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習報告中,我們可以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實習表現,包括工作態度、專業知識應用、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請您繼續往下閱讀,這里有一些精選的實習報告范文,可以為您提供不同領域和專業的寫作思路和參考。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一
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信息,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資料,所以地籍測量是很有必要的。
1了解當前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
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坐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匯總統計表。
時間:x年6月19日——6月26日。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間:6月27日——7月6日。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其成果資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同時,通過地籍調查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情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
一地籍調查:
我們對上團城三街1000余戶宅基地進行了調查,分別填寫了地籍調查表。在調查過程中,老宅基地是調查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有關宅基地糾紛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點是多數是一院多戶。在宅基地分攤上存在著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經濟發展和時間的推移,許多老宅都已經倒塌。出現了大面積的空心村,這是本次調查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地籍測量和一般測量工作的施測一樣,也必須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首先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對地籍測量來說,通常只對測區建立平面控制,僅在山區和丘陵地區才實施高程控制測量。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二
4、掌握地籍調查中圖斑面積和平均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地籍圖應以地籍要素為基本內容,突出表示界址點線;且應有相應的精度;
2、地籍圖圖面應主次分明,清晰易讀并根據多用戶需要加繪專用圖要素;
3、熟悉地籍圖的測繪方法;
4、小組內分工明確合理,每個小組成員勾勒平均面積的圖斑;
5、每個作業小組提交一套測繪圖成果、填寫圖斑表和線狀地物表,每人提交一份實習報告。
1、像片糾正;
2、勾勒圖斑并進行劃分;
3、實地考察地物是否發生變化并修改圖斑,完成圖斑地類認定和確定屬性;
4、生成各圖斑編碼和圖斑號以及面積;
5、填填寫圖斑表和線狀地物表,每人提交一份實習報告。
20xx年4月20日~20xx年5月25日。
西南科技大學老校區周邊。
2、圖像糾正。
2)在相同菜單中選擇“圖像糾正”,拾取,點擊彈出的窗口上的“圖像糾正”對話框中拾取圖面四個角的坐標點,然后輸入計算好的實際坐標,點擊“糾正”即完成圖像糾正;勾勒圖斑根據圖斑定義的劃分標準,把不同的地類劃分成不同的圖斑并編號,然后賦屬性值。
4、實地考察,在圖面上修改發生改變的地區,以更符合實際情況。
1)打印底圖并附上已經識別的地物外出考察,沿著圖上已知的道路進行走訪,必要時還詢問了當地的群眾,以區分地物類型。
2)標注出了內業未識別的地物和變化的地物(以備內業修改所用)。
5、選擇“土地利用”一項,在“圖斑”里選擇“內部點生成”,拾取內部一點,在內部生成圖斑號以及面積,在彈出的窗口輸入相應的地物編碼。
6、繪制地籍表格。
整理結果,用excle表格統計各個圖斑號以及相應的地物編碼和面積,制成地籍圖繪制的成果表并計算平差面積。每一塊圖斑都是以面狀的形式存在的,通過其屬性表可以查閱其面積,但是由于有些圖斑中包含了道路和河流,耕地和田等土地利用類型中還有田坎,所以必須進行線狀扣除和田坎扣除。
線狀扣除主要用的公式是:。
s=lxd(其中s為:線狀地物的面積;l為:線狀地物的長度;d為:線狀地物的寬度)。
田坎扣除的主要公式是:。
s=ax13%(a為平差后的面積,13%是常數,也是田坎扣除系數)。
12、線狀地物有的是穿過圖斑的,我們在第一次進行算面積的時候,沒有計算穿過的面積,后來發現這樣的結果又問題,所以又進行了補工。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三
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坐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信息,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匯總統計表。
(6)地籍調查報告。
一)野外實習
時間:x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點:武安市上團城鄉上團城三街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間:6月27日--7月6日
地點:河北工程大學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其成果資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同時,通過地籍調查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情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測量是為滿足地籍調查中對確定宗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進行的測量工作,是服務于地籍管理的一種專業測量。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權屬調查依法認定的權屬界址和使用性狀,實地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一)實習地基本概況: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業為主,各行業全面發展的新興城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全市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3.6 億元,財政總收入4.1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之列。武安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巖、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占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巖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余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文化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后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回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快。肉雞、生豬、板栗、花椒、香菇等10大主導產業年產值達8億元。其中蛋雞、生豬、干果、香菇已初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的經濟格局。畜牧業年產值達6億元。1999年糧食總產20.6萬噸。
二)地籍調查:
我們對上團城三街1000余戶宅基地進行了調查,分別填寫了地籍調查表。在調查過程中, 老宅基地是調查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有關宅基地糾紛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點是多數是一院多戶。在宅基地分攤上存在著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經濟發展和時間的推移,許多老宅都已經倒塌。出現了大面積的空心村。這是本次調查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三)地籍控制測量:
地籍測量和一般測量工作的施測一樣,也必須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首先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對地籍測量來說,通常只對測區建立平面控制,僅在山區和丘陵地區才實施高程控制測量。
本次地籍控制測量主要利用導線控制,依據當地已經給出的控制點來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點位置。以便最后準確繪制地籍利用現狀圖。地籍細部測量在地籍控制測量的基礎上進行,其目的是測定每宗地的權屬界址點位置、形狀、面積等基本情況。地籍細部測量工作的內容是:
(1)土地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測定。
(2)繪制基本地籍圖。
(3)面積量算。
四)宗地草圖繪制及調查表填寫
宗地草圖是在權屬調查時實地繪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界址邊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地記錄。內容包括:本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本宗地界址點、界址點編號;相鄰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界址邊長、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相關距離和條件距離;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界址邊方位所必須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構筑物等。
宗地草圖必須在實地邊勘丈邊繪制,不得涂改,不得復制,其內容有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的各種丈量記錄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圖是解決土地權屬糾紛、恢復宗地界址的重要憑據。
我們依據以上要求 繪制宗地草圖,明確了每家每戶的宗地四至,界址點,界址邊長度,接著填寫地籍調查表。對于老宅基地的調查表內容 共用情況進行了明確的描述,并且準確計算了共用面積。
五)實習地的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們把調查和測量的數據匯總整理,進行地籍原圖(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地籍原圖是通過土地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的數據資料繪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線、街坊界線、宗地的界址點、界址線、地籍號、用途、面積、坐標、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稱及土地等級等。
(2)圖廓線、坐標格網、控制點等數學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構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圖是土地權屬法律憑證的原圖。在地籍原圖的基礎上,量算宗地面積及其他要素的面積,并蒙繪、復制宗地圖,作為土地證書和宗地檔案的附圖。
本圖件的繪制,我們首先把數據展繪到一張大坐標紙上,修改無誤后進行電腦掃描,然后用cad軟件進行描圖。最終整理出一張整潔美觀的圖紙,呈交給土地管理部門。
通過實習學會了以下內容:
1)使用經緯儀進行測角、測邊;初步掌握了圖根、地籍控制測量、地形圖、地籍圖的測繪工作。
2)掌握了土地調查、地籍測量、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規劃
3)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研究土地利用,編制及實施土地規劃的能力;
4) 熟悉國家有關土地資源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土地資源管理的發展動態。
五)實習感受
本次生產實習收獲頗多,感受頗深。收獲是學到了許多課堂以外的東西,許多時候現實工作與課堂內容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時我們就必須以實際情況為準。此外,我還感受到現在農村的土地管理上存在著很多問題:
1.空心村整治需要下大力度;
2.有很多地方存在著違章建筑,有的人家把自家車庫建到了宅基地以外,嚴重影響了別人的交通。
3.農村缺乏整體的規劃,房屋道路參差不齊。大量新宅基地還在吞噬農用耕地。
因此借這次實習的機會,也想提醒有關部門加以注意。更好的做好新形勢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四
2、學習使用cass進行圖像校正,內業識別圖像、矢量化,圖斑的勾畫;。
3、掌握圖斑劃分的方法,了解圖斑劃分的要求;。
4、掌握地籍調查中圖斑面積和平均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地籍圖應以地籍要素為基本內容,突出表示界址點線;且應有相應的精度;。
2、地籍圖圖面應主次分明,清晰易讀并根據多用戶需要加繪專用圖要素;。
3、熟悉地籍圖的測繪方法;。
4、小組內分工明確合理,每個小組成員勾勒平均面積的圖斑;。
5、每個作業小組提交一套測繪圖成果、填寫圖斑表和線狀地物表,每人提交一份實習報告。
1、像片糾正;。
2、勾勒圖斑并進行劃分;。
3、實地考察地物是否發生變化并修改圖斑,完成圖斑地類認定和確定屬性;。
4、生成各圖斑編碼和圖斑號以及面積;。
5、填填寫圖斑表和線狀地物表,每人提交一份實習報告。
1、;。
2、(td1001—93);。
5、圖上寬度大于2mm的線狀地物劃分為圖斑;。
7、梯田、坡耕地單獨劃分圖斑。
20xx年4月20日~20xx年5月25日。
西南科技大學老校區周邊。
2、圖像糾正。
2)在相同菜單中選擇“圖像糾正”,拾取,點擊彈出的窗口上的“圖像糾正”對話框中拾取圖面四個角的坐標點,然后輸入計算好的實際坐標,點擊“糾正”即完成圖像糾正;勾勒圖斑根據圖斑定義的劃分標準,把不同的地類劃分成不同的圖斑并編號,然后賦屬性值。
4、實地考察,在圖面上修改發生改變的地區,以更符合實際情況。
1)打印底圖并附上已經識別的地物外出考察,沿著圖上已知的道路進行走訪,必要時還詢問了當地的群眾,以區分地物類型。
2)標注出了內業未識別的地物和變化的地物(以備內業修改所用)。
5、選擇“土地利用”一項,在“圖斑”里選擇“內部點生成”,拾取內部一點,在內部生成圖斑號以及面積,在彈出的窗口輸入相應的地物編碼。
6、繪制地籍表格。
整理結果,用excle表格統計各個圖斑號以及相應的地物編碼和面積,制成地籍圖繪制的成果表并計算平差面積。每一塊圖斑都是以面狀的形式存在的,通過其屬性表可以查閱其面積,但是由于有些圖斑中包含了道路和河流,耕地和田等土地利用類型中還有田坎,所以必須進行線狀扣除和田坎扣除。
線狀扣除主要用的公式是:。
s=lxd(其中s為:線狀地物的面積;l為:線狀地物的長度;d為:線狀地物的寬度)。
田坎扣除的主要公式是:。
s=ax13%(a為平差后的面積,13%是常數,也是田坎扣除系數)。
12、線狀地物有的是穿過圖斑的,我們在第一次進行算面積的時候,沒有計算穿過的面積,后來發現這樣的結果又問題,所以又進行了補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哪些是自己不會的,在以后的日子了才能更好的去學習不懂的地方。通過本次實習,更好地鞏固、擴大和加深了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
這是我們第一次使用航攝影像來進行地籍圖的測繪,之前在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課,感覺都懂了,但真正自己做得時候,才知道“鍋兒是鐵打的”,才知道其中的不易。在實習中我們走了很多的“冤枉路”,但我覺得這是初次使用必須走的,而且很值,就像老師說的,只有錯誤才你讓你知道哪些地方不對,才能讓你得到更多的收獲。有了這次的經歷,我相信我以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好的去完成。
通過這次實際參與地籍圖的繪制,我學到很多實用的操作技能。更加熟練地操作cass軟件,和相應的知識擴充,為以后實際參加工作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明白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誤區,加深了知識的記憶和應用,對這項工作的認識得到了擴充。
另外一個我的感悟就是,團結就是力量,這次實習也增強了集體合作意識,養成了團隊合作精神。這次實習的數據量很大,如果一個人去完成的話,那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我們就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我先把做法給大家講解一下,讓大家都知道我們這一步是在干嘛和該怎么做,然后再把事情分派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這樣每一個人都得到了鍛煉,而且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總的來說,我很珍惜每一次實習的機會,這是理論與實際操作連接的重要環節,使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以前學的零零碎碎的知識有了綜合的應用,更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之間的交際合作的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五
1、了解當前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
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坐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信息,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匯總統計表。
一)野外實習。
時間:20x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點:武安市上團城鄉上團城三街。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間:6月27日--7月6日。
地點:河北工程大學。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其成果資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同時,通過地籍調查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情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地籍測量是為滿足地籍調查中對確定宗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進行的測量工作,是服務于地籍管理的一種專業測量。其主要任務是據權屬調查依法認定的權屬界址和使用性狀,實地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一)實習地基本概況: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業為主,各行業全面發展的新興城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全市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3.6億元,財政總收入4.1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之列。武安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巖、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占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巖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余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文化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后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回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快。肉雞、生豬、板栗、花椒、香菇等10大主導產業年產值達8億元。其中蛋雞、生豬、干果、香菇已初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的經濟格局。畜牧業年產值達6億元。1999年糧食總產20.6萬噸。
二)地籍調查:
我們對上團城三街1000余戶宅基地進行了調查,分別填寫了地籍調查表。在調查過程中,老宅基地是調查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有關宅基地糾紛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點是多數是一院多戶。在宅基地分攤上存在著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經濟發展和時間的推移,許多老宅都已經倒塌。出現了大面積的空心村。這是本次調查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地籍測量和一般測量工作的施測一樣,也必須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首先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對地籍測量來說,通常只對測區建立平面控制,僅在山區和丘陵地區才實施高程控制測量。本次地籍控制測量主要利用導線控制,依據當地已經給出的控制點來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點位置。以便最后準確繪制地籍利用現狀圖。地籍細部測量在地籍控制測量的基礎上進行,其目的是測定每宗地的權屬界址點位置、形狀、面積等基本情況。地籍細部測量工作的內容是:
(1)土地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測定。
(2)繪制基本地籍圖。
(3)面積量算。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六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其成果資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同時,通過地籍調查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情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
一)地籍調查:
我們對xx城xx1000余戶宅基地進行了調查,分別填寫了地籍調查表。在調查過程中,老宅基地是調查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有關宅基地糾紛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點是多數是一院多戶。在宅基地分攤上存在著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經濟發展和時間的推移,許多老宅都已經倒塌。出現了大面積的空心村,這是本次調查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地籍控制測量:
地籍測量和一般測量工作的施測一樣,也必須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首先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對地籍測量來說,通常只對測區建立平面控制,僅在山區和丘陵地區才實施高程控制測量。
本次地籍控制測量主要利用導線控制,依據當地已經給出的控制點來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點位置。以便最后準確繪制地籍利用現狀圖。地籍細部測量在地籍控制測量的基礎上進行,其目的是測定每宗地的權屬界址點位置、形狀、面積等基本情況。地籍細部測量工作的內容是:
(1)土地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測定。
(2)繪制基本地籍圖。
(3)面積量算。
三)宗地草圖繪制及調查表填寫。
宗地草圖是在權屬調查時實地繪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界址邊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地記錄。內容包括:本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本宗地界址點、界址點編號;相鄰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界址邊長、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相關距離和條件距離;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界址邊方位所必須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構筑物等。
宗地草圖必須在實地邊勘丈邊繪制,不得涂改,不得復制,其內容有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的各種丈量記錄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圖是解決土地權屬糾紛、恢復宗地界址的重要憑據。
我們依據以上要求繪制宗地草圖,明確了每家每戶的宗地四至,界址點,界址邊長度,接著填寫地籍調查表。對于老宅基地的調查表內容共用情況進行了明確的描述,并且準確計算了共用面積。
四)實習地的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們把調查和測量的數據匯總整理,進行地籍原圖(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地籍原圖是通過土地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的數據資料繪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線、街坊界線、宗地的界址點、界址線、地籍號、用途、面積、坐標、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稱及土地等級等。
(2)圖廓線、坐標格網、控制點等數學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構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七
學號:1021630213
專業:土地資源管理
班級:10216302
組員:許發洪姜圓圓劉珂
指導教師:陳竹安
20xx年2月20日
地籍測量學實習報告
1、熟練掌握地籍測量的流程及相關軟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
2、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3、培養測量的組織能力,團隊意識,提高各自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熟悉掌握地籍測量的全過程
2、理解界址點的概念,掌握面積量算的方法
3、繪制地籍圖,并由地籍圖編制宗地圖
4、小組成員必須全部參與各環節,并且要求各成員熟練掌握
6、各組成員之間要互相配合,團結一致,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地籍測量的各個實習環節
7、組長要負責組織、安排,保證本組成員都能熟悉地籍測量的各個環節,各環節人員輪流替換(并在外業草圖上簽名)
8、成圖比例尺為1:500,房屋測量0.5米以上要求測出
1、資料整理和上交實習成果
(1)每人一份不低于20xx字的實習報告,以電子稿的形式上交;
(2)個人提交電子成果(pdf格式)
包括:
地籍調查表
宗地圖
界址點成果表
界址點點之記
(3)實習組提交成果——cass實測外業圖(cad格式,單獨發)
地點:東華理工大學周邊黃家湖村
1、實習準備
實習之前召開了動員大會,并且老師給了我們cass7.0的相關教程視頻,讓我們進行學習,對gps的操作學習,學會如何使用gps分組:三人一組,自行分組,總共分成了12組,各組分別按照要求借好儀器。
2、儀器
3、土地權屬調查及準備工具
權屬調查的實際工作流程為:利用google地圖作為地籍調查工作圖,對黃家湖村進行地籍調查。預計時間:外業宗地權屬調查1天。內業宗地草圖繪制2晚。
準備工具:(1)涂改液(或記號筆)()皮尺(2)地籍調查表&宗地(3)記錄紙(記錄丈量尺寸信息等)(4)每人調查本作業區一個宗地(不重復),主要調查土地坐落、地號、土地用途,人名等權屬信息可模擬。
4、界址調查
5、宗地草圖繪制
按照老師上課所講的的方法對宗地草圖進行繪制
6、地籍控制測量
7、地籍圖的野外測量
主要內容:
(1)宗地界址點測量,實測每個界址點
(2)房屋測繪
(3)地形測量
(4)其余地籍要素與地形要素的測量
8、內業地籍成圖及所需使用的軟件
(1)autocad、cass7.0測量外業圖繪制,宗地圖繪制
(2)pdffactorypro中文版(帶注冊機):虛擬打印機,用于生成pdf文件(圖件利用虛擬打印機pdffactorypro中文版輸出為pdf格式,再進行打印)
(3)用foxitpdfreader打開pdf文件。
9、土地面積量算
根據測量成果、計算各宗地土地面積。
10、成果驗收:實地用全站儀及鋼卷尺量距,不合格重測。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
實用的學生測量的實習報告四篇
測量實習的報告總結
地籍檔案資源管理實踐論文
地籍行政管理學的改革應用論文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八
學號:1021630213
專業:土地資源管理
班級:10216302
組員:許發洪姜圓圓劉珂
指導教師:陳竹安
20xx年2月20日
地籍測量學實習報告
1、熟練掌握地籍測量的流程及相關軟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
2、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3、培養測量的組織能力,團隊意識,提高各自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熟悉掌握地籍測量的全過程
2、理解界址點的概念,掌握面積量算的方法
3、繪制地籍圖,并由地籍圖編制宗地圖
4、小組成員必須全部參與各環節,并且要求各成員熟練掌握
6、各組成員之間要互相配合,團結一致,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地籍測量的各個實習環節
7、組長要負責組織、安排,保證本組成員都能熟悉地籍測量的各個環節,各環節人員輪流替換(并在外業草圖上簽名)
8、成圖比例尺為1:500,房屋測量0.5米以上要求測出
1、資料整理和上交實習成果
(1)每人一份不低于20xx字的實習報告,以電子稿的形式上交;
(2)個人提交電子成果(pdf格式)
包括:
地籍調查表
宗地圖
界址點成果表
界址點點之記
(3)實習組提交成果——cass實測外業圖(cad格式,單獨發)
地點:東華理工大學周邊黃家湖村
1、實習準備
實習之前召開了動員大會,并且老師給了我們cass7.0的相關教程視頻,讓我們進行學習,對gps的操作學習,學會如何使用gps分組:三人一組,自行分組,總共分成了12組,各組分別按照要求借好儀器。
2、儀器
3、土地權屬調查及準備工具
權屬調查的實際工作流程為:利用google地圖作為地籍調查工作圖,對黃家湖村進行地籍調查。預計時間:外業宗地權屬調查1天。內業宗地草圖繪制2晚。
準備工具:(1)涂改液(或記號筆)()皮尺(2)地籍調查表&宗地(3)記錄紙(記錄丈量尺寸信息等)(4)每人調查本作業區一個宗地(不重復),主要調查土地坐落、地號、土地用途,人名等權屬信息可模擬。
4、界址調查
5、宗地草圖繪制
按照老師上課所講的的方法對宗地草圖進行繪制
6、地籍控制測量
7、地籍圖的野外測量
主要內容:
(1)宗地界址點測量,實測每個界址點
(2)房屋測繪
(3)地形測量
(4)其余地籍要素與地形要素的測量
8、內業地籍成圖及所需使用的軟件
(1)autocad、cass7.0測量外業圖繪制,宗地圖繪制
(2)pdffactorypro中文版(帶注冊機):虛擬打印機,用于生成pdf文件(圖件利用虛擬打印機pdffactorypro中文版輸出為pdf格式,再進行打印)
(3)用foxitpdfreader打開pdf文件。
9、土地面積量算
根據測量成果、計算各宗地土地面積。
10、成果驗收:實地用全站儀及鋼卷尺量距,不合格重測。
地籍測量實習報告
關于測量工作實習報告四篇
測量實習的報告總結
地籍檔案資源管理實踐論文
關于測量工程實習報告匯編七篇
關于測量實習報告模板合集七篇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九
宗地草圖是在權屬調查時實地繪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界址邊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地記錄。內容包括:本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本宗地界址點、界址點編號;相鄰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界址邊長、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相關距離和條件距離;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界址邊方位所必須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構筑物等。
宗地草圖必須在實地邊勘丈邊繪制,不得涂改,不得復制,其內容有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的各種丈量記錄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圖是解決土地權屬糾紛、恢復宗地界址的重要憑據。我們依據以上要求繪制宗地草圖,明確了每家每戶的宗地四至,界址點,界址邊長度,接著填寫地籍調查表。對于老宅基地的調查表內容共用情況進行了明確的描述,并且準確計算了共用面積。
五)實習地的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們把調查和測量的數據匯總整理,進行地籍原圖(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地籍原圖是通過土地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的數據資料繪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線、街坊界線、宗地的界址點、界址線、地籍號、用途、面積、坐標、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稱及土地等級等。
(2)圖廓線、坐標格網、控制點等數學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構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圖是土地權屬法律憑證的原圖。在地籍原圖的基礎上,量算宗地面積及其他要素的面積,并蒙繪、復制宗地圖,作為土地證書和宗地檔案的附圖。
本圖件的繪制,我們首先把數據展繪到一張大坐標紙上,修改無誤后進行電腦掃描,然后用cad軟件進行描圖。最終整理出一張整潔美觀的圖紙,呈交給土地管理部門。
四、實習總結。
通過實習學會了以下內容:
1)使用經緯儀進行測角、測邊;初步掌握了圖根、地籍控制測量、地形圖、地籍圖的測繪工作。
2)掌握了土地調查、地籍測量、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規劃。
3)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研究土地利用,編制及實施土地規劃的能力;。
4)熟悉國家有關土地資源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土地資源管理的發展動態。
五、實習感受。
本次生產實習收獲頗多,感受頗深。收獲是學到了許多課堂以外的東西,許多時候現實工作與課堂內容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時我們就必須以實際情況為準。此外,我還感受到現在農村的土地管理上存在著很多問題:
1.空心村整治需要下大力度;。
2.有很多地方存在著違章建筑,有的人家把自家車庫建到了宅基地以外,嚴重影響了別人的交通。
3.農村缺乏整體的規劃,房屋道路參差不齊。大量新宅基地還在吞噬農用耕地。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
離開了十來天去搞《地籍測量》實習。地點是邯鄲武安市上團稱鄉。本次實習學到的東西感覺比以往幾次都多。而且也實用的多。回到學校雖然身體有點疲憊,但更多的是充實。
一、實習目的。
1.了解當前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坐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信息,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匯總統計表。
二、實習時間、地點。
一)野外實習。
時間:x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點:武安市上團城鄉上團城三街。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間:6月27日--7月6日。
地點:河北工程大學。
三、實習具體內容。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其成果資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同時,通過地籍調查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情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測量是為滿足地籍調查中對確定宗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進行的測量工作,是服務于地籍管理的一種專業測量。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權屬調查依法認定的權屬界址和使用性狀,實地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一)實習地基本概況: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業為主,各行業全面發展的新興城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全市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3.6億元,財政總收入4.1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之列。武安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巖、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占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巖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余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文化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后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回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一
實習地點:
1.地形圖測繪實習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豹澥鎮龍泉山地區。
2.地形圖識圖實習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豹澥鎮花山地區。
實習小組信息:
組別: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量6組。
指導老師:賴祖龍。
組長:江曉斌。
組員:辛悅、孫軍、朱令、劉超、崔永國、屈超。
組員分工:
選點與跑尺:朱令、崔永國。
觀測與讀數:屈超。
記錄與計算:辛悅、孫軍。
描點與繪圖:江曉斌、劉超。
特說說明:因12月18日武漢大霧,無法進行測繪工作,故原定于18日進行的測繪實習改為識圖實習,19日繼續進行測繪實習。實際日程安排為16、17、19三日進行測繪實習,18日進行識圖實習。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實習是測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使學生鞏固、擴大和加深從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獲得實際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進一步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會認識地形圖,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并在實習的過程中增強其獨立工作與團隊協作意識,為今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通過本次實習應達到如下要求:
1.掌握經緯儀、視距尺等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能夠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
4.各小組分工明確、通過合作完成測量任務,增強獨立工作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二、實習任務及內容:
(一)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1.測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龍泉山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繪區域。
2.任務:通過3天的地形圖測繪實習,每小組要取得200個左右的測點數據,并根據得到的數據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圖。
3.內容:
(2)按照使測繪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則,根據測區位置,在圖板上布設控制點;。
(3)過程:
為期3天的測繪實習是在江夏區的龍泉山進行。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這山測那山,高差不過幾米,地形圖居然可以用等高距為2米的等高線來描繪。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種--枯草、高矮不同的樹和最難纏的荊棘。對于我們的測繪而言,草是極具積極作用的,它們可以為我們的休息提供軟墊。而樹具有極強的阻擋視線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手機信號也受到樹兒們的強烈阻擋,以致于山間回蕩著彼此聲嘶力竭的呼喊。至于萬人的荊棘,它不僅刮壞了弟兄們的衣服褲子,劃傷了同志們的手,還嚴重阻擋我們前進的道路。
第一天,大家都沒有一點經驗。到達指定區域后,各組殺向各方,去尋找前一日展在圖上的控制點。不論是基地班、地質一班還是地質二班,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尋找控制點,而基地班的點對于我們是沒有意義的。我延著似乎有人走過的小路獨自前行。在路邊發現了“地大i17”,短暫的興奮后,我繼續前行,i17并不是我們要找的點。走了大約80米,“地大i15”的樁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樣不是我的目標。旁邊的山上似乎有片草叢,那里或許有控制點吧。看了看周邊,還沒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決定上山。拿著圖板,穿過了一片荊棘,累得滿頭大汗,終于到了山頂。這里果然有點,“地大i05”,這不是我們的點。又一次抬頭時,我已經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斷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時的路了。沒路了怎么辦,開路唄。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鐘開了一條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這樣找到的,它在i15對面的山坡上。估計這座山上還會有控制點,我就爬了上去。這時的我已有些疲憊。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叢里的一塊大石頭吸引了我。經過一番與荊棘的斗爭,我到了那個地方。這里果然有控制點,“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們6組展在圖上的點。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連召集全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難。在幾乎喊啞了大家的嗓子后,我們7個人總算湊齊了。對前一段的尋點做了短暫總結,我們決定在控制點旁邊架設支點,代替控制點。實際證明,這是多么英名而偉大的決定啊!這次會議成為了6組測繪全程的轉折。一切就緒后,已經10點多了,離當日結束測繪時間還有2個半小時。經過我組同志的全力奮戰,我們后來居上,當日測得50個點,為后兩日測繪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我組對困難預計不足,導致全組成員在當日的實習中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找控制點上。當日測繪工作結束后,我們6組成員聚在一起交流了經驗,并對第二天的測量做了更加具體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勵,要在后兩日的測繪工作中發揚今天我組在找控制點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質量地完成測繪任務。
12月17日早,大家吃過飯后坐中國地質大學校車又一次前往龍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經變得熟悉,大家都沒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著圖板和記錄本為即將開始的工作做著積極的準備。40分鐘后,我們到達龍泉山。一下車,我們測量6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隨大部隊,直接前往我們的控制點--“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兩個山之間的鞍部,周圍高樹較多,短暫地商量后,我們果斷地放棄了它,決定在其附近視野更加開闊地地方建立支點i06-1。將經緯儀對中整平、消除視差后,我組的測繪工作正式開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狀態。負責選點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國同學先是圍繞著i06-1樹立視距尺。我讀取的數據經檢驗出現多次出現“零誤差”。負責計算的辛悅和孫軍同學也加快了步伐,一組組數據很快傳遞給負責繪圖的江曉斌和劉超同學手里。整個小組緊張而忙碌。i06-1的支點位置之優越,視野之開闊很快得到驗證。我們在這里所能測到的最遠的點就是011081班測繪區域的邊緣。在中午補給的時間,組長召集全組交流上午工作經驗,負責各項工作的組員都提出了相應建議,決定接下來先繼續在i06-1進行測繪,結合上午描出的圖上點的位置,在測區邊緣進行補點,然后轉到“地大i16”控制點。
在17日的測繪中,我們補齊了東邊的未知區域并利用i16點居于測區中心的位置優勢向四周大量輻射測點,進一步完善了東北、西北和東南方向的數據,并測得3條山脊線和2條山谷線。考慮到控制點周圍的地形給跑尺人員帶來的巨大難度,雖然測點個數與前日相近,但我組的測繪實習最艱難的部分已經完成,三個方向的地形圖已具雛形。測繪結束的時間又一次到來,兩日的工作已使大家變得比較疲憊。
12月19日,我們繼續到龍泉山地區進行測繪。分析之前兩天所描繪的測點位置,我們發現在測區的西南方向我組缺乏足夠數據。因此決定在地大“地大i32”附近建立支點i32-1,對測區西南方向展開廣闊的測量工作,并對東北、西北、東南三個方向補充適當數量的測點。經過全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測量6組在12點之前完成了全部測量工作,負責繪圖的同學開始了最后的繪制等高線的工作。13:20我們完成了在測區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返回中國地質大學,結束了4天的測量學實習。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二
1.了解當前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
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坐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信息,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匯總統計表。
二、實習時間、地點。
一)野外實習。
時間:7月3日--8月3日。
地點:信陽息縣。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間:8月3日--8月31日。
地點:河南省地礦局第三地質調查隊內業部門。
質鉆(坑)探等丙級資質;擁有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等二級資質;擁有土地調查、土地勘查定界資格。
三、實習具體內容。
一)實習地基本概況:
信陽市,又名“申城”,位于河南省南部,東鄰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略要地,豫南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中心,鄂豫皖區域性中心城市。信陽山水秀麗,氣候宜人,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中原文化和古楚文化在這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信陽最獨特的人文氣質。信陽是中國著名的宜居之城、旅游之城、創業之城,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連續五年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信陽自古以來人杰地靈,英雄豪杰輩出,孕育過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楚國名相孫叔敖、北宋宰相司馬光、上將許世友、政協主席鄧穎超等著名歷史人物。境內有馳名中外的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雞公山、“中原第一湖”南灣湖、國家地質公園金剛臺,唐、明兩朝國廟靈山寺等著名旅游景點。
息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東北部,地處大別山北麓,南接大別山丘陵帶,北緣黃淮海平原,東迎潁鳳曙光,西送宛申余輝。淮河繞于南,閭河圍于北,猶如二龍戲珠,盤繞息北小平原。淮海平原南緣,面積1895平方公里。西距信陽市74公里、北距鄭州市307公里。地形以低平的平原和緩丘為主,呈西北向東南略為傾斜,平均海拔47米。淮河橫貫全境,境內流長75.5公里。淮河以北為平原,占全縣總面積的88.6%;淮河以南為緩丘壟崗,占全縣總面積的11.4%。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形氣候,年平均氣溫15.2度,年平均降雨量為946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全縣總面積1835平方公里,可耕地148萬畝,轄6鎮14鄉1區,總人口103萬余人。
二)地籍調查:
分配情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測量是為滿足地籍調查中對確定宗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進行的測量工作,是服務于地籍管理的一種專業測量。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權屬調查依法認定的權屬界址和使用性狀,實地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我們對息縣土地進行了調查,分別填寫了地籍調查表。在調查過程中,老宅基地是調查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有關宅基地糾紛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點是多數是一院多戶。在宅基地分攤上存在著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經濟發展和時間的推移,許多老宅都已經倒塌。出現了大面積的空心村。這是本次調查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地籍控制測量是指在地籍測繪前期工作中,為滿足地籍基礎控制和測制地籍圖之需,以地籍區或地籍子區為范圍,以國家等級點為基礎,按規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測量、導線測量、全球定位系統定位等方法,測定基本控制點和圖根控制點的過程。
地籍測量和一般測量工作的施測一樣,也必須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首先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對地籍測量來說,通常只對測區建立平面控制,僅在山區和丘陵地區才實施高程控制測量。
本次地籍控制測量主要利用導線控制,依據當地已經給出的控制點來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點位置。以便最后準確繪制地籍利用現狀圖。地籍細部測量在地籍控制測量的基礎上進行,其目的是測定每宗地的權屬界址點位置、形狀、面積等基本情況。
(1)土地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測定。
(2)繪制基本地籍圖。
(3)面積量算。
四)宗地草圖繪制及調查表填寫。
宗地草圖是在權屬調查時實地繪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界址邊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地記錄。內容包括:本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本宗地界址點、界址點編號;相鄰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界址邊長、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相關距離和條件距離;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界址邊方位所必須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構筑物等。
宗地草圖必須在實地邊勘丈邊繪制,不得涂改,不得復制,其內容有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的各種丈量記錄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圖是解決土地權屬糾紛、恢復宗地界址的重要憑據。
我們依據以上要求繪制宗地草圖,明確了每家每戶的宗地四至,界址點,界址邊長度,接著填寫地籍調查表。對于老宅基地的調查表內容共用情況進行了明確的描述,并且準確計算了共用面積。
五)實習地的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們把調查和測量的數據匯總整理,進行地籍原圖(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地籍原圖是通過土地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的數據資料繪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線、街坊界線、宗地的界址點、界址線、地籍號、用途、面積、坐標、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稱及土地等級等。
(2)圖廓線、坐標格網、控制點等數學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構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圖是土地權屬法律憑證的原圖。在地籍原圖的基礎上,量算宗地面積及其他要素的面積,并蒙繪、復制宗地圖,作為土地證書和宗地檔案的附圖。
本圖件的繪制,我們首先把數據展繪到一張大坐標紙上,修改無誤后進行電腦掃描,然后用cad軟件進行描圖。最終整理出一張整潔美觀的圖紙,呈交給土地管理部門。
六)土地確權。
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每宗地的土地權屬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確認和確定。
土地確權必須確定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應體現土地確權的精神實質,為正確界定土地權屬指明方向,并在整個土地確權中始終起指導作用。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有利于生產和生活,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則;分階段、區別不同情況處理原則;權利設定一般法定原則。
3)農村居民對其土地的產權沒有證書依據。
為夯實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地基,需要理順農村現有產權關系。只有在厘清國家與集體經濟組織、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之間的財產權利界限的基礎上,才能構建起完整的農村資產財產權益體系,盤活農村生產要素,解放農村生產力。因此,對農村土地與房產的大規模確權登記,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務。
七)登記發證。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利的確權登記發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要覆蓋到全部農村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包括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
根據《物權法》、《土地管理法》和中央文件要求,對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應當“是誰的就發給誰”,屬于村一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確權發證給村一級農民集體;屬于村民小組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確權登記發證給村民小組一級農民集體;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確權登記發證給鄉(鎮)一級的農民集體。實際中,屬于村集體、村民小組和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在實地也是比較清楚的。
對實際情況復雜的宅基地登記發證問題,《意見》規定,非本農民集體的農民,因地質災害防治、新農村建設、移民安置等集中遷建,在符合當地規劃的前提下,經本農民集體大多數成員同意并經有權機關批準異地建房的,可按規定確權登記發證。已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本農民集體成員、非本農民集體成員的農村或城鎮居民,因繼承房屋占用農村宅基地的,可按規定登記發證,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本農民集體原成員住宅的合法繼承人”。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經該農民集體出具證明并公告無異議的,可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非本農民集體成員”。之所以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注記,主要是考慮這幾種宅基地權利特殊,以同今后相關農村宅基地管理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做好銜接。
四、實習總結。
通過實習學會了以下內容:
1)使用經緯儀進行測角、測邊;初步掌握了圖根、地籍控制測量、地形圖、地籍圖的測繪工作。
2)掌握了土地調查、地籍測量、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規劃。
3)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研究土地利用,編制及實施土地規劃的能力;。
4)熟悉國家有關土地資源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土地資源管理的發展動態。
五)實習感受。
儀、經緯儀的基本操作,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制方法,獲得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了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了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計算和繪圖能力,并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
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習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我們完成這次實習的原則也是讓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們每個組員都分別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并準確進行計算。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直至符合測量要求為止。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我還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艱苦奮斗的作風。
實習期間恰是入夏時節,信陽的溫度很高,對于露天作業的我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改掉以往睡懶覺的習慣,早上六點多就起來,7點左右就開始測量,因為中午的太陽實在太厲害了,我們下午3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天黑無法看清為止。因為測量地點距離在東區,遠離我們這邊的宿舍,所以我們晚上基本都在樹蕙園吃飯,同時發現那里的飯菜不錯,每天都吃得很香。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思考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們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
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以前零零碎碎學的測量知識有了綜合應用的機會,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過程有了一個良好的了解。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等在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以及更熟練的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等測量儀器與工具。很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之間的交際合作的能力。當然其中不乏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當我們每個組都基本畫好圖后,老師每個組的檢查,出現問題就讓我們及時改正。其實想想每天校園中那些測量的我們也算是一道不錯的風景。還記得晚上七點多了,因為一個站點的錯誤我們不得不重新測量,忙了半天大家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
總之,兩個月中我們也體會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測量很順利甚至零誤差,有時測量處處碰壁,但也算過去了。這個月實習也給了我們不少教訓:由于某個數據的讀錯、記錯及算錯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從而讓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一個組的團結也是至關重要的,它關系到整個組的進度。先前我們組由于配合不夠默契,分工也不夠合理,整體進度受到極大的影響,后來通過組內的交流,徹底解決了以上問題。實習進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進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來了。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三
離開了十來天去搞《地籍測量》實習。地點是邯鄲武安市上團稱鄉。本次實習學到的東西感覺比以往幾次都多。而且也實用的多。回到學校雖然身體有點疲憊,但更多的是充實。
1.了解當前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坐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信息,為土地登記帶給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構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匯總統計表。
時光: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點:武安市上團城鄉上團城三街。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光:6月27日--7月6日。
地點:河北工程大學。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其成果資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同時,透過地籍調查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狀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帶給信息保障。
地籍測量是為滿足地籍調查中對確定宗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進行的測量工作,是服務于地籍管理的一種專業測量。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權屬調查依法認定的權屬界址和使用性狀,實地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業為主,各行業全面發展的新興城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全市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3。6億元,財政總收入4。1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之列。武安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巖、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占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巖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余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構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后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構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回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快。肉雞、生豬、板栗、花椒、香菇等10大主導產業年產值達8億元。其中蛋雞、生豬、干果、香菇已初步構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的經濟格局。畜牧業年產值達6億元。1999年糧食總產20。6萬噸。
我們對上團城三街1000余戶宅基地進行了調查,分別填寫了地籍調查表。在調查過程中,老宅基地是調查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為有關宅基地糾紛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點是多數是一院多戶。在宅基地分攤上存在著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經濟發展和時光的推移,許多老宅都已經倒塌。出現了大面積的空心村。這是本次調查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地籍測量和一般測量工作的施測一樣,也務必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首先進行地籍控制測量。地籍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對地籍測量來說,通常只對測區建立平面控制,僅在山區和丘陵地區才實施高程控制測量。
本次地籍控制測量主要利用導線控制,依據當地已經給出的控制點來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點位置。以便最后準確繪制地籍利用現狀圖。地籍細部測量在地籍控制測量的基礎上進行,其目的是測定每宗地的權屬界址點位置、形狀、面積等基本狀況。地籍細部測量工作的資料是:
(1)土地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測定。
(2)繪制基本地籍圖。
(3)面積量算。
宗地草圖是在權屬調查時實地繪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點、界址邊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地記錄。資料包括:本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本宗地界址點、界址點編號;相鄰宗地號、門牌號和土地使用者名稱;界址邊長、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相關距離和條件距離;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界址邊方位所務必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構筑物等。
宗地草圖務必在實地邊勘丈邊繪制,不得涂改,不得復制,其資料有確定宗地界址點位置的各種丈量記錄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圖是解決土地權屬糾紛、恢復宗地界址的重要憑據。
我們依據以上要求繪制宗地草圖,明確了每家每戶的宗地四至,界址點,界址邊長度,之后填寫地籍調查表。對于老宅基地的調查表資料共用狀況進行了明確的描述,并且準確計算了共用面積。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們把調查和測量的數據匯總整理,進行地籍原圖(宅基地利用現狀圖)的繪制。
地籍原圖是透過土地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的數據資料繪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資料: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線、街坊界線、宗地的界址點、界址線、地籍號、用途、面積、坐標、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稱及土地等級等。
(2)圖廓線、坐標格網、控制點等數學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構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圖是土地權屬法律憑證的原圖。在地籍原圖的基礎上,量算宗地面積及其他要素的面積,并蒙繪、復制宗地圖,作為土地證書和宗地檔案的附圖。
本圖件的繪制,我們首先把數據展繪到一張大坐標紙上,修改無誤后進行電腦掃描,然后用cad軟件進行描圖。最終整理出一張整潔美觀的圖紙,呈交給土地管理部門。
1)使用經緯儀進行測角、測邊;初步掌握了圖根、地籍控制測量、地形圖、地籍圖的測繪工作。
2)掌握了土地調查、地籍測量、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規劃。
3)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研究土地利用,編制及實施土地規劃的潛力;。
4)熟悉國家有關土地資源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土地資源管理的發展動態。
本次生產實習收獲頗多,感受頗深。收獲是學到了許多課堂以外的東西,許多時候現實工作與課堂資料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時我們就務必以實際狀況為準。此外,我還感受到此刻農村的土地管理上存在著很多問題:
1空心村整治需要下大力度;。
2有很多地方存在著違章建筑,有的人家把自家車庫建到了宅基地以外,嚴重影響了別人的交通。
3農村缺乏整體的規劃,房屋道路參差不齊。超多新宅基地還在吞噬農用耕地。
因此借這次實習的機會,也想提醒有關部門加以注意。更好的做好新形勢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四
緊張而有難忘的兩周測量實習生活在一片勝利的歡呼聲中結束了。
通過本次實習,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掌握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基本操作,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制方法,獲得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了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了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計算和繪圖能力,并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習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我們完成這次實習的原則也是讓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們每個組員都分別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并準確進行計算。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直至符合測量要求為止。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例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要先將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確定下來,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這樣不但條理清楚,有利于作圖的準確和隨時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對比從而檢驗測量數據的準確與否。
——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
經過每個組員的團結工作,我們完成了側圖的工作,看到我們畫好的圖紙大家都興奮不已。在我們組的同學交流測量中的經驗時,大家感覺收獲都很多,有的說儀器的展點很重要關系到誤差的大小,有的說水準測量中點不能架設的太遠,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點多就起床背上儀器去測量,算出誤差大的大家一起討論和修改,并重新測量。有了團結的力量我們還是干的很有勁的。我也從別人那里學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東西,比如數據的處理、水平角的觀測以及一些作圖的疑問都在測量中得到了答案。
——求真務實。
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以前零零碎碎學的測量知識有了綜合應用的機會,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過程有了一個良好的了解。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等在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以及更熟練的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等測量儀器與工具。很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之間的交際合作的能力。當然其中不乏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當我們每個組都基本畫好圖后,老師每個組的檢查,出現問題就讓我們及時改正。其實想想每天校園中那些測量的我們也算是一道不錯的風景。還記得晚上七點多了,因為一個站點的錯誤我們不得不重新測量,忙了半天大家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總之,兩周中我們也體會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測量很順利甚至零誤差,有時測量處處碰壁,但也算過去了。完成了測量還是很高興的。雖然測量中大家也有懶的時候不想測了,但挺過去都好了。
——苦盡甘來。
但這兩周實習也給了我們不少教訓:由于某個數據的讀錯、記錯及算錯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從而讓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一個組的團結也是至關重要的,它關系到整個組的進度。先前我們組由于配合不夠默契,分工也不夠合理,整體進度受到極大的影響,后來通過組內的交流,徹底解決了以上問題。實習進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進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來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
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實習這理論與現實連接的重要環節,更深刻的體會了實物與圖紙之間那種密切的關系,明白了圖紙它要顯示什么樣的物件,有的在圖紙上看不懂的地方在實物的面前就顯的那么簡單明了。總之,要謝謝學校在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習,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同時這段實習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難忘的。
令人難忘的兩個周的測量實習終于結束了,在這兩個周里,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課堂所學的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測量距離、角度、高差等,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制方法。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并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里還一陣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并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后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致,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數據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后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數據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過校驗,才發現問題出在哪兒。
我還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艱苦奮斗的作風。實習期間恰好是入夏時節,西安的溫度很高,對于露天作業的我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改掉以往睡懶覺的習慣,早上六點多就起來,7點左右就開始測量,因為中午的太陽實在太厲害了,我們下午3——4點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天黑無法看清為止。因為測量地點距離在東區,遠離我們這邊的宿舍,所以我們晚上基本都在樹蕙園吃飯,同時發現那里的飯菜不錯,每天都吃得很香。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思考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們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
通過這次實習我自己還總結出一些測量時應該注意的事項。(1)標尺要立直,盡量避免晃動,有晃動時,應該選擇數據最小的時候進行讀取。在讀數前一定將水準儀視野的水準氣泡調平(兩側的線重合),否則造成的誤差會很大。(2)當用經緯儀測量角度時,如果目標較小,最好使單線與目標重合,如果目標有一定寬度,可以用雙絲夾住目標。(3)在測量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稍微碰了一下儀器,就要重新調整對中水平,否則就會導致數據錯誤,也可能導致儀器的損壞。(4)在讀取數據時,每位成員都要細心,既要看得準,還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任何一個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成果的報廢。
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測量實習,更深刻的體會了測量工作的艱辛以及實物與圖紙之間那種密切的關系,真是沒有藍圖什么也干不成。總之,雖然覺得累,還是要謝謝學校在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習,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同時這段實習生活也是我一生中難忘的。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五
閱讀本文時還有更多的個人簡歷范文,大學生個人簡歷范文,求職簡歷范文,2016年應屆畢業生個人簡歷范文,可參考閱讀。為了讓求職者能寫出更有說服力的求職,大學生個人簡歷網還相關提供了,個人簡歷模板下載,個人簡歷封面。
一、實習目的
1.了解當前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 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坐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信息,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匯總統計表。
(6)地籍調查報告。
二、實習時間、地點
一)野外實習
時間:x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點:武安市上團城鄉上團城三街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間:6月27日--7月6日
地點:河北工程大學
三、實習具體內容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其成果資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同時,通過地籍調查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情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測量是為滿足地籍調查中對確定宗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進行的測量工作,是服務于地籍管理的`一種專業測量。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權屬調查依法認定的權屬界址和使用性狀,實地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實習地基本概況: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業為主,各行業全面發展的新興城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全市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3.6 億元,財政總收入4.1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之列。武安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巖、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占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巖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余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 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文化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后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回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六
2、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3、培養測量的組織能力,團隊意識,提高各自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理解界址點的概念,掌握面積量算的方法。
3、繪制地籍圖,并由地籍圖編制宗地圖。
4、小組成員必須全部參與各環節,并且要求各成員熟練掌握。
6、各組成員之間要互相配合,團結一致,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地籍測量的各個實習環節。
7、組長要負責組織、安排,保證本組成員都能熟悉地籍測量的各個環節,各環節人員輪流替換(并在外業草圖上簽名)。
8、成圖比例尺為1:500,房屋測量0.5米以上要求測出。
1、資料整理和上交實習成果。
(1)每人一份不低于20xx字的實習報告,以電子稿的形式上交;
(2)個人提交電子成果(pdf格式)。
包括:
宗地圖。
界址點成果表。
界址點點之記。
(3)實習組提交成果——cass實測外業圖(cad格式,單獨發)。
地點:東華理工大學周邊黃家湖村。
1、實習準備。
實習之前召開了動員大會,并且老師給了我們cass7.0的相關教程視頻,讓我們進行學習,對gps的操作學習,學會如何使用gps分組:三人一組,自行分組,總共分成了12組,各組分別按照要求借好儀器。
2、儀器。
3、土地權屬調查及準備工具。
權屬調查的實際工作流程為:利用google地圖作為地籍調查工作圖,對黃家湖村進行地籍調查。預計時間:外業宗地權屬調查1天。內業宗地草圖繪制2晚。
準備工具:
(1)涂改液(或記號筆),皮尺。
(2)地籍調查表&宗地。
(3)記錄紙(記錄丈量尺寸信息等)。
(4)每人調查本作業區一個宗地(不重復),主要調查土地坐落、地號、土地用途,人名等權屬信息可模擬。
4、界址調查。
5、宗地草圖繪制。
按照老師上課所講的的方法對宗地草圖進行繪制。
主要內容:
(1)宗地界址點測量,實測每個界址點。
(2)房屋測繪。
(4)其余地籍要素與地形要素的測量。
8、內業地籍成圖及所需使用的軟件。
(1)autocad、cass7.0測量外業圖繪制,宗地圖繪制。
(2)pdffactorypro中文版(帶注冊機):虛擬打印機,用于生成pdf文件(圖件利用虛擬打印機pdffactorypro中文版輸出為pdf格式,再進行打印)。
(3)用foxitpdfreader打開pdf文件。
9、土地面積量算。
根據測量成果、計算各宗地土地面積。
10、成果驗收:實地用全站儀及鋼卷尺量距,不合格重測。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七
姓名:
學號:
專業:
班級:
組員:
指導教師:
20xx年2月20日。
1、熟練掌握地籍測量的流程及相關軟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
2、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3、培養測量的組織能力,團隊意識,提高各自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理解界址點的概念,掌握面積量算的.方法。
3、繪制地籍圖,并由地籍圖編制宗地圖。
4、小組成員必須全部參與各環節,并且要求各成員熟練掌握。
6、各組成員之間要互相配合,團結一致,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地籍測量的各個實習環節。
7、組長要負責組織、安排,保證本組成員都能熟悉地籍測量的各個環節,各環節人員輪流替換(并在外業草圖上簽名)。
8、成圖比例尺為1:500,房屋測量0.5米以上要求測出。
1、資料整理和上交實習成果。
(1)每人一份不低于20xx字的實習報告,以電子稿的形式上交;
(2)個人提交電子成果(pdf格式)。
包括:
宗地圖。
界址點成果表。
界址點點之記。
(3)實習組提交成果——cass實測外業圖(cad格式,單獨發)。
地點:東華理工大學周邊黃家湖村。
1、實習準備。
實習之前召開了動員大會,并且老師給了我們cass7.0的相關教程視頻,讓我們進行學習,對gps的操作學習,學會如何使用gps分組:三人一組,自行分組,總共分成了12組,各組分別按照要求借好儀器。
2、儀器。
3、土地權屬調查及準備工具。
權屬調查的實際工作流程為:利用google地圖作為地籍調查工作圖,對黃家湖村進行地籍調查。預計時間:外業宗地權屬調查1天。內業宗地草圖繪制2晚。
準備工具:(1)涂改液(或記號筆)()皮尺(2)地籍調查表&宗地(3)記錄紙(記錄丈量尺寸信息等)(4)每人調查本作業區一個宗地(不重復),主要調查土地坐落、地號、土地用途,人名等權屬信息可模擬。
4、界址調查。
5、宗地草圖繪制。
按照老師上課所講的的方法對宗地草圖進行繪制。
主要內容:
(1)宗地界址點測量,實測每個界址點。
(2)房屋測繪。
(4)其余地籍要素與地形要素的測量。
8、內業地籍成圖及所需使用的軟件。
(1)autocad、cass7.0測量外業圖繪制,宗地圖繪制。
(2)pdffactorypro中文版(帶注冊機):虛擬打印機,用于生成pdf文件(圖件利用虛擬打印機pdffactorypro中文版輸出為pdf格式,再進行打印)。
(3)用foxitpdfreader打開pdf文件。
9、土地面積量算。
根據測量成果、計算各宗地土地面積。
10、成果驗收:實地用全站儀及鋼卷尺量距,不合格重測。
地籍測量大學生實習報告(精選18篇)篇十八
地籍測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它是以地籍調查為依據,以測量技術為手段,從控制到碎部,精確測出各類土地的位置與大小、境界、權屬界址點的坐標與宗地面積以及地籍圖,以滿足土地管理部門以及其它國民經濟建設部門的需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籍測量。
望大家喜歡。
離開了十來天去搞《地籍測量》實習。地點是邯鄲武安市上團稱鄉。本次實習學到的東西感覺比以往幾次都多。而且也實用的多。回到學校雖然身體有點疲憊,但更多的是充實。
一、
實習目的。
1.了解當前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2.熟練掌握地籍測量儀器(經緯儀)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點測量的外業實施方法和界址點坐標的計算。
4.熟練掌握地籍調查的程序,地籍草圖的繪制,宗地圖的繪制。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等級等基本信息,為土地登記提供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2)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3)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4)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5)面積量算成果及土地分類匯總統計表。
(6)地籍。
二、實習時間、地點。
一)野外實習。
時間:x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點:武安市上團城鄉上團城三街。
二)校內資料整理。
時間:6月27日--7月6日。
地點:河北工程大學。
三、實習具體內容。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其成果資料是保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同時,通過地籍調查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情況,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為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測量是為滿足地籍調查中對確定宗地的權屬界線、位置、形狀、數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進行的測量工作,是服務于地籍管理的一種專業測量。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權屬調查依法認定的權屬界址和使用性狀,實地測量每宗土地的權屬界址點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一)實習地基本概況: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業為主,各行業全面發展的新興城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全市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總人口68萬。1999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53.6億元,財政總收入4.12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河北省“十強”縣(市)之列。武安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巖、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煤炭總儲量23億噸,其中地方占有儲量3.13億噸;鐵礦總儲量5.5億噸,礦體104處;石灰巖遍及全市,總量達700多億噸。
交通、通訊便利,投資環境優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國道、省道貫通全境,全市412個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境內鐵路總長118公里,越境鐵路達5條,火車站點18個;全市城鄉電話總容量達5萬余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城市建設初具規模,市區建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區、貿易區、工業區、文化區的總體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先后榮獲“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先進單位”和“市容環境管理優秀城市”稱號。
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機械、電力、輕工、化工、食品八大行業、20多個門類、800多種產品。年產鐵礦石600萬噸,鐵精粉500萬噸,煤炭300萬噸,水泥200萬噸。擁有武安市宏泰泵業有限公司、武安市醫用膠廠、武安市交通工業集團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全市有2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稱號。矸石電廠熱電聯產工程、焦化廠供氣、水泥廠回轉窯改造、市啤酒廠12萬噸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為武安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緊張而有難忘的兩周測量實習生活在一片勝利的歡呼聲中結束了。
通過本次實習,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掌握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基本操作,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制方法,獲得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了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了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計算和繪圖能力,并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從而積累了許多經驗,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習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我們完成這次實習的原則也是讓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們每個組員都分別獨立的觀察,記錄每一站,并準確進行計算。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我們懷著嚴謹的態度,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直至符合測量要求為止。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例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要先將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確定下來,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這樣不但條理清楚,有利于作圖的準確和隨時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對比從而檢驗測量數據的準確與否。
-----團結就是力量,紀律才是保證。
經過每個組員的團結工作,我們完成了側圖的工作,看到我們畫好的圖紙大家都興奮不已。在我們組的同學交流測量中的經驗時,大家感覺收獲都很多,有的說儀器的展點很重要關系到誤差的大小,有的說水準測量中點不能架設的太遠,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點多就起床背上儀器去測量,算出誤差大的大家一起討論和修改,并重新測量。有了團結的力量我們還是干的很有勁的。我也從別人那里學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東西,比如數據的處理、水平角的觀測以及一些作圖的疑問都在測量中得到了答案。
------求真務實。
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對以前零零碎碎學的測量知識有了綜合應用的機會,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過程有了一個良好的了解。學會了地形圖的繪制等在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以及更熟練的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等測量儀器與工具。很好的鞏固了理論教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之間的交際合作的能力。當然其中不乏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當我們每個組都基本畫好圖后,老師每個組的檢查,出現問題就讓我們及時改正。其實想想每天校園中那些測量的我們也算是一道不錯的風景。還記得晚上七點多了,因為一個站點的錯誤我們不得不重新測量,忙了半天大家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總之,兩周中我們也體會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測量很順利甚至零誤差,有時測量處處碰壁,但也算過去了。完成了測量還是很高興的.雖然測量中大家也有懶的時候不想測了,但挺過去都好了。
------苦盡甘來。
但這兩周實習也給了我們不少教訓:由于某個數據的讀錯、記錯及算錯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麻煩,從而讓我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認真。一個組的團結也是至關重要的,它關系到整個組的進度。先前我們組由于配合不夠默契,分工也不夠合理,整體進度受到極大的影響,后來通過組內的交流,徹底解決了以上問題。實習進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進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來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
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實習這理論與現實連接的重要環節,更深刻的體會了實物與圖紙之間那種密切的關系,明白了圖紙它要顯示什么樣的物件,有的在圖紙上看不懂的地方在實物的面前就顯的那么簡單明了。總之,要謝謝學校在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習,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同時這段實習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難忘的。
令人難忘的兩個周的測量實習終于結束了,在這兩個周里,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課堂所學的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測量距離、角度、高差等,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制方法。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并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當第一天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里還一陣陣的發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現其實并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后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致,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數據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后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數據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過校驗,才發現問題出在哪兒。
我還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艱苦奮斗的作風。實習期間恰好是入夏時節,西安的溫度很高,對于露天作業的我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改掉以往睡懶覺的習慣,早上六點多就起來,7點左右就開始測量,因為中午的太陽實在太厲害了,我們下午3--4點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天黑無法看清為止。因為測量地點距離在東區,遠離我們這邊的宿舍,所以我們晚上基本都在樹蕙園吃飯,同時發現那里的飯菜不錯,每天都吃得很香。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思考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們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
通過這次實習我自己還總結出一些測量時應該注意的事項。(1)標尺要立直,盡量避免晃動,有晃動時,應該選擇數據最小的時候進行讀取。在讀數前一定將水準儀視野的水準氣泡調平(兩側的線重合),否則造成的誤差會很大。(2)當用經緯儀測量角度時,如果目標較小,最好使單線與目標重合,如果目標有一定寬度,可以用雙絲夾住目標。(3)在測量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稍微碰了一下儀器,就要重新調整對中水平,否則就會導致數據錯誤,也可能導致儀器的損壞。(4)在讀取數據時,每位成員都要細心,既要看得準,還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任何一個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成果的報廢。
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測量實習,更深刻的體會了測量工作的艱辛以及實物與圖紙之間那種密切的關系,真是沒有藍圖什么也干不成。總之,雖然覺得累,還是要謝謝學校在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習,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歷,同時這段實習生活也是我一生中難忘的。
實習時間:20xx年12月16日至20xx年12月19日。
實習地點:
1.地形圖測繪實習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豹澥鎮龍泉山地區。
2.地形圖識圖實習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豹澥鎮花山地區。
實習小組信息:
組別: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量6組。
指導老師:賴祖龍。
組長:江曉斌。
組員:辛悅、孫軍、朱令、劉超、崔永國、屈超。
組員分工:
選點與跑尺:朱令、崔永國。
觀測與讀數:屈超。
記錄與計算:辛悅、孫軍。
描點與繪圖:江曉斌、劉超。
特說說明:因12月18日武漢大霧,無法進行測繪工作,故原定于18日進行的測繪實習改為識圖實習,19日繼續進行測繪實習。實際日程安排為16、17、19三日進行測繪實習,18日進行識圖實習。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實習是測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使學生鞏固、擴大和加深從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獲得實際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進一步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會認識地形圖,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并在實習的過程中增強其獨立工作與團隊協作意識,為今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通過本次實習應達到如下要求:
1.掌握經緯儀、視距尺等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能夠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
4.各小組分工明確、通過合作完成測量任務,增強獨立工作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二、實習任務及內容:
(一)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1.測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龍泉山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繪區域。
2.任務:通過3天的地形圖測繪實習,每小組要取得200個左右的測點數據,并根據得到的數據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圖。
3.內容:
(2)按照使測繪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則,根據測區位置,在圖板上布設控制點;。
(3)過程:
為期3天的測繪實習是在江夏區的龍泉山進行。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這山測那山,高差不過幾米,地形圖居然可以用等高距為2米的等高線來描繪。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種--枯草、高矮不同的樹和最難纏的荊棘。對于我們的測繪而言,草是極具積極作用的,它們可以為我們的休息提供軟墊。而樹具有極強的阻擋視線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手機信號也受到樹兒們的強烈阻擋,以致于山間回蕩著彼此聲嘶力竭的呼喊。至于萬人的荊棘,它不僅刮壞了弟兄們的衣服褲子,劃傷了同志們的手,還嚴重阻擋我們前進的道路。
第一天,大家都沒有一點經驗。到達指定區域后,各組殺向各方,去尋找前一日展在圖上的控制點。不論是基地班、地質一班還是地質二班,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尋找控制點,而基地班的點對于我們是沒有意義的。我延著似乎有人走過的小路獨自前行。在路邊發現了“地大i17”,短暫的興奮后,我繼續前行,i17并不是我們要找的點。走了大約80米,“地大i15”的樁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樣不是我的目標。旁邊的山上似乎有片草叢,那里或許有控制點吧。看了看周邊,還沒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決定上山。拿著圖板,穿過了一片荊棘,累得滿頭大汗,終于到了山頂。這里果然有點,“地大i05”,這不是我們的點。又一次抬頭時,我已經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斷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時的路了。沒路了怎么辦,開路唄。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鐘開了一條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這樣找到的,它在i15對面的山坡上。估計這座山上還會有控制點,我就爬了上去。這時的我已有些疲憊。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叢里的一塊大石頭吸引了我。經過一番與荊棘的斗爭,我到了那個地方。這里果然有控制點,“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們6組展在圖上的點。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連召集全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難。在幾乎喊啞了大家的嗓子后,我們7個人總算湊齊了。對前一段的尋點做了短暫總結,我們決定在控制點旁邊架設支點,代替控制點。實際證明,這是多么英名而偉大的決定啊!這次會議成為了6組測繪全程的轉折。一切就緒后,已經10點多了,離當日結束測繪時間還有2個半小時。經過我組同志的全力奮戰,我們后來居上,當日測得50個點,為后兩日測繪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我組對困難預計不足,導致全組成員在當日的實習中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找控制點上。當日測繪工作結束后,我們6組成員聚在一起交流了經驗,并對第二天的測量做了更加具體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勵,要在后兩日的測繪工作中發揚今天我組在找控制點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質量地完成測繪任務。
12月17日早,大家吃過飯后坐中國地質大學校車又一次前往龍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經變得熟悉,大家都沒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著圖板和記錄本為即將開始的工作做著積極的準備。40分鐘后,我們到達龍泉山。一下車,我們測量6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隨大部隊,直接前往我們的控制點--“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兩個山之間的鞍部,周圍高樹較多,短暫地商量后,我們果斷地放棄了它,決定在其附近視野更加開闊地地方建立支點i06-1。將經緯儀對中整平、消除視差后,我組的測繪工作正式開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狀態。負責選點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國同學先是圍繞著i06-1樹立視距尺。我讀取的數據經檢驗出現多次出現“零誤差”。負責計算的辛悅和孫軍同學也加快了步伐,一組組數據很快傳遞給負責繪圖的江曉斌和劉超同學手里。整個小組緊張而忙碌。i06-1的支點位置之優越,視野之開闊很快得到驗證。我們在這里所能測到的最遠的點就是011081班測繪區域的邊緣。在中午補給的時間,組長召集全組交流上午工作經驗,負責各項工作的組員都提出了相應建議,決定接下來先繼續在i06-1進行測繪,結合上午描出的圖上點的位置,在測區邊緣進行補點,然后轉到“地大i16”控制點。
在17日的測繪中,我們補齊了東邊的未知區域并利用i16點居于測區中心的位置優勢向四周大量輻射測點,進一步完善了東北、西北和東南方向的數據,并測得3條山脊線和2條山谷線。考慮到控制點周圍的地形給跑尺人員帶來的巨大難度,雖然測點個數與前日相近,但我組的測繪實習最艱難的部分已經完成,三個方向的地形圖已具雛形。測繪結束的時間又一次到來,兩日的工作已使大家變得比較疲憊。
12月19日,我們繼續到龍泉山地區進行測繪。分析之前兩天所描繪的測點位置,我們發現在測區的西南方向我組缺乏足夠數據。因此決定在地大“地大i32”附近建立支點i32-1,對測區西南方向展開廣闊的測量工作,并對東北、西北、東南三個方向補充適當數量的測點。經過全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測量6組在12點之前完成了全部測量工作,負責繪圖的同學開始了最后的繪制等高線的工作。13:20我們完成了在測區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返回中國地質大學,結束了4天的測量學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