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節春節篇一
春節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日,我的家鄉滿洲里更是有不少講究,“年味”十足。下面就讓我帶大家過一個“東北味”十足的春節吧!
“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掃房子……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边@首民謠道出了家鄉春節的習俗。春節前,家家戶戶要打掃衛生,購買年貨。購買年貨是最讓人激動、興奮的事了。到了周末全家總動員,吃的、穿的、日用品,一直買到大家都拎不下為止。雖然家里碗筷已有很多,可在置辦年貨時,為了人丁興旺的彩頭還是會買些碗筷。
轉眼就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忙上了。看,奶奶和媽媽準備豐盛的午餐,有雞,有魚,有排骨……哇!好吃得可真不少。爸爸和我正忙著貼春聯,爺爺哼著歌給奶奶打下手。我們一家人一直忙到中午,飯桌上已經擺滿了好吃的,看的人眼花繚亂,直流口水。這頓飯意味著闔家團圓之意,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興旺。席間,老少互相祝愿,推杯換盞,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飯后,大家開始打撲克進行娛樂活動,一家人其樂融融。
到了晚上八點,全家人圍坐在電視前,邊看春晚邊包餃子。這年三十的餃子來歷可真不小,因為我們過年要“守歲”,到了半夜12點,新年鐘聲敲響后要放鞭炮,吃餃子。而且有一個餃子會放進一枚硬幣,誰若吃到有硬幣的餃子就意味著來年一年財源廣進。每次我都能幸運的吃到這個餃子,嘿嘿,原來是大人們吃到這個餃子都會偷偷地放到我碗里故意讓我吃到??矗壹胰藢ξ叶嗪?,我會拿這枚硬幣換壓歲錢。
吃完餃子,伴隨著外面漫天的煙花,我該開始拜年了,盼望好久的壓歲錢終于要來到了。將近凌晨一點大家開始休息了,因為明天初一還要繼續去拜年呢!
這就是我家鄉春節的過法,怎么樣?是不是又熱鬧又開心呢?
春節春節篇二
在中國許多傳統節日中,春節是影響力最大的。以至于當大多數中國人不再講究在端午節插艾葉、戴香囊、拼雞蛋時,春節卻沒有被人們淡忘,反而日益受到重視與喜愛。即便是遠在海外的華人過春節的興致也不比過“洋節”差。過春節可有意思了!我們會去超市購年貨,去商場買新衣服,會放鞭炮,會包餃子,會走親訪友……下面就讓我來講講春節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事兒吧!
除夕夜,我和姑姑趁春晚在做廣告,就跑到樓下放煙花。其中最令我難忘的,當屬被我稱作“金龍飛天”的那種煙花。它大約有一米長,不是特別粗。本來我以為它是以前放過的“夜明珠”,射出的煙花很小,我一點兒都不怕。不過,這第一根“金龍飛天”(當時我還不知道)我還是讓姑姑拿著的。姑姑點著了引線,十幾秒過去了,咦?一點動靜也沒有。姑姑正想看個究竟,一絲黑煙冒了出來,嚇得她趕緊縮回了頭。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那管子只是冒著黑煙。我懷疑它是否壞了。正當我想湊過去看看時,“砰”地一聲,只見一條金龍似的火花飛了出去,一邊發出“噼哩啪啦”的清脆響聲,一邊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不久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剛才那一響把我倆嚇得夠嗆,不過這視覺的享受還是讓我們興奮不已。剛才的等待還是值得的,“心急吃不到熱豆腐”啊!有了剛才的經驗,后面幾個就從容多了。我也親手放了兩個??粗孱伭臒熁ㄔ诳罩芯`放,聽著喜慶的“噼啪”聲,我開心極了!
我們家過年不僅要包餃子,還要制作獨具閩西特色風味的小吃:炮炮俠(音譯)。這是方言,翻譯過來就是油炸年糕。這可不是一般的油炸年糕,它是長條的,金黃金黃的,散發著特別的香味兒,讓人看了就流口水。輕輕地咬上一口,嘿,別提多好吃了!我們先將一年收集下來的曬干的桔皮用粉碎機碎成粉末,再將其和入米粉中,加入冰糖水,揉成米粉團。油炸時將米粉團捏成一個個比香蕉短一些的長條狀,粘上芝麻,放入油鍋內,炸至金黃色即可。我既會捏面,又會油炸,但我還是更為喜歡油炸。圍上圍裙,拿起筷子,呵呵,一副大廚的派頭!喲,這邊發生緊急情況——兩只年糕粘在了一起!趕緊把它們分解開來。啊,那邊又有一只快炸焦了!忙得我不亦樂乎??吹轿翌櫫诉@邊顧不到那邊,一旁的外公為我解圍了,他接替了我的工作。你瞧,他一手端著漏勺,一手翻動著筷子,還能抽空指派我拿拿鍋子、添點芝麻,并向我講解一下油炸技巧。到底是幾十年的老革命了,不佩服不行??!
春節不僅帶給我歡樂,還讓我成長,我喜愛過我們中國獨有的春節!
春節春節篇三
我們的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我最喜愛的節日是春節。春節,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追溯起來,春節起源于殷商的祭神祭祖活動。相傳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人們管它叫“年”。它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一種味兒,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聰明的祖先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就竄到人類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深夜,直至雞鳴破曉,它才返回山林中。百姓們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年關”,于是,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了晚飯,熄燈凈灶,再把雞圈牛欄扎牢實,把宅院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夜飯,后來就叫“年夜飯”。由于這頓飯有吉兇未卜的味道,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還需在吃飯前供祭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吃過飯后,一家人擠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養成熬夜守歲的習慣。
我們的春節帶著浪漫夢幻的色彩,發展到今天,活動可多啦,從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臘月初八,家家戶戶煮臘八粥。臘八粥形式多樣,有的叫“七寶粥”,“五味粥”。我家愛用紅小豆加江米,臘肉,胡蘿卜,花生米,香青菜,大棗和大米之類來混煮,味道兒可鮮啦,它不僅清香甜美,口舌生津,而且能胃氣舒暢,我極喜歡吃。
臘月廿三,廿四稱“小年”,,祭灶神,蒸花饃,寫春聯,吃灶糖,掃庭院。小年習俗吃年糕,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意取年歲年,籍以祈歲稔”。我家年糕俗稱糯米粑粑。
臘月廿八,吃“出籠”米豆腐,用堿水將大米浸泡,然后和水磨成漿,再用火經過鍋里攪和,最后拿到鋪有稻草的大鍋里蒸出,它堿味兒中和著稻草的清香,進口入胃,蕩氣回腸。
臘月廿九,我家鄉的習俗要置天地桌;臘月三十,吃年夜飯。餐桌上,最顯眼的是魚,魚者,余也,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到80后,電視普及,春晚成為中國人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代替圍著火爐“守歲”習俗,成為新的“守歲”時尚。
正月初一吃元寶,燃放爆竹,百年占歲,飲屠蘇酒。當說“元寶”,是將糯米制成米粉,包元寶時中間用紅糖做芯子,讓后放入鍋中,用火煮熟,放入碗中,熱氣騰騰,吃的時候,紅糖溢出,紅紅火火,象征幸福臨門。
最有人情味兒的莫過于正月初二至十五的拜年,借春節喜慶,給親友,長輩,拜年既讓親友長輩高興,又能加強人與人溝通、交流。俗話說,水不攪不渾,人不走不親。俗話還說,客走旺家門,被訪者一高興,還給小字輩兒一些壓歲紅包兒。
春節一直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期間,唱呀,跳呀,耍龍燈,舞獅子,各種各樣的活動,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我愛春節。春節有綿長而深厚的人情味兒,我愿天下人幸福安康!
舉眼望世界,人們過節的豐厚而盛大,莫過于龍圖騰家族的春節。小作者如話家常,如數家珍,再現民族節日——春節的浪漫與神秘,展現民俗文化特色。寫出自己受到民俗文化熏陶,表達自己對民族節日的喜愛。讓讀者能夠領會春節中每個活動的韻味兒。
春節春節篇四
關于春節,有人歡喜有人憂。
對于大人們來說,春節是一件很不好的事,因為春節他們基本上都會大出血。買菜啦,發紅包啦,總之,出借就是用錢多多的時候。
但相對于大人,孩子們是很熱愛春節的,因為春節不僅有得吃,還有錢進袋。不過這還不是重點,關鍵是春節夠熱鬧,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玩玩鬧鬧,那真是不亦樂乎?。±先藗兛释軌蛳硎芴靷愔畼?,小孩子又何嘗不是呢,那些留守兒童們他們有多渴望能見到自己的父母啊,而這渴望,到了春節大都成為了現實,不再是渴望!
歲月的腳步匆匆,來不及向去年揮揮手,新年就到了面前。新年總會給人太多的憧憬,太多的暢想。我不愿朔風掩去往昔,也不愿冬雪覆蓋一切。過去的有多少記憶,多少故事,那怕是傷痛,是挫折,都值得回味、反思。
相遇西湖畔,重逢斷橋邊,白蛇譜傳奇,千古好姻緣。歲月匆匆過,轉眼又一年,煩惱隨風去,吉祥降人間。金龍吞苦難,幸福到猴年,拋卻單身苦,成雙共嬋娟。
新年來了!”“新年來了!”。新年娃娃來到了人間,為人們獻上最衷心的祝福。讓人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快樂!過上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日子! 看,那蔚藍蔚藍的天空一下子變成火紅火紅的了,紅彤彤的彌漫著喜氣洋洋的味道,人們看著真是樂呵?。?/p>
除夕真熱鬧。大街小巷都是來來往往的人影,有的去集市上買些煙花,爆竹,對聯;有的去買些肉菜;還有的去迎接遠歸的兒女。我們一家來到集市上,終于在人山人海里擠到一個地攤前。媽媽和爸爸在一邊挑選對聯,我和妹妹在這邊買些爆竹。
1、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一家和和睦睦,一年開開心心;一生快快樂樂,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氣洋洋;年年財源廣進,歲歲平安祥和!春節快樂!
記得在上一個春節的時候,爸爸送給了我一件平凡而寓意深刻的禮物,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過年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門上貼起了春聯,掛上了燈籠,放起了鞭炮,一家人吃著豐盛的團圓飯,開開心心的過個年。
春節春節篇五
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的還是那最熱鬧的春節了。
“噼里啪啦”正在睡覺的我被吵醒了,我問媽媽:“怎么這么吵?。堪盐业拿缐舳汲承蚜?!”媽媽滿臉微笑地說:“春節到了,別睡懶覺,趕快起來?!蔽掖┖靡路?,興高采烈地跑到樓下叫爺爺,把我買的鞭炮都拿了出來,用打火機點燃了,“嗖”地一聲,鞭炮像火箭一樣沖向天空,“轟隆”一聲,鞭炮炸開了,像在告訴人們春節到了!這時,鄰居家的小明弟弟跑出來了,他爸爸手里拿著一大把鞭炮,我心想:又可以放鞭炮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步行街,大街小巷紅紅火火、人山人海,那里比平常更美了,彩帶一個連著一個,閃著五顏六色的光,讓大街更顯得燈火輝煌。大街上還有能讓我目瞪口呆的舞龍,特別是門口的那個好像花園似的東西,里面百花盛開,好像春天到了!
我們回到家,開始掛又大又圓的紅燈籠了,再貼那代表吉祥如意的春聯,別忘了,還有最重要的“?!弊帧?/p>
春節還有個傳說,以前每到春節時,年就會跑出來大肆破壞,小村莊里面的人都害怕年獸。一個白發老人,讓一個村民收留一個晚上,他就可以趕走年,白發老人拿出所有紅色的東西,真的把年給趕走了!
春節真的太熱鬧了,我喜歡春節!
春節春節篇六
“怎么還不到頭啊?”我嚷了起來。“別急,快了!“這是表姐的聲音。
我和表姐正在攀登“珠穆朗瑪峰”呢!
今天中午,我和表姐兩個一心向往刺激生活的女孩,決心去爬雪山。
攀登雪山的“介紹人”是奶奶,有一天晚上,她漫不經心告訴我們每年到了春節,這里的孩子們總是爬到雪山上去玩,那座雪山是這一帶最高的山,可比我們經常爬的一些土坡高多了。
我和姐姐暗中商量過一次,結果雙方都非常贊成,定下了目標,定下了日期,就等機會嘍。
姐姐還建議,爬到了雪山的最頂峰,就一起放鞭炮。
飯后,我們趁大人沒注意,偷偷的帶著一盒“鉆天錐”和火柴溜出了家門。
望著遠處雪山模糊的影子,我暗暗下了決心,目的地就是雪山頂峰,我一定可以爬上去的。 通向雪山的道路是崎嶇不平的,地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雪沼澤”里。
“哎呦!”隨著我驚恐的叫聲和姐姐無奈的苦笑,我第一個掉進了厚厚的大雪坑里,變成了一個“小雪人”。
唉,糟糕,我渾身上下都粘滿了白雪,現在只有輕輕拍打的時間了,因為現在離雪山的路還非常漫長。
姐姐的運氣也不怎么樣,一路上被拌倒了數次,原因只是她在閉著眼睛走路。
其實我覺得把雪山稱作“珠穆朗瑪峰”一點都不過分,從好幾千米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雪山高高的挺拔的身影。
走過公路,走過小橋,走過樹林,走過麥田……我和姐姐終于來到了雪山腳下。
雪山下有座深不可測的峽谷,單單這樣慢慢走下去,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而且沒有一點趣味;跑下去有太危險。我的大腦飛快的轉了幾秒鐘后,我就拋下姐姐,來到了峽谷前。
我深吸一口氣,調整好位置,嘩——的一聲滑了下去,我緊緊地閉僅雙眼,我感覺風呼呼的劃過我臉,不一會兒,我已經停止不動了,我睜看眼睛,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峽谷下面。
我高興的大叫:“姐姐,我下來了!”還沒等我一句話說完,姐姐已經從天而降。“我也是滑下來的!”說完還得意的朝我一笑。
我不甘示弱,同時回敬了她一笑。
為了防止我們離開對方,姐姐編了一個口號,我叫動拐、動拐、動動拐,而她叫拐動、拐動、拐拐動。啊,好滑稽的名字,想姐姐的口號實在太簡單了,只要記住果凍、感動兩個詞語就是了,那姐姐怎么記住我的口號呢?她正在苦思冥想,忽然一抬手表,“時間不早了,咱們快一點!”姐姐說。
我費盡全力,終于從峽谷口爬到了雪地上,仰起頭一看,姐姐已經“等候多時”了呢!
在爬雪山前,我和姐姐轉呀轉、找啊找,最后找到了幾個比較容易攀登的地方,然后一一做比較,才確定了通向雪山的道路。
姐姐先來了個“甘拜下風”,讓我先上,我好不威風,站在雪山腳下向下望,所有的景色都被我看的一清二楚。
這條路原先被好多人爬過,所以比較好爬,我奮力拼搏,就快要到中層了。
“哎呀!”我腳下一滑,不由自主的打了個趔趄,差一點滑下去,幸虧我穩了半天,找到了一個落腳點。
上面的路就越來越艱難了,走一步,滑兩步,有一次差點滑下去,還好姐姐在下面把我給托住了,原來姐姐也不是“甘拜下風”啊!
我哆嗦著將火柴遞給姐姐,姐姐擦了半天也沒有擦起火苗來。哦,原來是爬雪山時把火柴盒給弄濕可,火柴點不起來了。
隨身攜帶這些物品不方便,姐姐把它們放在了雪地上,準備回來時再試試。
我們又繼續開始爬雪山了。
上面的路讓我懷疑是不是人走的,姐姐照樣在后面扶著我,我鼓足勇氣,一鼓作氣的爬了上去。
爬了不到一分鐘,我的身體開始劇烈往下滑,姐姐也托不住我了,我和姐姐一起向下滑。
我用腳猜呀猜,猜出了一個支點,我有了停腳的地方,我站不能站,坐不能坐,連蹲下也不行的樣子真令人發笑。
但是根本沒有人笑,因為惟一可以笑的姐姐剛才為了找支點,居然爬在了雪地上,就快要凍僵了。如果她起來,那么就繼續向下滑。
我又是一個趔趄,我們又開始向下滑,我絕望了,就在要功虧一簣的一剎那,姐姐蹭蹭蹭的跑了上去。
我也奮力向上爬,爬呀爬,終于被姐姐拉上了頂峰。
我貪婪的享受著這雪景,現在我覺得把這做雪山比喻成“珠穆朗瑪峰”就更加恰當了。
時間不早了,我不能再看景色了,我和姐姐準備回家。
從高高了雪山上滑下來肯定別有一番趣味,我再次早好了方向,雙手一撒,就快速的向下滑了。
你知道那是什么滋味么,告訴你,一個字,“爽!”
滑下雪山后,我驚訝的看著雪山上一條長長的痕跡,我真的不敢去相信,我竟然是從那么高的地方滑落下來的。
登“珠穆朗瑪峰”,留給我的感覺,是快樂、驚險、與回味無窮。
春節春節篇七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我最喜歡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但是我最喜歡春節。
除夕早晨,我換上了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我非常高興,因為我要去爺爺奶奶家過年了。我先貼上春聯,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么春聯還是紅色的呢?媽媽說古時候有一個怪獸,臘月三十夜里就吃小孩子,后來人們就發現了怪獸的弱點,它害怕紅色、光和響的聲音,所以我們的春聯就是紅色的,放鞭炮就是把年獸嚇跑。哦,我終于明白了,這個傳說可真有趣呀!
我們到了奶奶家,我去買些鞭炮,買的有“小金魚”、“金蜘蛛”,“小蝴蝶”等等。我點著扔了一個,“砰”的一聲響了,真好玩呀!弟弟跑過來說他也要玩,我就給弟弟幾個。
玩著玩著,就到了晚上。我問:“奶奶,看春節聯歡晚會要到幾點鐘?”奶奶說:“八點鐘。”我就偷偷喝了媽媽的咖啡,以防萬一看春節晚會的時候睡著了。八點到了,我們一家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了,我喝了這么多咖啡,可是還是睡著了。
第二天凌晨四五點,我們就起床了,我們一家吃了餃子和湯圓,餃子可真好吃啊!一吃,我還吃到了一塊錢,啊,真幸運!我推測我長大一定是個大富翁。吃完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拜年,我給長輩磕頭,他們每人都給了我一百元錢,就這樣,我得了很多的壓歲錢。
春節真開心,真熱鬧啊!
春節春節篇八
“新春佳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新春佳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新春佳節一般在農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新春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好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新春佳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因此,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之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新春佳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春節春節篇九
送走了雞,又迎來了狗??鞓返拇汗潄砹耍覐娜蟻淼搅死霞?,有幾件事讓我現在還沉醉在其中。
一、收紅包:
在過年里,只用說“大吉大利”、“恭喜發財”,紅包百分百逃不過我的手掌心,收到紅包后,要不是邊上有人,我早就唱起了:“紅包紅包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不過,紅包最后落入誰腰包里,可想而知。
二、放鞭炮:
雖然紅包被大人的腰包“吃”了,但是他們也會給我百元左右的錢去買鞭炮,去買的過程中,我心中正唱著歌:“買買買買,過年就一個字,那都不是事……”我買完后別人一看,眼珠都快瞪出來了,一大袋!
到了夜晚,我把我的鞭炮貢獻了,買靠得是錢力,玩靠得是人力。我愉快地去找我的小伙伴,啊!我的伙伴好大一群人!看來我是一個“交友大王”,這么多人,那我的鞭炮不是很快就“ko”了,算了,我一聲令下,“開始放鞭炮啦!”我和小伙伴玩得不亦樂乎,“魚雷”、“竄天猴”、“流星雨”等鞭炮響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給這祥和的春節增添了快樂的氣氛。
春節春節篇十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還有關于這個節日的神話傳說。
聽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在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出來吃人,人們就想法設法地對付“年”,就找它的弱點,后來人們發現它怕紅色、響聲和光,所以人們過年才有了掛燈籠、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
晚上,我拿著一大盆餃子自言自語地說:“我要吃到硬幣?!蔽以诔缘媒蚪蛴形兜臅r候,弟弟大喊著:“我吃到硬幣了!”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垂頭喪氣地吃著餃子,感覺自己已經沒有了胃口。
大年初一早晨,媽媽沒等我起床,就已經開始包餃子,我過去一看,馬上快包完了。我給長輩拜年磕頭,我對爺爺奶奶說:“祝您們身體健康,長壽百歲!”爺爺奶奶對我說:“祝你學習進步!”然后爺爺奶奶微笑著拿著壓歲錢給我。
我愛春節,它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