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還可以促進教師的教學研究和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經典的大班教案,希望對您的教學能夠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一
2、培養幼兒要遵守時間的習慣。
大鐘表1個,1-12數字卡一份,時鐘每人一個。
1、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們,咱們今天猜一個謎語好不好?那大家聽好了,“滴答滴答滴答鐺鐺鐺,滴答滴答滴答鐺鐺鐺,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是什么呀?(鐘表)。
2、認識鐘表。
1)認識分針時針。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就帶來一個鐘表,大家來看看上面有什么(分針、時針、秒針、數字1-12)。那誰能說說分針是什么樣子,時針什么樣子?誰能用身體來比劃一下。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分針稍細一些、長一些;時針稍粗一些、短一些。并且用身體動作加深印象。
2)認識數字1-12,了解他們的位置。
師:表面上除了有針外還有什么呀?(數字1-12)那么現在我們來說一下都有哪些數字,那它們是怎么排隊的?我們在按著從1-12這樣的順序來數就叫順時針方向。那么在最上面正中的是誰?(12)和它是一條直線的是誰?(6),那么和3是一條直線的是誰?(9)。
1)教師先出示幾幅整點圖,請幼兒觀察,引導幼兒說出分針指在了12上,時針指在了幾就是幾點整。
2)教師示范撥鐘表,幼兒說出幾點整。
3)教師小結:分針指在了12上,時針指在了幾就是幾點整。
4、游戲:時針分針轉轉轉,
游戲規則:請12名幼兒頭戴數字1-12,按位置站好,再請一名幼兒做分針時針,教師或其他幼兒說幾點整,此幼兒就指向幾點整。
5、教師出示幼兒生活中的圖片,請幼兒說出發生事情的時間,然后撥出時間。
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需要鐘表來告訴我們準確的時間,讓我們知道什么時間該干什么,那么如果我們到了時間卻不吃早飯,會怎么樣?到了時間,不睡午覺,又會怎么樣?所以,我們要遵守時間,不要拖拖拉拉浪費時間。
活動延伸:請幼兒在家里自己制作一張時間表,來記錄自己一星期的生活作息時間,然后下星期帶到幼兒園互相交流。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二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一、導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一)觀察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1)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小鐘?邊玩邊看邊說,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發現什么?說給同桌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觀察了鐘,你們發現了什么?
數字;格子;針;(學生可能回答:有針、有數字格子等)。
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請你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3)請你試試撥動鐘后面的齒輪看看,你會發現什么?(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撥動鐘面上的齒輪,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都從1到12的順序轉的。
三、認識整時。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說一說——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3、認整時。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學生所說的整時。
四、整時的表示方法。
(一)認識電子表。
叮叮叮,鬧鐘響了,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該起床了,我們去叫醒她吧。打開書91頁,看看豆豆的.鬧鐘幾時了。(7時)。
在她的床頭有什么?(電子表)是幾時?(7時)。
鐘表上的時刻除了用文字來表示,還可以用電子表的方法來表示。
(二)電子表的寫法。
1、電子表中間有兩個點,小點左邊的數字表示時,右邊的數字表示分,當小點的右邊是兩個0時,就表示整時。
2、書寫的時候,寫7,表示7時,再在右邊豎著寫兩個小點,后邊寫兩個0,就表示7時。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鐘面的時間嗎?
(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訂正。
五、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
聰聰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打開書92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邊看邊說,然后照著書上的樣子,用文字和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將鐘面上的時間寫在橫線上。
評講,請一人上臺介紹,聰聰幾點鐘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過或是差幾時的情況。
出示六時的鐘面,聰聰接到小明的電話: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過一時到我家來玩,請問聰聰幾時去小明家?你是怎樣想的?(6+1=7)。
吃過晚飯后聰聰回家了,回到家時還差一時到九時,請問是幾時?(9-1=8)。
七、總結。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總結: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并能用文字和電子表的方法表示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八、游戲鞏固。
(一)看鐘表說時間。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禮品(拿出可愛的鐘表圖)喜歡嗎?如果你正確說出上鐘面。
上的時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師出示鐘表圖,生根據上面表示的時間說一說。)。
(二)找朋友。
1、接著第一個游戲,當學生說對后,教師再請學生為這些可愛的鐘表找到與它時間相同的好朋友。
2、這時,拿鐘表圖的孩子說:誰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著兩種寫法卡片的孩子上臺,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對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綜合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還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時做()。
()做()。
()時做()。
下午()做()。
()時做()。
十、作業。
請你回家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說給家長聽,邊說邊拔鐘面,出題考考家長。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三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分針上有一只小兔,時針上有一只小烏龜)。
2、為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3、龜兔賽跑課件,幼兒一日作息圖片5張,小猴、小老鼠、奧特曼、大灰狼等布動物。
2、鐘的作用是什么?(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1、請幼兒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么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數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并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幫助幼兒認識較短的時針和較長的分針,感受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么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字)教師反復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說:“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要求全體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請小動物檢查是否撥對了(1點半小猴檢查,6點半小老鼠檢查,10點半奧特曼檢查,最后老師說晚上6點了,出示大灰狼,請幼兒將鐘反個面放在桌上,不讓大灰狼看)。
1、講游戲規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鐘,老師說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鐘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未到就不吃小羊,時間到了6點,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鐘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游戲。
文檔為doc格式。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四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一、導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一)觀察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1)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小鐘?邊玩邊看邊說,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發現什么?說給同桌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觀察了鐘,你們發現了什么?
數字;格子;針;(學生可能回答:有針、有數字格子等)。
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請你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3)請你試試撥動鐘后面的齒輪看看,你會發現什么?(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撥動鐘面上的齒輪,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都從1到12的順序轉的。
三、認識整時。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說一說——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3、認整時。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學生所說的整時。
四、整時的表示方法。
(一)認識電子表。
叮叮叮,鬧鐘響了,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該起床了,我們去叫醒她吧。打開書91頁,看看豆豆的鬧鐘幾時了。(7時)。
在她的床頭有什么?(電子表)是幾時?(7時)。
鐘表上的時刻除了用文字來表示,還可以用電子表的方法來表示。
(二)電子表的寫法。
1、電子表中間有兩個點,小點左邊的數字表示時,右邊的數字表示分,當小點的右邊是兩個0時,就表示整時。
2、書寫的時候,寫7,表示7時,再在右邊豎著寫兩個小點,后邊寫兩個0,就表示7時。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鐘面的時間嗎?
(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訂正。
五、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
聰聰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打開書92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邊看邊說,然后照著書上的樣子,用文字和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將鐘面上的時間寫在橫線上。
評講,請一人上臺介紹,聰聰幾點鐘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過或是差幾時的`情況。
出示六時的鐘面,聰聰接到小明的電話: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過一時到我家來玩,請問聰聰幾時去小明家?你是怎樣想的?(6+1=7)。
吃過晚飯后聰聰回家了,回到家時還差一時到九時,請問是幾時?(9-1=8)。
七、總結。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總結: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并能用文字和電子表的方法表示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八、游戲鞏固。
(一)看鐘表說時間。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禮品(拿出可愛的鐘表圖)喜歡嗎?如果你正確說出上鐘面。
上的時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師出示鐘表圖,生根據上面表示的時間說一說。)。
(二)找朋友。
1、接著第一個游戲,當學生說對后,教師再請學生為這些可愛的鐘表找到與它時間相同的好朋友。
2、這時,拿鐘表圖的孩子說:誰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著兩種寫法卡片的孩子上臺,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對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綜合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還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時做()。
(:)做()。
()時做()。
下午(:)做()。
()時做()。
十、作業。
請你回家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說給家長聽,邊說邊拔鐘面,出題考考家長。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五
教學目的: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分針上有一只小兔,時針上有一只小烏龜)。
2、為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3、龜兔賽跑課件,幼兒一日作息圖片5張,小猴、小老鼠、奧特曼、大灰狼等布動物。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鐘。
2、鐘的作用是什么?(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教師出示自制的大掛鐘。
1、請幼兒看看這個鐘是什么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么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數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并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三、放龜兔賽跑課件給幼兒看,幫助幼兒認識較短的時針和較長的分針,感受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課件的內容是:兔子的腳長,跑得快,烏龜的腳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烏龜在圓形跑道上賽跑,兔子跑了一圈,烏龜才跑一點點遠。
四、教師將時針、分針都撥在“12”上,然后將長針轉一圈,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么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字)教師反復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五、教師繼續撥長針。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說:“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六、請幼兒看一日作息圖片,要求全體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七、教師再將長、短針都撥到“12”上。請幼兒注意老師撥針,教師邊撥邊說“分針從12開始走起,經過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遠了?)”。這時,時針走在12和1的中間,這就是12點半”告訴幼兒分針走半圈,指在6上面,時針就走半格,就是半點鐘,然后教師依次撥1點半、2點半、3點半。
八、教師再請幼兒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紙鐘面上撥出半點鐘。請小動物檢查是否撥對了(1點半小猴檢查,6點半小老鼠檢查,10點半奧特曼檢查,最后老師說晚上6點了,出示大灰狼,請幼兒將鐘反個面放在桌上,不讓大灰狼看)。
九、玩老狼老狼幾點鐘游戲,請幼兒撥鐘。
1、講游戲規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鐘,老師說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鐘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未到就不吃小羊,時間到了6點,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鐘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游戲。
活動反思:
《認識鐘表》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六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學會認整點;
2.知道時鐘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做一個守時的人。
活動準備:
1.大時鐘一面。
2.硬紙片自制鐘面、操作卡、鉛筆每個幼兒一份。
3.分別為六點、八點、十點的鐘面圖各一張及各種鐘表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由故事引入對時鐘的已有經驗。
那他怎么知道是幾點了,該做什么了?(看鬧鐘)說說你在哪里見過鬧鐘?你見到的鬧鐘是什么樣子的?鐘面上有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了解鬧鐘的結構。
教師出示大時鐘,提問:鐘面上有些什么?(數字1~12、長針、短針、刻度)數字寶寶是怎樣排隊的?(12最上面,6在最下面,從右邊向左邊依次從小到大按順序排列的1、2、3、~11、12。)。
師:請孩子們仔細觀察比比看,這兩根針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是朝著哪個方向轉動的。(教師撥動時鐘,幼兒觀察并自由回答)。
小結:長長的細細的針叫分針,短短的、粗粗的針叫時針。轉動的方向都是從數字1到數字12從小到大的方向轉動,我們叫它順時針方向。
3.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孩子們,時針和分針要比賽跑步了,請小朋友仔細看觀察,他們誰跑得快?(老師將分針和時針均指向12的鐘面進行撥動,讓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上,讓幼兒觀察分針轉一圈時針的變化,說一說時針和分針誰走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師:第一次比賽時針輸掉了,它不服氣,還要再比賽一次,看誰跑得快?(教師重復轉動時鐘,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了12上,時針從1走到了2,讓幼兒鞏固認識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格的規律)。
小結:時針走得慢,分針走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格,這段時間就是一個小時。
4.看鐘面圖,比較認識整點。
(1)教師一邊復述“一首鬧鈴響起,老人開始打掃樓下柜子上的灰塵,打開一個個鬧鐘”,一邊出示六點的鐘面圖貼到黑板上,問:現在是幾點?(六點整)。
(2)教師一邊復述“一首鬧鈴響起,老人開始為陽臺上的太陽花等著他澆水、擦葉子”,一邊出示八點的鐘面圖貼到黑板上,問:現在是幾點?(八點整)。
(3)教師一邊復述“一首鬧鈴響起,老人和鄰居一起喝上午茶”,一邊出示十點的鐘面圖貼到黑板上,問:現在是幾點?(十點整)。
(4)請孩子們仔細觀察這三只鐘面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分針都指著12)什么地方不一樣?(時針指的數字不一樣)。
小結:當分針指在12上的時候就是整點鐘,這時候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整。
5.游戲活動,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1)搶答。老師撥動時鐘指向某整點,幼兒搶答說出幾點整。
(2)撥一撥。每個幼兒一個自制鐘面,教師報某整點,幼兒撥學具鐘到相應時刻,在操作中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3)畫一畫。每個幼兒一張操作卡,根據故事內容,添畫時針和分針。
老人在餐桌旁準備午餐的畫面。(添畫十二點整)。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七
1.引導幼兒學會觀看時鐘的整點與半點,并嘗試探索出其規律。
2.培養幼兒學會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3.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迎接新年時的圖片;自制時鐘卡片。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年的鐘聲是什么時侯敲響的嗎?你們認識時鐘嗎?
2.認識時鐘
(1)觀察時鐘鐘面,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時鐘鐘面的特點。
(2)師:“你們發現時鐘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呢?”
(3)師:“分針、時針它們有什么不同地方?”
3.認識整點
(1)觀察迎新年的圖片,說說這是什么時刻,觀察新年鐘聲敲響,時鐘分針秒針位置。
(2)教師利用多個時鐘鐘面出示不同的整點,請幼兒說出時間。
(3).請幼兒當小老師隨意撥出整點,小組比賽看誰先說出時間。
4.認識半點
(1)觀察半點的時鐘與整點時鐘的不同,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出半點時間的規律。
(2)師:仔細看這個時鐘的分針和剛才有什么不同呢?”(引導幼兒說出分針指向6)
(3)梳理:半點的時候,時針指向兩數字中間時,算數字小的時間。
規律: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半。
(4)教師利用實物鐘表出示各種半點,請幼兒說出時間。
(5)請幼兒當小老師隨意撥出半點,小組比賽看誰先說出時間。
5.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玩法:幼兒輪流當老狼,手持一個鐘面,其他幼兒問:老狼老狼幾點鐘?”教師說:“新年鐘聲敲響了”“7:00起床啦”“11:30吃午餐啦”等,請老狼撥出相應的時間,其他幼兒檢查判斷。
總結:時鐘、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既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了,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延伸
完成幼兒用書“等待時刻”,找出新年鐘聲敲響的時鐘并圈出來。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以游戲作引導,以掌握概念為目標,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動手和觀察過程中認識時鐘的結構,運行規律和整點,同時又滲透了時間觀念教育,將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為趣味盎然的活動。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同時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兒在學習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這個環節時剛開始時有點不理時針和分針的關系,還有的幼兒是理解之后卻不能用語言來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更加注重一些小細節,讓整個課程活動更加活躍,效果更好。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八
1、會認識半點,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系。
2、學習計劃自己的片斷活動內容,感受幼兒園生活的.作息時間。
3、有初步的時間概念,知道要珍惜時間。
1、時鐘、自制的"半點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時鐘》、《科學·認識整點和半點》。
1、復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師:鐘面上有幾個數字?長針叫什么,短針叫什么?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2、出示"半點作息表",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半點。
師: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針指向數字8和數字9的中間,長針指數字6,是8點半。
3、師幼梳理:半點時,分針指在數字6上,時針指向兩個數字的中間,如時針指向2和3的中間,就是2點半。
4、引導幼兒觀察8點和8點半,比較整點與半點的不同。
5、玩游戲"報時撥鐘",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6、指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科學·認識整點烽半點》。
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到區域繼續游戲"報時撥鐘"。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九
教學目標:
2、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培養小朋友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時鐘、寫字本、積木、圖書、畫紙、鉛筆、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老師出示時鐘,提問:
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這是時鐘,是用來看時間的)。
你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9點)。
你怎么知道的?(長針指向12,短針指向9,就是9點整)。
如果長針和短針都指向12,是幾點?(12點)。
小結:當長針指向12時,短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2、感知時間。
有誰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很短、不知道、很長)。
我們一起來玩“和時間賽跑”的游戲。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在這一分鐘里,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么事,時間到了就停下,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事情多。
3、討論。
(1)幼兒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里做的事情: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學會了看時鐘;知道一分鐘很短,但我們加快速度也能做許多事情;知道時間過去就回不來了,我們要珍惜時間。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十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一、導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一)觀察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1)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小鐘?邊玩邊看邊說,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發現什么?說給同桌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觀察了鐘,你們發現了什么?
數字;格子;針;(學生可能回答:有針、有數字格子等)
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請你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3)請你試試撥動鐘后面的齒輪看看,你會發現什么?(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撥動鐘面上的齒輪,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都從1到12的順序轉的。
三、認識整時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說一說——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3、認整時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學生所說的整時。
四、整時的表示方法
(一)認識電子表
叮叮叮,鬧鐘響了,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該起床了,我們去叫醒她吧。打開書91頁,看看豆豆的鬧鐘幾時了。(7時)
在她的床頭有什么?(電子表)是幾時?(7時)
鐘表上的時刻除了用文字來表示,還可以用電子表的方法來表示。
(二)電子表的寫法
1、電子表中間有兩個點,小點左邊的數字表示時,右邊的數字表示分,當小點的右邊是兩個0時,就表示整時。
2、書寫的時候,寫7,表示7時,再在右邊豎著寫兩個小點,后邊寫兩個0,就表示7時。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鐘面的時間嗎?
(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訂正
五、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
聰聰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打開書92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邊看邊說,然后照著書上的樣子,用文字和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將鐘面上的時間寫在橫線上。
評講,請一人上臺介紹,聰聰幾點鐘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過或是差幾時的情況
出示六時的鐘面,聰聰接到小明的電話: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過一時到我家來玩,請問聰聰幾時去小明家?你是怎樣想的?(6+1=7)
吃過晚飯后聰聰回家了,回到家時還差一時到九時,請問是幾時?(9-1=8)
七、總結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總結: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并能用文字和電子表的方法表示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八、游戲鞏固
(一) 看鐘表說時間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禮品(拿出可愛的鐘表圖)喜歡嗎?如果你正確說出上鐘面
上的時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師出示鐘表圖,生根據上面表示的時間說一說。)
(二) 找朋友
1、接著第一個游戲,當學生說對后,教師再請學生為這些可愛的鐘表找到與它時間相同的好朋友。
2、這時,拿鐘表圖的孩子說:誰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著兩種寫法卡片的孩子上臺,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對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綜合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還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 )時做( )
( : )做( )
( )時做( )
下午( : )做( )
( )時做( )
十、作業
請你回家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說給家長聽,邊說邊拔鐘面,出題考考家長。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十一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3、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練習操作紙。
一、謎語導入,了解時鐘的用途,激起幼兒認識時鐘的興趣。
1、請幼兒猜謎語:
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鐘表)。
師:你們見過鐘表嗎?在哪里見過?
2、鐘表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出鐘的用途)。
小結:鐘表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我們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二、觀察活動。
逛鐘表店,觀察鐘表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通過觀察活動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秒針的不同。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2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3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3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秒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探索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秒針、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
師:孔老師手里有一個時鐘,小朋友仔細看,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
3、得出結論:秒針、時針、分針朝著同一個方向(順時針)走,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當分針走12個數字(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1小時=60分鐘1分鐘=60秒。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建立正確概念。
1、出示整點,問這是幾時?分針和時針指向哪里?
提問: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哪個地方一樣?分針和時針指向哪里?它們分別代表幾時?小結:分針指在12上,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時。
2、出示半點,問這是幾時?分針和時針指向哪里?
提問: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哪個地方一樣?分針和時針指向哪里?它們分別代表幾時?小結:分針指在6上,時針過了幾,就是幾時半。
3、小朋友第二次探索活動,練習: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
五、通過練習掌握整點和半點。
六、通過視頻總結時鐘的'有關知識內容。
延伸:讓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資料,簡單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以游戲作引導,以掌握概念為目標,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動手和觀察過程中認識時鐘的結構,運行規律和整點,同時又滲透了時間觀念教育,將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為趣味盎然的活動。
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同時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兒在學習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這個環節時剛開始時有點不理時針和分針的關系,還有的幼兒是理解之后卻不能用語言來表述。
我相信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更加注重一些小細節,讓整個課程活動更加活躍,效果更好。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認識半點,能正確辨認并叫出它的名稱。
活動過程:
1、出示大鐘面,認識半點:
教師出示大鐘面,把分針、時針分別撥至8:30、9:30幼兒平時在幼兒園游戲、運動、學習等活動時間。
教師報時間,幼兒撥時針、分針。
2、學習認識半點:
——“假如現在是10:00點,在鐘面上怎樣表示呢?”
(1)、幼兒討論、嘗試撥鐘,教師告知正確的表達方法。
(2)、幼兒聽教師報時間,撥出相應的半點。
(3)、請個別幼兒演示。
3、看卡片撥半點:
教師出示卡片,幼兒撥相應的半點。
4、幼兒書面練習: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舉手回答問題,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
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大班數學認識時鐘整點教案(優秀13篇)篇十三
2、通過拼擺感受整點時針、分針的位置,并能正確擺出整點。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重點難點了解時鐘的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行規律,學會看整點。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
2、實物鐘。
3、反應幼兒一日生活的圖片。
4、畫有整點鐘面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時鐘謎語,激發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
師:短腿腿,圓臉膛,耳朵長在腦袋上,肚里聲聲滴答響,提醒我們早起床。你們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它吧!(板書:認識時鐘)。
2、教師提問鐘的作用是什么?
(鐘不停的走動,告訴人們幾點了,人們就按照時鐘上的時間安排休息、工作、學習)。
二、觀察活動。
1、通過觀察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師: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數字、針)。
師: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12個數字是怎樣排列的?
(認識幾個典型的數學位置:12、3、6、9)。
三、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看到了鐘表內有時針和分針,它們都在不停的跑著,今天我們來看一場它們倆個的比賽,現在它們都站在數學12的起跑線上了,比賽開始。
(老師操作鐘表)。
師:剛才這場比賽誰跑的快?(分針)。
議論:時針和分針賽跑的時候,分針跑了一圈,時針跑了多少?教師反復操作。
總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一個小時。
2、找找四幅圖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這四幅圖,時間在12點、3點、6點、9點都是整點的時候,分針都指向誰?(12)。
小結: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數學幾,就是幾點鐘。
師快速撥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幼兒回答。
五、幼兒嘗試活動。
(撥鐘時,一定要按順時針方向撥,順時針的方向就是鐘面上的數學從小到大的方向)。
六、出示圖片。
七、總結并安排課后作業。
小朋友們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撥一撥這些環節,我們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各自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放學后請你們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說給家長聽,請家長和你們一起再玩一次“我說你撥”的游戲,看看小朋友和家長誰撥對的次數多,明天上課時說給老師聽聽。
活動總結。
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撥一撥這些環節,我們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各自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通過動手操作更加深了認識與理解。但是個別幼兒還是不能準確認識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