5萬元,標示牌計劃投資0.17萬元。
項目實際完成國家財政投資9.906萬元。其中:壯大和發展支柱產業補貼1.0萬元,清潔田園補貼0.13萬元,建農村戶用沼氣池補貼0.4萬元,建農村污水處理池補貼3.05萬元,新建農村垃圾站補貼0.53萬元,建田間有毒有害物質回收箱補貼1.426萬元,消滅農田害蟲補貼1.7萬元,購置垃圾清運車補貼0.25萬元,制定清潔工程管護制度補貼0.15萬元,推廣農田清潔生產技術補貼0.6萬元,科技入戶工程補貼0.5萬元,標示牌補貼0.17萬元。
項目資金都嚴格按照資金管理制度、報賬制度開展工作,并做好項目事前論證,事中操作規范,事后自查監督,從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見效的事情做起,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斷讓農民群眾在強農惠農政策中實實在在得到好處。在財政資金及時全額到位情況下,項目按照實施方案完成,資金嚴格按農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辦理,沒有擅自擴大使用范圍、改變資金使用用途;遵守財經制度,無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情況發生;按財政資金監督管理規定,建立健全項目公示制、報帳制;??钯Y金實事求是開支,憑證、票據合法,真實有效。
1、存在問題。資金到位遲,部分項目提前實施,項目整體效果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2、整改措施。加強項目計劃性安排,講求工作方法。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定制度,強化內部管理,確保財政支農資金安全運作,發揮最大效益。
惠農資金管理篇五
自xxxx年,我鎮財政支農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監督等各個環節程序全部納入了“一卡通”發放。
其中:
1良種補貼資金。能否由政府統一采購優質品種,由農業技術部門按農戶實際種植面積,將良種直接發給種植戶,做到了良種優質化。
2油菜補貼資金。
3能繁母豬存欄動態變化,當年新增母豬難以核實,應確定母豬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檔案,二至三年補貼一次。
以上匯報當否,請批評指正。
惠農資金管理篇六
1、自然災害救助款,因民政部分每戶48元,救濟的是口糧,折合現金48元,而在核對表中是以金額方式體現,因此村民不清楚,認為沒有拿到現金是沒有補到位,通過與鎮民政核實,實際救災救助款已發放到位是通過以救濟米糧發放的。
2、農村家電下鄉補貼有兩戶村民否認購買了家電,一戶為:余雙文戶購家電政策補貼571.74元,該戶主說未購任何電器;另一戶為:胡先能戶購家電政策補貼款計2877.81元,該戶主說20xx年8月20日在靈鄉金威平價購一臺空調補貼了大約300多元左右,沒有那么多。
通過對惠農資金的檢查發現,大部份惠農資金是直接通過鎮財政部門直接撥款到農戶專戶或由有關單位直接發放到農戶手中,無中間間接的轉交環節,截流的可能性不大,只是,惠農資金發放時間與檢查時間相隔時間較長,發放時有的農戶沒有在意,沒記清楚惠農資金領取的準確時間和具體家中由是哪個成員領取的情況。
大冶市靈鄉鎮長坪村
二oxx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