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景故鄉作文字篇一
窗外傳來的小孩兒們打水仗的聲音,讓我想起了兒時的同伴,想起了一起玩到大的游戲,想起了游戲時的嬉鬧聲,想起了故鄉。
以前的每個暑假都要回故鄉看望在那里工作的父母,偶爾也會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玩。我們也玩游戲,卻不玩打水仗,那里的天氣沒有成都的熱,四周都是山,山上綠茵茵的一片。
在山間的故鄉,少有蟬的聒噪,卻可以聆聽田間青蛙的歌唱。那空蕩的山中,青蛙的脆鳴不斷回蕩。當那回聲逐漸聽不到的時候,那叫聲的清脆便又開始上演。靜靜地聽著這一切,仿佛周圍除了這美妙的歌聲,什么都停止了。整個人都沉浸在這靜謐的環境中,什么也不去想。
常常和爸媽在傍晚去林間散步,我覺得這是一種享受。往往在這時,林間最涼爽,鳥兒最多,夏天里更是如此。偶爾也會看到放牛娃穿著小布褂趕著牛回家,牛懶懶地甩著尾驅趕著蚊子和蒼蠅。人人的心情都是那樣的輕松愉快。如果剛剛下過雨,那青草和泥土的味道便會夾在風中,向你擁來,凉爽而又清新;若你好運,則雨后剛長出來的蘑菇便會映入你的眼簾。
天逐漸黑下來,天空上的星星也一閃一閃鑲嵌在深藍的天空。夏夜里,故鄉的天空中星星特別多,或許是上天為了贊嘆這美麗的夏景,特意在這深邃的藍色彩紙上多撒了幾把銀粉罷。呆呆地看著那銀粉幻化做的星星閃閃地向我問好。也許那就是我的第三只眼罷,他會在我離開故鄉以后,看著她,看著這個把我養大的地方。
……
今年的夏天沒有回故鄉,但那顆星會幫我看著她,看著我的同伴,看著我記憶中的故鄉之夏。
以后都不會回去了,爸媽不在那里工作了,而我也只有呆在空調屋里感受故鄉的涼爽,卻難以找回那感覺,或許因為那是山間,而這兒是城市罷。
故鄉,故鄉之夏……
寫景故鄉作文字篇二
“媽媽,家鄉是什么?我們的家鄉在哪啊?”
“傻孩子,家鄉就是你生長的地方。我們的家鄉呀,是美麗的樂清。”
“為什么叫‘樂清’?‘樂清’是什么意思?”
“樂清’呀,就是像音樂一樣優美,像泉水一樣清澈的地方。”
“樂清是怎么樣的呢?”
“樂清有著清澈的金溪銀溪,有著秀美的雁蕩山,還擁有稀有的天然濕地良灣——樂清灣……”
那時,我還小,不懂什么是家鄉,只記得大家一起吃過月餅后,媽媽帶我來到了一個名叫“樂清灣”的地方。那里的天空特別的明凈,冰皮月餅似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顯得那么皎潔,那么龐大,和我近在咫尺,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觸摸到。月亮的余暉灑在壩下,眼前一片星星點點,仿佛淘氣的小星星跑下界來互相嬉戲。
哦,家鄉,原來就是那一輪皎潔的冰皮圓月啊!
稍大點,我再次來到樂清灣。那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天格外的藍,放眼望去,仿佛一塊襯有白色祥云的藍色寶石,在藍寶石的下方是一望無際的灘涂,近處的雜草有人那么高,這兒一簇那兒一叢,隨風搖擺著,令這片灘涂增添了無限生機。
灘涂上好像有什么東西在跳躍,在蠕動?那是無數只小螃蟹和跳跳魚在和你捉迷藏呢。我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與興奮,沿著走下堤壩。灘涂上好多的小洞洞,只見這只小螃蟹還在眼前爬行,但不知什么時候就不見了蹤影,那只小螃蟹又不知從哪里冒了出來。你若想捉幾只小螃蟹,可不是省力的活,經常腳踩到泥潭里無法自拔,就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腳解救了出來了,用手擦下額頭的汗,這時也準變成一個泥巴小人。捉的多了,我便知道,比起四處亂竄,用守洞待蟹的方法會來得更省力。
哦,家鄉,原來就是那洞口的小螃蟹啊!
家鄉,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十一年。當我再次踏上這片港灣時,灘涂上三三兩兩著裝相似的人們,吸引了我的眼球。他們頭戴箬笠,手拿只有板凳長的小船,腰間纏繞著一兩個竹編的婁子,腳上穿著長長的黑色雨靴。只見他們走近灘涂,放下小船,左腳跪在小船里,右腳踩在灘涂上,右腳向前踩一步,左腳就向前滑一下,動作是如此地優美協調。沒過幾分鐘,他們便消失在灘涂的遠方,身后只留下一條條勞作的痕跡和灘涂上方飛過的幾只白鷺,那是港民們譜寫的樂章。
哦,家鄉,原來就是灘涂上譜寫的樂章啊!
“最甜故鄉水,最美是鄉音,孩子,美麗的樂清就是我們的家鄉!”
“媽媽,有這么美麗的家鄉我好自豪呀!將來我還會把它建設得更加美麗,使它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
“好孩子,你會的。”
寫景故鄉作文字篇三
人們都說,美在別處!
傍晚,殷紅的太陽把陽光送到了潔白的云朵上,雪白的云朵穿上了紅色的棉襖;殷紅的太陽把陽光送到了波光粼粼的長江上,微風拂過,漾起了一道道紅色的波紋;殷紅的太陽把陽光送到了山上茂密的樹林上,陽光照在上面,就像對面有一場火海。
往下看!柔軟的暮色浸在嫩綠的柳條上,微風吹過,她盡情地搖著長辮子;柔軟的暮色浸在玉蘭花苞上,微風吹過,她無私地釋放迷人的芬芳。而河邊的石頭呢?在江水旁發著金光,一位大媽在洗衣服,卻洗出了一道美麗的彩虹,真是美極了!
夜漸漸地襲來,7:00鐘響,大樓的燈開始亮了!每晚我幾乎都要來觀看這出好戲,長江把燈火輝煌的城市倒映在河里,整個帷幕拉開了,窗戶邊媽媽在煲電話粥,旁邊的爸爸在看報紙,爺爺靠著魚缸笑瞇瞇地看著他養的發財樹,奶奶則在和弟弟玩著游戲。千萬點繁星就像顆顆閃耀的鉆石在水中悠閑地散步,倒成了這一切的背景。美得五彩斑斕!
那長長的路啊,燈火亮麗。有幾顆星星在那上面行駛著,穿梭著。這就是美麗的城—我的故鄉江津!
啊!原來美,就在我的身邊!
寫景故鄉作文字篇四
晚上約莫六點,屋里逐漸昏暗下去,清冷的月光涼涼地照射在窗欞上,窗外是無暇的雪,如柳絮般飄逸,似羽毛般輕盈。
我不再猶豫,拿了把傘,便出了門,站在樓下,駐足環顧,一場潔白把今天與昨天分裂開來,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銀裝素裹、粉妝玉砌,這是透明的、空靈的、纖塵不染的世界。明明是熟悉到視若無睹的景色,但在此時此刻卻覺得分外陌生,心中是無可比擬的震憾,震撼之余不乏有淡淡的喜悅,多久沒有見到這樣輕靈純凈的雪了?一片片宛如銀蝶一樣的雪花打著旋兒從空中飄落下來,落在地上,那么純潔和晶瑩,倒叫人真不忍心落腳。
漫無目的地走在雪野上,不問走向哪里,也不管走到何時,只是默默品嘗著這份難得的孤獨,遠離了塵世的喧囂的孤獨,孤獨竟也那么美好。雪中的獨有的清冽又濕潤的氣息直入肺腑,甚是涼爽。腳下“嘎吱”的聲音不絕于耳,像是在演奏著舒緩的樂曲。我索性把傘收起,任由細碎的雪花親吻我的發、臉和耳,我仿佛聽到了雪花在我耳畔的低吟,聽到了遙遠天際傳來的琴音。突然些雪花落到我的睫毛上,有些癢癢的,我眨了眨眼睛,雪花便順勢滑落下來,嘴角情不自禁勾起一彎淺笑。
走著走著便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圣源湖,此時朦朧的月色汩汩地流淌在冰冷的青磚上,營造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仿若誤入月下仙宮,我小心翼翼地行走,生恐打擾這沉睡的仙宮。遠處天與地白茫茫的一片,溶成白色的一體,使我不禁想到了《湖心亭看雪》中的“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心中便有些體悟到張岱的“癡”了,為此景癡之,實不為過。
接著我來到了湖上的一個小亭上,亭旁是一棵參天大樹,世事滄桑,變化無常,任憑底下人來人往,它卻始終如一,巋然不動。隨意席地而坐,就這樣靜靜地,癡癡地望著這漫天飛雪,思緒變得有些空白,難得的空白,浮躁的心變得安靜、恬淡,所有的煩惱和愁緒都煙消云散,在這片寧靜的潔白里,還有何事是放不下的呢?
就在這如畫雪景中,我緩緩向家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