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七色花讀后感篇一
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意思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得到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正是《七色花》這個故事教會我這個道理。
一個叫珍妮的小姑娘突然得到了七色花,這朵花有七片不同顏色的花瓣。能實現所有愿望。只要撕下一片花瓣,再許愿,那個愿望就會實現。珍妮用它來許愿。可她要了這個玩具又要那個玩具。我覺得珍妮有點貪心。
那片花瓣變成了閃閃的亮光。剎那間,小男孩興奮地一下子跳起來。珍妮就和這小男孩快樂地玩著。
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個道理我就是在這個故事里理解的。
七色花讀后感篇二
我會告訴她:你不能浪費這每片花瓣。你應該用我身上這片藍色花瓣治療所有的盲人,把每根花絲化成晶瑩的露水,滴入盲人那蒼白的眼中,使他們重見光明。當你看到那么多失去光潤的眼神重新明亮起來,你會比用花瓣換回腸子要高興的多,我當然也不會為失去了這美麗的花瓣而傷心、哭泣。
我會告訴她:請你跟我去沙漠看看吧。在這漫無邊際的沙漠中,你只能看到一望無際的'黃沙,到處都是沙丘,就連天空也被黃沙掩蓋,天地間混黃一體。這里幾乎沒有綠色,就算有,也只有仙人掌那憔悴的綠,你會被黃沙遮住眼,流下混有泥沙的淚水。我身上這片黃色的花瓣,能化作雨水,你應該摘下它,拋入空中,雨水頃刻間會從天而降,滋潤干枯的大地。天空轉眼重現藍色,沙漠漸漸生長出綠色的幼苗,它們飛快地長大,使沙漠一下子變成植物的海洋。
我會告訴她:你一定很喜歡動物吧!現在,有多少動物已經滅絕,又有多少動物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你不能置之不理,你應該從我身上采下那片紅色的花瓣,它能化作許多已滅絕和即將滅絕的動物,重投大自然的懷抱。你還要告訴人們,不要再殘殺那些可愛的生命了,不然會給人類自己帶來危害。
我會告訴她……
我還會告訴她:我愿失去所有美麗的色彩,哪怕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花桿,我仍感到驕傲。珍妮,不要為我難過,我的犧牲為世界蒼生帶來了一線生機。只要你還喜歡我,就不要丟棄我,把我種到花盆里,等我又長出新的花瓣,我們再一起去為人類幸福做更大的貢獻。
七色花讀后感篇三
讀完《七色花》這篇故事后,我佩服《七色花》的主人公——然妮婭,他不僅善良,而且還勇敢。
故事主要講的是然妮婭的媽媽讓然妮婭買面包圈,走在路上的時候,面包圈被狗叨走了,然妮婭就在路邊哭了起來,這時走來一位老太太送他一朵七色花,而且還說:”這朵七色花能幫助你做七件事“。于是然妮婭用這一朵七色花辦了七件好事,最后,他也得到了好報。
然妮婭這種善良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曾聽說這樣一篇故事:有一個小老頭有三個兒子,第一天大兒子帶一些干糧去森林砍柴,看見了一位五、六歲的小孩高的.小老頭問他要吃的,大兒子擺擺手說:”不能給你“。于是,小老頭傷心的離開了,大兒子開始砍柴了,沒想到砍到自己的腿了,大兒子傷心的回家了。第二天,二兒子去砍柴,小老頭又出現了,又找二兒子要吃的,二兒子也不給他,小老頭又傷心的離開了,二兒子開始砍柴了,沒想到也砍到了自己的腿了,二兒子傷心的回家了。等到第三天,小兒子來砍柴也帶了一些干糧,小老頭又找小兒子要吃的,小兒子很善良,滿口就答應了,小老頭竟送小兒子一只金鵝。這就是善良得到的回報。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善良起來,那么世界就會變成美好人間!
讀完這篇故事,我感受最深的還是他的善良,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心,那么這個人就會走向罪惡!
七色花讀后感篇四
我覺得珍妮的最后一片花瓣用的很好。因為她幫助了別人。
她去北極是不好的,她太浪費了。去了北極發現很冷,又回來了,她就浪費了兩片。
我覺得紫花瓣也用得不好,本來她想玩具,可發現玩具太多了,從四面八方擁到院子里,她又用橙花瓣說”不要玩具行不行?“,所以她又浪費了兩片。
如果我有七色花,誰有什么事情做不了的,我就幫她。
如果我也有事情做不了,我也要撕一片 。
七色花讀后感篇五
在我課余讀書的時光里,《青年文摘》一直是我的摯愛。也許你看過,也不知你怎么想,但是我喜歡它,是因為它的雜而有味。
它就像一個裝有無限精彩的潘多拉魔盒,豐富的內容、多樣的文體、各式的文風,無時無刻不吸引著我。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了很多,先是為小昭獨自跋山涉水的勇氣所驚嘆,再是被小昭的爸爸多年來給予的希望所感動。
勇氣是智慧與力量的表現。它既是一支無堅不摧的矛,又是一塊無尖不擋的盾。有了勇氣,就有了力量去沖破一切艱難險阻;有了勇氣,就可以無畏同厄運去抗爭;有了勇氣,就能匯蕩洗滌污垢的洪流奔騰入海。
文章中最震撼我的還是小昭爸爸那種充滿希望的愛,他為了不讓孩子覺得自卑,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在信中竭力地在小昭的心中塑造一個神圣的形象,讓他健康快樂地生活。這種愛雖不是驚天動地,但足以讓人潸然淚下。
看來,世之珍惜者,莫過于愛!
七色花讀后感篇六
當晚讀完姐姐的《七色瓶子》,感到自己有許多話要說。
我很喜歡紫絮冰情姐姐的青春愛情小說《七色瓶子》,它使我懂得友情和愛情,朋友的`重要性在生活上是不可無的!《七色瓶子》是我的最愛!
七色花讀后感篇七
從前課文里有這么一句話:在舞臺上看各種戲里的角兒,在酒樓里看各種世間的角兒,這后一種比前一種多。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意思大抵如此。手冢大師,則匠心獨運,為我們送上了打造了一個另類的‘角兒’,他就是七色鸚哥。七色鸚哥不但在舞臺上能發揮出他驚人的演藝天分,更是人間這個大舞臺上的的風流人物,一個大明星。在四十五幕戲中,他帶我看了他多彩多姿的旅程。
被稱為“地下英雄三部曲”的《七色鸚哥》、《午夜計程車》、《怪醫黑杰克》,上述作品在風格上非常類似。雖然主角的性格并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主角都是那個行業里的邊緣人:黑杰克是沒有執照的密醫,午夜則開著黑牌計程車,同樣地,鸚哥則是一個代演演員,并且身懷易容術絕技,這使他的表演活靈活現。但是他卻這樣評價自己:從國王到乞丐,他什么都會模仿,但也僅僅是模仿,鸚鵡之流罷了。鸚哥并不把自己當做一個真正的演員,他很少為代演收取費用,但是,卻會向為他鼓掌叫好的觀眾收取費用:于是現場往往有客人失竊寶石等貴重物品。鸚哥如此解釋他的行為:我盡全力演出,讓觀眾感動,然后,從感動的觀眾那里拿取報酬,從前的街頭藝人,也是靠觀眾們投的錢來營生,窮人白看也無妨,只要能從最有錢的客人那賺到錢就好了。這或許就是鸚哥之道吧。
不知道《七色鸚哥》是否是最早的日本怪盜漫畫,我只感覺所謂怪盜基德之流不過都是鸚哥的翻版,但這不是這部漫畫最大的'特色。《七色鸚哥》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個單元劇,都取材于一出著名戲劇,從莎士比亞到莫里哀,從《南總里見八犬傳》到《修禪寺物語》,,從浪漫主義到現實主義,從夢幻的童話劇到警世的荒誕劇,都有所涉獵。這里的戲劇,不僅是指鸚哥所代演的、舞臺上的戲劇,更是人世間的戲劇。以《玩偶之家》為例,名演員諾拉培頓不但在舞臺上扮演著諾拉,在現實中更把自己當作諾拉的化身,實際上,在這里,她已經不僅的驕傲的諾拉,不知不覺中她也扮演起赫梅爾,周圍一切,從演技三流的丈夫到價值連城的珠寶,均是她的玩偶,她的道具,她成名的工具。但,她不知道,她也變成了一個玩偶,變成了她自己的玩偶。當她的身體像玩偶一樣剝離開她的身體時,就很明顯地說明了這一點,她在人世間這場大戲中喪失了自己。戲劇的舞臺和人世間的舞臺就以這樣的方式完美的統一了。
上周開始,我第二次打開《七色鸚哥》。但老實說,這第二次閱讀并不愉快。雖然前面的各個短篇依然那么富有韻味,依然那么歡樂,但是,這一切卻讓我非常悲哀。因為,結局,我還記得。當小丑裝扮的鸚哥走上那死亡舞臺的時候,手冢大師就為這《最后一幕》放下了帷幕。也許是要留下一個開放性的結局,但是,我一直認為,那是大師不忍心直接宣布鸚哥的悲劇英雄結局。盡管如此,他還是在尾篇,透過玉三郎的后來的境遇,暗示了鸚哥的死亡。鸚哥在幾十個喜劇中站立起來,最終,卻在悲劇中進入了長眠。這是多么的殘忍啊!前面那些歡樂的短篇,襯托著鸚哥的死亡,使之更為凄涼,當我終于閱讀到《最后一幕》時,胸口不由得疼了一下。鸚哥的終點,就在眼前了。我突然有些理解“不忍卒讀”的心情了。最后一頁,鸚哥終于迎來了他最后的舞臺。盡管是滑稽小丑的打扮,但我分明從他那最后的背影里感受到了強烈的悲壯感。我反復看著那最后一張圖,那時的鸚哥,真像個英雄!鸚哥一生都在模仿他人,但最終他活出了自己。
鸚哥走了,他曾經說過,舞臺就是他的世界,他連偷都要在舞臺旁!現在,他死在了舞臺上,或許,也是一種圓滿吧。這是只屬于鸚哥的圓滿。
但是到最后,我還是無法為他的圓滿而微笑,再見了,七色鸚哥,也許你不認識我這個戲迷,但是,你卻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個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