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通過制定計劃,我們可以更加有條理地進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質量。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計劃書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篇一
新的學期開始了,這是一個緊張的學期,因為九年級面臨著中考,而體育也是中考科目之一。為了能使九年級學生在中考時體育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特制定9年級體育教學計劃。
1、三月份加大運動訓練量,提高學生的力量和耐力,使學生出現短期的疲勞,在籃球項目上要求動作到位,態度端正。
2、 調整平時的訓練計劃,將上學期兩天一練改為四天三練,確保學生出效果,出成績。
3、 開展班級講座,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教育。
4、 快樂訓練,杜絕學生出現倦怠,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環境里學習,做到學中練,練中學。
5、 體育教師和學生一同訓練,從而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
本學期教育主題一是圍繞中考項目開展相關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練習,二是可以以游戲形式給學生涉及一些球類、武術等科目,在緊張的訓練之余得到放松,也使學生的協調性發展有所提高,為進入高中或走向社會進行體育鍛煉作一些鋪墊。
1、認真研讀體育與健康教科書及教學課標的基礎上備好每一節課,寫好每節課教案。
2、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每節課的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都能使學生精神飽滿,積極參與,快樂身心,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3、認真搞好課外體育訓練工作,使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都有所提高,在次基礎上,教會學生能自我調節自己的情緒。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備注
第一周(3月1日-2日)
一、障礙跑 接力游戲。
二、障礙跑 發展身體素質練習
第二周(5日-9日)
跳繩 發展身體素質練習
第三周(12日-16日)
一、肺活量測試 跳繩
二、耐久跑理論知識
第四周(19日-23日)
一、跳繩 選用教材
二、耐久跑練習 肺活量測試練習
第五周(26日-4月1日)
一、身體素質練習 選用教材(排球)
二、耐久跑練習 放松游戲
第六周(4月5日-6日)
跳繩 耐久跑練習
第七周(9日-13日)
一、耐久跑練習 呼吸練習
二、韻律體操 耐久跑練習
第八周(16日-20日)
考核:男生1000米 女生800米
第九周(23日-28日)
一、耐久跑改進練習
二、身高體重、肺活量測試
第十周(5月2日-4日)
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5月7日-11日)
體育中考注意事項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篇二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在體育教學中充分提高每個孩子的體育素質,為學生創設一個歡快樂學的環境,現制定本學期的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一、了解每一個學生,充分開發學生的體育潛能。
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學面向的是全體學生,每個學生的情況盡管不一樣,但我們必須了解每一個學生,恰是后進生,則更需要我們的關愛與關注。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利用課余時間,多接近他們,多與他們談心,在輕松的氛圍中,引導他們講述自己想法。希望這些行動讓我們在取得了學生信任的同時,隨著許多問題也迎刃而解。然而,我們遇到問題時,需做到平靜思考,積極地尋求最佳解決辦法。對于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學生,聯系學校的實際情況成立體育社團,參與體育訓練隊伍,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并讓他們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并努力做到在團體中讓我們的.學生自主管理,對于后進生,我會力求放平心態,平等對待,在教學的點點滴滴中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地予以表揚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肯定他們的價值。另外,我會鼓勵后進生多參與集體活動,通過體育鍛煉實踐,增強學生體育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全體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讓他們明白集體的重要性。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課間活動的呼啦圈表演賽、跳繩,希望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活躍校園體育文化,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讓其在各項活動的組織和進行中感受體育的美和體育帶來的無限樂趣。本學期,我會把培優補差作為備課的必要環節,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學生不同個性有機的結合起來,創設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發展個性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參加體育練習,享受體育學習帶來的快樂。我計劃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不同難度的技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主選擇難度練習,讓他們從練習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感受成功的樂趣。再次,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表現自己能力與特長的平臺,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并及時予以表揚和肯定,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和參與意識。
三、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肯定他們的自我價值。
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對于在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要耐心對他們做好思想工作。我們要信任他們,尊重他們,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諷刺、挖苦、更不能體罰。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時,我更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自尊心、興趣,更多的肯定他們,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多讓他們參與集體活動,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自己的價值,以及在班級中的地位。讓他們認識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從而樹立自信心。我相信,只要我們付出努力,付出真誠,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就一定會順利進行,并取得收獲,而優秀的學生也會得到一個表演自我,挑戰自我的機會,不斷地提高與升華。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篇三
體育與健康課程模塊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選擇余地。本學期課堂教學力圖以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運動參與的目的,提高學生科學鍛煉的主動性、自覺性與積極性,通過太極拳模塊、田徑模塊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二十四式太極拳及田徑運動的差不多技術與技能,增強體能,同時在運動中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學會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形成運動專長和技能,為終軀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高一新生具有初步發覺咨詢題、分析咨詢題與解決咨詢題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學生進入了生長發育的高峰,軀體素養有了明顯地提高,為進一步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在心理上,高一學生剛剛從初中進來,心理還不成熟,操盡情緒能力較弱,心理極不穩定;另外,她們盡管對高中體育具有極強的好奇心與新奇感,但合作意識與團隊觀念較為薄弱。
2.利用實踐課,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運動技術要點,形成運動專長,培養終軀體育意識。
3.采納分組教學法,培養體育骨干。
4.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5.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提高學生運動參與的積極性。
略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篇四
學校體育工作確立“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根據市教研室工作安排,以《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為工作依據,創造性地實施體育新課程改革,面向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充滿智慧的教育,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大力開展校內小型體育競賽,積極準備,爭創佳績,促進學校體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學情分析
我認為,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更有利于對學生體育的品行,興趣及思維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對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將起到指導性作用。更有利于對學生體育的品行,興趣及思維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對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將起到指導性作用。
三、教學總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知道一些保護自身健康的基礎常識,教育學生熱愛生命、關心健康。
2、使學生學會一些基本運動、游戲和韻律活動的方法,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發展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
3、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到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具有活潑、樂觀、愉快的情緒和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培養同伙間友好相處、團結協作的精神。
5、培養榮譽感和責任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良好道德的教育。
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篇五
二、游泳:
凡在20xx年7月以后,在北京市和海淀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小學生游泳比賽中,獲得各項前三名,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三、乒乓球:
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在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區級以上比賽中,獲得個人前三名,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四、籃球
a、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在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市、區小學生籃球比賽中獲得前三名,有培養前途的主力隊員。
b、雖未參加市、區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但愛好籃球運動,各項身體素質較好,經專項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五、排球
a、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在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市、區小學生排球比賽中,獲得前三名,有培養前途的主力隊員。
b、雖未參加市、區在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但愛好排球運動,各項身體素質較好,經專項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六、足球
a、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在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市、區小學生足球比賽中獲得前三名,有培養前途的主力隊員。
b、雖未參加市、區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但愛好足球運動,各項身體素質較好,經過專項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七、手球
身體素質較好,經專項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八、棒壘球
a、凡在20xx年7月至20xx年4月,在市、區行政部門組織的小學生棒壘球比賽中獲得前三名,有培養前途的主力隊員。
b、雖未參加過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比賽,但愛好此項運動,各項身體素質較好,經專項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九、藝術體操(健美操)
a、凡在20xx年6月至20xx年3月,在市、區行政部門組織的小學生藝術體操(健美操)比賽中獲得前三名或通過藝術體操、健美操。武術、競技體操等級,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b、身體形態、身體素質較好,有音樂節奏感,具有一定表現能力,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十、武術
a、通過武術二級以上,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b、身體形態、身體素質較好,經專業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十一、跆拳道、拳擊
身體形態,身體素質較好,腿部力量較強,經專項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十二、射箭
身體形態,身體素質較好,臂部力量較強,經專項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
十三、水球
熟練掌握兩種以上游泳基本技術,上、下肢及腰部力量強,耐力素質好,經專項測試,有培養前途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