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如何寫一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讓愛進行到底》。
5月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月份,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國際助殘日。我們每個人,尤其是每個健全的人,都應該牢牢地記住這個關愛殘疾人的日子。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這些殘疾人朋友也是我們幸福生活中的一分子,我們要尊重和關心他們。
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能夠歌唱,能夠欣賞音樂,能夠聽見樹葉嘩嘩作響,能夠領略小鳥歡快的歌聲,還能幸福地在美麗的校園里徜徉漫步……而我們身邊的那些殘疾人朋友,他們的痛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據統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其中有不少是處于你們這種年齡的殘疾兒童,他們有的自出生起便處于一個無聲的世界,有的至今無緣看到陽光燦爛的春天,有的因家庭困難面臨失學……他們同樣是祖國的希望,同樣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們中間也不乏身殘志堅、學有特長的優秀人才。他們雖然身體不健全,但他們同樣為世界增添著光彩,甚至發出比健全人更為奪目的生命光輝。看看那些殘疾人奧運會上的英雄,看看我們身邊那些樂觀向上的殘疾人朋友,同學們,我們該感受到的不僅是驚訝,更該是敬佩!張海迪、桑蘭……他們的奮斗人生是可堪我們努力比對的標桿。
同學們,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試圖松手放棄,乃至一蹶不振時,就請想一想這些殘疾人朋友,或者想一想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截去手臂和下肢的同學們吧。他們本應和我們一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卻被災難無情地奪去了最寶貴的健康,可他們沒有氣餒,沒有被災難所打倒,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他們那堅強、自信的笑臉。和他們比起來,我們的困難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同學們,讓我們向他們學習吧!學習他們堅強、勇敢、自立的精神;學習他們同不幸與困難作斗爭的毅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讓這種精神激勵我們戰勝一切困難,讓這種精神激勵我們勇敢自信,讓這種精神激勵我們自強不息!
當然,并不是每個殘疾人朋友都有著過人的毅力和精彩的人生,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需要關心和愛護的弱者,需要我們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在克服自身困難的時候,需要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樂觀向上精神,這不光需要健全人的理解,更需要健全人以春天般的溫情去激發。
同學們,讓我們多獻出一份愛心,多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讓我們多投去一點溫馨友善的目光,多帶去一聲親切的問候;馬路上一回回悄悄的讓道,公交車上一次次主動的讓座……讓溫暖的陽光充滿在這些朋友的周圍,讓同在一片藍天下的每一個朋友都能感受到愛、擁有著愛。
讓愛進行到底!
推薦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如何寫二
1、扶殘助殘,有你有我。
2、提供保障與服務情系農村貧困殘疾人。
3、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4、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提高認識,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6、殘疾人是我們中的一員。
7、我們要幫助殘疾人。
8、當別人感到幸福你同樣是幸福的。
9、你我同在一個藍天下,共享一片藍天。
11、伸出你的手,讓別人幸福。
12、關愛殘疾人轉至,獻出一份愛。
13、走進殘疾人家庭,關心殘疾人勞動生活。
14、弘揚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促進全社會更加理解、尊重、關愛、幫助殘疾人。
15、扶殘助殘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16、幫扶貧困殘疾人共享社會關愛陽光。
17、支持殘疾人事業。
18、倡導助殘風尚構建和諧社會。
19、把溫暖送進每一戶貧困殘疾人家庭。
21、情系殘疾兄弟姐妹,奉獻一份誠摯愛心。
22、扶殘助殘,有你有我。
23、扶殘助殘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24、關愛殘疾人,從小事做起。幫助殘疾人,給殘疾人溫暖。
25、伸出你的手,讓別人幸福.
26、你我同在一個藍天下,共享一片藍天.
27、當別人感到幸福你同樣是幸福的
28、關愛殘疾人,獻出一份愛
29、走進殘疾人家庭關心殘疾人勞動生活
30、弘揚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促進全社會更加理解尊重關愛幫助殘疾人
宣傳口號 | 社區口號 | 學校標語 | 企業標語 | 醫院標語
宣傳口號 | 社區口號 | 學校標語 | 企業標語 | 醫院標語
推薦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如何寫三
關愛老人、奉獻愛心
敬老院孤寡老人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社會經濟突飛發展,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卻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敬老院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溫馨,愛的呵護。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人生之路,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尊重老人,敬愛老人,說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愛自己。會懂得孝順父母的我們,更應該打開心胸去接納敬老院中孤獨的老人,給他們歡樂,給他們祝福,陪伴他們去更好的生活。
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和溫暖。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通過此次獻愛心,走訪敬老院的活動,讓同學們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陽光是不吝嗇每個角落,同時呼吁我們每一個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___敬老院
1、每位參與志愿者都懷有飽滿的熱情及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此次活動。
2、在活動中講文明懂禮貌體現當代大學生風貌。對待人要親切熱情大方。
3、到敬老院的同學必須服從組織安排,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一)活動前期準備:
1、聯系敬老院負責人
2、對招募好志愿者進行培訓,并說明注意事項。
(二)活動當日安排:
1、布置場所
2、幫老人們打掃衛生,整理家務。
3、陪著老人拉家常,講故事,看電視。
4、離開時把整個庭院打掃干凈并與老人合影留念。
1、志愿者在活動開展期間應當服從管理。
2、注意個人行為,注意維護志愿者形象和學校形象。
3、合理分配好每位同學的工作,到敬老院的同學們必須服從組織安排,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4、由于老人的年齡等問題,在幫助老人時要小心,確保活動期間自己與老人們的人身安全。對老人要親切,不可煩躁,盡量滿足其和合理的請求。
5、活動前的宣傳要到位;活動中對我們的活動記錄文字,還有相片記錄也一定要切實做好;活動后要跟進,進行總結,吸取教訓,在今后的活動改進加強。
6、活動中,要盡量避免只針對一個或其中幾個老人家,要普遍關注敬老院中的老人。
推薦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如何寫四
1、我把出游賞景的車票,登高遠眺的心情,觀賞菊花快樂,遍插茱萸的熱鬧,吃重陽糕的歡笑,飲菊花酒的逍遙;統統送給你,祝你重陽節快樂!
2、又逢九九重陽日,遍插茱萸賞金菊。親人相聚飲美酒,合家團圓共歡樂。祝你全家幸福安康,重陽節快樂!
3、九九重陽,歡笑聚堂,祝您重陽節:親朋好友相聚來,喜上眉梢笑花開,長慈幼孝夫妻愛,好時好事好運來!
4、你如果現在是一個人,我祝你重陽節快樂;如果兩個人,那也重陽節快樂;如果一伙人,請告訴我你們在什么地方。
5、九九重陽節,悠悠思鄉情,金秋佳節,菊蓉笑綻,關愛老人,思念親情,長輩陪伴,思高登頂。祝心想事成,重陽節快樂!
6、九九重陽齊歡笑,真誠祝福少不了,全家歡聚真熱鬧,我在這里問聲好,愿你事事都如意,一家老少樂淘淘!
7、異鄉逢佳節,秋風拂紙鷂。登高無處閑,小酒添鄉愁。又一年的重陽到了,漂泊在他鄉的游子們,愿你們重陽快樂,身體安康。
8、重陽節到了,又是一年登高季,借此祝你愛情步步高,薪水步步高,事業步步高,健康步步高,幸福步步高!
9、九九兩相逢,采菊東籬下,節酒千杯少,情誼無限意,登高望遠處,重陽共聚首,祝君福與壽,健康長久存!
10、一絲秋雨秋意濃,一縷秋風秋情動,一輪明月誰與共,一份思念遙相送,一枝茱萸情義重,一朵菊花香入夢,一條短信你會懂,一片真情重陽祝福中。
11、獨在異鄉過重陽,每逢佳節把你想。不知長輩怎么樣,編條短信送吉祥。過個重陽不容易,即使不能在一起,祝福收到笑嘻嘻:祝重陽節快樂重重!
12、秋風颯爽,吹來了九九重陽節,在這個承載著豐收喜悅和無限思念的季節里,別忘了幸福快樂!
13、送你一縷秋風,吹走愁煩與悲傷;贈你一支茱萸,去災辟邪保平安;插一朵秋菊,好運如意常相伴;酌一杯美酒,品味重陽的喜氣;道一聲祝福,愿你快樂幸福永不歇。重陽快樂!
14、我的掛念是一股清泉,滾滾的問候噴涌而出;我的問候是一朵鮮花,芳香的祝福撲面而來。重陽佳節已至,祝身體健康,幸福平安,歡聲笑語,合家歡樂!
15、九九重陽節,祝你的笑容像美酒,愈來愈醉人。事業像泰山,愈來愈沉穩。鈔票像大地,愈來愈厚重,愛情像宇宙,直到天長地久!
16、古楓吐艷,晚菊傲霜一根扁擔挑兩筐,三秋雁陣四五行,六六大順七八項,九九重陽十月忙。農民可親,豐收喜悅,一起祝福重陽節!
17、紅顏未虛伏虎降龍,白發帶笑鋪金疊翠!天高氣爽,人壽花香!
18、打竹板,話重陽,重陽佳節楓葉艷,重陽佳節菊花香;念親友,思故鄉,九月九日插茱萸,九月九日表衷腸,短信祝福您:重陽佳節快樂吉祥!
推薦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如何寫五
一、活動背景
近年來,我國在社會保障,尤其是在老年人保障方面,已取得許多成就,但我國的老年人形勢仍很嚴峻,老年人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多數城鎮已進入老齡化階段。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我們每個人都要走過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人生之路,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尊重老人,敬愛老人,說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愛自己。會懂得孝順父母的我們,更應該打開心胸去接納敬老院中的慈祥的孤獨的老人,給他們歡樂,給他們祝福,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回憶,陪伴他們去尋找年輕的輝煌和對明天的希望。祝福他們安享晚年,老有所樂,老有所愛。
二、活動目的
慰問社區的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和溫暖,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同時弘揚和踐行大學生友愛、互助的精神。
三、活動意義
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共建和諧社會,展現當代志愿者深厚的人文關懷,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意識與奉獻意識,以及為了促進,點點義工聯合會與理工大志愿者協會聯合組織去探沂鎮敬
老院義務為孤寡老人服務,為老年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為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上我們對老年人的一份關懷。
四、活動時間
20--年1月15號
五、活動地點
王村南街小區
六、活動主題
牽手夕陽紅 溫暖老人心
七、活動成員
---
八、活動流程
1、到達目的地后,全體志愿者給老人們問好,并給老人贈送慰問品;
2、為老人曬被褥,打掃房間,洗衣物,陪他們聊天,包水餃等;
3、飯后,志愿者們與老人話別,并合影留念,活動結束。
九、活動注意事項
4、和老人聊天,讓他們回憶起美好的往事,使他們心情愉快舒適,注意傾聽,不要涉及老人不高興的往事。
5、行為舉止要大方得體,注意措辭用語,切忌在敬老院內大聲喧嘩,注意活動中老人們的情緒變化。
九、心得體會
寒假生活過的充實而愉快,在寒假期間,我進行快樂許多有意義的活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自然就是關愛空巢老人的活動,在給老人做調查的時候,我了解很多關于老人身心健康的問題。這個調查活動不僅豐富了我的暑假生活,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以下就是我關于空巢老人調查的心得體會:
1.知道了“空巢老人”的含義。
起先對“空巢老人”四個字了解并不是很透徹,通過上網查找資料等方式,了解了不少,“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
家后的中老年夫婦。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當子女由于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后,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癥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征。空巢老人的困難主要不在于生活上的孤單和經濟上的拮據,而在于心靈上因親人陸續離開而產生的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的恐懼感和目送親人離去卻無能為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對象的空虛感。而這三種感受極可能成為他們提早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
社會在發展,生活的質量也越來越高,整個社會的發展,使老人們似乎成了一個孤立的群體。當我們在關注農民工問題,關注“80后”成長歷程,關注經濟發展、城市變革時,我們的目光是否錯過了老人?他們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
“80后”的雙親,是數目不斷增長的龐大群體;他們在城鄉各處靜靜地生活,數著日子盼兒女回家,守著電話等兒女的問候;因為孤單,面臨著很多問題:生活無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時妥善治療、抑郁煩悶的情緒無法排遣空巢老人生存現狀已成為我們無法避開的社會命題。通過上網了解: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占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眾多空巢老人。山西省老年學學會課題組進行了一次城鄉空巢老人調研,通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最大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為生活的最大困境。
2、了解了“空巢老人”的生活。
“出門一把鎖,回來一盞燈”,是對當今空巢老人生存困境的形容。
(1)老人們無人照料,生活不易,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夠艱難克服,那么在遭遇突發狀況甚至發生意外時,空巢老人根本無招架之力。
(2)精神寂寞,郁郁寡歡,“人老了還能有什么盼頭呀,瞎過唄!”一句話道出了多少空巢老人的悲涼心態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希望。
(3)疾病困擾,就醫困難。人一旦老了,最害怕的便是生病。疾病問題在農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現非常明顯。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個特殊的群體—空巢老人頻頻出現、日趨劇增。他們有的沒有兒女,孤苦無依,有的想念自己的子女,卻可能遠隔天涯或因工作忙碌沒有在身旁;他們渴望溝通交流,卻找不到能夠訴說的對象;他們希望能夠融入社會,然而他們能做的越來越少。空巢老人孤獨、寂寞,生活中有許多困難與不便,需要獲得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關愛。部分“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不安、孤獨、失落、抑郁等情緒。與病痛等肉體上的傷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對許多“空巢老人”來說則是一種更大的傷害。首先是生活保障是一個重大的問題。主要是經濟方面,尤其是農村地區老人的養老問題將是國家今后很長一段時期的任務,目前的新農保水平還太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城市“空巢老人”將不再是貶義詞,而是意味著有房、有獨立經濟能力、有單獨的生活空間、生活質量更高,這部分人的經濟保障不是問題。因此在這方面,人們更應該關注廣大農村的“空巢老人”。其次是日常照料服務。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服務,是當前應對老齡化的核心問題。目前的老年專業化服務水平不高,既缺乏專業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專業的護理員。如養老護理員,全國只有兩萬多人,而實際需求接近千萬。最后是精神慰藉。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務員,專業的心理從業人員較少。而農村的老人們就更不要提了,依靠的主要還是不在身邊的子女,有著自己生活的鄰居。
3、加強對“空巢老人”的關愛。
子女應給空巢老人多一點關心,“人老了,思念兒女心切,對兒女常常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希望他們能多關心自己”這是普遍老人的心愿。血濃于水,親情的力量是任何事物都不能代替的。
推薦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如何寫六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今天,我來到了爺爺的身邊準備和他談心,幫他做事。
我先幫爺爺掃了地,然后坐了下來,問“爺爺,跟我說說你的事吧!跟我說說你小時候和工作的事吧!”“好。我小時啊,生活條件挺苦的,吃的是糠菜,好一點就是蘿卜。到了廠里,參加了工作,也不舍得花錢,就買點窩頭和咸菜,也就五六分錢……”
還沒聽完,鼻子就酸了。想想現在的生活條件,頓頓都基本有肉,而那時呢?別說頓頓了,就算一年也吃不著點兒肉啊!望著那失去光澤的面孔,我仿佛嘗到了那難以下咽的飯菜;摸著那粗糙的手掌,我仿佛看到了哪日夜辛勞的身影;聽著那震人心弦的事,我仿佛經歷了那飽受風雨的一生。
還是那句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想這句話的意思不用我再解釋了吧。許多人都明白,可就是要欺負老人。一個男子,自己的母親,親身母親,她的衣服竟都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這還不說,他還常常毆打老人。那位男子可以說是忘恩負義。老人一生飽受風雨,到了老年時,難道就不該享享福么?我們照顧他就不應該嗎?還有許多老人患上了一種恐怖的病癥——老年癡呆癥。智力和四五歲的孩子一樣,他們不更應該受到照顧嗎?還有很多老人的孩子外出打工,把老人獨自留在家里。
難道他們需要的是錢么?不,是關心!就算他們的生活再富裕,伙食再好,屋子再大,屋子再溫暖,那他們真的開心嗎?不,是傷心!他們需要的只是兒女的一份關心,希望的只是一家人湊在一起吃頓飯,渴望的只是兒女在自己的身邊。兒女在自己的身邊,就算生活貧寒,但心也是溫暖的。
關注空巢老人,從我做起。
生活中總有一些年邁的老人獨自生活。因為兒女不在身邊,他們生活很不方便。每逢節假日就倍覺孤單。
王奶奶就住在我家樓下,因為兒女都在外地,家里就她一個人,所以她的生活很不方便。因為腿腳不好,所以一次要買很多菜。我親眼見她拎著大袋小袋的東西,走一會兒,歇一會兒,慢慢的往家里挪。還有一次,王奶奶到我家找我奶奶聊天,我奶奶說:“你真好,一個人在家,不用和兒子女兒打嘴仗,也不用和孫子搶電視,多好啊!”王奶奶聽了傷感地說:“我好什麼呀!身邊沒有兒子女兒多沒意思呀!雖然每年給我郵回來不少錢,但我覺得他要是能回來看看我,比拿多少錢都讓我高興!”說完,大滴的眼淚掉了下來。
如今,王奶奶在兒子的勸說下去了南京可能明年春天才會回來。無論對于王奶奶還是她的兒子來說,他們一家人總算是團圓了。可是究竟還有多少和王奶奶一樣的空巢老人像候鳥一樣的飛來飛去呢?盡管人們總是呼吁要關愛老人的晚年生活,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
“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獻出一份愛心,拿出一份真心,關心這些孤單的老人吧!
推薦關愛老人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如何寫七
關愛空巢老人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爺爺、奶奶,他們由于種種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敬老院中,內心充滿了孤獨;他們獨自生活在村里的小屋里,無親無故,獨自一人自理生活。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渴望社會的關心與幫助!即使經濟的飛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也還沒解決“空巢老人”這個問題。曾經“百事孝為先”,可如今卻要將“關愛老人”寫入法律,那些孤獨的老人要靠法律才能找到一些精神的慰藉,我們是否應該反省自己?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關愛老人本應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但是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關愛不應只是小家,而是大家。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待自己也成花甲時,你也可以享受身邊跳躍著的年輕人的美好,感受生命的“天倫”。
我們系一直努力致力于服務空巢老人,在新的一學期里,為了繼續傳承這樣的美德,我們在這里啟動“踐行志愿者精神,加強愛德建設,關愛孤寡老人”志愿服務行動,旨在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關愛空巢老人。在此,我們做出如下倡議:
一、弘揚尊老美德,營造良好氛圍。“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關愛空巢老人是時代的呼喚、更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以志愿者精神為引領,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關愛孤寡老人志愿服務行動”中來,營造全院尊重和關愛孤寡老人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生活上更加富足。
二、溫暖空巢老人,奉獻愛心。組織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為精神寂寞、特別是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撫慰志愿服務。特殊的節日特殊的情懷,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看望慰問空巢老人;對空巢老人情況記錄存檔,在他們生日之際,贈送賀卡或小禮物,給他們一份不一樣的感動,還可以采取電話問候、上門慰問、為老人讀報、陪老人聊天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定期在社區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講座、報告會、討論會,組織空巢老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三、關愛空巢老人,促進社會和諧。廣大學生和志愿者要以結對幫扶活動為載體,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形式,聯系幫扶空巢老人,開展上門走訪,主動關心、照顧結對對象,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法律援助、文體活動等服務,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推動形成團結互助的人際關系和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一葉不足以密林,一鳥不足以繁音,關愛空巢老人需要每個人的力量。當我們承受著陽光雨露,當我們口含著飽腹之餐,也許,那些老人正寒寒不能入睡,生命包裹著靈魂,生命之外是其他的意識,拯救靈魂就先得從拯救意識開始,讓老人們真正生活起來,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行動”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多關愛一下這些曾經為我們今天的幸福奉獻出青春的老人們吧!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