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廣西、貴州等地。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文化的民族,瑤族有著豐富的風俗傳統。這些風俗不僅是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瑤族民眾生活的重要內容。在我深入了解瑤族風俗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這些風俗對瑤族人民的重要意義。
第二段:瑤族風俗的特點和類型
瑤族風俗主要包括婚俗、葬俗、年俗、節俗等。在瑤族的傳統文化中,男女一起跳舞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活動?,幾逦璧敢匝鼮橹饕璧覆课?,具有激情、歡快、奔放的特點。在婚禮中,瑤族人有“落地成盟”之說,男女之間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儀式和約定,并通過跳舞來表示婚禮的歡樂氣氛。在年俗中,瑤族人會在農歷正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分別祭祖和祭神,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著各種各樣的美食,享受團圓和幸福。
第三段:瑤族風俗的意義和價值
瑤族風俗是一種傳統文化,是瑤族先人留給后人的寶貴遺產。這些風俗給瑤族人民帶來了多方面的意義和價值。首先,它們是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傳承和發揚可以促進瑤族文化的發展。同時,瑤族風俗也展現出瑤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感,它們是瑤族人民生命力的體現。此外,瑤族風俗也是瑤族人民傳統文化信仰的體現,它們體現出了瑤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內涵。
第四段:瑤族風俗對于現代社會的啟示
瑤族風俗在現代社會中仍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首先,它們提醒我們要珍惜傳統文化,不忘歷史,推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此外,瑤族風俗也讓我們看到了生命力和精神力的美好。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時常被物質和利益所迷惑,很難看到生命和理想的美好。但是通過瑤族風俗,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純真的喜怒哀樂,看到那些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
第五段:我的感受和總結
在了解和研究瑤族風俗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它們對于瑤族人民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同時,它們也讓我看到了生命力和精神力美好的一面。通過學習瑤族風俗,我更加了解了瑤族歷史和文化,也更加珍視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和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珍惜我們的多樣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家鄉的風俗有很多,有中秋節、端午節、春節等,這些節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過外國也有節日喲!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要吃粽子,粽子里的陷多種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有些人可能會把粽子放在水邊祭拜屈原。我的家鄉也有這樣的風俗,人們會把粽子放在水邊,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過端午節時,還要劃龍船,那場面可熱鬧了!劃龍船還沒有開始時,就已經人山人海了,有時擠都擠不進去,所以最好來早點來。劃龍船開始時,現場更熱鬧了,人們會拿著粽子在旁邊大喊:“加油!加油!…”隊員們拿著槳奮力劃動著,哪一隊先到終點就會得到獎品,那獎品想都不用想當然是粽子了。
中秋節也是我過得傳統節日,中秋節必須吃美味的月餅,月餅的陷也有很多,人們都喜歡吃。關于中秋節的來源,也是有一個傳說的,就是嫦娥為了不讓一個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后升天了,人們為了紀念嫦娥,就把這一天叫中秋節。中秋節的由來可真悲傷??!不過,有些人會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為了贊美嫦娥的高尚品質。中秋節是我最愛的節日,因為奶奶會給我講好聽的故事,吃晚飯時,難免會拿幾個月餅吃,奶奶有時要哄我,就會把月餅放在嘴邊,說幾個故事,再給我吃。
在我的家鄉,過中秋節,每人都要一口氣吃幾個月餅,月餅不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過中秋節總是開開心心的。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揚州,古城歷史悠久,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更是千年商都的代表。與此同時,揚州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風俗習慣,許多傳統文化和習俗至今依然保持著活力。作為一名游客來到揚州,我深深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和人文風情。在這里,我收獲了許多珍貴的揚州風俗心得體會,下面我將分享給大家。
第二段:揚州人的生活習慣
揚州人平和淡泊,依托長江水域,日復一日地奮斗著,追求著自己生活的快樂和幸福。他們喜歡在早晨起床后去迎接朝陽,喜歡在公園、河岸、郊野散步、練太極和健身,平日里喜歡品嘗小吃和粥品,和家人、朋友相約聚餐談天。這些平淡自然的生活習慣,讓人感受到了揚州人獨具的從容和淡定,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也有必要向揚州人學習,放下匆忙的腳步,去品味生活的美好。
第三段:揚州的傳統文化
揚州是歷史古城,擁有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如戲曲、書畫、甬上西皮、包漿雞、三板凳等。在揚州,我們可以感受到濃郁的文化氛圍和傳統文化之美。走在古城的小巷里,隨處可見民居、庭院墻上掛滿了字畫,這些字畫反映了揚州人的文化素養和對生活的熱愛。在揚州,每到夜晚,可以欣賞到各種唱戲的表演,其中以昆曲和豫劇最為受歡迎。這些傳統文化,不僅是揚州人的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體現,更是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讓來自各地的游客為之驚嘆。
第四段:揚州的美食文化
揚州的美食文化非常豐富多彩,除了著名的“揚州八怪”,如甜醬鴨、桂花鴨、鳳尾魚、揚州炒飯、芝麻糊、湯羊肉和雞汁蒸餃之外,還有很多美食值得品嘗。如揚洪記的糯米團、姜汁糯米糍、全聚德的烤鴨、東樓的揚州鮮湯包,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在揚州,吃飯是一件非常講究的事情,無論是樸素的清淡還是高檔的奢華,都有它獨特的口味和風味,讓人們一次次地流連忘返。同時,在揚州也要注意飲食衛生和環保,不浪費、不剩飯,重視食品的衛生質量,這也需要我們的重視。
第五段:結尾
通過這次旅行和觀察,我深刻領悟到,揚州不僅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豐富多彩的美食和淡泊從容的生活習慣,更有一批批在長江岸邊默默奉獻、不斷前行的人們。他們保持著揚州的特色,傳承揚州的文化,塑造揚州的形象,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座城市更加繁榮和美好。作為一名游客,我深感敬畏和感動,愿用自己的力量,為揚州的發展和進步助一臂之力。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山西正月初一要吃餃子,吃餃子時還要鳴放鞭炮;廈門的人們元旦出門前還要用素果祭神;蘇州的人們元旦一早開門要放三炮,叫作“高升三級”。而我,還是最喜歡我們家鄉的習俗——搗年糕。
爺爺笑著告訴我:“我們去搗年糕!”
當時我全然不知搗年糕是什么。于是我懷著疑惑和好奇,跟著爺爺奶奶來到了一個跟寺廟似的地方,爺爺告訴我這是祠堂。
看到這場景,我生怕他們配合不好那個大錘子打到另一個人手上。
爺爺告訴我,這就是搗年糕。于是我與幾個小伙伴一起上前也要打,可我們力氣小極了,連那錘子也拿不起來。
終于到了我最喜歡的環節,吃年糕。年糕端上來,冒著熱氣,我拿了一個,咬上一口,味道香甜軟糯,香氣在口中四溢。
我愛我家鄉的風俗,更愛我的家鄉。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風俗民俗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體現了一個地方的獨特文化、歷史和傳統,也代表著一種民族的精神特質和習俗行為。走近風俗民俗所代表的世界,不僅可以鑒賞各類傳統文化,更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有很多的心得與體會。
第二段:文化之美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民俗文化,展現了該地區的歷史、地理、社會習慣等方面的內涵。這些風俗民俗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界和生活的感悟與態度,由此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間藝術、非遺傳統以及各種宗教信仰??梢哉f,風俗民俗文化是一個地方的精神印記,展現了廣大民眾的文化智慧和美學追求。
第三段:交流之橋
風俗民俗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傳承了一區域的文化和歷史,承載了當地人的信仰、習俗、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習慣,擁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旅游、交流和探尋是品味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在體驗民俗文化的過程中,我們與當地人相互溝通與了解,進一步促進了人與人之間良好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第四段:人文情懷
在民俗文化的探索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民俗,了解人們的文化生活和信仰,以及沿襲了千百年的傳統生活方式,可以品味到一種濃郁的人文情懷和生活氣息。從這些當地的民俗文化活動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人們堅持信仰、生存方式、守望和情感等正能量,以及對生命、沿襲和傳承的責任與擔當,進一步感悟到自己的人生使命。
第五段:習俗收獲
在民俗文化的深入探究過程中,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禮儀和節令。例如在節日的齊神問,品嘗美食,踩高蹺,賽龍舟等民俗活動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人類獨有的風俗習慣、民族心理和感性因素。更讓我們意識到,許多文化習俗的秘密、慣例和意義。這些習俗活動則是人民團結、寧靜祥和、文化聚集和歡樂友誼的橋梁。
總結:
風俗民俗的文化底蘊、溝通交流、人文情懷及習俗收獲,是我們體驗民俗文化的重要方面。在整個的探尋中我們得以明顯了解不同地方獨有的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對于當地社會歷史和文化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促進他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從而進一步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后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借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并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采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采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伙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巴翟铝敛恕?,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后,她還經歷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于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并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像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除月餅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頭燉牛肉、鴨子、菱藕等。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為剝鬼皮,寓意辟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中秋主要節日食品是月餅,湖南部分地區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卻在八月中秋包粽子的習慣。
中秋最濃的是情,香茗最濃的是味,留下你記憶猶新的情,你為之難忘的味,中秋佳節,古時候文人雅士喜歡品茶賞月斗文,月餅象征吉祥、團圓;茶則帶給人親切、溫暖的'情懷,月餅糖分含量高,老人不宜多吃,而茶,特別是安化黑茶,最能消食去膩。華燈初上,元月如盤,杜甫江閣上眾人身著唐宋華服,嘗果品、賞明月,品怡清源茶,開懷暢談,其樂融融。怡清源系列茶推出了很多的品種,適合不同的人群。同時,在今年首次推出了一款茶食品“福滿茶緣”,把月餅和茶香融合在一起,蘭韻幽香的鐵觀音,再配上特質的餅皮,酥軟順口,內里包裹著厚實綿軟的蓮蓉和油潤的蛋黃,入口即化的同時,又層層疊疊的碰撞出多重或香甜或咸鮮的口感,淡淡的觀音蘭香,就如這瀟湘圓月,圓潤又脫俗。
中秋之夜,鄉土長沙亦流行“偷南瓜送子”,中秋節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將所偷南瓜放在久婚不育夫婦床上,而南瓜瓜內多子,俗信以為可使生子。
有的還說吃偷來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擺出南瓜讓小孩來偷,還擺上油燈,以點綴瓜棚豆架之下節日氣氛。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春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節日,也是中國人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在中國的春節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風俗。這些風俗不僅僅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更是我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春節的起源和意義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春節起源于漢朝,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春節是獨立的一個時間節點,也是陰陽交替的重要節點。春節的意義在于迎接新年,也象征著對于舊年失落、對于新年的期盼和希望。
第二段:春節的傳統習俗
春節的傳統習俗有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團圓和賀年。在春節期間,人們要回家團聚,與家人一起共度歡樂時光。此外,春節還有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拜年等傳統習俗。這些習俗都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向老年人祭祖、祈妙、禱福,同時也在他們的生活中體現了想念和歡樂的情感。
第三段:春節的美食文化
中國春節期間,美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各種美食琳瑯滿目,有餃子、湯圓、年糕、雞鴨魚肉等等,每種食物都有著不同的寓意。例如,吃餃子象征著團圓,吃糖果象征著甜甜蜜蜜的日子,吃雞肉象征著吉慶有余等。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習俗和飲食文化,也是在春節期間展示文化的一種形式。美食文化也是我與家人、親戚在春節里共享的美好時光。
第四段:春節的傳統文化和節日氛圍
春節的傳統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以多種形式表達出來,比如春聯、剪紙等等。這些都是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化身,也是我們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契機。同時,在春節的日子里,我們也能夠感受到濃郁的節日氛圍。這種氛圍是普普通通的日子所缺失的,人們都是在這種氛圍中沉浸、歡笑、享受著春節所帶來的歡樂和期盼。
第五段:春節帶給我的啟示和收獲
在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中,我不僅僅感受到了節日的歡樂和家人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它帶給了我對生活的一些啟示和收獲。首先是對家庭的重視和珍惜,讓我更加珍惜和愛惜我的家人。其次是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尊重,讓我更加思考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感悟和提升。春節給了我一個完全放松的時刻,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梳理自己的目標和計劃。
結尾:
總的來說,春節是一個充滿著傳統文化和節日氛圍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我不僅僅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體驗到了家人和親友的陪伴和關愛。更重要的是,在春節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收獲和啟示,這些收獲和啟示將會成為我今后生活的一個重要資產。感謝春節,感謝傳統文化,也感謝每一位和我一同歡度春節的親人和朋友!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八
竦坑的人們熱情好客,早在離粽子節還有一個月的時候,人們就開始邀請客人吃粽子了。
一到粽子節,竦坑的車站上就停滿了車,還有的都因車站放滿了只好放在路上了。車至少要放一里路呢!
到粽子節的時候,外竦坑還有許多人來擺攤。東西琳瑯滿目,許多人都圍在攤前,和攤主討價還價。有的人滿臉笑容,大概是認為自我買的東西既實惠,又便宜吧!
粽子節時,還有的人來竦坑幫人家修鐘表,生意也很興隆。
每當這時候。我們一放學,就看見許多人家搬桌子吃飯,客人會送些禮物給親人,并且和親人談天說地,吃著美味的粽子。吃好了還舔舔嘴,好像還想吃似的。粽子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第二天,當我背著書包去上學的時候,又聞到陣陣粽子的香味。人們都對粽子贊不絕口,認為這粽子不比山珍海味差多少。
粽子節的時候,人們還會放著音響,陶醉在音樂聲中,還不時地傳來人們的笑聲,討價還價聲,唱歌聲。還有許多人正帶著自我的家人,一齊去郊外散步。
粽子節時,有的人家還會放煙花。這時,人們都走出家門,望著天上絢麗的煙花,天上的煙花好比一朵真正的花,讓人們身心舒暢。
粽子節熱熱鬧鬧地過去了,客人們背著一串一串的粽子,戀戀不舍地跟親人道別,好像還想再重新度一次粽子節。
啊,家鄉的粽子節真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