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優質的心得感悟該怎么樣去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格列佛游記感悟篇一
剛開始讀了《格列佛游記》,我還以為這是一部類似于《魯賓遜漂流記》的冒險小說,之后才知道這是一部想象小說,但奇異的想象只是表面,內在則充滿了諷刺。
《格列佛游記》講述的是英國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以及慧?s國等地的經歷。
小人國里的一切都非常小,他們對于格列佛就像玩具一樣。大人國恰好相反,格列佛就好像他們的“寵物”一樣為他們表演,逗他們開心,還要提心吊膽,以防被弄死。小人國和大人國不僅大小相反,心胸也不同,小人國連年征戰,爾虞我詐;大人國民風淳樸,對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有著很多疑問。第三卷通過介紹再飛島國等五島的經歷,體現了現代科技有著很大的問題。第四卷更加奇怪,在慧?s國里人獸互相顛倒,沒有金錢、軍隊和警察,馬有著高尚的心靈,而野胡則是邪惡的生物。格列佛在那里學到了很多,他越來越厭惡人類社會的種種惡行,對人類社會做了無情的鞭韃。
我最喜歡的是第四卷,他批判了人性深處的丑陋和人類社會的血腥,而在慧?s國里,他們都沒有欺騙、殺人放火、搶劫一類的字眼,格列佛光是讓他們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就花了好大功夫。他們的社會充滿了友愛、和睦,人人都很善良,厭惡邪惡,這就是人們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吧。
這本書的'作者對社會的丑陋做了無情的鞭韃和諷刺,對人性和社會有著自己的見解,表達了他為世界擔憂的感情。
格列佛游記感悟篇二
《格列佛游記》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一部遠遠超過“兒童讀物”范疇的奇書,它講述了格列佛在四個充滿奇幻特色國家的經歷。
格列佛游記第二章講述了他在大人國的奇遇。格列佛出海后遭遇大風暴,在尋找淡水時,誤闖大人國。又尖又硬的麥芒,如教堂尖塔般的巨人,面對這些,渺小的格列佛只能四處逃竄。最終,他被一個農夫帶回家中。
在農夫家里,格列佛飽受小貓、老鼠的欺辱。農夫為了賺錢,把格列佛當作小玩具裝入手提箱,帶到各處表演,最后高價賣給王后。格列佛在王宮里過著倍受欺凌的日子,直到第三年,才得以逃出。
從古至今,似乎一切都是“適者生存”,弱者的命運有時只能是供人取樂。可我認為,貧窮或富貴,美麗或丑陋,每個人命運不同,但都該被平等對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它是一個人的人格,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
我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個弱者,但我不是懦夫;我一無所有,但我有人格;我什么都可以失去,但除了尊嚴。”失去尊嚴,屈原懷石投江,項羽自刎;失去尊嚴,寧死不茍活,不做行尸走肉。
每個人都有尊嚴,保護自己的.尊嚴,也不去踐踏他人的尊嚴。
格列佛游記感悟篇三
每一次打開《格列佛游記》的目錄,許多有趣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國、大人國……一看便知道十分有趣。我便迫不及待的翻開了書。
利立普特是小人國。這是一個十分發達的國家,那里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錯,對人對事也很清楚、明事理。但他們的政府的確不怎么樣,國王聽信小人的讒言,朝政內拉幫結派、爾虞我詐,根據繩上舞蹈選拔官員,與鄰國有連年征戰。
作者在這里其實并不僅僅寫了小人國的故事,更是諷刺了當時的英國政府,當時的英國朝政內也與小人國相似,托利、輝格兩政黨爭權奪利,英法兩國戰亂不休。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處,因為當時英國內的作者看到小人國就會想到自己的祖國,所以作者描寫得十分生動,讓人仿佛就跟著他在小人國里暢游并看見了那些可愛的“小人”。
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主張。他公正無私、治國有方、蔑視權利、主張和平……在格列佛的眼中,他是一個理想的君王形象。但作者在描寫這里的人時,卻擴大了他們身上的缺點,我覺得的這對于人類的諷刺有些過分。
勒皮他是飛島國,我十分討厭這里愚笨的人,這里的人只會研究數學和音樂,對于其他的學科不聞不問,十分輕視。學習應該全方面的發展,我就不應該這樣,我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要像勒皮他的人一樣輕視其他的學科。他們的飛島是一個固定在金剛軸上的飛行器,據說寫這個,作者是為了諷刺當時的皇家學院對飛行器的研究熱情。這里的人研究數學相當于紙上談兵,不切實際,作者的諷刺描寫真是十分的形象啊!
慧胭國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這里的人們勤勞,干凈又熱愛勞動,有禮貌,舉止端莊又樂于助人……更別說他們的誠實守信了,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里時間久了和蠻橫,無理取鬧的人在一起就不習慣了。我就得學習慧胭國的人們,學習要勤奮,學習方法要正確,要愛勞動,誠實、守信用,這樣才能受人歡迎,人緣也才能好。
我希望我們每一個讀過《格列佛游記》的人,都要向布羅卜丁奈格的國王和慧胭國的人們學習那些美好品質因為那些是社會和諧,因為,只有社會和諧,人們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會好,社會也就會快速發展了。
作者側面描寫英國政府托利、輝格兩政黨爭權奪利,英法兩國戰亂不休等事情,一是為了諷刺英國政府的x敗,爾虞我詐;二是向往和平與美好。既然,在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變得繁榮昌盛,變得和平美好,我就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報效祖國,為我親愛的祖國盡一份綿薄之力!
格列佛游記感悟篇四
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格列佛游記》。這里講了一個勇敢探險的人,名字叫格列佛。
這本書里的故事可多了,如:《初遇小人國》,《又遇大人國》……
他的船被大風浪吹倒了,他抓住一塊木板飄了三天三夜,。醒來后,發現自己已被幾十根小巧的鐵鏈綁著,不能動彈。還見身邊有好多小人。比自己小很多(體型)。后來,國王信任了他。他們那里的東西都是小的,他每天都要吃很多牛,羊,豬……后來,他得罪了國王,被趕了出去。他走啊走啊,遇到了一條返航的船,跟船回到了家。
一會兒,他就按捺不住勇于探險的心情,又開著船出發了。跟以前一樣,有一個大風浪,把他卷到了大人國里。到大人國里的煩惱很多,如:走路不小心會被踩死;還會被撞倒;還會被抓起來……不過,也有很多好處,比如:哪里的牛很大,只要切一小片就能吃;牢房里的鐵桿很大,他一鉆,就出的去。在哪里發生了許多快樂,開心的事。
主人公勇敢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而我是一個膽小的孩子。以后,我一定要跟格列佛學習,做一個勇敢的人。
格列佛游記感悟篇五
格列佛游記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游四國的奇特經歷明。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并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雖然格列佛起初以為小人國與英國毫不相像,但實際上小人國卻是英國的寫照。透過那似是荒謬的邏輯,我們看到的是:國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個指甲,卻狂妄地自命為頭頂天的宇宙統治者,以其無常的喜怒決定老百姓的命運。官吏們也無需德才兼備,只要跳繩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祿。
小人國的兩黨以鞋跟高矮為區分標志,這里影射的是當年英國的托利黨(即保守黨的前身)和輝格黨(后來發展成自由黨)兩黨政治;而吃雞蛋時是從大頭敲開還是從小頭敲開,則指的是天主教與新教(亦稱清教,即加爾文教派)之間關于教會儀式的無稽之爭。為了這一區區爭端,竟導致了小人國的內戰,甚至殃及鄰國。由于小人國里的警察制度和誣告成風,格列佛不得不逃離那里。
大人國的人無論體力還是理智都超過了那群“小人”;大人國里實行的是理想化的、有教養的君主政體,國王賢明而正直,經常關懷臣民,法律也是自由和福利的保障。
在大人國國王的要求下,格列佛向他介紹了英國的社會及制度,他的溢美之詞在國王的追問下破綻百出。國王對英國存在的營私舞弊、侵略戰爭和法律不公大加指責,并指出其原因就在于人心的卑劣自私。
飛島國的科學家脫離人民與實際,從事不著邊際的“科學研究”,尤其是對屬地的居民,更采取殘暴的`手段:稍有叛逆,就將飛島駕臨上空,阻隔陽光,或降落到其國土上,將居民碾壓成粉。這里揭露的正是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統治。
格列佛還到了一個魔術家的國度,在那里回溯了古羅馬的政治,對比了英國的制度。此時,他的思想已從支持君主政體變為擁護共和了。不過,他還只是贊美處于“自然狀態”下的宗法社會。
如果這種看法還屬于“浪漫的倒退”的話,格列佛對智馬國的描述,則指出了文明社會對于人類的腐蝕,表明只有生活在自然狀態下的人,才是純潔高尚的。這一觀點后來被法國的盧梭發揚光大,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發端。
智馬國的居民分為狀似野獸的“雅虎”和有智慧、會說話的智馬兩類。“雅虎”代表了人類的貪欲和敗壞,而智馬則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會。不言而喻,如果人類墮落下去,將與動物無異,那是多么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