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以高度的思辨能力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基礎,對某個主題或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論述的一種文字表達方式。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優秀作文范文,相信它們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靈感和思路。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一
昨天,我們一家人去了漠溝,老姨家就住在那里。
一路上,我就一直在想:那里漂亮嗎?有魚兒,蝦兒嗎?我能捉到螃蟹嗎?到了老姨家,稍稍停了一小會兒,我們就向溝里出發了。
我從山坡上飛快地跑下去。哇!溝里的景色真美啊!一眼望去,到處都是樹和草,還有一種植物,矮矮的,趴在地上,開著紫色的小花,在綠色的草叢中,特別引人注目。聽外婆說,那是野豌豆花。鳥兒歡快地叫著,魚兒歡快地游著,時不時還從草叢里“嘎嘎”得飛出幾只野雞呢!
我們沿著小河往前走,仔細地尋找著田螺、河蚌和螃蟹。可惜,找了半天沒見到一個河蚌和螃蟹,但媽媽撈了好多田螺,我們高興極了。
我們繼續往前走,咦?地上有許多圓圓的、鮮紅的、像櫻桃一樣大的小果子,那是什么呢?爸爸說:“這是野草莓。”我摘了一個放在嘴里,嗯,味道還可以。然后我們摘了許多,放在了籃子里,捎給了鄰居家的小朋友。
漠溝真美啊,我喜歡漠溝!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二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是關于端午節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或重五節。
相傳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想出了一個富國強民的好辦法獻給楚懷王。但是,他的辦法并沒有被采納,反被逐出宮去。后來,秦軍打入楚國國都,他見楚國無望,抱石跳入汨羅江而亡。他跳江的時間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跳江的那一天定為端午節。
在我的老家湖南至今還保留著吃粽子、賽龍舟、灑雄黃酒的習俗。記得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奶奶都會包粽子。我們那邊把粽子包成細細長長的三角形,餡兒有綠豆的、花生的、紅棗的,唯獨沒有肉的。中午,我們來到河邊看劃龍船比賽。岸邊已經是人山人海,河面上停著兩條裝飾一新的龍船。每條船上都有十幾個人,他們穿著不同的隊服,船頭一個指揮的,中間一個敲鑼的,船尾一個掌舵的。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了。船上的人們用力揮動雙臂,劃動船槳,嘴里喊著:“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岸邊的群眾也在為他們吶喊助威。哪一隊先到終點,等在岸邊的隊員就會燃起鞭炮來慶祝他們的勝利。而灑雄黃酒是因為天氣開始熱了,蚊蟲、蛇類都出來了,雄黃酒有驅蟲辟邪的效果,所以家家戶戶會在屋子周圍灑上雄黃酒。
故鄉的端午節可真熱鬧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三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20_年的_月_日,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后,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為棕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香草美人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__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圣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后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四
哇。今天奶奶家怎么這么熱鬧?走,過去瞧瞧。一打開車門,我便興奮地沖向奶奶家。
“喲,我的乖孫孫,你來了呀。”奶奶圍著圍裙,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奶奶,今天你們家怎么這么熱鬧啊?”“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端午節呀。我請了廚師來幫忙,等下有許多客人來我家吃飯呢。來來來,里邊請~”奶奶笑著做了請的'手勢,還故意把請字拖得特別長,可把我樂得。
剛坐下來,爺爺便過來說:“給,寶貝小孫孫,不不不,應該叫大孫孫了。這是你上次讓我給你買的鞭炮,走,去放吧,放個痛快。”“耶。媽媽?”我邊叫邊用哀求的目光看著媽媽,媽媽無奈地點點頭,說:“好吧好吧,去玩吧,本來還想讓你做會兒作業哩。不過,一定要小心哦。”“一定,一定”,話音未落,我人已沖出門外。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五
要說我喜歡什么節日,那當然是春節了!每年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節日――春節。
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來拜年,每戶人家來拜訪時都會帶點吃的、喝的.、玩的,當然少不了給孩子們發壓歲錢和一句祝福的話。
到了春節,人們都會去外面游玩。早上人們都會起床放鞭炮,不管是大人、小孩還是老人都會穿上新衣服去旅游。晚上,人們則會去空地上放煙花迎接新一年到來。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六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慈祥的奶奶,親愛的母親,和藹可親的幼兒園阿姨,給我們講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就像一杯杯香氣撲鼻的清茶,讓我們回味無窮。下面就讓我說一個我所知道的民間傳說吧!——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有個傳說,在全國流傳很廣,是來紀念愛國詩人詩人屈原的。因為秦國攻破楚國京都,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心放棄自己的祖國,然而又有心無力,一氣之下,于當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河而死。
詩人屈原死后,楚國百姓非常憂傷,紛紛涌到汨羅河江邊,去憑吊詩人屈原。漁夫們劃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體滑來滑去,百姓們為了紀念詩人屈原,便把米飯捏成團蒸熟扔進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們的節日。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七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我要去參加“第六屆少兒現場繪畫大賽”。
早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來到了少年宮,來參加比賽的小朋友很多很多,有七百多人。
我來到比賽的現場,我很緊張。后來老師告訴我們不要緊張,時間很充足。我就不緊張了,開始認真的畫畫,我畫的是一只美麗的蝴蝶,畫得很漂亮!離開了比賽現場,媽媽就帶我們去吃飯。接著,我們就去了科技館,科技館里的東西很神奇!我來到斜坡小屋,人站在里面感覺暈呼呼的。還有那飄在空中的球,好神奇哦!
參觀好了科技館,我們就回家了,好開心的一天!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粽子,餐桌上擺著肉菜粽子。我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談論著屈原的故事。爸爸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歷史上,屈原是楚國朝廷的還原,是忠臣。可是他卻受到了朝廷中的奸臣的陷害,沒辦法為國家效勞。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情,屈原跳進大江中,以死來表明自己的愛國之情,楚國老百姓害怕江中的魚吃屈原,就包了許多粽子,以此來堵住魚的嘴,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了。不過,這已經晚了。老百姓都很后悔冤枉屈原。所以,每到端午節時,人們就用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年年都要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八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大家都忙著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葉、佩戴香包、拴五色線。據說包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一個大詩人,他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了汨羅江,許多人都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卻找不到蹤跡。為了不使魚蝦傷害他的軀體,每到這天大家便包很多粽子投江祭奠,以表示對屈原的懷念。另外,掛艾葉、戴香包、拴五色線,據說是壓邪的。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羅江邊仰天喊叫一聲后,便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想他一定會流傳下去,成為世界人民的節日。
說到端午節,我就想起了喜歡吃的粽子。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兒童就會帶上五顏六色的香囊和長命縷。長命縷是由“五”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長命縷是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系成的。同時各家還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兒童也會唱著:“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去迎接端午節。
以前,我還不知道這些習俗,現在,我知道了。今年我也要帶上長命縷,保佑我平安。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九
大家是不是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那我就告訴大家吧!
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屈原。這種說法流傳的最廣。楚王在寵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屢勸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聽到秦國連敗楚國,國家命運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現在的端午節。
我過端午節那天,南方會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比賽。北方則會去踏青。
請大家記住這個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先輩的精神,讓我們一起努力。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十
尊敬的各位來賓、老年朋友們:
大家好!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飄香時。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進慶祝端午節文藝活動。
首先我代表特x鎮向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前來參加活動的來賓、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女兒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詩人節等。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包括端午節在內的中華傳統節日還有春節、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這些都是我們的節日。
它凝聚著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部分,是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
端午節作為我國人民對以愛國詩人屈原等為代表的愛國先驅表達緬懷之情、崇敬之意的傳統節日,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眾性特點,深深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成為人們抒發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節日。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了,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傳統佳節——端午節,文化社區積極響應,廣泛開展慶端午節文藝活動,緊緊圍繞“迎端午、送溫情”這樣一個主題,組織轄區內各單位共同過組織生活,共同關愛老年朋友們。
引導大家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加深居民、各單位之間的感情,增加愛國情感,提高科學意識,共樹文明新風,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希望社區與駐區共建單位利用包括端午節在內的傳統佳節,積極開展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努力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時,要將熱鬧過節與科學過節、文明過節結合起來,通過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和群眾性文體活動,深入推進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等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形象。
最后,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合家幸福!祝大賽圓滿成功。
謝謝!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十一
中國,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從落魄到戰爭,從和平到富強,幾千年的傳統一直。留下來,中國真是了不起!生活有好幾個傳統節日流傳下來,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年中最熱鬧、快樂的節日——春節。
春節前夕,每家的門口上貼著一張閃閃發光,掛滿了紅燈籠,每到春節,每戶家里灰塵都清理干凈了,這時候,龐大的人群都涌進各大商場購買年貨,多得讓你眼花撩亂,無法選擇,大街上有許許多多的小朋友興奮地拿著壓歲錢,有些小朋友買了許多的玩具,大街小巷上,有人演奏了一曲美妙的樂曲,孩子在大街上蹦蹦跳跳,可熱鬧了,他們的笑聲傳的很遠很遠。
我最愛的春節,春節的時候快快樂樂、熱熱鬧鬧。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十二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媽媽一大早就忙著插艾葉,煮蒜煮雞蛋,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呀?”媽媽告訴我:“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詩人屈原五月初五跳進了汩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就把包好的糯米投進江里讓魚兒吃,所以就有了每年一次的端午節。”
媽媽又去我們小區西邊的超市買了一些蜜棗和冰糖回來。我看媽媽把提前泡好的粽葉用水一片片的清洗干凈,然后把蜜棗都切成了四瓣,把蜜棗和提前泡好的花生還有糯米放在一個盆子里來回攪拌均勻。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很輕快地疊成一個錐形,接著用勺子挖了一勺拌好的餡兒放在里面,然后又折疊了一下,用繩子扎起來,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我就對媽媽說:“媽媽,媽媽,我也和你一起包粽子吧!”我拿起一片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疊在一起,然后也放進去了一勺拌好的糯米,又把粽葉折疊了一下,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和媽媽包的不一樣,就問:“媽媽,為什么我包的粽子和您包的不一樣呢?為什么我包的是扁扁的三角形呢?”媽媽說:“挺好看的呀!只是你的手把它捏的太狠了,所以成了三角形。”就這樣,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一個又一個。很快我和媽媽就把所有的糯米都包完了。
然后媽媽拿起一口鍋,接了有三分之二的水,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開始煮,大概過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粽子煮好了,廚房里飄滿了粽子的香味。媽媽拿起一個粽子遞給我,我輕輕地剝開粽葉,開始享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這是我出生以來過得最有意義的端午節了,因為我吃的是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喜歡端午節,喜歡濃濃的粽香味!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十三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而到了端午節,我就非常的開心,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還可以看賽龍舟的節目。
端午節快到了,媽媽已經準備好了過端午節的東西了:姜米、葦葉、大棗、白糖,這些材料都是端午節必備的東西。
我覺得應該趕快把粽子包好,這樣端午節當天就不用那么麻煩了。而媽媽的想法卻恰好和我一樣,我么母女開始忙活起來。
我幫媽媽一起包粽子,媽媽也手把手一步一步的教我,我學得很認真,并把步驟記錄了下來:第一步:拿水泡上姜米;第二歩:把葦葉洗干凈;第三步:把大棗洗干凈;第四步:把葦葉圍成一個圓錐形,圓錐形地下必須是尖尖的才能防止姜米漏下去;第四步:用手緊緊按住葦葉,把姜米放進去;第五步:在姜米上放上幾顆大棗;第六步:用線繩繞一圈系上。就完成了。
吃粽子時先把線繩解開,然后蘸著白糖吃,好吃極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習慣,那就是賽龍舟。往年每次電視里有賽龍舟的節目,我都吵著要看。而且如果我晚上看的話,就會大喊:“加油!加油!加油!”吵得我的家人都不能安心入睡了。
龍舟很漂亮,特別是那個龍頭,好有威風啊!我喜歡龍舟,真想親自上去坐一坐。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的開心,我喜歡端午節,喜歡端午節的賽龍舟,喜歡在端午節吃粽子!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在我們家,端午這天要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
每年端午節這天,爸爸都會早早起床,然后去菜場精挑細選買回一束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艾葉長得和菊花葉有點像,聞起來有淡淡中藥味,菖蒲沒什么味道,看起來像一把利劍,據說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可以避禍求福。掛好之后,我們就出發去奶奶家過節了。
在奶奶家,我們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里泡好了,并且準備了很多粽葉泡在水里,只等我們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選一張又大又長的粽葉,一端折成一個漏斗樣,用一只手握住不讓它松掉,然后往里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兩顆紅棗,差不多把這個小漏斗裝滿就把粽葉的另一半折回來把糯米蓋住,再裹嚴,最后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動作很快,三下兩下,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們的助攻,一個又一個,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就飄來陣陣香味。“上粽子啦!”爸爸端上一大盤粽子,我拿起一個,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餡兒就露出來了。咬一口,軟軟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來吃到了甜甜的紅棗,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節就好了。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說到端午節,我們立刻就會想到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舊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中。
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這時,外婆正在煮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一旁的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他們為了驅邪,用艾葉,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過了不久,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瞇瞇的說:”看你這只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粽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接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聽著聽著,我口水都要流了下來。
去了外婆家,我了解了不少知識,不過端午節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初中端午節節日(熱門14篇)篇十四
6.1+6.2兒童節加生日,媽媽帶我今天去這兒,明天去那兒,我肆無忌憚的玩兒,一切煩惱都消失了。我忘記了作業,兩天的時間連一下書包都沒有動。開學時我好笑地問媽媽:“媽媽,我的書包怎么不見了?”
6月3日上學了,每一節課我都在發呆。上課時我東瞅瞅,西望望。我的腦中回放的都是六一兒童節去九華山室外游樂場的情景,在生日宴會中不亦樂乎的情景……根本就聽不見老師在講什么。聽老師說話,就像聽唐僧念經一樣。
在一次數學小考中,我只考了55分,這使我深受打擊。但是這并沒有改變我上課“夢游”的狀態。接連幾次小考,我考得都不是太好。于是我只好求助我的管家——老媽。媽媽幫我分析了原因,我們一致認為,我小考的壞成績跟六一兒童節后的學習狀態有關。我們倆一致決定端午節在家收心,還設計了一張計劃表。
在三天的時間里,我補上了落下的功課,還復習了學過的知識點,做了練習冊,我相信在開學后我一定會調整好狀態。
這就是我不一樣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