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三八紅旗手獲獎心得篇一
“到最艱苦的地方去”1968年,24歲的路生梅向母校鄭重承諾:“服從祖國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當年12月5日,正值寒冬,路生梅踏上西行的列車。火車到達銅川后,她又擠上了開往陜北的敞篷卡車,蹲在穿著羊皮襖的老鄉中間瑟瑟發抖。輾轉到達佳縣,路生梅才真正認識到陜北農村的貧窮。
“當時佳縣人還過著‘糠菜半年糧、喝水靠驢拉’的日子。”路生梅回憶,醫療條件也特別落后,城外坑坑洼洼的土路盡頭,兩排墻皮有點脫落的舊窯洞就是縣醫院,相當于華北地區一個鄉鎮衛生院的規模。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路生梅用詩句自勉,很快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路生梅大學專業是兒科學,當時佳縣人民醫院不分科,要求每個醫生必須掌握內、外、婦、兒、中醫針灸等各科知識,她每天在煤油燈下堅持學習到深夜,寫下了幾十本筆記,很快成為醫院的多面手。
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路生梅跟著老鄉到離城十幾里的崔家畔出診。當時她穿的是北京帶來的塑料底棉鞋,在雪地里走幾步就摔一跤。老鄉看著實在不忍,勸路生梅回去,說他隔天背孩子再來醫院就診。路生梅沒有答應,繼續往前走,在臨近村子的下坡路上,她索性就半躺著滑了下去,到了病人家里幾乎變成了一個泥人。
“當時心里就想著有個患兒在等著我,時間就是生命,我必須前行。”路生梅說,經診斷,孩子患的是麻疹肺炎合并心衰。村子里竟有十幾個病兒,她一連搶救了三個孩子。為防止病情蔓延,路生梅在村支書的幫助下把十幾個病兒集中在一起治療。不到一周,所有的孩子都痊愈了,疫情也得到了控制。
三八紅旗手獲獎心得篇二
“為佳縣人民的健康服務五十年”路生梅告訴記者,一次令她震撼至今的出診經歷,讓她做出了一生的承諾:“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這里的人民最需要我,我要為佳縣人民的健康服務五十年。”
“當時佳縣有一種病,叫‘四六風’,病死率近乎100%,其實就是新生兒破傷風。”路生梅說,有一次,她走了一個多小時夜路趕到一位待產婦家中,進門時發現產婦已經生產,就坐在一個沾滿血跡的土袋子上,家人正準備用一把黑乎乎的剪刀斷臍帶。路生梅立刻沖過去搶下剪刀,一邊向他們解釋感染破傷風的危險,一邊快速拿出消毒器械,給孩子斷臍、包扎。路生梅震驚于鄉親們對于醫學的無知,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里落后的醫療條件,普及醫療衛生知識。
多年后,路生梅在佳縣人民醫院創辦小兒科,成為首任兒科主任。她以實際行動告訴團隊醫護人員:“醫療實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慎之又慎;醫患關系如魚水關系,絕不受賄。”
為了提高護理質量,路生梅東奔西跑、四處籌資,讓科室所有護士分批到西安市兒童醫院進修。佳縣醫院是榆林地區較為落后的縣醫院,但佳縣的兒科水平,特別是小兒靜脈穿刺技術名列前茅。
與路生梅共事十余年的佳縣人民醫院原兒科醫生郭粉蓮說:“路主任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從不讓我們拿病人的一分一毫。我從她身上學會了如何看病、如何對待病人,更學會了如何做一個好醫生。”
1981年和1983年,路生梅分別被選派到北京協和醫院和陜西省兒科主治醫師學習班進修。因為成績優異,指導老師都表示可以幫助她調動工作,但路生梅的心已扎根在了佳縣,佳縣人民需要她,兩個孩子也離不開她,路生梅謝絕了老師的好意,重回佳縣。
三八紅旗手獲獎心得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姐妹們:大家好!
我叫__x,是__x區中心衛生院的一名普通護理人員。今天很高興和姐妹們歡聚在這里,共同迎接我們一年一度中最幸福的節日——三八國際婦女節。很感謝度假區領導對我們婦女工作和生活的重視,給我們在工作、生活的很多方面創造了很多有利的條件。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我們__x區所有的`姐妹們說聲——謝謝!
今天我們__x區早已是除盡舊容換新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從原先的簡陋巨變為現在的繁華,她從早先的默默無聞快速成長為__x市的一顆耀眼明珠。她今天的美麗離不開我們所有__x人的辛勤努力,當然更離不開我們__區眾多姐妹們的辛勞和智慧。
我很榮幸今天能代表“三八”紅旗手在大會上發言,此時此刻最想說的是:能成為__x區一員,并作為一名__區萬千大眾健康的撼衛者,我深感榮幸。在衛生這個特殊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干就是11年,這11年里我幾乎天天在一線為除去患者身體上疾病所帶來的痛苦而忙碌工作。在工作期間我深深體會到患者面對病痛瞬間襲來的的萬般無奈,也親眼目睹了無數美滿幸福家庭面對生死之隔的悲歡離合。所有這些,深深刺痛了我,使我下定決心為大家的身體健康努力工作。不論是面對非典流行期間的危險,還是甲流暴發時期的緊張氛圍我都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僅是因為我們醫院有救死扶傷的天職,更是因為我感受到了自己神圣的職責,即便是犧牲一些小我,但能為大家帶來幸福生活再所不辭。在平時工作中我始終保持微笑的面容,不僅僅是因為我個人愛笑,更是因為我們這些“白衣天使”的笑容能驅散患者因身體不適而帶來的苦苦愁容,使他們心情舒緩一些,減輕病痛給他們帶來的痛苦。
三八紅旗手獲獎心得篇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姐妹們大家好!
我很榮幸代表三八紅旗手在這里發言,又是一年桃李花開、大地回春的美好日子,在這美好的春天里,我們迎來了自己的節日——“三八”婦女節,“節日的太陽是那樣的明亮,節日的鮮花吐露著迷人的芳香。節日的姐妹們都穿上了新裝,幸福和笑容都寫在每個人的臉上。來吧,快來吧!聽我們的歌聲嘹亮;來吧,快來吧!看我們的神采飛揚。日月在天上,鮮花在身旁,親愛的姐妹手牽手,讓幸福地久天長。”是啊,這一天我們女職工最美麗,這一天我們“半邊天”最自豪,因為創造美好生活有我們亮麗的身影,因為企業的發展有我們默默的付出。
今天在這里,我們非常自豪的被評為今年公司的三八紅旗手,作為普通的女工,做著平凡的工作,卻得到公司給予的這么高的榮譽,我們唯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厲,不斷進取,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負大家對我們的肯定和鼓勵。
作為公司的一名女性員工,要想得到大家的承認與尊重,首先也要當自強,要立足本職崗位、加強學習、提高素質、恪盡職守,把自己的精力和心思用到工作上來,用到推動公司發展的事業上來,爭做學習的模范,爭做工作的楷模,爭做文明生活的典范,才能體現我們的價值。
今后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職工作,為公司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創造公司更加輝煌的明天充分發揮“半邊天”的作用,姐妹們,讓我們團結起來,手挽手,心連心,繼續發揚“自尊、自強、自立、自信”精神,與男同胞們一道,共創公司美好的明天!
最后,借這次演講機會祝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祝全體女同胞們節日愉快!
謝謝大家。
三八紅旗手獲獎心得篇五
在陜西佳縣縣城人民路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經過時,總是有很多人跟她打招呼,有人叫她路大夫,有人叫她路姨,也有人叫她路奶奶,她就是78歲的路生梅。1968年,24歲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畢業,被分配到陜西佳縣人民醫院。從青春洋溢到耄耋老人,她一干就是54年,兌現著自己入黨時寫下的“為黨健康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莊嚴承諾。2018年,這個承諾已經實現,但路生梅依然選擇留在佳縣。
“一定要提醒新手父母重視孩子說話晚的現象,兒童孤獨癥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見到路生梅的時候,她正在佳縣人民醫院的兒科辦公室里,嚴肅地對兒科醫生們反復強調著。
本已退休的路生梅,可以選擇回到大城市頤養天年,但她依然堅守在佳縣,為醫療事業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有人粗略統計過,僅僅在退休后的20余年中,她義診的患者就超過了10萬人次。
“路奶奶,我們來看你啦!”9歲的張宇旋一見到路生梅就親昵地撲進她的懷里。她和她的奶奶、媽媽都曾讓路生梅看過病。在佳縣,像這樣一家三代甚至四代五代人都找路生梅看過病的情況,不在少數。行醫五十載,路生梅給病人開的全是便宜的藥、管用的藥、適量的藥,造福了佳縣一代又一代兒童。。“治病救人,永不放棄”
“治病救人,永不放棄”是路生梅作為醫生的良知和堅守。無論是嚴冬還是炎夏,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只要是周一、周三、周五,人們總能在佳縣人民醫院或中醫院看到路生梅坐診的身影,這是她雷打不動的坐診日。
“有一天,我在網上看到我的老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張金哲院士,98歲還在門診工作,我的思緒跌宕起伏。我捫心自問:老師還在做,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做呢?治病救人沒有退休年齡,我也要像老師一樣,干到自己不能干的那天!”路生梅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說。
從繼承中汲取營養,又將所學毫無保留地傳給后來人。幾年來,路生梅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不僅將自己的學識與本領教給年輕醫生,幫助門診解決不少疑難問題,更在醫德醫風方面言傳身教,為兩所醫院的兒科團隊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
“現在兒科一有重癥病人,我們還是會請路大夫來會診,我有時還帶病人到她家里去會診。”佳縣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武艷告訴記者,現在,佳縣兒科仍保留著路生梅留下的“寶貴財富”,堅持隨叫隨到、不收紅包、“花小錢治大病”、少用抗生素等優良傳統。
“萬紫千紅才是春滿園”
“老李,最近血壓還高不高了?”“老吳,手術后恢復得咋樣了?”……一走進縣養老院,路生梅熟絡地和老人們打著招呼,關切地詢問著他們的近況。
和佳縣養老院的結緣,還要從2016年說起。那一年,獲得“感動榆林”年度人物、“榆林好人楷模”等多項榮譽的路生梅,用獎金買了米、面、油、拐杖、按摩器和書籍等,送到農村幸福院、縣養老院。當老人們握著她的雙手激動地說“你真是個好人”的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不止兒童,老年人也非常需要關懷。6年來,路生梅不知道來到這里多少次,為老年人義診、跟他們談心。
“一個人的春天不是春天,萬紫千紅才是真正的春天。”路生梅目光溫柔又堅定。她組建了一支名為“我愛佳縣”的老年志愿者隊伍,用自己的一份愛心匯聚起更多愛的力量,傳遞社會溫暖。
她的崇高品質不僅贏得了榆林人民的信任和愛戴,也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引領后來人前進的方向。
“感謝各級黨組織對我的培養,感謝榆林人民對我的信任,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重大的責任。”路生梅正在積極做準備,她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基層群眾的呼聲和期盼帶到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