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 感恩父母,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回報父母。回報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回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
寒假期間棗園中心小學的劉榮耀同學進行了一次感恩父母的實踐活動,旨在感恩父母,自覺培養自己的責任感。給同學寒假回家向父母匯報自己一學期以來的進步成果,共同分享;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努力踐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減少父母的責任,學會疊被子、清理房間、抹窗、拖地、燒開水,勇于擔當。并對父母為其嘔心瀝血之時,道上一句“謝謝”!為疲勞的父母倒上一杯濃茶,幫父母捶捶背,用實際行動感恩父母。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注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更多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托著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著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背著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著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著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著。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為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著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很暖和,知道心里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著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后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里拿著餅干在他懷里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著,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么開心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段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懂事了。我仍然記得我的那個時間段好像是在高二,雖然已經記不清是某個周末回家當媽媽給我拿生活費的時候看到她憔悴的神情,還是當把考砸了的成績拿回家給她簽字時看到她恨鐵不成鋼的懊惱。總之,在那之后我有點像浪子回頭的意味,不再為了一點小事和媽吵得不休,不再會在很懊惱的時候和她頂嘴,拿她出氣,也不再總是和媽“討論”到底該給我多少生活費。人的態度總是相對的,自從我發現我的這些改變之后,我同時也發現了我媽仿佛對我越來越好了,我們之間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這就是一種成長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永遠陪著我的是媽媽,無論我多么地偏離道路,只要我回頭總是可以看到她微笑的樣子。當時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的確是我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始終陪著你的只有父母。
每當生病的時候,在學校里受到委屈的時候,每當在外面遭受失敗的時候,最先想到就是:家。那個有著父母慈祥的微笑的家,有著溫熱的飯菜等待自己的家,有著永遠不會讓你失眠的溫暖的床的家。
還記得第一次去樂山的時侯,由于從浙江到四川的距離確實有點遠,加之我也是第一次出遠門,他們就是不放心我一個人去,于是握爸請了假買了火車票和我一起踏上了遙遠的求學之旅。出發的時候我看著媽站在門口望著我們,是我第一次要離開她的視線范圍的不舍和無奈,我好想說:媽,謝謝你,我愛你。
第一次坐火車,而且也是無奈買的硬座,非常不適應,一路上只有依靠著爸。終于在經過三十幾個小時到達了學校。已經筋疲力盡的我們忙著辦入學手續,忙著去寢室鋪鋪蓋,他還要幫我忙著看四周的環境,我想也許他是想了解女兒以后將要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吧。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孩子,自認為和家拉開那么大的距離并不會讓我變得懦弱,可是當在家里爸說要送我去的時候,我就想過他將要回去的時候是一個什么樣的情形呢?會是我哭得昏天暗地的不舍,還是我會躲在學校里不敢出去送他呢?事實是,等我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的時候,我爸對我說:“你要在這里好好照顧自己,爸現在就出發回去了,工作請假的時間也到了。”于是,我默不作聲的和他走出校園,看他坐上計程車,望著計程車在我眼前漸漸變小,然后消失。
轉身,我突然想起,我們一下車就一直在忙,到現在都還沒吃中飯呢,終于忍了很久的眼淚掉下來了。我承認我不勇敢。我用了三天的車程到了學校,我爸卻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奔波來證明他一直在證明的對我的關心,我也好想說:爸,謝謝你,我愛你。
記得聽誰說過,其實在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不是父母給了你多少錢,給你買了多少東西。而是收到從來不會發短信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短信。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消息顯示著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短信:“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么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松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為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打電話回家了。打了無非就是說說最近我在干嗎,有什么考試很難,有哪些科目不喜歡,然后又說說家里的情況,最近爸的老毛病有沒有又犯,最近媽的工作量有沒有又多了。有時候爸爸打電話給我,講著講著就會不知道說什么,爸爸卻像怕通話很快結束一樣的,拼命找些話題和我說,我知道他是想我了。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里暖暖的,就仿佛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斗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發,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著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著,尋找著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后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么地讓人心酸。
世人總喜歡說:如果當初、早知道的話之類的話,每當聽到有朋友和我這樣說時我都是彎起嘴角,一笑而過。因為說這些話的時候說明這件事情你以前沒有去做嗎,而且你現在后悔了。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拿來給你后悔的,我初中的語文老師那時候說:“我朋友的母親死了,他和我說他很后悔為什么當初沒有它好一點,當時他很悲痛,但我當時想的是還好我的母親還在給我對她好的機會。”現在回憶起來我只想說:那個語文老師的朋友,如果他媽晚幾年再去世,多給他幾年浪子回頭的機會的話,那么他母親肯定還是再受幾年他的冷漠和晚年的孤獨。人總是這樣,最容易得到的總不懂得珍惜,要在失去后才在那里說早知道我就怎樣怎樣了。
所以,趁著你的父母還在身邊,趁著你還有機會,趁著你父母還有時間,多給他們一些笑容,一些關懷吧。
這次社會實踐的主題是感恩父母,帶著這個話題去觀察著父母,發現著許多以前從來沒有發現的父母的秘密,回顧了以前感動過的許許多多的感動,充實了許久空虛的心靈。
有一種幸福就是父母還在給你對他們好的機會,感恩父母。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朋友,也許會記得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面對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思想境界。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每個人都該修行的。
就像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的是一曲感恩的樂曲,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而當父母把你帶來人世間,當你第一次說話叫的.是“爸爸”“媽媽”的時候,就注定了我們最先應該感謝的就是我們的父母。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娘》中,片尾曲是這樣唱的——“你的眉頭一皺,我就來到人間,從此我給你帶來辛勞無邊。”當我聽到這句實在平凡卻又表現出無限感情的歌詞時,心頭猛地一顫,有種幸福,有種苦澀,的那是一種感恩的情感。
從母親開始孕育你的時候,就開始對你灌注了無限的愛。你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哭聲,你喃喃學語叫出的第一聲爸媽,你托著口水在地上爬出的第一步,你踩著小小的腳丫走出的第一步,你背著書包第一天去上學,你第一次拿著成績單獎狀回來,你第一次背上行李遠離家鄉求學…….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過載著無數次的第一次中,掛滿了父母的喜怒哀樂。
在我們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個第一次都在他們心中記著。經常聽我媽跟我說:“你小時候啊……”。這都已經成為我媽回憶我小時候的一個固定句型了。看到他們回憶時臉上堆著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很暖和,知道心里的幸福滿得開始向外溢的感覺嗎?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調皮,每一次犯錯,他們都牢牢地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持,陪你一起成長。記得媽有一次說:“你小時候啊,很白很可愛,而且又很乖,陌生人抱著都不哭,每個人看見都要抱出去玩。有一次不知道誰抱出去玩了,一天都沒回來,把我嚇死了,到處找,急的不行,最后直到別人把你抱回來的,你居然手里拿著餅干在他懷里睡得很想了,我當時哭笑不得呢。”邊說邊笑著,我從來沒有見她笑得這么開心過。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白云奉獻給藍天,于是藍天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便把晴空萬里給予人們;樹葉奉獻給大樹,于是大樹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便把一片片樹蔭灑向大地。父母把愛奉獻給子女,于是子女有了一顆感恩的心,盡管方式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夙愿-----那就是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子女的心愿與父母的心愿是一致的,父母希望子女好,子女同樣希望父母平安健康。
有一種愛,它是伴隨我們一生的暖流,這種愛是身后的父母之愛,這種情感是深深的愛子之情。他默默付出,默默奉獻,無欲無求。他博大精深,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淡忘,也不會如愛情版轟轟烈烈,他就像潺潺的小溪緩緩的滑過我們的身體。流進我們的心里。這是一種偉大無私的愛。
寒假的到來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回報父母。提到父母,除了感激,就是感謝,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從我呱呱墜地起,愛就像陽光一樣,無時無刻不在照耀著我們。我的父母家開始為我擔心,小到吃穿,大到工作等等。父母為我操碎了心,我不會再讓父母失望,難過。這個寒假我決定留在家里幫助爸爸媽媽,讓他們感受到子女的愛。時間一天一天的走過,每天看著父母忙東忙西,心里就有著幸福在涌動。同時心頭卻又絲絲心疼,父母的勞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卻什么也幫不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責劃過心頭,責怪自己無用,卻又無可奈何。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能保護父母,善養爸媽,讓爸媽幸福快樂。爸爸曾說過:我的快樂就是他們的快樂,只有我能幸福,他們才會幸福。每每想到這句話都會侵濕眼角。以前曾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話:今世的父母都是前世的子女,因為他們是來報前世的恩。來世請讓我還做你們的父母,來回報你們今生的愛。讓我為你們無私奉獻,無欲無求。寒假社會實踐的這段期間,我看懂了所有的父愛與母愛。都說他們偉大無私,可又有誰能說出他們艱辛與無奈。父親掙錢養家,母親操勞家務瑣事,看似簡單,可這是最艱巨的工作與責任。每天搶著洗碗洗菜,不為別的只為媽媽嘴角的那一抹微笑,每天為爸爸打好洗腳水,不為別的只為緩解他這一天的疲勞。為他們做的這些事怎能表達我對他們的愛。以前愛和媽媽頂嘴,覺得她不懂我,愛跟爸爸瞪眼睛,覺得他愛我太少。現在想想突然發現,那不是愛的太少,而是愛得太多愛的太在乎。那是我最寶貴的成長歷程,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包容,無奈與愛。成長的幸福,在這條路上始終有父母的陪伴,無論我多么的偏離軌道,可是只要我回頭總能看見他們鼓勵的微笑。所以我懂了:我活的的確是我自己的生活,走的也是自己的路,可是在這個過程中陪我的只有父母。
每次放假回家,遠遠地就能看見家的門口站著媽媽,嘴角不自覺的上揚,想到一句很經典的話“世界如此美好”。時間不短的在流逝,我們不斷在成長,父母卻在不斷的衰老,他們鬢間的白發和額頭上的皺紋,就是我們成長的最有力的證明。長大后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動力,為了理想不斷努力,有時會迷失那最原始、最初的感動。只是一味的向前奔跑,最求最想要的,可是誰有想過停下來,回頭看看努力想要離你最近的父母,他們還能否還跟上你的腳步。你是否注意了,他們的腳步越來越慢,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萬分、又欣慰的眼神是多么的心酸。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活動拉開帷幕,我們也和家長一起穿著統一的服裝進入禮堂,禮堂很美,我們進去之后,主持人帶著我們跳舞,但在我們這個年紀,有著這個年紀的青澀,動作都非常不自然,家長干脆是站在一邊,后來隨著人數漸漸多起來,且義工的熱情感染了我們,便也一起嗨了。
在這個體驗過程中,有高興,有激動,有沮喪,有彷徨,有后悔,但這種情緒豐富的才是真正的我們。
我在其中一個游戲中學到了許多。與其說是游戲,還不如說是一種測試,測驗我們是否信任他人,說實話,我在之前特別不相信別人,就連父母也一樣,我總感覺他們在不停地欺騙我;雖然我以前也玩過這個游戲,但是每次向后倒一半就會停下來,也許是我特別沒有安全感吧,這種意識幾乎沒有過,只不過這次我沒有害怕,因為我看到了她們眼里的堅定,所以我確定我倒下去會沒事的,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只不過腦袋有點暈乎,但我真正認識到了信任是多么重要,它的力量是有多么強大。
這個游戲結束之后,要分享自己的心情及收獲,我恰好在小組里被選中發言,但我僅自我介紹后便沒有下文,縱然想說的話在腦中憶醞釀了許久,可到了嘴邊卻怎么也說不出來,直到主持人說話,才終止這份尷尬,但在坐回原地之后,義工又給我上了一堂課,他說的話從沒有人對我說過,我自己也沒有想過,他說我不應該那么膽小怕事,要勇敢點,不然送給你的機會就會輕易被別人奪去,要敞開胸懷,和別人一起分享,如果自己不說,誰會知道呢?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機遇,不要輕易言敗,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我們都要擁有一顆感恩且勇敢的心。我銘記了他對我說的話,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要這樣去做,而且作為成功的先決條件,就必須去做,正應了那句話“如果你不勇敢就沒人會去替你堅強”,所以,我不能失了勇敢,我要做一個堅強的人。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那個女孩的故事,也許是因為她是重慶的吧,我對重慶非常敏感,所以記得很深;但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孝心感動了我,單是這點,就值得我們學習,所謂“百善孝為先”,可是我們是在做些什么呢?對父母大呼小叫,不好的話出口成章,吵完架后摔門而出,這是我們對父母一貫的作風,我們從不向父母低頭認錯,這是我們的態度,而且最先開口的永遠是父母。
我們總覺得我們現在是有多么的了不起,可這只是作為孩子的我們的思想。在大人的眼中,我們只不過是個孩子,只考慮眼前,卻不想以后會怎樣,我們現在可謂是的的確確的眼高手低的人。我們從未靜下心來考慮自己的人生,沒想過我們現在這樣做是否正確,更不曾想過在我們背后支撐著我們的父母是流了多少辛酸的淚水和汗水,我們整日在學校里混日子,不務正業,虛度光陰,多少美好的青春就這樣被自己埋葬了。
我們每次闖下禍后,為我們買單的依舊是父母,而他們本來就背負著極大的經濟壓力,我們這樣做不是火上澆油嗎!我們從這一刻開始,就再也不能昧著自己的良心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不要等到有一天我們真正明白的時候,才會后悔,才會感慨,才會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
所以,我們必須放下那我們自以為是的面子,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為父母做好我們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用孝心也為父母撐起一片天。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夜色已深,人聲即靜,微風輕起,可我的父親卻仍獨自一人在外靜坐在室外,目不轉睛盯著緊緊依偎在一起的野貓母子,時不時拭去眼角流出的淚。
祖父最后還是沒能挺得過去。自從那日晚突然昏倒,盡管有十幾天的icu搶救,卻還是沒能挽救回祖父的生命。在那個微風兼和細雨的早上,醫生宣布祖父腦死亡,滿面遺憾地拔下祖父的呼吸呼器。
圍在icu病房外的親戚們一面嘆氣惋惜,一面安慰著我的父親和姑姑。姑姑哭的早已同淚人一般,如若不是姑父和哥哥全力攙扶,只怕早已癱倒在地;而我的父親則一直緊緊抿唇,沉默不語,任由母親伏在他的肩頭哭泣。我見他一直盯著我的祖父,一直盯著,目光從未轉移。
祖父信奉天主教,按照教規,悼念時不能哭出聲來。父親是向來不信教的,但是那天的葬禮上,父親就同那天在醫院一樣,一直緊抿嘴唇,直到祖父火葬,也未曾嚎啕痛哭。
可我清楚父親心里有多痛,有多難過。
那是他的父親,是給予他生命的人,更是他生命成長的引路人。父親算得上多才多藝,唱歌動聽,文字優美,彈得一手流利的鋼琴。這些都是祖父的功勞,自小的熏陶很難讓我的父親脫離藝術的道路,即便是現在,我的父親仍然喜歡吹拉彈唱,書寫文章。
我平靜內心的悲痛,本想上前對我父親安慰一番,卻被我的祖母搶先一步。祖母的腿向來不佳,所以坐在路邊的小石壇,對她來講上不容易。
“媽,這些我知道……可我就是覺得,我還沒報答爸……他就……就……”
夜晚的微風依舊輕柔拂過,祖母同父親說了許多。在我的印象里,祖父很嚴厲,不善言辭,極少對人擺出笑臉,但他竟然會記著爸爸和姑姑去看望他的日子,竟然會記得爸爸最討厭吃羊肉餡的餃子,竟然會記得姑姑胃疼該吃什么藥。父親和姑姑的成長,也被祖父一點一滴記于心中。
我想這便是父母的愛吧!便像微風拂面一般,永遠那樣溫柔;便像微風時時刻刻圍繞我們身邊飄搖一般,永遠存在。我們慢慢長大,我們逐漸成長;我們背起行囊,我們遠離父母家鄉。可不管我們行至天涯海角,都應該常常回家,因為,漸漸衰老的父母,仍然在家中等待我們。對父母多關心一些吧,不要等到無法關懷時,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