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那段抹不掉的記憶抒情散文800字 那段抹不去的記憶作文篇一
- 抒情散文 推薦度:
- 寫景抒情散文 推薦度:
-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童年的記憶作文800字 推薦度:
- 黑白記憶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世紀60年代初,那是個特殊的時代,我們家搬遷到淮河邊上一個叫柳巷的小村莊。那次搬家不是因為父親工作地點的變動,而是為了尋找充饑的食物,為了能使一幫孩子生存、長大。柳巷村很小、很樸素,小得在市級地圖上找不到,樸素得像淮河邊光腚的孩子。
柳巷村一邊是站立著的莊稼,一邊是流淌著的淮河,它們生生不息,正如莊稼地里的農民、船頭的漁民一樣淳樸。
淮堤有著迷人的風景,河岸上那排綠柳,綠得滴翠,隨淮水向下游延伸,直至太陽升起的地方;河中飄來的漁歌被淮水漿過,是那么地悅耳動聽;淮堤上那一眼望不到頭的桃林和梨園,那一面桃紅如霞,一面梨白似雪,蝶舞蜂擁,鳥語花香。那實實在在的美,像一幅大師畫的水彩畫,即使我離開那里已50多年了,那幅畫仍然掛在我的記憶里,一點都沒褪色。
每當我回到小柳巷,總會想起童年時的那些故事,總會想起偷桃時被人攆得無處躲藏,總會看見母親在淮堤下那塊花生地里鋤草,總會聽見外婆那“六子、七子,回來吃飯——嘍——嘿”的呼喚聲。
我知道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熟悉的小村,都有一幫忘不了的小伙伴,都有一棵樹,都有一汪水,都有一間房,都有一種抹不去的味道,都有一種熟悉的聲音,都有一輩子也走不出的鄉情。
我也是一樣,那段童年往事仿佛我的影子,有時拉得很長,有時就在腳跟前。
在那里雖然只住了三年,但我被打上了淮河的烙印,烙在我靈魂的最深處。
我的家又搬了幾次,與小柳巷漸行漸遠。本以為走出來了,那烙印會隨著時間模糊起來。我錯了,多少年后,當我回過頭來時,那條淮堤、那個碼頭、碼頭上那塊光滑滑的石頭、淮河里那只蕩悠悠的小船、那三間草房、那果園、那塊花生地一切的一切依然光鮮,而我卻像一棵向日葵。
當淮河邊的柳枝伸出嫩綠時,當燕子從南方歸來,在河邊銜泥筑巢時,淮堤上的桃花盛開了,那是一片花海,那是一片紅霞。那是蝶的世界,那是蜂的天堂,更是我和我的那幫小伙伴們嬉戲的樂場。
寂寞的鄉村發出充滿活力的笑聲,清清爽爽的笑聲。
農事驀然醒來,愣愣地打量著桃林下的那塊方田。
經過一冬的滋養,母親說話聲高了八度,走起路來都帶風,腳步聲也“啪啪”響。我和小伙伴們還有鳥兒、蝶兒、小蜜蜂兒一起在桃林里嬉戲喧嘩,洋溢著和季節一樣的快活,就連小花狗的叫聲都是底氣十足。
三嬸家的二閨女仿佛被堅硬的冬季劃傷了,她要乘著季節的風去桃林,那氤氳的氣息可以為她療傷。不是嗎?我看見她那笑臉已被桃花染得粉紅,還聽到了村東頭那個名叫“馬駒”的年輕人被幸福醉了的憨笑聲。
在三嬸家二閨女的心里,唯有這盛開的燦爛桃花最懂她的心,總是在這樣一個春意萌動的黃昏悄然而至,叩人心扉。
而我的故事是發生在桃子剛熟的時候。那是一場雨后,我和幾個小伙伴在淮堤玩耍,架不住枝頭上紅紅嘴兒的大甜桃的誘惑。看著四下沒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頭鉆進桃園,邊摘邊吃邊往褲兜里裝。看桃人不知從哪冒了出來,我們四處奔逃。我跑得慢,一直被看桃人攆到家。那次母親賠了人家五毛錢,我還被重重地揍了兩巴掌。從那以后“五毛錢”便成了我被小伙伴們說笑的談資。
那年午季,雨下得太久了。
早已過了收割季節,地里的小麥漸漸失去金色的光彩,隔壁的三爺、三嬸磨了幾次銀鐮,都又掛在屋檐下的木樁上。
飛鳥的翅膀濕透了,蜷縮著在樹椏上哭訴,它無法馱來太陽喜悅的笑臉。
三爺的煙袋不離嘴,三嬸倚在門框上呆呆地看著很低的天。我在三嬸渾濁的'眼睛里,看到了傻愣著的自己。
雷聲低沉,像是一種挑釁。在低沉的雷聲縫隙我聽到了母親一聲輕嘆。我知道,那不是無奈的嘆息,而是一種樸素的儀式。不能再等天晴了。
我也要和大人們一樣,去做點什么。我和母親一起各頂著一件濕淋淋的蓑衣,冒雨來到淮堤下母親開耕的那塊方田里。按照母親的指導,我把剪好的一截一截山芋藤插在地壟上。
當人們滿臉嚴肅地送走連陰天,我又聽到隔壁三爺、三嬸在謀劃著秋后的事。這一次三嬸沒有長吁短嘆,她的眼睛一定不再是渾濁的了。
那年秋天的山芋很香、很甜。
“七月小棗,八月梨,九月柿子壓塌集”,我們吃過六月的蟠桃,明亮亮的眼睛就盯上了馬四奶奶家門前的棗。馬四爹說,這棗是花果山上的棗,是孫悟空吐下的一顆棗核長成的樹,所以甜得蜜心。我們都信以為真。
夏暑沒走,秋涼也沒來,馬四奶奶的大棗那圓圓的小臉,就在太陽升起的那個早上漲得紅紅的,別說有多誘人了。
一群長尾巴的鳥兒襲擊了馬四奶奶的大棗,馬四奶奶拿著個破搪瓷盆“咣咣咣”不停地敲著。鳥兒嚇飛了,卻把我們招來了。馬四奶奶端出了滿滿一大瓢的棗兒。
一陣響動,馬四爹在棗樹上磕磕煙袋鍋,笑著說:“這是誰家要辦喜事嗎?”
鄉里人辦喜事基本選擇在秋天或冬天,在收獲的日子辦喜事內容豐富得像田里五顏六色的莊稼,可時間是緊了些,人手倒不過來。要是冬天時間會寬綽些,可新郎猴急猴急的,他要趁著秋天這火紅的勁兒把心上人迎娶回家。
尖亮的嗩吶聲突然在東頭響起,一路走來,在三嬸家的門口停住了。那曲調喜慶、熱鬧、歡騰,一聽就令人興奮,那聲音粗獷、直率、實在,就像農家人自釀的高粱燒。那個叫“馬駒”的年輕人,臉上的笑是凝固的,一條紅綢帶牽出了三嬸家的二閨女,牽上了大花轎,牽樂了合不攏嘴的“馬駒”兒,牽樂了整個鄉村。
喜慶的嗩吶聲又順原路折回,二閨女那幸福的眼淚落了一路。
大花籃里,白的是花生,紅的是棗兒,是馬四奶奶的大棗,又紅、又大、又圓、又脆、又香、又甜。
這是二閨女愛情的見證,這是鄉里人喜慶的、幸福的見證。
馬四奶奶的大棗又堆在了婚床上。
屋檐下兩只麻雀“喳喳喳”在爭吵,吵得很厲害,是因它們的一個孩子從屋檐下的窩里掉到了地上。
小麻雀還沒長毛,兩只眼睛也沒睜開,細細的脖子頂著個光禿禿的腦袋,嫩黃的小嘴張到了極致,晃著腦袋發出“嘰嘰嘰”的求救聲。要不是小腦袋和光溜溜的小膀子在不停地晃動,那就是一個粉嫩色的小肉丸。
我小心翼翼地將小肉丸捧在掌心回了屋,它的父母仿佛放心了,也不再吵架了。我在一個小紙盒里為它做了個舒適的窩,當起它的監護人。
外婆說我救下了小麻雀,要不然它將成為野貓的口中食。在外婆的指導下,我每天都要去淮堤下捉螞蚱。捉回的小螞蚱拽去堅硬的頭、翅膀和腿,留下光溜溜的肉身,只要小麻雀張開嘴巴“嘰嘰”叫著要吃,我就吹著口哨喂它一條,直到它不再要為止。
幾天后,小麻雀睜開了眼睛,像兩粒黑豆,身上也長出了絨毛。它第一眼看到的是我,它就把我當作了親人。
又過些天,小麻雀長出了深色的毛,常常會跳出我為它建的小窩。不管它離窩有多遠,只要我一吹口哨,它就會一路跳著順聲找來。
春天過去了,小麻雀越發俊俏了,順滑的羽毛,傳神的眼睛,有力的翅膀,常常飛到門前的棠梨樹上自己捉蟲吃。但只要我一吹口哨,它就會飛到我抬起的手上,將我手心里的螞蚱吃完。
一天早晨,我在玉米棒子上發現了一條胖乎乎的蟲。
我的口哨聲響起,小麻雀飛來了。“嘰嘰喳喳”叫著,這是在向我問好。我張開手,它看見了我手中的蟲子,又是幾聲“嘰嘰喳喳”,這是在向我道謝。它把蟲子銜在嘴里沒有吃,飛到了棠梨樹上,那里有一只麻雀在等它。它們分享了那美味,它們親親熱熱。
啊!它們戀愛了。
我心中生出些許感動來。
秋天,天剛亮,我看見小麻雀嘴里銜著一根雞毛鉆進了屋檐下。它聽到了我的口哨聲,忙從屋檐下鉆出來,飛到我的手上“嘰嘰喳喳”叫著,它告訴我,它結婚了,新娘很漂亮!它要早起勞作,筑它們的愛巢,讓它美麗的新娘住在它親手建的漂亮的新房里。
我真的感動了,看著它一次次或銜著柔軟的枯草、或銜著毛茸茸的雞毛鉆進屋檐下,那么勤奮,那么幸福!
風從對岸刮來,柔柔的、暖暖的,我的心思,正如柳絲撥弄浪花般地波動著。
童年時,我愛幻想,常常坐在河堤的石頭上,望著流淌的河水,心也隨流淌的河水去了最東頭。
那時,我想象著把自己變成一條魚,有時感覺就是一條小魚,在碧波中暢游,在浪花中曼舞。
那年夏天的一天,天很熱,二哥帶著我下河洗澡,沒人教我游泳,下了水腿蹬手刨我竟然會在水面上前行。二哥夸我,說我天生會浮水。二哥16歲了,比我大9歲,他真正像是水中一條魚,不一會兒就離岸很遠了。我跟不上,二哥好像忘了我的存在。我累了,但不知怎么才能拐回來,手忙腳亂嗆了好幾口水。一只渡船過來了,擺渡的陳大爺把我從水中拽到他的渡船上。
晚上,母親知道了,重重地賞給我一個大巴掌。二哥更慘了,屁股上被打了好幾鞋底,還被罰不給吃晚飯。
就是那年夏天,我學會了從風中飄來歌,用還沒有完全變腔的童聲,高唱:“走過千走過萬,忘不了淮河兩岸,魚蝦肥美酒香甜,小魚丸子喜團圓。”姐姐笑彎了腰,外婆笑掉了牙,拉纖的漢子笑出了淚。
我還會纏著外婆講故事,一直講到我瞌睡。
外婆給我講“愣二哥”的故事,教我“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做賊”;給我講“王小二臥冰救母”的故事,告訴我養育之恩,恩重如山,教我雛鳥反哺、羔羊跪乳的道理;給我講“白吃先生‘鬼見愁”’的笑話,教我做人一定要注重人品;給我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告訴我知足常樂的道理。故事里勞動人民的勤勞與勇敢,忠厚與善良,聰明與才智,慷慨與大方,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誘導著我,故事中的懶惰與迂腐,貪婪與吝嗇,世俗與偏見,丑惡與不平,亦從反面或側面凈化著我的心靈。
我的復制能力超好,第二天就把故事原原本本地講給小伙伴們聽,有時還會添油加醋地來點發揮。
許多年以后,我才發現,我會講故事是從那時開始的。原來,外婆是我的啟蒙老師。
后來,我每次回到小柳巷,都要去淮河邊,去那個小碼頭,在那塊光滑的石頭上坐會兒。奇怪,每次坐在那塊石頭上,恍惚中看到自己對著遠處的小船,用那高八度的童聲唱那“走過千走過萬,忘不了淮河兩岸”的歌謠;恍惚中躺在外婆的懷里,聽她講故事。
我很投入,一點兒也沒在意,風從對岸刮來,先是吹皺了外婆的臉,后又吹皺了我的臉。
s("content_relate");【那段抹不掉的記憶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每日英語閱讀-那段難忘的日子11-10《記憶》教案12-11單詞記憶-字母編碼記憶法04-01快速記憶英語單詞記憶教程12-01《記憶》教學設計12-03單詞記憶的要點09-11詞匯記憶技巧10-30《海燕》與《記憶》的教案12-11cpa記憶攻略09-30托福詞匯記憶方法之全息記憶法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