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四篇作文篇一
十位品質鮮明的人物,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為祖國,為人民,扶助貧困人。每一次的影片中的重點,遇到危險也讓我們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位是王繼才,他來到了荒涼的孤島,沒有電沒有水,他還孤島上插了一片國旗,國歌再次響起,他和的妻子嚴肅的神情剛勁有力的身軀,他們看著祖國的國旗冉冉升起,他說:“這是我們祖國的一部分,就要有人來守護!”在這個荒島,就像貧困上區,甚至比貧困山區更要貧困,只有他們可以慢慢的改造讓這里變得好起來。那時候連一棵樹都種植不了,經過他們的堅持不懈,3年后終于種植了一個棵樹,一個個綻放了鮮艷的花朵,整個島都是一片綠色。而因為天氣情況王繼才和妻子滿身都是疹子,妻子讓他回城看病,而換來了一句:“沒事”,20_年7月27日,王繼才突然因病去世,享年58歲。他的妻子決定留下來,來完成丈夫的心愿!一共守護了32年,從這段視頻中他最遺憾的就是錯過了大女兒的婚禮和母親的大壽,還有父親的逝世!
我看到了影片,王繼才突然因病去世的時候,我的眼睛頓時濕潤了,是啊!也是有這樣無畏的人在這里堅守,他明明可以在大城市中吃山珍海味,也不會錯過大女兒的婚禮,母親的大壽和父親的逝世!為什么呢!因為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保衛家園!
看完以后我就想起了,我們六年級上冊學的《彩色的翅膀》也寫了戰士們保護海島,熱愛海島等精神,我想就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越來越繁華,越來越強大,才能使一次次的實驗成功!
是啊!就是這樣的堅持不懈,才能收獲最后的成功。田老師也說過: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懶惰的人能成功,能擁有現在的美好!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四篇作文篇二
魚兒對水說,你看不到我的眼淚,因為我在你的懷抱中;水對魚兒說,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心目中。魚兒懂得了感恩,才能明白大海的博愛;大海學會了感恩,才會懂得魚兒的深情。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這首炙膾人心的歌曲在我耳畔不斷回蕩,呆望遠處,不禁讓我想起了《感動中國》節目,令我充滿無暇的聯想和深思。
在此次獲獎者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見義勇為的方俊明。1985年8月,28歲的方俊明為救一個假裝落水的頑童,躍入河中,造成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直到20_年11月,方俊明終于獲得了遲到28年的見義勇為榮譽稱號。而這些年,妻子離開了,父親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依靠母親姜春梅日夜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并將當時尚未滿周歲的孫女拉扯養大。為兒無私奉獻。
也許,有人認為,方俊明很傻,為何救人沒成反自己撞石骨折,完全是自找麻煩,活受罪。而我卻不那么認為,因為在他心中做這件事也會有自己的理由,那縱身一躍,卻被命運撞得頭破血流。在輪椅上度過青春,但你卻固執地相信善良,絲毫不悔,在漫長的歲月中飽受委屈。面對家人,卻不愿拖累,結束生命卻終應無果,他不后悔那次行動,即使不是這樣,如果當年那小孩是真落水,而他見死不救,這是否有唯呢?生命寶貴,也只有一次,歷盡艱辛,這一切都證了善良在人們心中的恒定不變的價值。在他背后他承擔了許多,也許不為人知,可是誰又能明白他的痛苦,明明想做卻又無能為力。
其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
?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心得體會四篇作文篇三
七月中下旬,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下起了暴雨。7月22日,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在搜救被困群眾時,突遇破圩決口后的激流漩渦,不幸被洪水沖走,英勇犧牲,年僅36歲。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陳陸用生命詮釋了人民至上。
7月中下旬,合肥市廬江縣普降暴雨,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峰值。
7月22日早上,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洪水像“脫韁的野馬”涌出缺口,周邊4個行政村全部被淹,情況危急。接到指令后,陳陸顧不上休息,再次登艇出發。而此時,他已經在防洪一線連續奮戰了4個晝夜。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銳說:“(陳陸)整個腿都是腫起來的,兩條腿腫得褲子都脫不了,是戰士們幫他脫的。到22日早上,第二次下去的時候,我說,‘你趕快上來吧,先休息休息’。他說,‘沒事,我熟悉環境’。”
2名被困群眾很快被救出,合肥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回憶說,救援中,陳陸所在的橡皮艇始終行駛在最前面。“當時是5艘船,消防是第一艘,他們沖在第一,給大家引路,我們跟在后面。”
當得知村內還有1名殘疾群眾被困時,陳陸領著救援隊伍再次出發。洪水上漲的速度讓所有人始料未及。決口擴大,水流湍急,水位陡然從0。4米猛漲到3米多。船只遇到了最難自救、最容易發生亡人事故的險情——“滾水壩”。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副站長常青回憶說:“當時水流比較急,等我們看到有落差的地方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掉頭了,專業術語講叫‘沸騰線’‘滾水壩’,如果人不幸被卷進去,很難出來。”
頃刻間,陳陸所在的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艇上3名消防指戰員僥幸脫險,陳陸和村干部王松被洪水沖走。緊隨其后的橡皮艇迅速調轉船頭,大馬力沖出危險區域。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特勤班副班長李順說:“我們的船想往回走,但是水一直往前推動著我們的船,所以就翻下去了。”
經過49個小時不間斷地搜尋,直到24日13時50分,在距離當時落水點下游2。3公里處,陳陸的遺體才被找到。36歲的消防指揮員,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滾滾洪流中。聽說自己的救命恩人犧牲的消息后,廬江縣鮑井新村的居民解啟霞泣不成聲:“感覺他們很偉大,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也沒辦法出去。”
陳陸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是第一代安徽邊防軍人。小時候,他經常聽外公講部隊的故事,不禁心生向往。2001年,陳陸如愿以償穿上了軍裝,加入了消防部隊。
消防員救人于水火之間,隨時都會面臨生死考驗。陳陸總是沖鋒在前,敢打頭陣。
參與汶川地震救援時,陳陸全身起水泡,雙腿被毒蟲叮咬起泡流膿,背著60余斤重的破拆設備,在險境里拯救生命。合肥市肥西消防救援大隊代理教導員吳勝平回憶:“他不止一次地說,‘我這個腿堅持不住了’,我問要不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他說,‘我要堅持下去’。他一直沖在最前沿,手指頭被廢墟劃出了血也沒有退縮。”
陳陸犧牲后,他生前的好友以及廬江縣群眾自發建了一個“我有一個兄弟叫陳陸”溝通群,大家商議著要在陳陸犧牲的地方為他豎立一座紀念碑。當合肥市廬江縣司法局副局長劉書虎帶著材料找到陳陸的家人時,卻被這個軍人家庭斷然拒絕。劉書虎告訴記者:“我到他家里去了,不愧是英雄的家庭,老爺子說得很清楚,‘很感謝,但是當前洪水還沒有退,不能再給組織上添麻煩,這些事情以后再去看能不能做’。”
陳陸同志犧牲后,被應急管理部批準為烈士,追授“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被安徽省委追授為“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