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一
引導幼兒學習傾聽感受作品,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鼓勵幼兒嘗試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想象大膽地講述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引導幼兒在傾聽理解故事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表
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理解“輕輕的”、“柔柔的”、很棒“、”調皮搗蛋“等詞”
事先讓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鈴的知識
掛圖四幅、電鈴一只
談電鈴→欣賞理解故事→傾聽錄音故事→安全教育
談電鈴
出示電鈴,問:“這是什么聲音?你在哪里聽到過?”
談談電鈴有什么用。
欣賞理解故事
導入:森林里的動物家里也按上了電鈴,這些電鈴有什么用呢?我們來聽一個《小老虎電鈴》的故事。
傾聽錄音故事
導入:小老虎為什么按電鈴作弄別人?
豐富詞:輕請的、柔柔的、很棒、調皮搗蛋等詞
討論:小老虎為什么按電鈴作弄別人?
安全教育
問:你喜歡小老虎嗎?為什么?
小老虎按電鈴有什么危險?
生活中有哪些電鈴、電話不能隨便按或打的?
(119、110、120、門鈴、醫院的電鈴等)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二
幼兒以能夠掌握單排不同方向的5以內序數的練習(即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本次活動主要為突破從不同方向通過辨別第幾行第幾列能夠準確找出相對位置。
幼兒的思維有著直觀、形象性的特點,而序數卻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兒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單一的圖片加上老師的講解等,往往不易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理解和掌握會比較困難。為此,我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通過優美的`動畫配以輕快的音樂,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感觀,使幼兒在輕松的狀態下積極的學習。
1、認知目標:幼兒能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2、操作目標:通過操作使幼兒掌握物體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第幾行、第幾個)
3、能力目標:
1)激發幼兒的創造性
2)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
1. wawayaya軟件,
2. 水彩筆每人5支、記錄單(如圖1)
3. 5色蘑菇棋子若干、小熊棋子每人5顆、有標記的棋盤(如圖2)
1.看wawayaya活動軟件,探索5以內序數
2.在棋盤上設計“種樹”的位置并記錄,嘗試進行5以內序數練習
1)請幼兒觀察棋盤上有什么變化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三
一天早晨,欣欣小朋友一來幼兒園就拉著我的手,讓我看她的衣服,原來媽媽給她買了一件新毛衣,上面還有三只小貓的圖案。我說:“真漂亮,還有三只小貓呢!”小朋友一聽都圍過來,七嘴八舌的說起自己的衣服上的圖案、顏色。于是,我抓住了這契機,結合《新年好》的主題,將認識圖形、序數和排序等知識融合在一起,設計了本次活動。
1、通過欣賞服裝,復習鞏固圖形、序數等知識。
2、幼兒初步運用圖象,圖案進行裝飾。
3、在多次操作中,學習排序知識,掌握排序規律。
4、感受節日氣氛,在裝飾服裝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美感。
1、紙制衣服5件(裝飾好的1件,沒有裝飾的4件)
2、剪好的圖形、圖案若干。
3、膠水、棉簽、紙巾、毛巾。
4、磁帶。
幼兒已經認識各種圖形和圖案
1、小朋友們,要過年了,爸爸媽媽都會給我們買什么禮物呢?(幼兒自由回答)
2、小兔子的媽媽也給小兔子買了一樣禮物,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幼兒自由回答)你們猜對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裝飾好的衣服,請幼兒觀察)
3、你看見小兔子的新衣服是什么樣子的?和你的衣服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的衣服上有什么?小兔子的衣服上都有什么?你認識他們嗎?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幼兒自由回答,并說出小兔子衣服上的各種圖形、圖案的名稱,復習點數、序數等方面的知識)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輔助老師扮演小鴨子),小鴨子也帶來了鴨媽媽給他買的新衣服,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觀察小鴨子的新衣服)
2、小鴨子的衣服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小鴨子的衣服上什么也沒有)小鴨子也想把衣服變得像小兔子的衣服那樣漂亮,可是怎么辦好呢?(引導小朋友幫助小鴨子裝飾衣服)那我們就來當個小小設計師吧,為小鴨子設計衣服吧!
3、幼兒分小組運用準備好的圖形、圖案進行裝飾。
4、教師觀察、輔助。(引導幼兒進行裝飾的時候,注意膠水的使用,保持小手、桌面和小鴨子衣服的整潔)
1、請各組的小設計們展示為鴨子設計的衣服,大家互相評價。
2、你們覺得小朋友設計的衣服怎么樣?有沒有小兔子的好看?為什么?(小鴨子衣服上的圖形、圖案很亂)那小兔子的衣服呢?(圖形、圖案都很整齊)怎么整齊的呢?(引導幼兒發現并找出排序的規律)
3、我們再來動手設計一次好嗎?
4、幼兒再次動手設計。(教師放音樂)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四
▲1.積累本單元文言知識,培養文言語感。
2.能熟讀背誦課文,弄清基本含義,品味精彩語句,培養愛國情感。
師:由于課前預習我已經提前批閱,現在我們只針對完成難度較大的內容加以強調。(生結合課前板書內容進行強調,師加以補充)
2.古今異義(補充出例句):
望:古義:農歷十五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今義:向遠處看
戶:古義:門(月色入戶)
今義:人家,住戶或窗戶
強:古義:竭力、盡力,文中指痛快(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今義:勉強
3.一詞多義(補充出例句):
自: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從)自三峽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至:至于夏水襄陵(到)每至晴初霜旦(如果)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到)
共: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共同)為字共三十有四(一共)
觀:觀潮(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看)自云先世避秦時亂(戰亂)
以:以此夸能(憑借,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而)不以疾也(如)
4.詞類活用:
則玉城雪嶺而來(玉:像玉砌的……雪:像白雪覆蓋的……)
5.特殊句式:
省略句:(兩岸)重巖疊障(我)解衣欲睡(我們)相與步于中庭
(潮)既而漸進,則玉城雪嶺而來
(師點撥:在翻譯時判斷句應譯成“……是……”的句式,倒裝句要恢復成正常語序,省略句要補出省略成分。)
給學生5分鐘時間整理學案,把前面沒有說的問題小組內再互通答案,并整理好。
1.給學生10分鐘時間自主復習課前預習中掌握不扎實的內容,每人選出一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文言知識(課文背誦除外),然后班內互相提問,檢查其他同學是否掌握。
2.班內提問:
要求:學生間互相提問,采用搶答的形式,其他小組的同學回答優先,問題不能重復,各個小組注意記分時間為3分鐘。
(以上問題全部采用集體回答的形式)
今天,我們復習了第六單元的幾篇文章,回家后把沒有掌握扎實的知識再鞏固。期末考試在即,馬上各科都要進入復習,在此,我們以蘇軾的詩共勉吧: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附:課后拓展: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亭月樹間,以紅粉笙歌②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③,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④,及佛燈隱現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坐石臺,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
【注釋】①虎丘:蘇州名勝。②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③鉤月磯:在虎丘山頂。④風鐸:懸于檐下的風鈴。⑤無際、仲和,作者的友人。
1、下列加點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
a.月色人戶木蘭當戶織b.然終不若山空人靜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時聞風鐸聞水聲d.生平過虎丘才兩度度已失期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戰于長勺b.萬鐘于我何加焉c.請廣于君d.賢于材人遠矣
3、用“/”為乙文中的句子標出兩處停頓。
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
4、用自己的話說說蘇軾是怎樣描寫承天寺夜色的。
5、承天寺的夜色與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點?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五
1. 欣賞中國和世界各地有特色的建筑,感受中外建筑風格的不同特點。
2. 了解不同環境氣候與建筑的關系。
3. 運用繪畫、制作等方式自主設計喜歡的房子。
1. 教師教學資源《房子大觀》ppt,各種各樣的房子資料。
2. 四種交通工具掛圖,簡筆房子掛圖。
3. 教師手工作品一份
4. 彩色筆、繪畫紙、手工材料(太空泥,彩紙)人手一份。
1. 《粉刷匠》律動操,組織幼兒入座。
2. 以談話的形式引入課題: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都是很棒的小小粉刷匠,你們把房子刷的真漂亮。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下其它漂亮的房子啊。好,現在老師作導游,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3. (出示火車圖片)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坐著火車向我們的第一站北京出發。(欣賞中國古代和現代建筑的圖片,了解中國建筑的特點。)
(1) 出示故宮圖片,提問: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它是什么樣子的?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中國古建筑大氣、端莊、對稱的特點。
讓幼兒認識梯形房頂,長方形房身。
(2) 出示鳥巢的圖片,提問:你看看它像什么?幫助幼兒了解象形建筑設計。
教師小結。
4. (出示飛機圖片)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坐上飛機向第二站俄國的圣彼得堡教堂出發。欣賞圣彼得堡教堂圖片,感受外國古代建筑的風格特點。
提問:大家看這個建筑像什么?它跟我們看到的中國建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覺得它漂亮嗎?幫助幼兒了解外國古代的建筑。
教師小結。
5. (出示輪船圖片)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坐上大游輪向第三站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出發。欣賞悉尼歌劇院圖片。感受外國現代建筑的風格特點。
提問:大家看看它的外形像什么?進一步幫助幼兒了解象形建筑的特點。幫助幼兒掌握三角形房頂的建筑特色。
教師小結:我們中國的建筑和外國的建筑風格不一樣,但各有特點,都很漂亮。都體現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
6. 老師:小朋友們我們看了這么多中國和外國著名的建筑之后,讓我們一起坐著小汽車(出示汽車的圖片),去看一種很特別的房子。(出示蒙古包圖片)。
提問:這是什么房子?猜猜看,在哪里會有這樣的房子?它與我們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那里的人們要把房子建成這樣?通過討論了解不同環境、氣候與建筑的關系。讓幼兒了解認識半圓形房頂的建筑。
教師小結:不同的地方環境和氣候不一樣,所以房子建得也不一樣。
7. 欣賞其他小朋友設計的房子,啟發幼兒的想象力。
老師:今天我們坐火車、坐飛機、坐輪船去了那么多的地方看了那么多的房子,我想大家現在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設計自己喜歡的房子了。在設計之前讓我們先一起來欣賞一下其它幼兒園小朋友們設計的房子。
8. 引導幼兒討論、設計自己喜歡的房子。(播放粉刷匠伴奏曲) 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設計的房子,如可以用繪畫的方式畫出來,可以利用太空泥制作房子,還可以利用彩紙拼貼房子。
評價總結:
1.請幼兒展示介紹自己的設計作品。
2.教師積極肯定幼兒作品,增強幼兒自信心,體驗成就感。
1. 可以請幼兒回家或在美工區繼續制作或搭建各種各樣的房子。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六
教學設計(教案)基本信息 學 學 科 語文 年 級 級 八年級 教學形式 教 師 胡再芬 單 位 象山縣文峰學校 課題名稱 《蘇州園林》 學情分析 分析要點: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展線;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
《蘇州園林》是一篇準確地把握了客觀事物特征的優美的說明文。作者從欣賞者的角度用簡明樸實和高度概括的語言,說明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建筑中地位和園林的共同特點--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再從亭臺軒榭等園林建筑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和利用花墻、廊子產生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進行介紹。最后作者又從園林的細微部分著眼介紹蘇州園林的圖畫般的美,即講究每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雕鏤美,園內建筑的色彩美,再次對蘇州園林的特征進行強調。全文結構層次明晰,中間部分運用了由主到次的說明順序。從全文來看又是由整體到局部的說明順序在各部分內容中,或多或少運用了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摹狀貌等說明方法。文中除了說明的表達方式外還運用了描寫。以來等表達方式,語言準確、生動 嚴密,是一 篇典范的介紹園林建筑藝術的說明文。
教學目標 分析要點:1.知識目標;2.能力目標;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知識和能力目標 積累“標本,軒榭,敗筆等詞語;理解本文總說和分說的結構及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2、過程和方法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運用的說明方法,培養說明文閱讀能力,初步學寫說明文。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領略中國園林的建筑美,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本課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教學程序如下(重點為把握事物特征,掌握總分結構。)(一)課前預習:1、掃清字詞障礙,理清文章結構;2、搜集蘇州園林的照片、圖片,感知蘇州園林的特點。
(二)導入新課: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靈。而蘇杭美景之最,還在于園林藝術之美。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處處呈現詩情畫意,充滿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樂。蘇州有四大名園: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和留園,都是園林中的精品極品,處處體現中國江南宅第園林的獨有特點。(投影照片)今天,我們學習葉圣陶先生的《蘇州園林》,看他筆下的蘇州園林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 這樣以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生動有趣,又補充了與課文有關的具體情況,增強直觀感受,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便于進入理想的學習氛圍。
(三)分析理解,這是突出重點的環節,用問答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達成目標,并進行具體的學法指導。
1、配樂范讀一二段,要求聽讀時思考作者怎樣介紹蘇州園林特征的。
2、學生齊讀一二段,要求準確、流暢,感知課文內容。
3、學法指導,掃視法:找中心詞、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結句、起始段、結尾段;借助注釋、提示、思考和練習迅速把握文章。帶著明確的目標掃視課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培養學生默讀、速讀的習慣,提高概括能力。
4、提問:
才異中求同,在第一二段點出其總特點及其表現,下文即分別介紹。文章用了先總說后分說的結構,便于有條理地準確說明。)這一步充分利用了學生注意力的分散期。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新課導入 后的 5-7 分鐘,是學生注意力的穩定期,是教學的黃金階段,但最優秀的學生也超不過 15 分鐘,之后就是注意力的分散期。因此,我改變傳統的課堂結構,將簡介作者等情況放在重要的朗讀、熟悉課文之后,使教學重點盡量放在黃金階段完成,而在分散期就及時變換活動方式,用生動有趣的介紹使學生消除疲勞,以飽滿的精力投入下一黃金階段的學習。
6、提問:
a、學生齊讀; b、分析:用了比較說明,分說布局特點,(投影故宮、西方園林的照片,進行比較:對稱與不對稱)。還用了比喻說明,以圖案畫與美術畫的區別來說明蘇州園林的布局講究自然之趣,不對稱。
8、學生討論分析四至六段。(與第三段一樣是分說,并且是主要表現總特 點的,所以三至六段均是詳寫。)9、提問:第七、八、九段寫的什么內容?與全文中心有何關系?(引導 理解這仍是分說,扣住“圖畫美”的總特點,說明蘇州園林細部注意角落的圖畫美、門窗的圖案美、園林的色彩美。投影板書。)10、學生討論明確:七至九段是次要部分,略寫。全文說明順序為邏輯順 序。(總分、從主要到次要都是邏輯順序。)(五)遷移練習:1、放《鳥瞰新重慶》錄像的夜景部分,要求看后介紹重慶夜景的特點;選擇恰當的結構順序。
2、學生討論,擬出寫作提綱;3、抽學生念提綱,教師評點、板書(附后)4、要求課后完成作文,不少于 400 字。
板書設計 無論站在哪個點上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亭臺軒榭的布局——不對稱 | 四個講究 假山池沼的配合——藝術 | 整體特征 花草樹木的映襯——重畫意 | 近景遠景的層次——景致深 |————————————————————角落的圖畫美 | 三個注意 門窗的圖案美 | 細部著眼 色彩的搭配美 作業或預習 課前(預習)自主學習 1、自瀆課文,查工具書,字詞難點 2、閱讀課文,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二、自主探究(一)、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明確說明對象是什么? 2、明確說明對象的整體特點是什么?(二)、跳讀課文,具體探究 自我評價 1.診斷性評價:本課時教學開始時,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通過復習相似多邊形的概念,弄清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發展情況,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層次,使不同的學生都有發展,對教學內容和教法進行優化,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2.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巡視提問、小組討論、練習反饋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進行及時評價,根據獲得的反饋信息,調控教學節奏,組織好師生活動,提高課堂效益。
3.終結性評價:在課時教學終結前,利用學生歸納總結和布置作業,對本課時的教學進行終結性評價,考查學生是否初步達到教學目標,并為后續教學是否進行調整提供依據,從而達到教學最優化。
組長評議或同行評議(可選多人):
評議一單位:
姓名:
日期:
教案和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設計和教案模板下載
信息化教學設計教案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七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里有許多樹葉和花,請你們來看一看、玩一玩,讓幼兒初步感知。
幼兒有的拿著樹葉玩耍,有的圍著仙人球看,最吸引幼兒的是仙客來和燈籠花這兩種特殊的花卉,孩子們圍著它們討論著。
2、在幼兒玩耍過程中,教師個別提問幼兒:你手中的樹葉它像誰?
幼兒紛紛拿著手中的樹葉,有的說像小船;有的說像彎彎的月亮;有的說像花瓣;有的說像圓形、橢圓形;有的像扇子等等。
1、教師提問:你玩的樹葉像什么?這里的花有的像什么?
孩子們想象力豐富,有的說像牙簽;有的說像縫衣服用的針;有的說像刺猬身上的.小刺;有的說像大頭針;有的說像心、扇子、小手等。幼兒擴展思維,展開想象,幼兒爭搶著說出自己看到的花,有的說菊花像頭發;有的說荷花像彩色的燈墜……。
2、教師發散幼兒想象還見過的樹葉或花像什么物品?
幼兒說有的樹葉像小船、月亮、箭、胡蘿卜、圓形等等。
幼兒說出了有的花像美麗的蝴蝶;有的說像發卡;有的說像衣服上蝴蝶結、雞冠、喇叭、太陽等。
引導幼兒活躍思維,發現兩種物體的相似之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幼兒的創新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1、出示雞冠花、梧桐樹葉、郁金香、小手、酒杯、公雞頭等的圖片。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兩種物體的相似之處,發揮想象空間,找出兩種相似的物體并進行粘貼。
本環節,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中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幼兒能將兩種相似的物品進行正確的對應粘貼。
1、教師:人們很聰明,他們通過觀察物體的某個特性或本領,做了相似的發明。出示實物雨傘、小鋸、鉗子讓幼兒觀察,讓幼兒了解這些東西是根據荷葉、小樹葉兩邊的小齒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夾住東西的本領發明出來的,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教師引導幼兒開拓思維,想象出還有什么物品是根據物體的某種特性或本領發明的。
本環節要讓幼兒知道是根據物體的特性發明的用品或工具。
3、教師: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做小小發明家設計發明來方便人們的生活呢?
請幼兒自己講一講要設計什么樣的發明,是根據什么物體的什么特性發明的。開拓幼兒的想象空間,大膽說出自己的創新想法。
4、讓幼兒繪畫出想要發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環節只讓幼兒用幾分鐘的時間簡單設計出自己的構想。將自己的創新想法展示出來。
本環節讓幼兒進一步開創思維,展開創新思維活動。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八
1、初步認識十元以內人民幣,并能說出他們的單位名稱。
2、學習看錢幣上的數字,知道錢幣可以用來購買相應同等幣值的商品。
3、學會遵守秩序,有禮貌地與人交往,體驗自主購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與在超市做營業員的幼兒做好事先的購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幣若干,10元以內人民幣人手一份。
3、音樂、錄音機、小籃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游戲:《開火車》復習10以內的加法。
(二)以變魔術形式分別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錢幣,讓幼兒認識,并說出錢幣的名稱。
(三)引導幼兒分別觀察錢幣正面和反面的圖案,并讀一讀上面的數字。
教師: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和人民幣做朋友,看看他們有什么特征?
(四)幼兒學習用10元兌換5元、2元、1元。
教師:小朋友,我考考你們,10元的人民幣可以兌換幾張1元?又可以兌換幾張5元?還可以兌換幾張2元?引導個別幼兒進行操作,并請幼兒出自己是如何兌換的。
二、組織幼兒觀看軟件圖片,引導幼兒了解人民幣的兌換過程。
小朋友,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商店里的顧客是怎樣購物的。
三、組織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物品圖片及價錢進行嘗試購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開張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買,我們來看看哪些東西,它們賣多少錢?教師當售貨員,小朋友當顧客,進行游戲3—4次游戲。
四、幼兒進行角色游戲
1、請幾名幼兒當售貨員,部分幼兒是顧客。提出超市購物要求:明天,我們要出去冬游活動,為冬游活動準備一些小食品,每個小朋友就用自己藍子的錢,每個小朋友事先考慮好,要買什么東西,觀看商品的價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錢范圍內購物。
教師:現在我們出去購物了
3、來到超市,自主購物。教師指導幼兒觀看商品的價值,購滿需要的商品。
4、到柜臺結帳。自己核對商品和價錢。
5、組織幼兒講述自己買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五小結,結束活動。
1、人民幣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我們用過了錢之后就要洗手,因為錢有很多細菌。
2、組織幼兒聽音樂(小汽車)結束活動。
幼兒園認識錢幣教案,我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貨幣就是人民幣,所有的東西都需要用人民幣來買,所以教會小朋友認識人民幣很重要,這是幼兒們正式踏入社會生活的第一步。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九
教授平行四邊形的性質(3 3)對角線互相平分;及引申內容:夾在兩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對“平行四邊形 的性質”第 1 1 課時教學設計進行說明。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 1 1、知識目標:
通過探索、發現、論證培養學生類比、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鍛煉學生的 自學能力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3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和掌握事物間普遍存在聯系的哲學 觀,以及善于發現、積極思考、合作學習、勇于創新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1 1)重點 :
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2 2)難點:
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即如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三角形的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程序 設計意圖
引 入 新 課 一..用電腦展示兩張圖片:
1 1)過街天橋 2 2)小區的拉閘門 觀察兩張圖片,勾勒出幾何圖形,從而引出平行四邊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我們有必要系統學習習近平行四邊形。
1 1、體現本課的情感目標。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幾何模型,了解學習習近平行四邊形的必要性。同時,使學生了解“幾何來源于 實踐,而又反過來服務于實踐”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概 念 的 形 成 和 鞏 固(一)質疑引入概念并講解 1 1、探討問題1 1 :平行四邊形和一般的四邊有什么異同?一般的四邊形通過添加條件后能否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呢? 2 2、歸納概念(1 1)讓學生自己歸納定義(2 2)電腦演示平行四邊形定義的三種數學語言表述方式 1 1、引入課題,弄清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為概念的引入做鋪墊(抓住“平行”兩個字,引導學生從一組邊平行一組邊不平行和兩組邊都平行兩個方面去討論)2 2、讓學生歸納定義增強學生的成就 感,給出三種數學語言的表述,是為了培養學生對三種表述形式的理解和轉化能力 3 3、強調定義的判定和性質作用 講授平行四邊形對邊、對角、對角線以及平行四邊形的記法 強調平行四邊形的頂點要按順時針或逆時針來寫 1 1、質疑:如果已知平行四邊形一個內角的度數,能確定其他三個內角的度數嗎?說說你的理由。
平行四邊形(1 1)對邊相等(2 2)對角相等 1 1、體現本課的能力目標。突出教學目標 2 2、進行新舊知識的鏈接 讓學生仿照三角形的學習方法類比探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通過動手實際操作去 發現規律,對事物的本質進行抽象、概括的能力。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4 4 .如何證明上述結論? 已知:
□ abcd 求證:∠ a= ∠ c ∠ b= ∠d d ab=dc ad=bc(1 1)拼圖活動。用學習全等三角形時準備的兩個全等的三角形紙片(不可翻轉)可以拼出幾種形狀不同的平行四邊形?(2 2)總結解決四邊形問題的常用方法。
(3 3)多種方法證明(略)5 5、歸納總結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并用三種數學語言表述 1 1、再次突出本課的能力目標,并為突破難點用拼圖的活動啟發學生將平行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問題解決。
總結解決多邊形問題的常用方法,即:連結對角線,將多邊形問題轉化成三角形問題,化未知為已知,化復雜為簡單。
2 2、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對于學生說出的證法予以肯定,同時讓學生比較幾種證明方法的優缺點。
1 1、質疑:如果已知平行四邊形一個內角的度數,能確定其他三個內角的度數嗎?說說你的理由。
2 2、書 p93 頁練習1 1 3 3、書 p93 頁的例1 1 運用和鞏固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 于生活的含義”。
性質的應用性質的應用
3 3..鞏固 練習: : 填 空 :
d(1 1)如圖:
dc ∥ ef ∥ ab e o da ∥ gh ∥ cb,則圖中的 平行 四 邊 形 有 _____ 個;a b b 2)在 □ abcd 中 , ① 若∠ a=120 °, , 則∠ b =____ , ∠ c =____ , ∠ d =______;② 若∠ b+ ∠ d=120 °, , 則∠ a =____ ∠ b=_____;③ 若∠d d--∠ c=120 °, , 則∠ a =____ ∠ b =_____;若 ab=2cm ,bc=3cm , 則 □ abcd 的周長為________;本環節補充了一組直接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和性質進行計算的練習題,要求學生聯系剛學過的概念和性質,并結合方程的思想進行計算。這樣,及時地將理論用于實踐,既為學生獨立完成課后練習中的計算題和證明題,作了必要的鋪墊,又達到了逐步突破難點的目的。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形成一種人人參與的氛圍,給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
課 堂 小 結 1 1、、引導學生自己討論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訓練學生用表格的形 式總結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通過小結回顧了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通過表格,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便于理解、記憶。
布 置 作 業 1.必做題:
教材 9 99 頁 1 1、2 2、3 3 題,選 6 6 2.探索思考 : : 教材 3 93 頁的練習3 3 3 3、尋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的實例 1 1、鞏固所學的概念,進一步發現和彌補教與學的不足; 2 2、強化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
作業或預習 1.必做題:
著名數學家哈墨斯曾經說過: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考慮到在知識方面,學生在小學就接觸過平行四邊形,在感性上對其有所認識;而方法方面,學生通過在七年級的學習已經積累了按邊和角學習三角形的方法,固而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技能,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我采用了引導發現法和設疑誘導法。以提出問題為主線,對學生進行邊啟發,邊分析,邊推理,層層設疑,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在此過程中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又能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
組長評議或同行評議(可選多人):
評議一單位:
姓名:
日期:
教學設計(教案)
教案和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教案
教學設計和教案模板下載
信息化教學設計教案
幼兒園教學設計教案篇十
1、初步探究發現桔子的特征及桔子制品。
2、嘗試制作桔子制品,并對制作活動感興趣。
1、實物桔子若干,榨汁機一臺,杯子、吸管若干。
2、封閉的盒子一個(只可以一只小手伸進去),里面放一個桔子。
3、幼兒了解許多種水果的形狀及吃法。
1、猜一猜
(1)第一次猜想:有一種圓圓的水果,它是誰?
讓孩子們將自己平時所認識的水果在頭腦中過濾一遍。
(2)第二次猜想,在第一次的基礎上縮小范圍 :有一種水果圓圓的,要剝開皮才能吃。
讓孩子們運用篩選和排除的方法努力去探訪答案。
2、動腦筋,想辦法
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封閉的.盒子,只有一只小手可以伸進去,要求在不用眼睛看的情況下,自己想辦法去獲得答案。(可以用鼻子聞、用手摸等)
3、玩一玩, 發現秘密
(1)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玩。(滾著玩、拋著玩、掛起來當繡球、當小丑的鼻子等等)
(2)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吃。(剝開皮就吃、做成冰糖葫蘆、做成桔子罐頭、榨汁等等)
(3)幼兒討論:桔子皮有用嗎?(洗凈曬干可以象茶葉一樣存放和沖飲,可做成糖桔絲、糖桔丁、桔皮醬、桔皮香、燒粥時放幾片桔子皮有開胃作用、燒肉或燒排骨時也放幾片,味道更美且不油膩)
4、做一做,嘗一嘗
老師和幼兒共同榨汁,并嘗一嘗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