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個人在經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國古代名著選讀 中國名著水滸傳學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篇一
《水滸傳》這本書對于人們來說并不陌生,而我在仔細讀完后,認為有一些人物形象的細節,可以拿來好好琢磨。
對于整本書,我認為其中最突出的形象是宋江。不過我并不是很看好這個人物本身,在我眼中,表面是一位優秀的領導者,并且有情有義,以“及時雨”形象貫徹人心,但我個人認為,他城府很深。
為什么這么說?答案很簡單,他的每一次幫助都不無道理,看似為兄弟兩肋插刀,事實上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他一心向著官府朝廷,以名利地位為重,他根本沒有意識到當時的形勢嚴峻,政治腐敗,佞臣當道,此時為朝廷效力根本無力回天,只會搭入梁山一幫兄弟們的性命。再說直白點,他的“招安”一事其實等同于投降,而他所為梁山做的所有事,都僅僅只是為自己的未來奠基,讓一百零八好漢為他效力。事實上,這些都是無用功。梁山最終的滅亡其實正是因為招安的決定,最終釀成大禍。
有人說,宋江只是錯了這一步,我認為并不是。宋江之所以執著于朝廷,是因為他的眼界不夠,沒有預測好將來的打算,相反,說明了迂腐的思想深入人心。并且我個人認為,他們之間,根本不可能有永遠的領導者。因為在這個組織中,其實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有的是自愿上梁山,有的是被官府追逼無奈,才上梁山,有的甚至是被騙上梁山。因此從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慘敗的結局。
可以這么說,看完全本書,我覺得這本書除了在為我們展現一個個忠心俠膽的英雄好漢,更是在用一個悲劇寫時代。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書中,就是這么寫的,也確實是現實。此書很好地展現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佞臣當道,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所以梁山的滅亡也在情理之中了,也正是證實了這一點。這本書總體來說,若是光從文學角度分析,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人物刻畫作品,并且在用辭手法方面,巧妙絕倫;若從歷史深層角度分析,作者更是借這本書展現了社會現實,細細讀來字字泣血。
中國古代名著選讀 中國名著水滸傳學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篇二
孫子在他的兵法思想中,論述了對待不同的敵人要采取不同的戰略戰術。而在商場中面對不同的競爭對手,同樣也要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企業要立于不敗之地,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要分析自己在市場中所處的地位,對于強弱不同的競爭對手,要采取不同的商業策略,以求在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比如商戰中經常采用的“避實就虛”等策略就是孫子兵法思想的運用。
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商場也是一樣,沒有永遠的勝利者,也沒有永遠的失敗者;沒有永遠的強大,也沒有永遠的弱小。在現代社會,企業必須不斷創新,在產品、服務、管理等各個方面都跟上時代的發展需要,否則,任何一個實力強大的企業,都會因停滯不前而被市場淘汰。因時而變,因勢而變,“飽能饑之,安能動之”。總之只要有利于達到自己的目的,一切手段都要加以利用,這就是商鞅的成功之道。
企業的經營者是企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也是企業決策的核心力量,如果企業的領導感情用事,將會導致決策的失誤,從而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兵不厭詐”在商戰中,設下圈套,從而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正是孫子所言的“登高而去其梯”。對于企業的經營者來講,一定要弄清對手的真實意圖,避免上當。
中國古代名著選讀 中國名著水滸傳學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篇三
有的人喜歡文學類的書籍,有的人喜歡童話類的書籍,而我喜歡閱讀神話類的書籍。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盤古開天辟地》。它講的是在遙遠的太古時代,天和地還沒有分開,處于一片混沌的狀態,就如同一個“大雞蛋”一樣。有一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睡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他蘇醒了過來,想舒展一下他一萬八千年的筋骨,可是“大雞蛋”就像一個“鳥籠”一樣束縛著他。盤古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著大板斧向“大雞蛋”砍去,“大雞蛋”被砍出一條大裂縫。為了天和地不再合攏,他舉起雙手奮力頂天,雙腳立于天地之間。又一萬八千年過去了,天和地已經不會再合攏,而此時盤古也已經耗盡了所有的力氣,他慢慢地躺在大地,死了。他倒下后,身體發生了奇異的變化。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他的血液變成了江河。
盤古開天辟地,創造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他是個英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在黑暗的天地里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要像盤古一樣努力開拓,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只有不斷地追逐夢想,我們的生活才更有意義。另外,我們要學習盤古堅持不懈的精神。比如在語文的寫作上,只要每天多積累一些詞匯和句子,每天前進一點點,我們終歸會寫出精彩的文章。
綠書簽活動是為了護助我們健康成長。我們應該拒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遠離和抵制音像制品及網絡有害信息。我們應該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成為心智健全、積極向上的好學生。
中國古代名著選讀 中國名著水滸傳學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篇四
我讀了《三國志通俗演義》,在其中我認識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也見識了他們英雄的膽略與卓越的智慧。
東漢末年,宦官、內戚和董卓等大臣專權,矛盾日益尖銳,宮廷產生了內亂。在封建統治階級內部不斷的討伐和爭斗中,形成了以劉備、曹操、孫權為首的三股軍事和政治勢力。劉備自桃園結義之后,在諸葛亮的協助下,建立了蜀國;曹操為其子曹丕打下基礎,建立了魏國;孫權建立了吳國,形成了既聯合又斗爭的三國鼎立局面。后來他們的子孫爭權奪利,幾經爭斗,最后由司馬炎奪得帝位,滅了蜀國、吳國統一了天下。
通過閱讀這部書,讓我認識了董卓的奸詐,呂布的驍勇;讓我知道了曹操的奸險機詐、諸葛亮的智謀和司馬懿的謀略……也讓我看到了關羽、趙云和馬超的威猛。三國里這些英雄人物,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
《三國演義》這部書的全稱是《三國志通俗演義》,它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作品,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這真是一部必讀的好書,現在我把它推薦給大家,讓我們更加珍愛歷史,了解歷史。
中國古代名著選讀 中國名著水滸傳學生讀書心得體會通用篇五
其中我最喜歡的兩個故事,一個“神奇的樺皮簍”和“八仙斗花龍”。神奇的樺皮簍里面說的是,很久以前東北區有一戶人家,為打獵而生,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一天一個官人經過,強占了這個地方,十來戶人家過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苦了。
有一天兄弟倆上山打獵看見一個老爺爺,看他餓了,于是就把飯給了老爺爺。后面幾天都遇到這位老爺爺,第九天的時候,老爺爺把樺樹皮給了兄弟兩。兄弟倆發現家里沒有米了,就睡覺去了。結果第二天鍋里的盡然有米飯,兄弟倆覺得很奇怪,但還是上山打獵為生。結果被一官人知道了,搶走了樺皮簍,但是里面卻有了三條火蛇,燒死了官人們。
十來戶人家又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這篇神話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做好事是一定會有好報的,所以做了壞事也會得到應有的懲罰。我們要向樺皮簍里面的兄弟學習,不能像官人那樣。
還有一個故事八仙斗花龍:里面說的是八位上仙,七男一女上仙出海玩,海里的龍王太子看見了何仙姑美如花,垂涎何仙姑的美色,就想掠走何仙姑,于是其他七位上仙就和花龍打了起來,來來回回好幾個回合,花龍太子被打的敗下陣來。
我們要團結一致,團結就是力量,遇到困難就不會害怕,就會克服苦難戰勝困難。
中國古代神話里的故事豐富多彩,每個故事都可以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