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中寫奶奶高中寫奶奶篇一
三十年前的記憶,像塵封的相冊慢慢打開,奶奶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又時隱時現在我的面前。
我沒見過自己的.奶奶,文中提及的奶奶真正意義上是妻子的奶奶,1980年前后才真正認識她,盡管沒有太多的接觸,但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每當想起她我總會潸然淚下。
奶奶一生生活在城區,居住在小城中心區域(杏花村)現步行街的附街上,據說她丈夫早逝,年輕時就獨自承擔起家庭重任,這也成就了她不屈不撓的頑強品格。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號角在縣城剛剛吹響,不少行業或不少人開始搖搖欲試,縣城所謂的洋街上,人也慢慢地涌動起來,各種商品異彩紛呈,改革的生機與繁榮已經有所呈現。奶奶這時已七十多歲了,走起路來有點蹣跚,但她并不安心于享受生活,反而到街上擺攤賣茶,家里人多次勸阻,鄰居均不理解,街坊鄰居們有的說起閑話“老太太有福不享找罪受”,但她執意要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別人白開水賣五分錢一碗,她只要二分錢,她的解釋是:不單純為錢,主要為方便鄉村進城的人,能及時喝上開水就夠了,閑著沒意思。細想起這些簡單的話語這就是她的境界,這就是她淳樸性格的“閃光點”。
說起這些使我聯想起很多陳年往事,盡管瑣碎,但足以體現出她做人的品質和行善樂施的胸懷。1980年初期,人們多數生活在貧困線上,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并剛調入城區,她可能懷著一顆憐憫的心,怕我涉世未深、又初來乍到,經受不住生活的磨難,對我百般呵護。天氣稍有變化就噓寒問暖,既怕渴著又怕餓著。如果家里有點稍好的飯菜,總會派她的小孫女去喊我們,每逢到岳父母家,奶奶總會把我叫到她居住的小屋里,從她床頭上掛著的一個破舊籃子里,取出特意用一層一層布包裹著的食品或者水果之類的東西讓我品嘗,有時我不好意思接,她便硬塞到我嘴里。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時常縈繞在我的腦際,令我不能忘懷。
記得有一年秋季,小內弟剛入學,在自家很近的紅衛小學上一年級。一天中午正是上課時間,他哭著跑回家,像是受了什么委屈,奶奶二話沒說拿了家里僅有的一個蘋果走向學校。她心眼好,就是脾氣有點躁,不用想她去找老師說理、幫孫子討回公道,注定也不會輕饒了那位同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直奔班級,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把事先洗好的蘋果塞到那位同學手里,和顏悅色地對同學們講“百年修得同船渡”在一塊上學多有緣分啊,小同學們似懂非懂地聽著,一個個似乎明白了什么。之后,再沒出現過打架的現象,我想她對此起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俗話說心明眼亮。奶奶一生沒花眼,到了八十多歲時還自己穿針引線,全家八九口人誰的衣服壞了,經她的手一會兒就完好如初。她到了八十五、六歲的時候,開始出現帶點悲涼的哼哼聲。沉寂的晚秋里哼哼聲顯的更陰郁,仿佛一生的哀苦全從這哼哼聲中噴泄出來。伴隨年輪滾動,她的臉色顯得更蒼老;腰也出現傴僂;頭發有時顯得凌亂。 每逢見到我,總是勉強做出一個笑容,接著就是一陣咳嗽,間斷的時候就用哼哼聲補上,神態顯得仍然很鎮定。
奶奶一生身體硬朗、結實,我的記憶里她沒有過病災,一生連一片藥沒吃過。九十三歲那年冬天,她說不好受,第三天她一覺不醒,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盡力掙扎、奮斗一生的世界。她一生飽經風霜,歷經磨難,沒過上一天好日子,但她的子子孫孫都生活得很好,在自己崗位上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我想這就是奶奶修的“福”,這就是她一生最大的慰藉。
奶奶走后的十幾年,我有時還冥冥覺得她沒有死,可能出了一趟遠門……見不到奶奶的那種感覺,總像霧霾天似的、沒有光亮,心里總是郁郁寡歡,我始終不會想到老人走得那么突然、那么毫無聲息、寧靜安詳。
奶奶走后的第二天,淅淅瀝瀝的雨下了三天三夜,我昏昏噩噩了一整個冬天。我試圖盡快掙脫冬天的陰冷,翹盼著又一個春天的來臨。
高中寫奶奶高中寫奶奶篇二
紅鶯又走過那條小橋,遠遠的望見堂奶奶的眼神,有意無意的,她在摘棉花。從田地里薅回來的棉花一棵棵簇堆在大路邊的楊樹下,不知道奶奶看沒看她,紅鶯動了動嘴就從她旁邊走過去,竟然沒說話。
奶奶不是紅鶯的親奶奶,可家境下滑時,紅鶯在她家寄住過一段。第一次,姑姑帶她來自己家,奶奶就說,我給你們炸酥葉子吃。那是紅鶯生平第一次吃到的。當時沒覺得多少美味,但卻不能忘懷奶奶端著一個面盆在灶臺上忙碌的情景,她又是攪拌又是倒油,不亦樂乎。鶯妮子,在城里吃過這個吧?奶奶總是這樣叫她。
奶奶還會烙餅,不只是說說而已。經常活一點面,三兩下搟好,撒一些蔥花,無需放多少油,奶奶掌握著火候,幾分鐘翻翻,一張金黃油酥大餅就出鍋了。香溢撲鼻。做饅頭,面條更不在話下。紅鶯覺得奶奶實實在在的,沒那么多講究,平淡的像一張素描。每每看見爺爺喝幾口酒,奶奶也是要說。
爺爺不理會,拿了出去喝,奶奶便罵。有時候還得去爺爺上班的地方叫他回來。爺爺就在紅鶯讀書的地方看大門,平日里住在那,另起爐灶。奶奶在家一個人守著個大院子過得清閑。農忙時下下地,得空了腌一壇子糖蒜,一罐子雞蛋。吃起來讓人回味。姑姑孝順,經常下班回來給奶奶帶些特色的糕點,還囑咐紅鶯回頭見了父母記得帶生活費。奶奶聽見嫌她直接,眨巴眼。
那意思是都是自己家的人,有我們吃的'就有紅鶯的。其實,剛剛帶紅鶯回來住的時候,姑姑還是挺客氣的,時間久了,紅鶯家里的情形每況愈下,漸漸拿不來錢了,姑姑有時候會發點小脾氣。奶奶總是靜靜的不說什么,該放羊放羊,該趕集趕集。暫住了一段日子,紅鶯的親奶奶因為跟城里的三嬸鬧別扭,也回老家來了。說是專門回來給紅鶯做伴。
大冬天里給紅鶯買了一雙靴子,夜里敲門送過來。還說,紅鶯怎的見了我不說話了?紅鶯說,奶奶,我什么時候見你了?奶奶說,清早上的你從那小道過,捧著書。紅鶯說,我走路背單詞,沒注意人。原來這是以為紅鶯不想叫她了,生氣了。自那后,堂奶奶家的小叔也要相親娶媳婦,紅鶯跟親奶奶理所當然。
新嬸子的娘家人認門那天,堂奶奶還卷著褲腿,聽見有人叫,趕忙梳頭整理,那臉上掛著笑,眼睛明亮。以后,堂奶奶家的喜事就辦成了,她有了兒媳婦,做了婆婆。紅鶯要去城里讀書,漸漸的也并不多回來。只是有一天夜里外面一陣吵鬧,聽聞是堂嬸子把小孩扔河里了,不知道跟誰嘔氣。
亂哄哄的一群人,還有跳到河里的。紅鶯知道是堂奶奶家出事了,卻沒能看見她。最后一次看見堂奶奶站在哪兒摘棉花,紅鶯看到她沉默的表情,好像有什么心事,愣是沒言語,走過去了。最后一次,聽說,堂奶奶已經不在了。是的,她死了。聽說,她過的好像不順心。有了兒媳婦,她就怎么也對不上號似的,跟那媳婦是兩個世界的人。
在一起也不行,分開也不行。聽說當鄰居發現她的時候,她渾身僵硬的躺在地上,瞪大著眼睛。他們說她好幾天都沒吃東西了。堂奶奶本來就瘦,餓的皮包骨頭。他們說也許是急性的發病。說什么的都有,她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死在自己家的大院子里了。
小叔和堂嬸子在另外他堂哥的老院子里單過,這幾天在沒在家不知道,確實沒來過。姑姑也不在家。出大事了,他們都集齊了。堂奶奶就這樣默默的死了。聽說,去往墓地的路上堂嬸子哭的最兇最痛,她大聲的喊著叫著,訴說著另人困惑的真情意。
仿佛這個世界上只許她一次淋漓盡致的傷心。人已經遠了,親戚里道的長短不必再糾葛,哭了笑了總歸要散場。紅鶯心里寒寒的冷。她覺得有什么東西哽再嗓子眼,想說說不出來。原本該說的話就這樣咽了。她總是這樣不懂事,以為那只是無關緊要的問候。再也不想說了。到哪兒去說?堂奶奶聽不見了。
高中寫奶奶高中寫奶奶篇三
奶奶是一個文盲,不認識字,所以懂得不多,是一位極其普通的常在烈日下辛勤勞作的婦女。奶奶的一生沒有什么享清福之類的想法,只是一輩子地勞碌。
我從沒有聽奶奶提起過年輕時的事,或許是因為那是一段辛酸的記憶吧。奶奶從未對家人發過脾氣,無論什么事情她都默默承受著。
奶奶總是笑著,每日放學回家必先看到的是奶奶的笑容。無論是在學校的.煩躁、壓力,還是與同學之間的不愉快都會消融,奶奶的笑容如一縷春風永駐我的心頭。
奶奶在田間的勞作十分辛苦,我就總想幫奶奶做些事。但那是奶奶老說我小,這些事做不了。記得一次學校布置的作業是給爺爺奶奶洗腳,那一次奶奶笑得合不攏嘴,一連高興了幾天,我雖然不明白為什么,但奶奶高興就好。
奶奶這一輩子沒什么興趣愛好,就只是與母親她們聊聊家常,就連后來我長大是也不知道她喜歡吃什么,但是我喜歡的東西,奶奶卻記得十分清楚,就像是被刻在腦子里似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地長大,與奶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但每次見到奶奶時,她總是笑著,奶奶永遠都是那么善良與和藹。
我剛步入初中的那一天,我有點害怕,畢竟是第一次住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隨著夜晚的來臨,我心中的不安感愈漸加深,我突然很想家,很想那位永遠帶著笑容佇立在家門口等我的老人。
奶奶的為人是如此善良,但是上天卻是那么的不公,它將病魔的利爪刺向奶奶,將死神的鐮刀揮向奶奶,她吞噬奶奶的生命,蹂躪奶奶的身體。
那是從前年7月開始的,起初以為是咽喉炎,去醫院拿了藥,我們以為就沒事了。但是病卻一直未好。后來就照了片,我們才知道是患上了食道癌。
那夜,在姨媽家,我無意聽見了這個消息。我一下子就不知所措,我假裝不知情呆在一邊,但聽著聽著我就無法再聽下去了。我默默地走出門,一出門,我的眼淚不自主地滴落,任其打濕衣襟。心中無休止地咆哮:“為什么?”我一路狂奔回家,一下撲到床上失聲痛哭。
母親他們打算瞞著奶奶帶她去德陽再次診斷,臨走時奶奶依然笑著,我的心一陣刺痛。后來在德陽,奶奶告訴姨媽其實她一切都知道。說話時,她依然笑著。
奶奶的病確診后,醫生說:“奶奶治不好,做了手術也依然會病發,而且做了手術后,奶奶的行動會非常地不便。”最后,在奶奶強烈的要求下,她回家保守治療。
后來不久寒假到了,每天我都陪奶奶散步。一日,奶奶讓我陪他去上街,那是我不想去,就推辭了。誰知,不久之后奶奶便臥床不起。我是多么的后悔,為什么我沒有陪奶奶去呢?我真是恨我自己,明知奶奶時日不多,自己卻連那小小的愿望也不給滿足。
終于奶奶走了,走的那天是清晨,那最后的時刻,全家人都圍在屋子里,我和姐姐拉著奶奶的手,看著枯瘦的手,我的心一下變得起伏不定。然后奶奶用他剩余的力氣掙脫出我的手,就好像是我拉著她,讓她不能下定決心地去另一個地方。那力氣雖小但我還是無法抵抗,就在我撒手的一霎那,奶奶去了。
今天寫這篇文章時,我的眼淚又滴落了下來,回想起過去,那永不褪色的笑容,我的心又蕩起了漣漪,下周姐姐就要結婚,這是奶奶臨走前最想看見的。如果這世間真有天堂,那奶奶一定在注視著我們,那笑容也將在天堂繼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