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一
《水滸傳》,輾轉幾百年,那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那一個個多彩的江湖之事、在神州大地上廣為流傳。看到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這許許多多的好漢聚集在梁山上,打著替天還道的黃巾旗,理應勝利,可是后來卻走向了失敗,這是為什么了嗎,那就是宋江的過錯了。
宋江在一開始水滸傳中寫的就是好漢們的榜樣,一說到及時雨宋江,便能聯想到黑面小三藍,他散盡家財,接濟他人的實際,為人身份中醫和孝順。他的老父親宋太公叫宋江不要落草梁山泊,宋江因為小幅,于是停了,課后老被留置債搜哦比,才上梁山,后聚集一百單八將,可是宋江一味的要招安,最終是梁山好漢一個個的死去,雖不能講責任全部推給宋江,可是宋江太愚昧了,當時朝廷奸臣當道,皇帝被奸臣蒙蔽了雙眼,人有奸臣左右,而宋江、盧俊義等人一味重案追究功名利祿忽略了奸臣當道的情況,走向失敗。
然則為何要接受招安?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當時社會宣揚“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宋江便是這種思想的產物。宋江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為“圣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并在談判中保護其不被梁山好漢追殺,以致氣死林沖。他一直認為走與統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為寇”。最終為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著起義的不戰而敗。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二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水滸傳》的內容豐富多彩,108名梁山好漢性格鮮明,讓我不得不驚嘆作者深厚的寫作功力。其中我最喜歡《花和尚倒拔垂楊柳》這個故事。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這個故事是講魯智深來到相國寺看管菜園時把“過街老鼠”張三和“青草蛇”李四等潑皮修理了一番。第二天潑皮們買些酒菜向魯智深賠禮,這時聽到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他們認為烏鴉叫聲不吉利,魯智深就把那棵樹連根拔起。
別說潑皮們為魯智深的神力驚嘆不已,趕緊伏地拜師,我也對他佩服得五股投地。如果不是這樣,他又怎么能收復那一幫潑皮呢?其實,魯智深還有一顆慷慨大方、扶危濟困的善心。當他了解到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雖然自己與他們非親非故,卻馬上主動提出要給金老盤纏讓他們回東京。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幾個月前發生的事。那天下午,我和媽媽去市場買菜,在南塘邊上三角地帶轉彎的地方,忽然看見一個上了些年紀的老奶奶騎著電動車摔倒了。可能是轉彎太急,可能是地板有點滑吧。只見老奶奶的腿被車頭壓住了,允許腿摔傷了,一下子拉不出來。我看見了馬上跑過去,可還沒到老奶奶身邊,就聽見街邊擺攤的幾個老人家七嘴八舌地喊:“不要去扶!”“有些傷不能動的!”“這小孩走開,不關你的事!”……我愣住了,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時,媽媽急忙拉住了我,往街邊退去。這時候,我看見了旁邊站了很多人,或指指點點說著什么,或拍照或錄像,但就是沒有人上前去幫忙。
后來,還是老奶奶自己爬起來的,瘸著腿又把電動車扶起來,慢慢開車走了,圍觀的人這才漸漸散去。
我想,如果有像魯智深這樣力大勇猛又熱心的好漢還在的話,他一定會快速去幫助摔倒的老奶奶的。我多么希望每個人都有魯智深的善心啊!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三
看戲看門道,讀書讀人生。這《水滸傳》里有答案。柴進人稱柴大官人,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最有身份。原先,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后周世宗皇帝柴榮眾叛親離,主動提出讓位,趙匡胤由此簡單得天下,柴家讓位“有德”,趙匡胤很激動,賜予柴家“丹書鐵券”,憑此券柴家子孫可永久免死。而柴進為柴榮的嫡派子孫,身份更是“顯赫”。
與皇家有如此“交情”,柴進該消停了吧但柴進的做派卻是另一番模樣。
那林沖被發配,由兩個公人押往滄州,三人行到晌午,早望見官道上有個酒店。林沖三人進店坐下,等了半個時辰,酒保并不來問。林沖等得不耐煩,把個桌子敲著道:“你這店主人好欺客,見我是個犯人,便不來睬我。我又不白吃你的。是甚道理”店主說道:“你這人,原先不知我的好意。俺這村中有個大財主,姓柴名進,專一招接天下往來的好漢,常常囑咐我們,酒店里如有流配來的犯人,可叫他投我莊上來,我自資助他。”后林沖與柴進相遇時,柴進滾鞍下馬,就草地上便拜,還攜住林沖的手,同行到莊上。莊上殺羊抬酒,柴進每日好酒好食款待十多日。公人一再催促要行,柴進又是修書牢城管營、差撥,又是送錢與林沖。臨別時還吩咐道:過幾日使人送冬衣來與教頭。柴進這樣殷勤地結交過王倫、林沖、宋江、武松、杜遷等。
各位看官往下看就明白了。柴進叔父柴皇城的宅子被知府的小舅子看中,柴皇城拿出“丹書鐵券”與之理論,竟被毆打。柴進前去與之論理,反被鎖進死牢,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柴皇城被抄家,那宅子被高官搶占。
“丹書鐵券”在權力面前最后無效。柴進結交江湖,是對體制的不信任,他想取暖于江湖,借力于江湖,即所謂的“信仰缺失”。一個不被人民信任的國家又怎樣會得到人民的忠心愛戴呢這種封建社會的體制終會被人民摒棄,而這或許就是一個國家最大的悲哀。
但那是九百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時代變了,江湖也變了。如果柴進穿越時空隧道來到我們的當今世界,他必須會被我們所實行的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制度感到震撼。因為這天的中國,不再處于過去那個百姓為人魚肉的封建王朝,而是進入了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社會主義新時代。當然,這與官員為民服務、政策保障民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在享受社會良好體制帶來的便捷與安定的同時,我們依然要攜手共進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奉獻力量。我們期盼更完美的明天。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四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說。至令,《水滸傳》己有幾百年的悠遠歷史。
《水滸傳》作者是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水滸傳》通過生動豐富的藝術形象,反映了我國歷史上這次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整個過程。
《水滸傳》中的高俅始終作為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出現,是貫串全書的一根墨線,是一個陰險、狡詐、愛財、拍馬屁、心胸狹小、見利忘義、城府極深的人,看臉色行事的本事極其高明,深得皇帝之心。相反,林沖有一個突出的性格特點:能忍,忍辱負重、忍氣吞聲、不敢反抗。可以看出豹子頭做事很謹慎小心。高俅的干兒子高衙內橫行霸道,為了霸占林沖的漂亮妻子,他設計誣蔑林沖帶刀進入軍機重地白虎堂圖謀不軌,把林沖發配充軍,還想在半路把他殺死,幸虧魯智深仗義相救。
蔡太師過生日的時候,他的女婿搜刮10萬貫金銀財寶。送往京城慶賀,派楊志護送。晁蓋、吳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計智取生辰鋼。事后,與朝廷發生激戰,最后投奔梁山。打虎英雄武松因為西門慶勾結大嫂潘金蓮,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將他們殺死,被判充軍。最后,他也逼上梁山。
宋江魯智深等眾多好漢,共一百零八人,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揭竿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氣勢,張揚了人民群眾的英勇。干出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在宋江等人的指導下,梁山全體接受招安,改編為趙宋王朝的軍隊。奉命至江南征討方臘,結果,方臘被打敗了,一百零八條好漢傷亡慘重,只剩下二十七人。統治者見梁山義軍勢孤力單,便對宋江等人下了毒手……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就這樣結束了。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五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心在山東身在吳》是明代小說家施耐庵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寫了宋江被發配到江州后的憂郁心情,表達了他想要實現其“凌云志”的迫切愿望。這也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小片段。
《水滸傳》乃四大名著之一,書中生動詳細地描畫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他們各懷絕技、性格鮮明。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賽霜駿馬騎獅子,出白長槍掿綠沉;管軍提轄使青面獸楊志:雕鞍玉勒馬嘶風,介胄層棱黑霧蒙;青衣道人入云龍公孫勝:青羅傘蓋擁高牙,紫騮馬雕鞍穩跨……一百零八將,從性格到長相,個個千差萬別,可無論是獨一無二的配裝,還是戰場上的雄姿英發,似乎每一根汗毛都散發英雄的光芒。及時雨宋江、矮腳虎王英、小溫侯呂方……這些朗朗上口的稱號,盡顯他們獨特的好漢氣概,又讓人過目不忘。然而這些英雄都有著共同的本色,那就是忠義兩全。
忠,是什么?忠也者,一其心之謂也。說到忠,在這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李逵對宋江可謂是忠心耿耿。小到宋江想吃魚,李逵就為他去抓。大到宋江要攻城池,李逵為他兩肋插刀。雖然最后是宋江殺死了李逵,但我知道,李逵始終是無怨無悔。因為他知道,是宋江帶領著其余的一百零七位英雄走上正確的道路。于情,于理,這位黑大漢的忠誠,就像一把燒得滾燙的鐵鉗,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義,又是什么?義,謂天下和宜之禮。一百零八位英雄中,可謂個個都是講義氣的好漢。他們為朋友赴湯蹈火,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因為一個“義”字;他們為民除害,出生入死,就是因為一個“義”字;他們為國抗遼,奮不顧身,還是因為這個“義”字。“義”雖然只有三畫,但這是英雄們用生命與鮮血寫出來的。雖然他們最后沒有把忠義發展到極限,盡心報國,英雄們或生、或死、或虜、或別,但是,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子尚依然,誰都沒有辦法挽回歷史的悲劇。
讀完《水滸傳》,眼中、耳中仍然都是英雄們在談笑風生,看著他們為自己的理想奮斗是多么令人羨慕。做一個家喻戶曉的蓋世英雄,應該是每一個男子漢的夢想。但是在危難中救濟人這樣的事情,除了警察、消防員、軍人,不是誰都有機會,誰都能做到。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沒有足夠的勇氣,更沒有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作為一名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做蓋世英雄時機還未成熟,但是努力做到忠義兩全絕對可以。怎么做到忠義兩全呢?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忠于祖國,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遺志。生在和平時代的我們,不需要像李逵那樣一命換一命,需要我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比如:在公交車上心中有他人,不霸坐,會謙讓,不做“霸占他人座位的博士哥”;在學校,對待同學真誠禮貌,學習實事求是;在家里,孝順長輩,體貼家人,總之,愛國、誠信、友善,是我們小學生的英雄本色。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六
踏碎一夜的月光,心跳像樹影搖晃,沉寂無邊的夜里,點一盞心燈,將一本厚厚的舊書,平鋪在這昏黃的暈圈之下。
時間卷起了它的書角,讓不起眼的它積滿了灰塵。隔了這層灰塵,宛若隔了一個世紀似的。輕輕拭去灰塵,讓心靈貼書近些,那讓人窒息的隔閡呵,隨輕塵一同飄散。
拭痕之下,《水滸傳》赫然在目。近聞,仿佛還有那絲絲縷縷沁人心脾的油墨清香。想當初,我捧著這本書像寶貝似的,生怕跌壞了它,在燈光下津津有味地讀著,還拿支筆在上面圈圈畫畫呢!什么《林沖雪夜上梁山》《武松景陽岡打虎》《魯達拳打鎮關西》等等,信口拈來。這些故事中我較喜愛的是《魯達拳打鎮關西》了。當時魯達是個提轄,為了幫助金老漢父女而打死了號稱“鎮關西”的鄭屠。我再次看到時,體會到了它的真正含義,雖然魯達有著超群的武藝和赫赫軍功,又擁有極為重要的職務,憑著這些,他可以生活的很好。但是他從不擺架子,從不貪小便宜,他有一顆正義的心,愛憎分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是一個疾惡如仇的人物。閉目回想,仿佛眼前還能浮現行俠仗義的魯達。
相比之下,《水滸傳》里的還有一個人物——高俅,他呢?一開始只是一個到處蕩游﹑不務正業的破落戶子弟,只因踢得腳好球,被成為皇帝的端王提拔為殿帥府太尉。高俅因為王進父親以前教高俅學習使棒,被王進父親一幫打翻在地,有三四個月將息不起,借著自己太尉的身份逼得王進走投無路,只好連夜奔走。這種卑鄙小人,與魯達那正義凜然的精神,簡直是天差地別。
施耐庵給了我們一個透明的不摻一絲雜質的世界,并將一個個同樣透明鮮活的人兒呈現在我的眼前。對此,我們也只能以一顆透明的一如美人魚晶瑩的淚珠般的心,去接受對我們靈魂深處的拷問。
燈熄了,《水滸傳》在灑滿銀輝的桌子上靜靜地躺著,它的主人也在美妙的夢境中熟睡了。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七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水滸傳》這部書。
《水滸傳》是施耐庵所著,里面刻畫了梁山水泊一百零八位好漢。全書共一百二十回,第一位出場的好漢是九紋龍史進。全書講述了宋代宋江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揭示了當時官府的黑暗,奸臣當道,使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宋江一行人開始起義,反抗朝廷,后來,宋江一行人受朝廷招安,征討賊寇,最后,在征討方臘時,那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們卻一個一個倒在了血泊之中。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梁山好漢的忠義;看到了朝廷的黑暗;看到了奸臣的陰險;看到了皇帝的昏庸無能……一時間心中難以平靜。
在梁山好漢被招安后,派去征討方臘時,一幕幕讓人不忍心看到的場面出現:大多數梁山好漢在這場戰役中犧牲,最后武松單臂擒住方臘。擒住方臘以后,又是一幅幅讓人不忍心看到的畫面出現:魯智深坐化而死,楊志林沖病故,宋江李逵被奸臣毒酒毒死,吳用花榮在宋江李逵墓前自縊而死……又讓我們心中多了一份悲痛。
梁山一百零八將,對應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一位梁山好漢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綽號。
讀完了《水滸傳》,我的心頭難以平靜,一幅幅畫面浮現在腦海中。我們可以知道,那時候的官府是多么黑暗,當時的百姓是多么痛苦,梁山好漢才是最正義的!
水滸,這一部兄弟情義重似山,英雄好漢多如發的小說,給我帶來了許多道理,明白了許多事情,我應該多讀幾遍,啟發一定會更多。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八
前幾天,我看了《水滸傳》這本書。一百零八將做好事的情景,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
《水滸傳》的故事非常吸引人:魯達拳打鎮關西、吳用智取生辰綱、武松景陽岡打虎······一百零八將梁山大聚義。好漢個個豪氣沖天、重仁重義,演繹了一連串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大快人心的故事。
只有靠賣藝還他錢,心里覺得委屈,便啼哭起來。”魯達聽了,很是氣憤,來到鄭屠夫面前,使勁折磨他。最后死了!!!
我們要向魯達學習,做一個勇敢、堅強、拔刀相助的好漢。
讀水滸傳讀書心得讀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九
名氣很大,一直沒有讀過。上個月有一天突然覺得天天看網絡小說、言情小說、玄幻小說……沒有斗志啊,不如找部名氣大的書看看。就是《水滸傳》了。
生怕看不下去,先是聽朗讀版,接著看電視,最后還是一邊看書,一邊看電視。20××年張涵予主演的《水滸傳》共86集,還是比較寫實的。
整本書圍繞一個主題來寫:逼上梁山。著墨最多的人物是宋江、林沖、魯智深、武松(人稱“武十回”)、盧俊義等。
印象比較深的是最后一回總結了最后大家的歸處。魯智深聽見潮信,想起師父臨行前的偈子,大笑圓寂,說了幾句法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了悟因果。武松斷了左臂,武功盡廢,留在六和寺中作清閑道人,80善終。
林沖風癱,留在六和寺中,武松照顧他,半年而逝。燕青想要同盧俊義隱姓埋名,盧俊義舍不得功名利祿,后來醉酒落水而死。燕青挑了一擔金珠寶貝,歸隱去了。宋江飲了御賜毒酒,把李逵叫來,和他一起喝下毒酒,只求保全梁山泊忠義之名。后來吳用、花榮一起自縊在宋江墓前。
好漢們都各自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