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制定一份詳細而具體的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工作計劃,我將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充分發展。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一
幼兒對空間(位置關系)的感知,在開始時是模糊不清的。他們在觀察兩張具有同樣物體只是位置不同的畫面時,往往把它們說成是一樣的,而不能區分其間的差異。所以幼兒掌握空間定向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對幼兒進行空間位置定向的教育是先從幼兒自身為中心開始的,引導幼兒學習區分左右,讓幼兒初步感知對稱。
對中班的幼兒來說,對自己身體的特征還不是很了解。他們知道自己有兩只手,兩只腳,兩只眼睛等,都是一模一樣的,還尚未感覺到是對稱的,通過學習、感知和積累,在看看、玩玩、比比中,使幼兒知道自己身體一一對稱的特征。
教師充分運用對稱思想,能讓幼兒分清左右,知道對稱的東西不但是一模一樣的,而且是成雙的,激發幼兒的探究欲,能去探索生活中對稱的秘密。
1.創編兒歌《可愛的身體》。
2.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內容是人的立體模型(卡通型),圖片數張。
1.老師與幼兒一起觀察討論桌上的模型,它是長得怎樣的?由什么組成的?(讓幼兒初步感知人是由不同的器官組合而成的)
2.讓幼兒看看、數數,眼睛、鼻子、手、腳、耳朵、頭發、眉毛、嘴巴等各有幾個?它們對稱嗎?(讓幼兒初步感知“對稱”,對其有初步的印象)
3.和人體模型做游戲,讓幼兒說出正確的量詞。
a.老師指人體模型的眼睛(耳朵等),請一名幼兒說:“一雙眼睛(耳朵等)”
b.老師指人體模型的手(腳等),請一名幼兒說:“一雙手(腳等)”
《可愛的身體》
一雙小手巧又巧,左手右手來對稱;
一雙小腳蹦又跳,左腳由腳來對稱;
一雙眼睛圓又圓,左眼右眼來對稱;
一雙耳朵靈又靈,左耳右耳來對稱。
1.猜一猜,它是什么?
老師說出身體一個部位的用途。比如一個小朋友在東,一個小朋友在西,聽起聲音很清楚,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耳朵)
2.說一說,是左還是右?
[page_break]
老師說出身體某一部位的左或右,請幼兒說出對稱的是哪里。比如老師說左手,幼兒就說右手,并舉起右手。
3.找一找,誰是對稱的朋友?
發給每位幼兒一張圖片,圖片上畫有一只眼睛(或一只手、一只耳朵等),請幼兒找位和自己對稱圖片的幼兒做朋友,兩個幼兒站在一起,數一數有幾對眼睛。(復習10以內的數數)
4.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制作若干個對稱圖形(或圖案),附加幾個不對稱圖形(或圖案)。在屏幕上顯示一個圖形(或圖案),請幼兒觀察后討論,為什么是對稱的(或不對稱的),并進行歸類。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幼兒有操作電腦的機會。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幼兒知道怎樣的東西是對稱的東西,延伸活動中發現有些幼兒還不能正確區別對稱與不對稱的物體,主要表現在美術活動中。因此,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來開展活動,讓幼兒主動去觀察、研究,進一步感知事物的對稱性和不對稱。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二
1.欣賞歌曲,嘗試跟隨音樂輕拍身體各部位
2.邊念歌詞,邊做出相應的動作
3.在空地方表現相應的動作,體念活動身體的樂趣
教學cd
一.引導幼兒玩指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游戲,了解身體各部位名稱。
1.今天,身體寶寶要和我們做游戲,它請小朋友猜猜它身上各個地方的名字
2.老師慢速地從頭到腳讓幼兒指認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這是我身體的什么地方?
4.老師快速指身體各部位,讓幼兒指認
二.引導幼兒欣賞歌曲,了解音樂旋律和歌詞。
1.聽!這里有一首好聽的歌也說了身體的事情,我們一起聽聽它說了什么
2.播放歌曲請幼兒欣賞,然后引導幼兒自由表達欣賞到的歌詞內容
三.老師慢速哼唱歌曲,讓幼兒根據所聽到的歌詞內容,有節奏地輕輕拍打身體各部位。
四.老師播放音樂,用夸張的動作拍打和指認身體個部位,邊引導幼兒念歌詞,跟音樂表現相應的動作。
五.提醒幼兒做動作時在人少的地方進行,注意安全。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三
教育就是忘卻了在校學得的全部內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領。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幼兒園中班安全活動教案《我的身體我做主》,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初步懂得要注意一些保護自己的簡單常識,知道不做危險事情。
2、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幻燈片等
(1)出示小熊維尼,引起幼兒的興趣:今天唐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小熊維尼(小熊維尼)
(2)引導幼兒與小熊維尼打招呼
(3)師:維尼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創可貼?幼:維尼受傷了。師:維尼哪里受傷了?,提問讓幼兒發散思維,嘗試著幼:可能被人欺負了,師:有可能的。幼:可能摔跤了:(師轉向維尼;你摔跤了嗎,)被媽媽爸爸批評了(我也這樣想)
(4)我們來聽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1)師:它怎么會受傷的?
(2)師:你們受傷過的?能不能告訴小熊維尼你是怎么受傷的?(請幼兒詳細描述自己受傷的過程)師:所以小朋友要小心桌子的角,小朋友之間互相玩的時候要特別當心--讓幼兒闡述自己受傷的地方和過程,由小熊維尼的故事聯系到幼兒本身。
(3)教師總結:(對著維尼說:)你下次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了,現在,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吧。
師:看,這是唐老師的家,請你們找一找,我們家里有哪些東西,小朋友要特別注意,不能隨意亂碰師:我們在家里能不能拿了尖尖的.東西亂跑幼:不能,師:我們千萬要小心,不能向紅紅一樣亂跑,不然,會弄傷自己的。師:門的后面,我們要小心,不然會維尼一樣受傷的。 熱水瓶小朋友不能碰,如果熱水燙在身上,可疼了。
師:剛才,小朋友在我家里發現那么多要特別注意,不能隨便亂碰的東西,(總結小朋友說過的幾處危險的地方)小朋友,你們在自己的家里一定要小心,不要變成邦迪小朋友,好嗎。那除了這些事情之外,還有沒有哪些事情我們也要特別小心的?比如;馬路上,幼兒園等,公園里三:活動的延伸布置情景,引導幼兒判斷正確與否師:圖片上的這幾個小朋友做的對不對?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和維尼一起學了很多本領,還知道很多事情是危險的,危險的事情能做嗎,我們要做一個健康安全的好寶寶。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四
活動內容:
活動準備:
ppt圖譜。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嘗試跟隨音樂輕拍身體各部位。
2、邊念歌詞,邊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寶貝們,下午好!
2、早上呀,寶貝們表現特別棒!
3、現在呢,我們要來做游戲啦!看看哪位寶貝最聰明,反應最靈敏、
二、了解身體的各個部位。
1、豎起耳朵仔細聽,我們的小手要變到哪里去呢?
2、寶貝們伸出你的小手,爸爸媽媽也要伸出來哦。
3、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到頭頂上,變到哪啦?
4、小手又開始變啦,變到哪呢?變到我的肩膀上。
5、那么,小手還可以變到哪里呢?變變變,變到我的胸上。
6、又開始變啦,仔細聽,變到哪啦,小手叉一叉,扭一扭,變到我的腰。
7、還可以變到我們的腿和膝蓋。
8、剛才我們的小手變到哪啦?我的頭。
9、到了哪啦?我的肩。
10、到了哪啦?胸腰腿膝蓋。
11、看看小手又變到哪啦?鋼琴上,我們要唱歌啦,大家小手拍起來。
12、我的小手彈的琴好不好聽呢?用你的小手給我鼓鼓掌吧。
13、我們看看誰還在唱歌呢?
14、聽音樂,教師配合唱并做動作。
15、我們再來一遍吧,寶貝們和爸爸媽媽也一起動起來吧。
三、認識圖譜。
1、看圖譜。
2、做動作。
四、聽音樂互動游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五
1、了解自己的身體的基本特征,發展積極的自我意識。
2、了解身體主要部位的基本功能,意識到它們對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3、愛護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開課:(老師先進行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姓劉,名金萍。這學期是同學們的品德與生活課老師。品德與生活這門課很有意思。這里,我們先來整體感知一下本學期所學內容。(老師先帶學生把課本從頭到尾認真看一遍;然后讓學生自己把課本看一遍;最后同桌倆互相討論講講自己最喜歡哪部分內容。)。
2、老師講本學期具體要求。
老師:既然有這么多同學喜歡的內容,我們就要努力學好這門課。這里,老師提機電要求:
(1)每節課要按時帶書來。(必要時借書)。
(2)每節課要帶水彩筆、大美術本。
(3)做好成長記錄袋,學期末檢查。
(4)學期考評方法:數數誰的五角星最多得分。
(5))每節課根據紀律情況獎勵小故事。
3、介紹成長記錄袋的作用。(書上p52-p55頁內容)。
(1)認認自己身體的各部位名稱。(從外到內,外—老師用學生或自己的身體講;內—看人體內臟圖。)。
(2)了解人體各器官的作用。(從外到內,講心臟,用手摸脈搏;講肺,用手放在鼻子和口來感覺呼吸。)。
5、布置作業:回家讓爸爸、媽媽幫忙用米尺量身高、胸圍記在書上。
6、每課小故事。(《科普知識故事》)。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六
1.在游戲中初步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2.運用身體各部位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身體的重要性。
3.體驗游戲的樂趣,萌發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知識經驗準備:已有初步的認識人體的經驗。
物質材料準備:10個呼啦圈,一塊大布,每人一張拼圖,三首奧爾夫音樂。
"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嗎?"(有腳、頭、肩膀……)"讓我們一起再來認識一下它們,從頭開始吧!"。
過渡:"小朋友真棒,身體的各個部位:頭、手、腳都協調地動起來了。現在先請小朋友坐下,我們來玩個猜猜看的游戲。"。
"這塊大布下藏著一個人,我們來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體的哪個部位。"。
2.揭示人體部位名稱,學說"我的xx"。
3.完整說兒歌。
"現在,老師想和小朋友玩一個呼啦圈游戲。"。
1.介紹游戲規則。
2.聽音樂(奧爾夫--開始、停止的音樂。)玩游戲,適當增加難度。
過渡:我們認識了身體的這么多部位,好能干啊!你的身體平時都干些什么事,誰能表演一下?(洗臉、刷牙、打電話……)。
1.模仿生活動作。
2.歸納提升保護身體的辦法,升華愛惜身體、珍愛生命的情感。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七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要注意一些保護自己的簡單常識,知道不做危險事情。
2、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情景導入--看幻燈片討論--。
活動延伸:
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維尼,引起幼兒的興趣:今天唐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小熊維尼(小熊維尼)。
2)引導幼兒與小熊維尼打招呼:師:我們跟維尼打聲招呼,幼:hello,小熊維尼。老師用小熊維尼的聲音說:小朋友好。
3)師:維尼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創可貼?幼:維尼受傷了。師:維尼哪里受傷了?,提問讓幼兒發散思維,嘗試著幼:可能被人欺負了,師:有可能的。幼:可能摔跤了:(師轉向維尼;你摔跤了嗎,)被媽媽爸爸批評了(我也這樣想)。
4)我們來聽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二、用一個故事導入在家里什么東西是危險,并聯系幼兒生活經驗進行拓展。
1、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1)師:它怎么會受傷的?它幼:幼:它玩刀的時候不小心就受傷了,它玩捉迷藏不小心受傷了。
2)師:你們受傷過的?幼:受傷過的,師:能不能告訴小熊維尼你是怎么受傷的?請幼兒詳細描述自己受傷的過程幼:我的頭是撞在桌子的角上才受傷的。(師:所以小朋友要小心桌子的角)我的是被小朋友抓傷的(小朋友之間互相玩的時候要特別當心)--讓幼兒闡述自己受傷的地方和過程,由小熊維尼的故事聯系到幼兒本身。
3)教師總結:(對著維尼說:)維尼,剛才小朋友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你還有那么多危險的事情,你能不能玩呀,(讓幼兒幫小熊維尼說:“不能”),你下次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了,現在,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吧。
2、出示幻燈片,幼兒仔細觀察師:看,這是唐老師的家,請你們找一找,我們家里有哪些東西,小朋友要特別注意,不能隨意亂碰幼:電風扇,手伸進去葉子會把我們的手劃破的,師:哦,電風扇,我們小朋友小手不能伸進去,不然會受傷的。(老師注意:讓幼兒說清楚什么東西不能碰以及不能碰的原因)幼:小刀,如果玩的東西會弄傷手的。師:小刀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然它很尖的,容易割破我們的手。
幼:筆,很尖的,會戳痛我們的。看幻燈片的演示。師:我們在家里能不能拿了尖尖的東西亂跑幼:不能,師:我們千萬要小心,不能向紅紅一樣亂跑,不然,會弄傷自己的。----強調幼:不能躲在門的后面,門如果開的很用力,就會把頭弄傷的。師:門的后面,我們要小心,不然會維尼一樣受傷的。
幼:熱水瓶很危險的,里面的熱水會燙傷我們的。師:你說的真棒,熱水瓶小朋友不能碰,如果熱水燙在身上,可疼了。
幼:飲水機很危險的,里面有熱水,會燙疼的。
幼兒說一說那些地方很危險,我們不能碰,我們不能玩,看幻燈片的演示,小朋友要喝水的時候要留心,千萬不能弄傷自己。--強調師:剛才,小朋友在我家里發現那么多要特別注意,不能隨便亂碰的東西,(總結小朋友說過的幾處危險的地方)小朋友,你們在自己的家里一定要小心,不要變成邦迪小朋友,好嗎。幼:好。那除了這些事情之外,還有沒有哪些事情我們也要特別小心的?比如;馬路上,幼兒園等,公園里幼:我們不能亂穿馬路,不能在馬路上玩。師:對呀,馬路上好危險,小朋友要特別注意。
幼:幼兒園的剪刀也很危險的,會弄傷我們的手的。師:用剪刀的時候,我們要小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八
2. 邊念歌詞,邊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過程:
1. 寶貝們,下午好!
2. 早上呀,寶貝們表現特別棒!
3. 現在呢, 我們要來做游戲啦! 看看哪位寶貝最聰明, 反應最靈敏.
1.豎起耳朵仔細聽, 我們的小手要變到哪里去呢?
2.寶貝們伸出你的小手,爸爸媽媽也要伸出來哦
3.我的小手變變變,變到頭頂上,變到哪啦?
4.小手又開始變啦,變到哪呢?變到我的肩膀上
5.那么,小手還可以變到哪里呢?變變變,變到我的胸上
6.又開始變啦,仔細聽,變到哪啦,小手叉一叉,扭一扭,變到我的腰
7.還可以變到我們的腿和膝蓋
8.剛才我們的小手變到哪啦?我的頭
9.到了哪啦?我的肩
10.到了哪啦?胸 腰 腿 膝蓋
11.看看小手又變到哪啦?鋼琴上,我們要唱歌啦,大家小手拍起來
12.我的小手彈的琴好不好聽呢?用你的小手給我鼓鼓掌吧
13.我們看看誰還在唱歌呢?
14.聽音樂,教師配合唱并做動作
15.我們再來一遍吧,寶貝們和爸爸媽媽也一起動起來吧
1.看圖譜
2.做動作
爸爸媽媽和寶貝跟著音樂互指玩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九
活動一。
喝水時提醒幼兒不灑水、不倒水,能將自己的水都喝完。
活動二。
目標:
1、使幼兒知道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眼、耳、口、鼻、牙齒等器官,能說出其名稱在臉上的位。
置。
2、讓幼兒有初步的關心自己身體的意識。
準備:
1、讓幼兒從家里帶一面小鏡子,教師也準備一些鏡子,供忘記帶鏡子的小朋友使用。
2、教學掛圖《我的臉上有什么》(剪下五官),
過程:
1、幼兒照鏡子,說出臉上的五官名稱。
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帶來了一樣有趣的東西,它是什么呀?(鏡子)。
請小朋友拿鏡子照照我們的小臉,看看自己的臉上都有些什么?
啟發幼兒用鏡子照照自己的五官,說出它們的名稱,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便引導幼兒看看、摸摸或動動。
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并說出臉上的五官名稱。(用鏡子看有什么時,應讓幼兒照照說說,說說照照。幼兒如認識到五官以外的部位,如眉毛、腦門、鼻毛等應給予肯定,幼兒感知得越仔細,便會對認識自己越感興趣。)。
2、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五官的位置。
提問:在這個圓圓的`臉上少了些什么?它應在臉的什么地方?
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便展示相應器官的畫面,放在臉譜上。最后,讓幼兒欣賞兒歌,加以小結:
小小鼻子本領大,
長在臉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
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聽話,
長在我的頭兩旁。
1、玩游戲“指鼻子”。
2、教師說五官的名稱,幼兒用食指迅速指出相應的部位。
也可以教師指臉譜,幼兒指自己,比比誰指得又對又準。
4、組織幼兒在畫面的臉譜上正確地擺放上五官的圖片。
活動三。
目標:練習自然協調的走。
內容:我是解放軍。
要求:兩臂自然擺動,抬起腿,聽口令有節奏地走;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十
新《綱要》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本活動內容來源于孩子們的興趣所在,在進行大班主題活動《我自己》中的一個預設活動內容“會動的身體”時,小朋友對自己身體各個會動的部位非常感興趣,在表述的時候還時常加上漂亮的動作,因此,以孩子們的興趣為依托設計而成的韻律活動《我的身體會跳舞》誕生了,此活動意在讓幼兒在大膽探索、自我創造的過程中,體驗自編自演的樂趣。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嘗試用身體各部位配合創編舞蹈動作,并有節奏的舞動。
2、嘗試用圖示的方法記錄舞蹈動作。
3、在大膽探索、自我創造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flash《跳舞的人》;節奏感強的音樂;紙(分紅、黃、藍、綠四種)、筆人手一份。
一、啟發、引導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出課題。
教師啟發提問,激發幼兒的已有經驗,師:小朋友,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組成?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身體的各個部位,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
二、探索創編舞蹈動作,學習用圖示表示。
1、師:身上這么多部位都有一個本領就是會動,請你來選擇一個部位來做一個動作。(鼓勵幼兒探索不同的動法)
(教師盡量引導利用身體某一部位創編動作,該環節讓啟發幼兒從無目的的回憶自己身上的部位,進而進展到提供相對范圍——會動的部位中去創編動作,起到環節上的遞進作用,也鞏固、啟發幼兒的知識經驗,為幼兒進行下一步的探索創造奠定基礎)
2、師:今天來了一個蝌蚪人,他也帶來了一段舞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他是用身體的哪幾個部位配合來跳舞的?(放flash《跳舞的人》)
3、師:他的身體哪幾個部位一起動的?
我們也來學學蝌蚪人,讓身體的幾個部位合作來做出一個好看的舞蹈動作。
(教師利用游戲口吻,而且利用多媒體flash,即直觀生動又能提前把一些舞蹈動作滲透給幼兒,再通過讓幼兒學動作,讓幼兒試著幾個部位合作創編動作,極大地激發了幼兒探索創造的欲望)
4、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選四個動作圖示(蝌蚪人記錄)。
師:來我們來做做這四個動作吧。(配音樂)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以圖譜記錄,以便給幼兒更直接的圖示知識,也使幼兒記錄自己的創編動作更加得心應手。該環節,通過層層深入的啟發、引導、示范操作,教給幼兒圖示記錄方法的同時,讓幼兒掌握了自主實踐探索創造動作的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幼兒親自動手創編的愿望,很好地為下一環節的操作做好準備)
三、幼兒分組創編動作圖示。
師:我們把這幾個動作有節奏的做出來就變成了舞蹈了。請你們也想出一個好看的動作來用圖表示,來參與我們編舞蹈的活動吧。
(幼兒分組根據已有經驗自主創編,每組組成一段好看的舞蹈動作,讓幼兒體驗成功感,也提高了合作的能力。)
四、分組表演。
師:請四組分別來表演自己的舞蹈吧。(配音樂)
(在該環節以圖示的方法把幼兒的創編內容整理成直觀、形象的圖譜,顯得更加直接和一目了然,更讓幼兒欣賞、表演自己的發現,體驗成功感)。
五、幼兒為自己的動作領舞,集體隨音樂看圖示做動作后出活動室。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十一
1、初步了解舞蹈,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在做動作的同時,體驗舞蹈帶來的興趣。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2、引導幼兒一起做熱身活動,播放背景音樂、
3、休息片刻,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模仿動作,讓幼兒體驗舞蹈帶來的興趣。
4、根據音樂的節奏節拍,不斷的鼓勵和引導幼兒跟隨教師跳2---3遍,初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5、請幼兒上臺表演給小朋友看。
6、活動小結:
我的身體我做主教案大全(12篇)篇十二
1、在反復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會唱這首歌曲。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并體驗到音樂活動過程中的樂趣。
重點:樂意參加音樂活動,并體驗到音樂活動過程中的樂趣。
難點:在反復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會唱這首歌曲。
玩具貓兩個、錄音機、磁帶
在《小寶寶》的主題進行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做游戲時百玩不厭,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在本活動中涉及到了語言、認知、數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1、復習歌曲《大貓和小貓》
出示玩具貓,它們是誰?長得一樣嗎?(一個大,一個小)它們最喜歡唱歌了,我們一起唱。(集體唱〈大貓和小貓〉)
老師師指導個別幼兒注意控制音量。
2、練節奏
(1)師以大貓小貓的口吻說,你們唱得真好聽,不過小手本領大不大呀?會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我們的小手還會做游戲了,拍拍手,拍拍我的(幼兒自由練習)
(3)以開火車的形式做游戲“拍拍手”,師指導個別有困難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幫忙。
1、師以大貓的口吻說,我會把小朋友拍的這些部位唱出來。(放錄音,師邊唱邊做動作)
小貓說我也會唱這首歌。(放錄音第二遍)
2、幼兒回憶歌詞:它們剛剛唱了什么?(幼兒回答師唱)
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如我的腰在哪里?一起來彎彎腰;有幾個手指頭?一起來數數等。
3、這首歌真好聽,想不想再聽一遍?(師清唱,幼兒輕輕跟唱)
4、師幼一起唱,邊做動作,提醒個別幼兒輕聲唱。
師:我們用小手和小朋友拉個圓圈做游戲。
1、全體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做游戲。
2、幼兒自由選擇好朋友拉成多個小圓做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