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生入隊申請書手抄報篇一
1、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風雨中艱苦的斗爭中鍛煉自己,不愿在平平靜靜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一生。
2、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3、我愿永遠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4、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
5、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6、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7、我們是國家的主人 , 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8、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9、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般毫不留情,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小學生入隊申請書手抄報篇二
1953~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含甲基汞的工業廢水污染水體,使魚中毒,人食用毒魚后受害,癥狀初始是口齒不清、步態不穩、面部癡呆;進而耳聾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精神失常、身體彎弓高叫而死。同時出現“自殺貓”、“自殺狗”現象。截止1979年中毒者1004人,其中206人死亡。
2、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廢水污染了神通川水體,兩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農田,使稻米和飲用水含鎘而中毒。癥狀初始是腰、背、手、腳等各關節疼痛,隨后遍及全身,有針刺般痛感,數年后骨骼嚴重畸形,骨脆易折,甚至輕微活動或咳嗽,都能引起多發性病理骨折,往往死于其他合并癥。截至1977死亡207例。
3、什么是切爾諾貝利核污染事件?
發生于1986年前蘇聯基輔地區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于反應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泄,上萬人受到輻射傷害,直接死亡31人,13萬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圍波及鄰國,核塵埃遍布歐洲。
4、簡述裝修污染六大誤區?
答:1氣味辨污染:許多有害氣體如氡,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過分依賴通風處理:通風處理對室內污染有改善作用,但多數有害物質釋放時間長達3年~15年,絕非幾個月通風換氣就能解決問題。
3心存僥幸: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室內污染不是什么大問題,還拿那些裝修工人整天都處在如此的環境中而身體并無大礙做證明,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因為很多重大疾病是無法在短期內表現出來的,如癌癥、白血病等,如有條件最好還是進行檢測和治理。
4使用傳統方法:有些植物和物質如醋、菠蘿等有殺毒和除味效果,但對分解清除有害物質能力有限,正確的做法是充分了解污染成分的多少,然后采用適當的處理方法。
5先裝修后治理:最好的方案是在裝修前就提出室內環境質量指標及制定防治方案,在裝修過程中用甲醛清除劑及膠用除醛劑對材料中的甲醛進行徹底清除,使用裝修除味劑等除味產品對苯系物等進行徹底處理,以保證裝修后的室內環境質量。
6.迷信環保建材:環保建材只是在污染物質的量上有控制,但無法消除,因此,購買建材不僅要看是否環保,還要看建材具體的污染物質含量。即使含量很小,因為裝修過程的累加效應,污染還會表現出來。
小學生入隊申請書手抄報篇三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的真誠、厚道,讓人感動與感懷。表面上看,這是一個人的道德問題和處事態度,但是梁永安認為,放在不同時代背景,真誠有不一樣的分量。
在中國古代,真誠是付出,也是收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熟人社會、農耕文明的價值觀念?!暗乾F在,離開了土地,假使你想真誠地對待自然,也沒有自然可以對待?!绷河腊舱f,在陌生人社會,人與人的交往有許多無奈,需要遵循一套公共通則??蜌饩褪抢淠?,寒暄并不走心。不悅、壓抑、緊張感倍增。陌生人相處,每個人面對不同的人,都帶上不同的面具。想表現真誠,反而增加了生存難度。
所以看書時,感動歸感動,但感動的瞬間過后,人們會發現它很難貫穿在生活里。恰恰是真誠的稀缺,使讀者面對主人公那樣的德行和善良時,感到心靈被凈化,激起強烈地喜歡和欣賞。
“但對當代人來說,虛擬的瞬間感動和日常生活是割裂的。”梁永安分析,路遙的書,畢竟只是書。筆下的真誠、善良,是人們潛意識里的“回味”,更像是“浪漫主義的想象”。
路遙所書寫的農村社會,留戀傳統,帶有傳統人際關系的溫情??涩F實是,當時的農民正處于社會巨變中,處于現代社會的雛形中。比如書中已經提到一個細節,有人要求井里面撒點消毒劑,這種現代文明對農村生活的影響,鄉村生活方式的破碎,正是那個年代的現實,可惜《平凡的世界》并沒有演繹那時農村社會的變化和糾結,反而給了鄉村社會一道“溫情脈脈的面紗”。小說從邏輯的展開上,也必然要讓主人公的真誠,獲得施展和回報。
這其實是一種追憶,是路遙的愿景。他認為人是善的,人性從基因里,就遺傳了對真善美的渴求,持續不斷的真誠,最終會感動人。
但從現代社會的實踐來說,如何讓浪漫的想象成為溫暖的現實,如何讓真誠成為陌生人的相處之道,這不是一個單純的道德問題。它需要培育人的權利意識,培育市場的主體意識、規則意識,需要建立平等、尊重的誠信機制,需要更多腳踏實地的實踐。
對浮躁的社會來說,真誠太寶貴?!白x者的閱讀心理,有點像巴爾扎克時代?!绷河腊舱f,“留戀溫情脈脈的一面。這恐怕也是這本書影響力的文化空間所在”。
當無數當代人,都滿懷巨大的欲望,想要獲得個體的發展時,整個社會仿佛蘸上了酵母,不斷膨脹和發酵。然而過了這個階段后,人們會重新留戀、挖掘出傳統社會那些溫暖的價值。
“所以,路遙的書、書中煥發出來的那些基本價值,不會過時,它們對未來,永遠有意義?!绷河腊踩绱嗽u價。
小學生入隊申請書手抄報篇四
地震發生是有預兆的,尤其是大地震發生之前,人們不僅可以借助于儀器的觀測,發現地球內部和表面的物理、化學等微觀的異常變化,而且還能直接觀察到自然界的大量宏觀異常現象,分析鑒別這些異?,F象,從中提取發生地震的準確前兆信號,這是地震預報的基礎,目前,我國開展前兆監測的主要方法有地震學、地形變、地磁、重力、地溫、地應力、地下水、衛星照片分析以及動物異常活動等現象的收集與綜合分析。
震前動物有前兆,密切監視最重要。
騾馬牛羊不進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鴿不回巢。
兔子豎耳蹦又撞,游魚驚慌水面跳。
家家戶戶細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這是震區人民群眾在監視預報地震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經驗。地震越大,越是臨近地震發生,動物異常的反應就越明顯。因此,觀測動物異常,進行分析鑒別,排除干擾影響,還應及時向當地地震主管部門報告。值得注意的是,動物異常往往與氣象、環境等因素有關,必須注意分析鑒別。
距離較近的大地震發生前常常伴有來自地底下低沉的轟嗚聲,它與平常城市噪音完全不同,或天空中出現強烈閃光,要提防其后可能出現大地的顫抖和房屋的晃動,如有這些現象,應及早采取家庭應急防御措施。
小學生入隊申請書手抄報篇五
1、室內應急
俗語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然后才左右搖擺,遠震很少有上下顛簸感覺,都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地聲脆,震動小。一般有感地震和遠震不必外逃,因為這種情況震害部位都比較輕,對人身安全不會造成威脅。
如果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時,跳樓逃跑好不好呢?事實表明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強列振動時間只有一分鐘左右,相當短足,從打開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人站立行走困難,如果門窗被震歪變形開不動,那耗費時間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腳,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結果把手也砸壞了。另外,樓房如果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
根據唐山地震震害調查結果表明,因跳樓或逃跑而傷亡的人數在六種主要傷亡形式(直接傷亡、悶壓致死、跳樓或逃跑、躲避地點不當、重返危房、搶救或護理不當等)中占第三位。地震時造成鋼筋混凝土大樓一塌到底的情況畢竟較少,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強余震所致。因為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定的剛性外,還有相當的韌性。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徹底摧毀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所以,地震時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為安全的。另外也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處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跨度小而剛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撐,抗震性能較好。室內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開墻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躲過主震后,應迅速撤至戶外。撤離時注意保護頭部,最好用枕頭、被子等柔軟物護住頭部。萬一大樓倒塌,就近躲避也會造成一定的傷亡,但這個傷亡的數字必定遠遠低于盲目外逃時在門口擠成一團所造成的死傷人數。其原因在于大樓倒塌總會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而這生存空間在堅實家具和小跨度房間等處形成的可能性較多。所以,相對來說,就近躲避可以把傷亡人數減少到最低限度。
如果地震時,你正在公共場所,如電影或高層樓房的教室上課或宿舍學生、休息等,當你感到地震時,要注意避免接受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頭頂在頭上,選擇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場所,屈身蹲在排椅、課桌或堅實的家具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離到空曠處,若房屋受損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東西,以免接著可能發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壓埋。撤離時,最好不使用電梯,以防因停電困于電梯內或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1970年我國通海大地震現場搶救時發現,大部份死亡者都在屋門口附近,表明地震時人們在外逃,來不及到達安全地點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無法憑自己的力量掙扎出來,其它震例也基本如此。當然,地震發生時如果是位于大門或窗戶附近,而屋外又無高樓或危房倒塌覆壓之險,還是應該立即跑出屋外的。唐山地震時,部分位于門窗附近,且行動敏捷的人適時逃出建筑物避震都獲得成功。如鐵路搬道房的一位工人,地震時正在工作間,距門只有2—3米的地方休息,當地面晃動時他立即外逃,到門口時已站立不住,他掙扎著爬向5米外的鐵軌,這時回頭一看,工作間已倒塌成廢墟,本人慶幸沒有傷及。這種因地制宜,從室內逃到室外的應急方法,與人們倡導的就近躲避原則并不矛盾。
天津市的一位干部,在唐山地震后向人們介紹他一家因地制宜遇震躲避的經驗,很以人深思。當地震那天的夜晚,他因公宿于天津西郊某糧庫的平房里,睡覺的位置正對著門。地震時他迅速跑到屋外,房頂雖然塌落了,他卻安然無恙。而他愛人和兩個孩子住在市中心的家中,地震時被突如其來的劇烈振動嚇懵了,未敢出屋內跑出,急忙躲在家具附近。據現場分析,假如當時他們也向外逃跑,則十有八九會被附近樓房的磚塊砸死。當這位干部全家相聚時,他感慨萬千他說:“我從屋內跑出來揀了一條命,他們娘仨沒有向外跑也躲過了險情,否則咱們很可能見不著面啦!”這事例生動地告誡我們:室內避震,是逃是躲需要因地制宜。
2、室外應急
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外空曠的地方,這是最慶幸的事。這時不要冒著大地顫動的危險往室內取物或救人。經統計,在地震發生的那十幾秒至一分鐘時間內,人們進入建筑物被砸傷的幾率最大。如1979年在江蘇傈陽6.0級地震中,有80%的重傷員和90%的死者是剛逃到門口或要進門時被砸或被壓所致。要等地震危險期(約一分鐘)過后,再設法去搶救,這時即使家人、鄰里、同學們被壓埋在廢墟下,你還是可以搶救他們脫險的。
當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上碎塊等,會飛落下來。在商店密集的鬧市區,落下物更是多種多樣,如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對人體的威脅相當大。住宅區的防護墻、石壁、土墻等往往崩裂倒塌,屋頂上的瓦片也會飛落,煙囪也可能腰折倒塌。這些情況都要充分估計到。如果在街上行走時地震,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準備。應該迅速離開變壓器、電線桿和圍墻、狹窄巷道等,跑向比較開闊的空曠地區躲避。如果地震時你在山坡上或懸崖下,這時要注意山崩和滾石,千萬不能跟著滾石往山下跑,而應沿著垂直滾石流方向奔跑,來不及時也可尋找山坡隆崗、暫躲在它的背后。地震時如果你處在有毒氣體的化工廠廠區,這時要朝污染源的上風處奔跑,如果傷員是氯氣中毒,這時不要進行人工呼吸。
地震時,室外發生的事故相當多,橋梁可能垮塌,城市人行天橋和高層建筑都可能倒塌,地基可能下陷,油庫可能燃起熊熊烈火,水庫可能決堤,河水、湖水、海水可能淹沒房屋,每次地震都有層出不窮的次生災害并發,因此每個人都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靈活的應急對策。總結起來有幾點:①就地選擇開闊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意返回室內。②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或構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上下、高煙囪、水塔等。③避開危險物、高聳物或構筑物,如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懸吊車。④避開其它危險場所,如狹窄的街道、巷道、危舊房屋、危墻女兒墻、雨蓬、磚瓦木材堆放處。⑤遠離海灘、港口,避免海嘯的侵襲。
3、學校避震
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若地震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決不讓學生亂跑或跳樓,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急忙回到教室,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二)發生險情時,如何自救互救
強烈地震往往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嚴懲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唐山大地震時,唐山市區約80%的人員被壓埋在廢墟里,其中大部分都是受災群眾通過自救互救活動而脫險的。1983年11月7日山東菏澤的5.9級地震,房屋倒塌了不少,二萬余人被壓埋在廢墟里,災區人民迅速展開自救互救活動,結果不到2小時就將94%以上被埋的人員和大牲畜搶救出來,經過及時治療生存率達到99.2%。
1、自救
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即使身體不受傷,也有可能被煙塵嗆悶窒息的危險,因此這時應注意用手中、衣服和衣袖等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另外,還應想法將手與腳掙脫開來,并利用雙手和可能活動的其他部位清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磚塊、木頭等支撐隹可能塌落的重物,盡量將“安全空間”擴大些,保持足夠的空氣呼吸。若環境和體力許可,應盡量想法逃離險境,如果床、窗戶、椅子等旁邊還有空間的話,可以從下面爬過去,或者仰面蹭過去。倒退時,要把上衣脫掉,把帶有皮帶扣的皮帶解下來,以免中途被阻礙物掛住,最好朝著有光線和空氣的地方移動。當幾個人被壓在一起,而周圍又很容易倒塌時,應該由一人先出來,到了安全地帶后,再一個接一個地脫險。如果周圍比較穩定的話,最好像排隊似的一起出來,還有一種方法是,先脫險的人把一頭反了結的繩索或者表面粗糙容易抓住的皮帶丟給待脫險者,等脫險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迅速脫險。
無力脫險自救時,應盡量減少氣力的消耗,堅持的時間越長,得救的可能性越大。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后一個星期,在某醫院的廢墟里挖出40多個仍然活著的嬰兒。研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適應新的環境,避免不必要的恐懼和驚慌,盡量減少體力消耗是很有意義的。
地震中,在被壓埋的期間里,要想方設法尋找代用食物,俗話說,饑不擇食,此時,若在生存,只能這樣做。唐山地震時這類例子相當多。例如,有個抱著枕頭被壓在廢墟里,餓極了的時候,就用枕頭里的高粱花充饑,堅持到獲救為止。有一位居民被壓埋后,靠飲用床下一盆未倒的洗腳水而生存下來。還有一位中年婦女,渴極了的時候飲自己排出的尿,一直堅持了十多天時間,終于得救。
一般情況下,被壓在廢墟里的人聽外面的人聲音比較清楚,而外面的人對里面發出的聲音則不容易聽見。因此,要靜臥,保持體力,只有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喊,或敲擊管道、墻壁等一切能使外界聽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互救
地震后救人,時間就是生命,在1983年山東菏澤地震中曾作過統計,震后20分鐘內可以救出37.55%的遇難人員,救活率可達98.3%以上;1小時內,可救出85.8%的人員,但救活率下降到63.7%以下;若2小時內還救不出被砸壓的人員,因窒息而死的人數上升到砸死人員的58.6%以上。所以,救人硬當先從最近處救起,只要是在最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搶救他們。此種做法可以節約時間,減少傷亡。
近處救人要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救出一個青年,就等于增多一份救援力量;救出一個醫生就可以盡快醫治和護理好一批傷病員。另外還要注意先救有呼聲的,先救容易救的人。救人時要先呼喚,確知人還活著再下力云救,其目的與先救容易救的人一樣,以便能在最短時間形成一支強大的救人隊伍。
營救他人時應先確定傷員的頭部位置,使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的塵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應及時施以人工呼吸,有些傷勢不重者,可幫他暴露頭部和胸腹部后,讓其自救脫離險境,這樣可能爭取時間搶救更多的人。凡傷者不能自行出來的,不要強拉硬拖,應盡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從廢墟中將人扒出來,如果是傷者、病者,他們還沒有脫離危險,即使無病無傷,如果埋壓過久,也有必要進行特殊的護理。流血者在及時止血,骨折者要作簡單地包扎。在黑暗處呆的時間長的人,出來后要避免強光的刺激。長時間處于饑餓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給過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搶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若利用工具,如鏟、鐵桿、齒扒、錘子、鑿子、斧、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人時更要小心,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點點地摳。在一些梁柱相互疊壓的情況下,挖掘時要特別注意仔細分清哪些是支撐物,是壓埋的阻擋物,對上面重物需進行必要的支撐,絕不能魯莽行事。挖掘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粉塵碎物飛揚,以致誤傷和窒息被營救者,必要時可采取灑水息塵的辦法。
現場搶救中,力爭及早除去傷員身上或傷肢的重物,立即固定傷肢,不要拉扯被壓埋才,以免造成新的損傷;抬傷員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體,以免造成傷員癱瘓,應用竹木床板、擔架運送傷員。
(三)如何識別地震謠傳
1、是否具有科學性。那些明顯違反科學原理,且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的“地震消息”必為地震謠傳。例如,“某月某日將在某地發生某級地震”的說法肯定是地震謠傳,因為當前地震預報水平不可能對地震作出如此準確的臨震預報。又如,“地牛翻身”、閏年、閏月等說法因帶有明顯的迷信色彩,也必為地震謠傳。
2、是否符合我國地震預報規定和國際慣例。例如,“某某著名專家或研究機構預報的”,這種消息必為地震謠傳,因為按我國有關規定,任何個人和機構都無權發布地震預報。又如,“zz之音”或其它外國報刊報道中國某地將發生大地震之類的消息也肯定是謠傳,因為聯合國曾規定任何國家都無權進行跨國地震預報。
3、是否屬牽強附會或盲目猜疑。例如,有人將天氣變化或自然界其它異常現象說成是將要發生大地震的前兆,這類傳言也不可信。
另外,當你聽到地震謠傳后,可以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或地震部門,做到謠言止于智者。
小學生入隊申請書手抄報篇六
有一個詞語最親切,
有一聲呼喚最動聽
有一個人最要感謝
有一種人最應感恩
她就是——“母親”
他就是——“父親”
媽媽的手粗了,她把溫柔的撫觸給了我
爸爸的腰彎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給了我
媽媽的雙眼花了,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
爸爸的皺紋深了,他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
聆聽媽媽殷切的話語
面對爸爸深沉的目光
我們早已習慣了這種關愛,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
漸漸忘記了感動,忘了說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