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滿分議論文800篇一
當我們解讀這則材料,會發現不論是作者還是我們自己,都將成績與獎懲聯系了起來,可這樣的“以成績論英雄”真的是恰當正確的態度嗎?我認為這并不可取。
uber的創始人特拉維斯給出過這樣一個“冠軍理論”:面對逆境,要把一切置之度外,無論如何都要取勝,這就是成為冠軍的意義,這樣的“冠軍思維”是一種鼓勵人們努力拼搏,執著前進的人生態度,不可否認,它在許多人身處困境低谷時給予了有效的指引,但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人人都會成為像第一個滿分學生一樣“冠軍”嗎?
我們身處一個充滿較量的時代,每個人都被督促著匆忙前進,仿佛只有不停地奔跑才得以實現超越,卻很少有人自問一句“做冠軍真有那么重要嗎?”如果注定成王敗寇,未得冠軍者僅能成為敗者,那么慘敗的人生又有何意義,真正的成功是對自我的肯定和超越,應是不斷自我完善的歷程,但絕非“惟成績是論”的當代實用主義。
倫敦奧運會組委會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比賽的意義在于什么,給出的回答是:學會獲得成功,更學會體面有尊嚴地去失敗。我想,你我如競爭賽跑般的人生意義也在于此。有價值的生命貴在勇于坦然面對成敗得失,用成績高低論成敗未免太過狹隘了,更不是不成功便無用。
我們的生命是不斷前進上升的過程,這其中會有許多或大或小如意和不如意,可真正決定生命質量的是我們以何種態度面對它,我們的社會用一種較為功利化的狀態影響了我們,也影響了學校、家長的教育態度,我想我們更應明確的是,學習并非只是為了讓我們披荊斬棘地去殺出一條血路,而最后卻在頭破血流中除了分數和成績一無所獲,無從尋找自己的價值亦或低估了自身的力量。
學習的意義在于思想、智慧和修養,它決不是一紙分數可評判的,我們應理性看待,擁有“畢竟東流水”這般向高遠未來眺望的氣魄,不拘泥于自我,不汲汲于眼前,告別“惟成績是論”的“實用主義”和“以分數論英雄”的誤區,才是實現自我的價值之道。
高考滿分議論文800篇二
軟弱的人永遠成不了霸主,只有勇敢者才能登上巔峰。
想要成功,有一顆勇敢的心是必要的,只有有了勇氣,你才敢去面對;只有有了勇氣,你才敢去面對、承擔前方的困難,承擔自己的責任,最后才能收獲成功。
拿破侖,一個小矮子,卻成為了歐洲的霸主,如果沒有勇氣,他怎敢窺視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寶座。如果沒有勇氣,他只會是一個戰場還會偷偷逃跑的小士兵;而想要當將軍的'士兵要有野心,更要有勇氣,因為有無數人在窺視將軍寶座,你如果退縮一步,便會被無情拋棄;如果堅持,就要與無數勁敵廝殺。你需要巨大的勇氣來支持你,才會有機會等上巔峰。
勇氣是一個人成功的催化劑,勇敢者總是能更快地走向成功。當然,也不能排除一些沒有勇氣的人因運氣或其他種種走向成功。但是這些人取得的成功往往都是一些小的成功,而那些大的成功永遠是那些勇敢者得到的。像漢高祖劉邦,成吉思汗等等,他們獲得的成功絕不是運氣,而靠的是在戰場上無畏的殺敵,他們都是勇敢者。
勇,不是魯莽,是有勇有謀,勇敢者和愣頭青永遠也畫不上等號,勇敢者是在有把握或有一絲的把握才回去做這件事的人。而愣頭青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勇敢的勇和勇氣的勇是有勇有謀的勇。
在學習中,如果連超過在你前面的人的勇氣都沒有,那你就永遠不可能超過他。中考滿分作文只有有勇氣,有毅力,才能在學習上取得進步。
歷史永遠是成功者的光榮史,它記載的永遠是勇敢者的光輝。所以想讓別人知道你的光輝,就要成功,而成功必須擁有的就是勇氣。只要有勇氣,才敢面對挫折與困難。只有有勇氣,才能戰勝這些。只有有勇氣,成功才會屬于你。
未來的世界,是勇敢者的世界。軟弱的人只能活在生活的社會最底層。擁有勇氣,讓成功屬于我們;擁有勇氣,讓我們創造成功。
高考滿分議論文800篇三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溝通了虛擬與現實,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穿梭于各個場景,了解各地新網,世界真真正正變成了“地球村”。
然而,在虛擬世界里有許多潛在的危險因素,詐騙、勒索等案件層出不窮,多名大學生與老年人上當受騙,許多妙齡少女遭脅迫毀壞聲譽。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虛擬世界的好處,它便利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了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我們一方面迎接虛擬世界的到來,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自己落入虛擬世界的陷阱。
虛擬不是虛假,不是平白無故的捏造和勾心斗角的心機。虛擬是根據現實世界的要素而模擬出來的新方式。二次元男神洛天依唱出了許多名曲,但他本身是個虛擬人物,許多古風歌曲經由他傳唱,從而傳播了我國的文化與音樂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我國的綜合素質與文化成就。但仍有許多虛擬網站散發暴力、色情的視頻,以牟取利益,破壞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引誘我國青少年誤入歧途。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擁抱虛擬世界,穿梭在虛擬與現實中。
現實不是真實,不是實踐出真知的真理和絕對正確的定論。現實是人們在生活中形成的習慣,它或許符合常理,或許帶有功利,但它確是現實,它是人們日常摸索、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最強大腦》選手王昱珩擁有令人驚嘆的觀察力,但他的觀察僅限于真實存在的東西。最近,王昱珩受警察邀請幫助分析一起六個月來毫無進展的肇事案。王昱珩仔細觀察監控錄像和公路地面的摩擦痕跡后,大致判斷出嫌疑人的體態特征與年齡范圍等。而后嫌疑人的落網也證實了他的能力。那么,假使這是虛擬世界的案件,沒有真實的錄像與痕跡,王昱珩即使擁有再強大的觀察力也無從下手。當然,毋庸置疑,現實中仍存在世故與潛規則的現狀,諸如“拿錢辦事”“靠關系走后門”的現象仍數不勝數。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分辨現實世界,穿梭在虛擬與現實中。當虛擬中的虛擬遇到現實中的現實,我們要擦亮雙眼,清醒頭腦,利用這奇幻的虛實世界成長自我,自由來回地穿梭,吸取精華與教訓,規避糟粕與風險。
有句名言說道:“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謊言,背后是晦澀難懂的真相。”你看到的并非是現實,你不可觸摸的并非是虛擬,帶著頭腦穿梭才是融入這大時代的方法。
高考滿分議論文800篇四
從前有個人,他養了一只鷹,后來這鷹逃走了。幾天后,在山上發現了鷹的尸體。主人想不出為什么鷹會無緣無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開鷹腹,才恍然大悟。
原來鷹在籠中,養尊處優,竟失卻了獵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餓死了。
孩子是一群終究要離開籠子的鷹,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
然而,試看今日之中國,哪里沒有鎖在籠中的鷹?他們從沒有經過歷練,他們從來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小心地生活。上學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幫助背書包;生活嘛,有父母幫著洗衣洗被,幫著穿衣服系鞋帶;甚至去夏令營,也有父母準備好足夠的食物,足夠大的裝臟衣服的袋子……
試想這樣的一群鷹飛出籠子,還要如何生活?他們除了感覺到生活的麻煩與沉重外,還能怎樣,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雞蛋,只好哭著握著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汁澆灌出來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磨礪,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礪中才能形成。馬卡連柯曾一針見血的說過份的溺愛,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毀滅。這并非聳人聽聞。
可曾見過傲立懸崖的孤松?在寒風中它的莖為何巋然不動?那是由于他從巨石中探出身體的時候,已經飽受了苦難的摧殘。
可曾見過蹁躚飛舞的蝴蝶?在陽光下它的雙翅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繭而出的時候,它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把體液擠往雙翅。
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白玉不毀,孰為珪璋。古人雖已遠去,但言猶在耳啊!
有人說:國家的前途與其說握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握在母親手中。家庭教育,關系國家命運。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籠中放飛,讓他們去經歷風雨,讓他們去打造雄健的雙翅。
<
高考滿分議論文800篇五
大李執著于科學研究,篤學敏思、矢志創新,沉醉科學的魅力之中;老王化鋼鐵焊接演繹為工業藝術,大國工匠實至名歸。然而,論及風采,倒是小劉的生命軌跡更使人動心。
蟲鳴鳥叫、花草人間,大自然留下的每一瞬美麗都是神的恩旨,小劉行走在青山綠水間,用相機記錄下這動人點滴,他將每一幀的美麗定格為文字和影像,留下了游子美麗鄉愁,也凝滯了各地風情百態。
網絡上有一檔叫《侶行》的紀錄片節目很受歡迎,講述的是一對冒險情侶游歷世界的經歷,完全的真人真景,所到之處既有寧靜質樸的異域村落,也有驚心動魄的索馬里海灣或是槍聲不絕于耳的中東小鎮。他們去的是常人想去而去不了或是不敢去的地方,看他們的節目,就好像置身在世界各地,滿足之余,也會心懷感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們一樣能滿足于草木山川,走出去看看這世界的氣象萬千。
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之所以有了景觀介紹節目,背包客還是要窮游世界,是因為要親眼所見紅霞盛開在天邊才能領略第一手的絢爛;之所以有了圖冊畫報,還是有人親往沙漠探險,是因為紙上只能展現奇景,而沙粒的灼熱和駝鈴聲聲并不能通過畫冊傳達至讀者的感官。中國旅行第一人小鵬所著《背包十年》里有這樣一句話,道盡旅行者的幸福和滿足——“七月的意大利夜風清涼,鉆進睡袋,也不覺得冷。仰望星空,那璀璨的天河,是最溫暖的棉被。”走出去、在路上,釋放萬重枷鎖下的靈魂,縱情青山綠水間,清澗自然會蕩滌心靈的凡俗雜質,生命的風采盡現。
一心只讀圣賢書并非不好,這是積淀的過程,而生命的蛻變和升華是要在邁出走向外界的那一步時方才開始。帶著充實的心靈和大腦,拿起裝滿憧憬和希望的背囊,對庸常生活來一次越獄,尋一處好地方,走走看看,用文字、膠片或者心靈記錄下在路上的點滴,這份恬靜美好足以玩味一生。
風采,對于形容學界泰斗、藝術巨匠或是科技奇才都是恰如其分,然而最為超脫的一種風采,便是懷抱初心、無可憑仗,只有一副好身體,無處可去,便到處“流浪”,當時代依舊負重前行,而你我已凌波微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