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而優秀作文則需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準的表達技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一
馬上要到端午節了,菜市場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買粽葉、買糯米、買大棗,賣葡萄干生意特別火紅,好不熱鬧。
到了端午節。一大早,家里就開始忙東忙西,游手好閑的我來到媽媽身邊,看到了媽媽熟練的包著一個個粽子,不禁想自己包個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然后用小勺把花生、大紅棗、糯米填了進去。最后笨手笨腳的用線繩把粽子牢牢的捆綁起來。不過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的很難看,但是這也是我辛勤勞動的結果啊,我看著粽子滿意的笑了。媽媽告訴我,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屈原投江身亡,當時人們非常傷心,所以把粽子扔下江去,以免魚蝦傷害了屈原的尸體。
我把粽子放進鍋里,過了一會兒,香氣四溢,我以為粽子已經熟了,可是媽媽說時間還不到呢,讓我耐心等待。又過了十多分鐘,滿屋子都飄著粽子的濃香,我簡直就要垂涎三尺了。
粽子終于好了,我把棕葉剝開,黃燦燦糯米閃閃發光哩!一個大紅棗在中央微笑,如同一個可愛的姑娘似的。一口咬下去,軟軟的、潤潤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無窮啊!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二
放假了,我、媽媽、舅媽和妹妹相約來到了外婆家。
到了外婆家,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去摘粽葉,因為外婆要親自做粽子我們吃。一路上,我好奇地問舅媽:“粽葉長在什么地方?粽葉長什么樣子?”舅媽告訴我,粽葉長在有水的地方,它的葉片長長的,寬寬的。說著說著,我們便來到了生長粽葉的地方,果然,我們摘粽葉的下面就有一條水溝。聽見水聲,我心癢癢。我一會兒玩水,一會兒摘葉。不一會兒就摘了很多,于是我們飛奔回家。
等我們回家一看,外婆早把糯米準備好了。于是我們把花生米、紅豆、綠豆等配料一一加了進去。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粽子了。先是舅媽包給我們看,只看了一遍,媽媽就跟舅媽學包了起來,可在一旁的我拿著粽葉不知怎么才好,舅媽看著我那傻樣耐心地指導我。說真的,粽子太不好包了,糯米不是粘在這里,就是粘在那里。舅媽告訴我,手粘著了糯米就蘸點水,還真管用。在舅媽一遍又一遍地指導下,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舅媽一邊包粽子一邊對我們說,小時候她在娘家過端午時,她們家鄉的`人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每逢端午節,就像比賽似的看看誰家粽子最豐盛。聽著聽著,我又嚷嚷,要舅媽教我包,在舅媽靈巧的雙手下,一個個方的、圓的、扁的粽子脫穎而出,我真為舅媽有這樣一雙巧手而感到幸福啊!
看來,包粽子還大有學問呢!同學們,下一個端午節請來我家嘗嘗我親手包的粽子哦!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三
走在街上,又聞到了悠悠的粽葉香,終于又到端午節啦!
我喜歡端午節,也喜歡端午節的粽子,而在我的心里,對端午節也有一個特別的記憶。
其實以前每次過端午節我都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只知道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那天可以吃到我喜歡的粽子,可以吃到綠豆糕。幾年前的一天,也是快過端午節的時候,我看見媽媽買了很多大的葉子,洗干凈后用清水泡著,另有一盆裝了很多泡脹的糯米,媽媽在桌邊剪了一堆很長的繩子系在椅背上,我好奇地走了過去,問媽媽在干嗎?媽媽說她要為我包粽子吃。
只見媽媽拿了兩片葉子把它們一折,形成漏斗狀握在手里,開始往里面裝糯米;填滿漏斗后將剩下的葉子把裝了糯米的部分包起來,來來回回折了一次后,媽媽很麻利地把椅背上的繩子將粽子捆扎起來,緊緊地系上結,一個漂亮的三角形粽子就展現出來。
媽媽看到了我的沮喪,她說:“餅子這么圓,油條那么長,看事容易做事難啊,但你只要多包幾個一定能行的。”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咬咬牙堅持了下來,慢慢地,我的粽子包得成型了;慢慢地,我的粽子包得結實了;慢慢地,我的繩子能系在最合適的地方了!我開心了,覺得包粽子一點都不難了。這時候我無意中看了看媽媽,我看見媽媽臉上有一種幸福的神情,媽媽淡淡地笑著,我知道媽媽在為我高興,但我更覺得媽媽是因為我和她一起在包粽子而高興。這時我聞到了粽葉淡淡的香味,我的心里也涌起一種無法言語的幸福。
現在我們已經不包粽子了,可每到端午節,我都特別喜歡吃粽子。因為對我而言,端午節總有一個我特別的記憶:我喜歡的是粽葉那淡淡的香味,那種香味讓我想到那個和媽媽包粽子的午后,讓我想到和媽媽一起什么都不說慢慢包著粽子的幸福!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四
今日,媽媽從冰箱里拿出了昨日在奶奶家打得粽葉,說要包粽子給我吃。我一聽,高興極了,連忙說:媽媽,我也和你學包粽子吧。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先把粽葉放到鍋里煮上,就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大棗、還有花生米。媽媽把這些材料放到水里泡了起來。不一會兒,粽葉就煮好了,媽媽又用清水把粽葉洗了一遍,也放到清水里泡了起來,看著煮好的粽葉,我不禁好奇的問:媽媽,粽葉為什么要煮一下呢?媽媽說:煮了粽葉會軟一點,包起來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先是為了包粽子的時候好包,我還以為是要用熟的`粽葉呢。我又幫媽媽拿來了綁粽葉的勒草,就開始包粽子了。
媽媽先把四、五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然后再把它拿在手里,卷成圓錐狀,再向里邊放上準備好的糯米、大棗和花生米,再用余下的粽葉把口封住,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出來了。然后,還要用勒草把粽子緊緊地綁住,如果綁不緊,放在鍋里煮的時候米就會溢出來的。
我看媽媽包得挺簡單的,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動起手來。誰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粽葉沒有疊好,就是裝的米多了包不上口。這才明白,看花容易繡花難,我連忙虛心地向媽媽請教起來。經過了媽媽的悉心指導,我最終學會了包粽子。
看著我包的那幾個奇形怪狀的粽子,我和媽媽都大笑起來。可是我的心里挺高興的,因為這是我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它的味道必須是很鮮美的。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五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快要到了。
農歷5月5日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喝雄黃灑等等。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投入江中而死的屈原;把粽子投入泊羅江中,是為了不讓魚蝦蟹吃屈原的遺體。每當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我們家也一樣。
去年的端午節是在我爸爸的老家過的。那天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起了床。走出房間,我就聞到一陣陣粽葉的香味。只見餐桌上,放了一把艾草、一捆細線、一大捆粽葉、一碗糯米、一碗豆沙、一盤蜜棗和一坨肉泥。我搬著凳子幫著媽媽把艾草掛在大門上和窗上,這樣就可以防止蚊蟲從外面飛進來了,然后再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們用兩張大大的粽葉交叉疊在一起折成錐形,再往里面加一半糯米。我把肉放進去,媽媽放蜜棗,爸爸放豆沙,然后再用糯米填滿,把上面的口子用粽葉合攏包成一個三角形,最后用細繩綁緊,一個豆沙蜜棗肉粽就好了!我們接著把所有剩下的粽子都包好了。廚房的蒸鍋水開了,我們把粽子放到里面煮,不一會兒香味就飄出來了,好香的粽子味,我迫不及待地剝了一個吃起來,真香啊!
吃完粽子,我和老家的堂弟堂妹跟著大人們一起去村口的小溪邊看賽龍舟。爸爸老家每年的端午節都會舉辦龍舟比賽。我們來得比較早,選了一個比較好的觀賞位置靜靜等待著龍舟比賽開始。不一會兒,人越來越多,小溪的兩邊岸上擠滿了人,5支龍舟隊伍也早已準備好了。只聽鞭炮聲落,5支龍舟像離了弦的箭似的你追我趕奔向終點。我們大家在岸上歡呼雀躍地為每支隊伍喊:“加油!加油!”今年的龍舟隊伍勢均力敵,都差不多時間到了終點。龍舟比賽結束了,但是我和堂弟堂妹們還意猶未盡。
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給我們每個人都買了很好看的香包,上面繡著兩只鴛鴦還有平安兩個字,真好看!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六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家開始包粽子了,包粽子的這一天,我看著奶奶用嫻熟的動作包著粽子,奶奶包粽子的速度很快,一會兒就包好一個,我看著奶奶在那兒包粽子,我的手也癢癢的,很想學包粽子。
奶奶說:“你真想學包粽子?”
我點了點頭,奶奶說包粽子是要有耐心的,我說:“奶奶我會有耐心的,你就教我吧。”奶奶說好的,就開始教我包粽子了。
奶奶告訴我,包粽子前要先做好準備工作,先把米淘好,再把棕葉放進開水里泡一下,那樣棕葉才好包。包的時候,先把棕葉卷成一個角,然后往里面放米,放到一半的時候,再放進咸肉,然后再放米進去把里面填滿。我照著奶奶說的開始包了,先把棕葉卷成一個角,然后往里面放米,可是因為卷得不好,米放進去就漏掉,只好又重新卷。幾回一來,我就不想再包下去了,心想這么麻煩,還是讓奶奶包吧。奶奶看見我丟下了棕葉,就說:“看到了吧,我說包粽子要有耐心的。”我說粽子太難包了,總是包不好。奶奶說:“萬事開頭難,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能堅持,就會越做越熟練的。”然后奶奶拿起棕葉,慢慢的示范給我看怎么樣卷,手怎么樣拿著卷好的角不讓它散掉,一步一步直到把一個粽子包好。這樣連續幾遍以后,我又開始包了,盡管包的很慢,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就一定能包好的。
終于把所有的米都包成了粽子,我站起來伸了伸彎酸了的腰,說原來包粽子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啊。奶奶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那樣才能做好。我才開始包粽子的時候,也跟你一樣,也是慢慢學的,才包得這么快。”
奶奶開始煮粽子了,過了一會,我就聞到陣陣棕葉的清香,聞到這些香味,包粽子時的勞累全都跑光了。等到煮好了,我津津有味的吃著自已包的粽子,哈哈,真香啊!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七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日,我才包起了粽子。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貌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終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明白,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媽媽她們包的樣貌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細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重新又做了一遍。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終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能夠。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景。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八
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三角四楞長,珍珠里面藏,想嘗珍珠味,解帶剝衣裳。”這是什么?這就是香飄十里的粽子。端午節有一個傳說:“公元前308年,楚國兵變,遭到了外來入侵者襲擊,從而使楚國滅亡,當時楚國有一個大詩人名叫屈原,在國亡的悲憤下,他跑到汨羅江邊,說出了最后一句話“國亡、人亡!”然后就跳江身亡了。為了紀念這個愛國的屈原,把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到了這一天,人們把粽子扔進河里,讓魚兒吃這些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
今天,老師也教我們包了粽子。老師端來了一盆米和一盆棗,拿來了一袋粽葉。把它們放在我們面前,老師拿起一片粽葉,就開始教我們了,我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的手,老師先把粽葉裹成一個圓錐形,在用勺子把一勺米和一個棗放在里面,再放一個棗,再蓋一層米,然后把粽葉上的尖一蓋,再用麻線把它捆住,就包好了。這是一個三角形的粽子,我們一看見這粽子就有了食欲。馬上開始,抄起家伙包粽,過了一大會兒,我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雖然可以被稱為“四不像”。但是后來,越來越好,終于,粽子下鍋了。粽子用翠綠的竹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竹葉,只見潔白的米團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這就是我做粽子的過程。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九
我吃過不少粽子,也常看大人們包粽子,可就是沒有親手包過一次。今天我終于可以大展伸手、如愿以償了。
姥姥從冰箱里拿出幾匝粽葉、蘆葦葉、糯米、一盆用醬油浸著的鮮肉和一盆梅干菜,餡料一切都擺好了。
我先把蘆葦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小圓錐里放一點糯米,再挑一點鮮肉,接著再蓋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蘆葦葉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把蘆葦葉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蘆葦葉卻不聽我使喚:葉子碎了,米也倒了出來。姥姥過來幫我的忙,她一繞一扎就把我的第一個迷你粽扎好了,樣子看上去真是“丑陋”呀,我想第二個包得好看些。我第二個準備包一個似大人包的那樣的大粽子,可是兩三張棕葉疊在一起后,棕葉會動來動去,米會漏出來,我只能改包一張棕葉的小粽子,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么“丑陋”了。我把長長的棕葉繞在粽子外,棕葉不但沒碎掉,輪廓還挺好看的,連線都是我獨自扎成的,似是那個不大美觀的'粽子的“后代”做了“整容手術”,姥姥見了我的第二個粽子都贊不絕口,我心里樂開了花。
包完粽子后,姥姥把粽子燒了進去,不一會兒,就盛了出來。我挑出了我包的粽子,解開線,嘗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鮮美。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
依稀在睡夢中,我仿佛聞到了一股清香,好像是粽子的味道。我原本想在這早晨賴一會兒床,可這誘人的清香讓我睡意全無。
奶奶邁著細碎的步子在廚房里走來走去。大疊大疊的粽葉散亂地放在盆里,澆上一壺滾燙的開水,裊裊清香升起,叫人心曠神怡。再去看那糯米,在水中泡了一晚上,渾身圓滾滾的,閃耀著透亮的光澤,慵懶地躺在水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奶奶包粽子的時候。我乖乖地坐在奶奶身旁,奶奶手里總是拿著三片粽葉,錯落著放好。就這樣輕輕地展開,彎曲一下,粽子的雛形就出來了。小時候我第一次看見奶奶包粽子,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覺得那是一個神奇的魔術,現在想想都覺得天真。
粽子放進鍋里,咕嚕咕嚕地響著,散發著迷人的清香。每次煮粽子的時候,我都會來到廚房里看一下粽子熟了沒有,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奶奶總是說:“不急,煮的時間越長,味道就會越好。”這時心中不免失落,可一想到一會兒后,我就能吃到美味的粽子,心中不免小激動。等著等著,盼著盼著,粽子終于煮好了。我拿著一個粽子,那跟線被我輕輕一扯,那粽葉便展開,如同秀麗的花瓣向四周舒展,略微彎曲,我急不可耐地嘗了一口。就是那樣簡單的粽子,不甜不膩、純粹、干凈,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有著獨特的甘醇,幸福之味便在心中悄然誕生。
之后,我嘗過各種各樣的粽子,味道都不及奶奶包的粽子。不僅是滋味的不同,更因那其中包裹著奶奶濃濃的疼愛之情,那就是愛的味道,奶奶的味道……每年端午節,我都會思念著那股清香。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一
今天是端節午節,蔡宇辰送了袋美味的粽子給老師。老師便和我們一起分享這些粽子。
粽子是用一根細長的繩子吊住的,老師拎著粽子走過來的時候,那粽子在空中左右搖晃,像一個調皮的娃娃,在空中不停地蕩著秋千。外面的粽葉是深綠色的,我聞了聞粽葉,粽葉發出淡淡的清香,一聞,就讓人神清氣爽。把外面的粽葉剝開,一粒粒淡黃色的'糯米緊緊的黏在一起,它們緊緊的抱在一起,就像團結一心的兄弟。我又聞聞它的味道:這味道真香。我想:這粽子一定很好吃。
老師把粽子分成好幾塊,只見張瑀祥一個箭步沖過來,拿起勺子舀了一個最大塊的粽子。我心想:張瑀祥可真貪吃,老師都沒動口,他卻搶著吃。可是,我沒想到的是,張瑀祥竟然把那塊最大塊的粽子放進了老師嘴里。看來我誤解了張瑀祥,他是把最大最好的留給老師。輪到我們吃了,張瑀祥又拿起勺子,舀了一塊很大塊的粽子。我又想:這回張瑀祥要給自己吃了吧。可是,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張瑀祥又把那塊粽子放進黃老師的嘴里。邊放邊說:“媽媽,您愛吃,我的這份給您點!”
此時此刻,我對張瑀祥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粽子很小,但卻包含著張瑀祥對媽媽濃濃的孝順之情,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并發揚下去。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二
今天是農歷初五,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天是要吃粽子的,四處布滿了歡聲笑語。
今天我早早起了床,我把紅豆。綠豆。瘦肉都預備好了!就差包粽子啦!今天我和姐姐還有奶奶一起包粽子。我看著他們純熟的動作,手癢了。我也拿起粽葉模擬。先把粽葉放相反方向,弄一個像圓錐外形,把用水泡過的米放在粽葉上,再放紅豆。綠豆瘦肉,最后再放米蓋住肉餡,就把粽子折起來,用草繩結扎起來,就完成了。說得輕易做起來就有難度了!我看的糊涂了。姐姐說我不會包粽子,別搗亂。啊!我不服,想打發我走,才不讓你得成呢!我會包一只美麗有好看的粽子給你們看。
我花了好長時間才完成一只,姐姐卻相反,我的粽子又小有偏,有的太松了,又有的不像圓錐形,卻像四邊形,奶奶嘲笑我說我包的.粽子自己吃。啍,自己吃就自己吃。我反駁說:小小粽子不用花多久時間就熟了!弄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可算完成了把我弄得腰直不起來了!看著我不斷把柴扔進去,又看著外面的雨,心里美滋滋的。我坐在椅子上聞到了粽子的味道。我相信不用多少時間,我就可以立刻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咯。我現在就等著香甜又美味的粽子出鍋呢!我第一個沖上去看我的粽子――有的散了!我拿著熱燙燙的小粽子吃了起來。兩三口我就把粽子吃完了。哈哈!其實我粽子也不賴。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三
一陣陣夏的氣息夾雜著淡淡的粽葉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誘人。啊!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葉飄香時。這本該是我們小孩子最快樂的時候,然而,我的心卻一陣隱隱的痛,一種濃濃的思念帶我進入童年的回憶之中。
小時候,臨近端午節,最疼愛我的奶奶就會帶我一起去蘆葦灘上摘蘆葉,奶奶忙著選摘那種又長又寬的蘆葉,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兒摘幾片最底下的老蘆葉給奶奶,一會兒忙著去抓蘆葦上的螞蚱,一會兒又去摘幾朵小野花夾在自己的小辮上。
想到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濕潤了。那一年,無情的病魔奪去了我最親愛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葉飄香時,盡管各種口味的粽子現在都能買到,可是我卻再也體會不到童年時那種摘蘆葉,包粽子的快樂了,再也體會不到那種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四
多么富有詩意的語言!不用讀一看就仿佛感覺到清香的粽葉、爽滑的糯米,食欲立刻上來了。大街小巷到處飄著濃濃的節日味道,作為教育者,更不能失掉這次教育契機,引導孩子了解民俗,了解歷史。
“同學們,想吃嗎?”
“想!”
“想讓粽子更好吃嗎?”
“想!”
“誰來介紹端午節的來歷?”立刻舉起許多小手,(我的學生探究心還是很大的)。
“聽后你就會感到更香!”在我的“鼓動”下,一唱一和教室里響起了掌聲。孩子們暫時停住手,聽介紹,或強者介紹自己所知道的內容。
知道的還真不少,端午節的來歷、習俗、歷史、詩句、真是五花八門。有的我也是第一次聽到的:如在我國古代,人們把端午節也稱作“兒童節”、“小孩節”,看來我們的祖先也是很重視小孩子的。李勇躍同學是我們班的“博士”,他朗誦的對聯我也很喜歡“艾葉吐幽芳香溢四海,龍舟掀巨浪氣吞八荒”。我一激動隨筆把它寫在了黑板上。孩子喜歡我在黑板上信手寫字的樣子,不過我把下句改為“屈原賦《離騷》氣吞八方”,因為龍舟離我們這些北方的旱鴨子實在是太遙遠了。學生在《笠翁對韻》中聽過屈原的典故,還是有一點讀懂的。所以還送給我一陣掌聲。也有的孩子介紹以往在家里過節的情形。時間稍一長,又有人蠢蠢欲動,我一看,有粽子的孩子眉飛色舞,沒帶的同學一臉的不自在,我又趕緊插入一小段:“老師也說說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故事吧,想不想聽?”孩子們給我面子,又停下來了。我趁機又插入“在我小的時候,過節日時飯菜豐富,這是要先讓長輩和客人”當我話音剛落,這群機靈鬼立刻明白了,搶著說“吃我的!”我也不再賣關子,讓班長發下牙簽,拿起準備好的水果刀分粽子,分誰的粽子時,這群“變得”懂事的孩子搶著說:“老師先吃”,我也放下平日的矜持,嘗了一小塊。溫溫的,滑滑的,軟軟的,真香!(其實我平日不吃這些的),但今天不同,這種氣氛,讓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好親切,一張張充滿歡欣的笑臉,你一口,我一口,親如兄弟,這不就是“百家宴嗎!”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五
我盼望過端午節,因為端午節能吃到奶奶包的粽子,特別香。去年端午節前一天,我還向奶奶學包粽子呢!
那天一大早,我和奶奶一起去菜場,買包粽子的食材。我們買了粽葉、糯米、肉、紅棗等。在回家的路上,我試著問奶奶:“我能學包粽子嗎?”沒想到奶奶一口答應了。
一回到家,奶奶又要煮粽葉,又要配餡料,忙得不亦樂乎。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首先拿出兩三片粽葉,把它們并排鋪開,一部分重疊在一起,粽葉立刻變得寬了許多。再捏住它們,沒入水中,出水,幾片粽葉立刻緊緊地粘在一起。奶奶用左手夾住粽葉的中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粽葉的`根部,一卷,卷成漏斗狀。奶奶告訴我,漏斗的尖端千萬不能留有口,要無縫隙。然后再把已經配好的餡料填充到“漏斗”里。之后摁好裹緊,最后用線把粽子纏繞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來,包粽子也不難啊!我暗想。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兩三片粽葉鋪開,浸水,卷起,但是我的“漏斗”不是太小,就是尖端留著小口子,“修改”后,米放進去,封口時,“漏斗”松散開來,桌上、桶里都是糯米。重來,我就不信包不起來?我為自己鼓勁。奶奶一步一步地示范,我一步一步地學,沒想到第二個雖然包起來了,但是是個“四不像”!后來,在關鍵處,奶奶手把手地教,結果比之前包的要好多了。最后,奶奶還教我包了個小“豬頭”呢!
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哪!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六
每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以前我在家里包粽子的時候。
一天早上,我一踏進廚房就看見媽媽忙的不可開交。我問他媽媽你在做什么呢?于是媽媽轉過頭笑著回答我,你忘啦?今天是端午節,我正在包粽子。我先點了點頭,然后看向媽媽手中的活。他先把糯米浸泡在水里,然后又從一個袋子里拿出了一片粽葉。又把泡在水里的糯米撈起來放上去,加上一顆紅彤彤的大棗。接著拿繩子捆上。一個驚艷的小粽子就閃亮登場。我的嘴角也不知不覺地揚起了一道笑容。
看著一個個可愛的粽子。就覺得它們在對我微笑。我心里想,如果我也能包出這樣的粽子就好了。我這樣想著想著也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認真學習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一遍,剛開始我還得意洋洋,唉,不過到了后面就沒那么順利了。我把糯米放的太多了,結果他啪嗒一聲掉到了地上。我頓時驚慌失措,連忙把手上的粽子放到桌上,我正要伸手去撿,可桌子上的糯米也跟長了腿似的,一直往桌子底下調。這下我更慌亂了,臉上戴著一副快哭了的.樣子,媽媽見了趕緊對我說,做什么事都不容易,以后會慢慢好的在試試看吧。我聽了這話。心里又升起了一道彩虹,我照著媽媽的話又試了一遍,果然比剛才好多了,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以后會比這次更好更努力。
我們一直忙到了晚上。媽媽和我包了不少粽子,等到爸爸回家我們才開始吃粽子,味美香甜。果然經過自己勞動得來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七
“五一”勞動節到了,我們一家到鄉下過節。一路走過,路邊滿是近人高的油菜,飽滿的籽莢都快把它的腰壓斷了;蠶豆已經結出了小小的豆莢;麥苗也抽出了麥穗。一眼望去,深的、淺的,滿眼都是綠色,充滿了生機。
快到家的時候,路過小河邊,看見河邊生長了一叢叢的蘆葦。奶奶說:“這些蘆葦長得不錯,一會兒我們去打些蘆葉回去包粽子吃。”我在一旁聽了很吃驚,包粽子的粽葉原來是蘆葦的葉子。
到家后,放下行李,奶奶帶了一個袋子去采葦葉,我也偷偷跟了上去。奶奶發現了我,就對我就:“你去可以,但要聽我指揮,不然不帶你去。”我滿口答應。到了蘆葦地,奶奶教我采蘆葉的'方法:“大的不要,小的不要,葉柄是綠色的也不要,只有不大不小的、葉柄是紅色的才能采,葉柄毛的才是最好的。”我每發現了一片大葉子,都叫奶奶來看,最后奶奶不耐煩了,告訴我一個妙招,每桿最上面兩三片葉都是可以采的。有的蘆桿太高,我夠不著,就把蘆桿彎下來采。當我采了一小捆時,奶奶的袋子已經裝滿了,我的一小捆都已經沒地方放了。
我拎著我的一小捆蘆葉和奶奶開開心心地回到家。一進家門我就向爸爸媽媽炫耀。爸爸媽媽看見我都笑了,原來我臉上全是一道道黑印子,我變成了一只小花貓。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八
轉眼之間,又要到端午節了。奶奶買了棕葉,準備包粽子。
我最愛吃粽子了,這次,我可要跟奶奶學包粽子了。這不,一放學,我立即寫完作業,便跑進了廚房,幸虧奶奶還沒有開始包粽子,不然我就跟不上奶奶的節奏了。
過了一會,奶奶進來了,手里還拎著一個袋子。我往里一看,發現里面裝著一些棗子和一袋糯米,我感到奇怪,便問奶奶:“奶奶,你帶棗子和糯米干什么呀?”奶奶卻說,你等一下就知道了。奶奶的這一番話更是令我一頭霧水。我想:我還是接著看吧!
只見奶奶先把棕葉浸泡在水里,然后又把棗子洗凈,放在一個盆子里。洗凈的'棗子真像一顆顆又大又圓的紅寶石呀!接著,奶奶又把糯米洗凈,放在一個大碗里。洗凈的糯米則像一粒粒潔白晶瑩的水晶,不停地閃著耀眼的光芒。過了一會兒,奶奶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奶奶拿了兩張棕葉放在手上,緊接著,把棕葉卷成圓錐狀,用勺子將糯米舀進棕葉里,又加了點糖。我問奶奶為什么要加糖,這次,奶奶并沒有不告訴我,她說:“加了糖會甜一些。”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奶奶又說:“你要認真聽,等一下,讓你來包一個,怎么樣?”聽了這話,我嚇了一跳,我想奶奶怎么知道我的想法的,但我立馬回過神來,裝作若無其事地樣子對奶奶說:“好呀,我正想試一試呢!”奶奶繼續包粽子,我也在旁邊認真看,只見奶奶嫻熟地將棗子放進去,下面就是最一步,也就是對于我這個初級包粽子手最難的一步了,我得好好看了。只見奶奶飛快地將棕葉三折兩疊就弄好了。哇!真是神速呀!我看得目瞪口呆。這時,奶奶突然問我:“你知道我帶棗子和糯米干什么了吧!”我點了點頭。
奶奶叫我自己包一個粽子,先開始很順利,可就在最后一步,把粽子包起來時,我卻怎么也包不起來。還是奶奶在最后一步時幫了我,我才成功的。
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的心里充滿了快樂!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十九
五月初五過端午,粽葉香過千家戶。為人又逢端午節,香風進入萬門戶。
可不是嗎?今天我們又迎來了端午節。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吃粽子、賽龍舟。
在端午節吃粽子聽起來挺平常,請問你們知道粽子有哪些形狀呢?答案是:三角形、長方形、圓錐形、枕頭形……三角形的粽子包法很簡單:先將三分之二的粽葉卷成漏斗形狀,但是根部沒有漏嘴,這樣裝糯米的時候,才能保證不漏。好了,再將糯米放入斗中,此時你可以在米中加一些臘肉、蜜棗等。最后將頂部的小口由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葉子蓋住。將線纏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再打緊結,放入蒸鍋中蒸煮,粽子便完成了!
吃著香香的粽子,使我了古代愛國者屈原,屈原是位詩人,寫過許多愛國詩。還為國君出了許多利國政策,可是國君不曾傾聽。后來國家滅亡了,屈原悲痛萬分,縱身跳入江中人們為了江中魚蝦不傷害屈原的肉體,將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后來人們才知道這樣是一種浪費,于是將包好的粽子自己吃掉。就這樣,端午節吃粽子成了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
聞著這香噴噴的粽葉,我無法忘懷!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二十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同時也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人們在這天都會插艾草、賽龍舟、包粽子等,并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
每年我都很期待端午節,因為在這天,奶奶會包很多粽子。當奶奶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時,我在旁邊躍躍欲試,希望能像奶奶一樣,用粽葉包出三角形的粽子。奶奶先將兩片長長的、青青的粽葉卷成漏斗形,接著,往漏斗口放進一顆花生,再放入白花花的糯米,糯米里還加了兩顆甜絲絲的蜜棗,填滿漏斗后,將余下的粽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并裹緊,一點縫隙也不留,最后用細線緊緊地綁起來。奶奶的動作真熟練,不一會,粽子就堆滿了籃子。
看奶奶的操作,我以為自己也行,一本正經地學起來。可是,粽葉總是很“調皮”,總是讓糯米跑出來,我急的直冒汗。怎么看起來這么簡單,自己動手卻那么難?我在心里犯嘀咕的時候,奶奶看我一臉無奈的樣子,說:“來,奶奶教你!”只見奶奶左手捏緊粽葉中間的一角,右手將粽葉往里卷,再倒入糯米。呀,糯米不漏出來了!它們全都乖乖地呆在粽葉里。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不簡單啊!不知道奶奶是包了多少個粽子,才練出來的巧勁,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粽子全都包完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不一會,粽子的清香緩緩的從鍋里飄了出來,我貪婪的聞著粽子的味道,狠狠地吞了吞口水,真想馬上可以吃到粽子。奶奶卻說,要等粽子煮好放涼一些,才可以吃。
在等待吃粽子的時候,媽媽問我:“為什么我們要紀念屈原呢?我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說:“我只知道他是抱著石頭投入汨羅江的。”媽媽告訴我:“屈原是個愛國的大臣,但他進諫忠言,皇帝不聽,朝廷也很腐敗,導致自己的國家被秦國所占。于是,就心灰意冷地投身汨羅江。楚國百姓知道屈原是個“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好大臣,在得知他身亡后,特別難過。為了不讓江里的魚龍蝦蟹咬他的身體,百姓們把飯團,雞蛋等丟進江里,吸引魚龍蝦蟹的注意,百姓們好爭取時間,劃著船四處尋找并打撈投江的屈原。后來怕飯團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葉子包飯,外面纏彩線再投進江里。原來,我們現在吃的粽子還有這樣的故事。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二十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在這天人們要賽龍舟、吃粽子。我們北方沒有水,無法賽龍舟,就只剩下吃粽子了。當然,在這佳節自然也少不了家人團聚。
晚上上完輔導班了已經九點多了,爸爸媽媽要帶我就要去和在戶縣的奶奶以及其他家人團聚。而我一開始還不太愿意,覺得還有作業沒有寫完,另外把時間花費在路上還不如打會兒游戲呢。爸爸媽媽就對我說:“今天是端午節,是和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們要回去探望爺爺奶奶。”見爸爸媽媽這么認真,我也不再吱聲了。等上了高速公路,可能因為過節的原因,原本繁忙的道路前后卻沒有幾輛車。很快就到了戶縣老家門口,屋里的人聽到我們車的聲音,趕緊都跑到門口,打開大門歡迎我們,原來他們一直在等我們呢!
進到屋里,只見桌子上擺滿了西瓜、桃子等水果和一些零食,當然少不了粽子。我們一大家人圍在桌子周邊,非常開心的.聊起天來。我拿起一個粽子,一陣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吃著香甜的粽子,看著大家開心的樣子,我感覺我們真是幸福的一家人。
粽葉飄香小學(專業22篇)篇二十二
端午節到了,今年我們家計劃過一次特別的節日,自己動手包粽子。
一大早,我和媽媽一起采購了糯米、粽葉、紅棗等原材料。我們先用水泡上糯米,再把粽葉和紅棗用開水燙一下,這樣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開始包粽子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首先挑好了三片粽葉,按照正反面排好順序,然后將粽葉向里卷一個角,放上一點泡好的糯米,放上一顆紅棗,再用糯米填滿整個小角,把剩余的粽葉像蓋子一樣蓋住角,順著包起來。哎呀,粽子的兩個角都漏米了,怎么辦呢?媽媽提醒我,看看是米多了還是少了。我反復試了試,噢,原來是米太多了!于是我又去掉一些,總算是包起來了,還挺像樣呢!可是最后一關又把我難住了,我可是不會用繩綁住粽子啊!一不小心,我的粽子又全散開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重新開始,一次次練習,終于,一個完整的粽子誕生了。雖然它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第一次的杰作啊!于是,我又堅持包了一個又一個粽子,它們的模樣真是越來越好看了。你瞧,有的肚子鼓鼓的,像是要漲破似得;有的粽葉沒扎好,像是長了一對翅膀;還有的咧著嘴,正朝你笑呢。看著一排排的勝利果實,我和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經過四個小時耐心的等待,粽子終于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扒開就咬,哇,黏黏的糯米和著飄香的粽葉,真是天下美味啊!
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而特別的端午節。體會到了辛勤勞動換來累累碩果的喜悅!也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