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歲老同學相聚的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我講話的題目是《新課堂我們與學生一起成長》。盧梭有句話:“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的確,課堂不是機床,只是把學生沖壓成某種質地的零件;課堂也不是流水線,把學生組裝成整齊劃一的產品。課堂應當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成為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殿堂。理想的課堂應該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新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滿足學生的需要為宗旨。新課堂應該讓學生真正地參與,是教與學的課堂,而教師的引領和指導都應該是為學生這一主體服務的。所以,當新課堂的春風吹進我校時,我們立刻被那種完全不同常規的課堂震撼了!尤其是聆聽李炳亭專家對高效課堂的精辟解讀如《課改的途徑和方法》,還有到一中參加新課堂展示觀摩課,以及曹局長的《新課堂教學及其思考的講座》,讓我們看到中國教育勢在必改的潮流和趨勢,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作為教師所追求的美好藍圖。這一切的一切就猶如發現新大陸,既感到新奇無比,又有些忐忑不安:我們能適應這片新大陸嗎?它將給我們帶來哪些挑戰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反思,我將從四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首先,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
“活動導學”模式在我校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教學革命”,完全改變了教師“一言堂”“的局面,主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不準與學生“搶風頭”。可在實際過程中,我們往往以“不放心”或“時間緊促”為由不太愿意放手。不知在座的同事們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尷尬:學生展示點評時,我們在下面干著急;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我們只能望著滿滿一黑板的內容仰聲長嘆。為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了很多辦法,如:強行給學生規定展示點評的時間;課下給小組長指導或在教師整合課程內容的前提下單獨用一節課讓學生充分預習,用一節課展示反饋,然后再用一節課去總結歸納書上的內容等等。雖然在前期階段和以前的教學模式相比很浪費時間,以前的一課時現在用三課時才能,但看到學生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最大的發揮,學會主動參與課堂,我還是決定去放手。總之,放手讓學生在爭辯中領悟、在質疑中進步。
其次,學會傾聽同行的聲音
我們現在正處于新課堂的摸索期,沒有同科教師,這就要求我們應充分利用好集體教研時間,和其他年級的教師交流,使其不流于形式。我們青年教師,剛執教鞭不久,教學經驗不足,更應該多與同行們交流請教。
生活在團結的政治組是幸運的,這里有經驗最豐富的李主任、有胸懷若谷的周老師,有一絲不茍的韓老師老師和楊老師等等,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的獨特的人格魅力!記得有一次,我對年級組長說:“我對現在的課堂有很多困惑,不知道如何解決。”,結果沒過兩天他就主動開了一堂“示范課”,召集我們實驗班的新組員一起交流、探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革不是一個年級或一個學科的事,所以我覺得:集體備課時,一些人少的小學科完全可以在一起集體活動,如我們文綜組就可以在一起交流和探討。
再次,學會傾聽自己的聲音
旁觀者清,當局者也未必迷。課下,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辦公桌前,聆聽來自心底的聲音,那是一種真切、深刻的體驗!葉瀾教授認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也許成不了好教師,而堅持寫教育反思,不出一年就會成為好教師。這一點我應該向辦公室、年級組、教研組的其他老師學習。業余的時間我就會去公共論壇看看別人的心得和體會。有人說雕刻藝術品的過程就是鑿去石頭上多余邊邊角角的過程,教師的成長不也是這樣嗎?我們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去偽存真,揚長避短,方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傾聽,讓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浮躁走向從容,從膚淺走向深刻。
我們的課堂不應該是被動接受、枯燥乏味、死氣沉沉的看守所,而應是思維碰撞、激情四射、充滿活力的樂土。每個老師都應該根據本學科特點來設計教學。政治課上,我不會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而是積極探索適合政治學科特點的一些做法。如:為了激發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熱情,關心社會的情感,上課前我會抽出五分鐘的時間請幾位同學來“說天下”,說說近期國內外發生的新鮮事兒,并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每節課學生的評論都精彩無比。課堂上,我也會根據需要創設“虛擬劇場”,開展情景表演、小辯論、歌曲欣賞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知識,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一)我在每節課上會評選一至兩名“每日之星”如“質疑之星”、“口才之星”,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進行大力表揚。如:寫在黑板板的光榮榜里宣傳、通過校信通發給家長,并讓他們成為班級學生的小榜樣。我們驚喜得發現,凡是被表揚到的學生,都會更積極、更認真的學習和做事。
(二)班級每月還會評選出“展示之星、點評之星、助人之星、質疑之星”等。當然,任課老師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評價:如一節課下來由表現欠佳的小組表演節目,上臺總結等。
(三)班級還制定了“小組競爭pk臺”,實行加分制。涵蓋了早讀、作業、課堂表現、衛生等各個方面。每天由專人負責統計分數,一周一總結,評比出“明星小組”“進步小組”和“黃牌小組”。對表現優秀的小組進行大張旗鼓的表揚和獎勵,反之表現差的小組晚上要留下來開“反思會”并進行相應的處罰,必要的話還會邀請家長參加。學生的重視是難以想象的,往往小組排名還沒出來時,同學們都已經知道最差小組是誰了,因為他們時刻都會在心里盤算每天的得失。目前,班級七個小組之間在各個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組內互助、組間競爭”的風氣已悄然形成。總之,完善的保障機制才能為學生的良性競爭和我們的教學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更恰當地說,應被稱為“個性”老師。 “個性”并不是因為穿著打扮的標新立異,而是他們在對學生負責的基礎上,有著迥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渾身洋溢著個人魅力。做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我們就應該銘記以下的標準如:幽默風趣、認真負責、知識淵博、公平公正、寬容大度等,我覺得這些標準通過努力都是可以做到的。
總之,在實施新課堂的初級階段,我們還是有點畏首畏尾。起初我自己也不敢放手,就像學生不敢起來回答問題一樣,既有膽怯又有傳統教育留給自己的烙印,更有對新課堂似懂非懂的片面理解和不成模式的嘗試。真的就有了一種困惑,有來自學生的,更多是自己的。從傳統教學向新課堂邁進,也許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嘗試,我還是很自然的對新課堂充滿渴望,同時對學生的解放和教師的幸福充滿向往。雖然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布滿坎坷和荊棘,但我們不能缺乏追求幸福和挑戰自我的勇氣。想想學生的未來和家長的期望,想想中國教育的走向和趨勢。我們更應該從現在起,去尋找自身的差距,從我做起,從每一堂課做起,扮好為學生服務的角色。
老師們,新課堂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作為青年教師,我們更應該勇于并善于接受挑戰,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充實自己,與學生共同成長,一起體驗成功的喜悅、實現自身的價值。老師們,讓我們抓住機遇,勇敢地迎接新挑戰,用新課堂引領學生翱翔于新課改的廣闊天空吧!謝謝!
歲老同學相聚的演講稿篇二
元旦在家,早上還懶洋洋眼睛瞇成一條縫時,窗外陽臺上等小米的麻雀已經開始吱吱喳喳地亂叫了。
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有什么理由不去奮斗呢?回想去年的第一天,大概也是在忙碌中吧。初三的生活讓我體驗到了很多以前從未體驗過的事。
到了初三才知道,小鳥在晚上十點多都已經回巢休息,只有蝙蝠在天空中吱吱地飛;城墻外的燈十一點半熄滅;樓下小賣部的阿姨到十二點半關門回家;半夜一點還會有醉漢在樓下唱著慷慨激昂的'歌。鐘表的滴答聲和被燈光漂白了的四壁,伴著我一起揮灑著汗水。趴在桌上,想閉著眼休息一會兒,睜開眼睛已經過去兩個多小時。惺忪著睡眼去廁所捧一把冰涼的水潑到臉上,開一罐紅牛,一飲而盡,重新拿起筆,深呼吸,看這些愁人的題。咬咬牙,苦嗎?苦。放棄嗎?怎么會?我們正當青春,沒有理由后退,說好的堅強,怎能半途彷徨?看著身旁熟睡的父母心中便生出一絲暖意,他們也和我一樣奮斗著。以前晚上八點半休息,為了陪我,咬牙撐到10點,11點。當最后一杯冒著熱氣的牛奶在11點半送進來,他們對我說,快睡吧。我抬頭:嗯,知道了,馬上就睡。等到要睡了,出門洗漱,剛一打開門,就聽見隔壁房間傳來聲音:寫完啦,那快睡吧。我說“嗯”。不出一分鐘,震天的呼嚕聲就響起來了。他們很累,但他們在等我。為了父母的期望,我亦能迎風翱翔。
我們正當青春,怎能負了時光?拼搏的路途上,也會有風景,激勵著我咬狼靶小t驢脊后,難得一天悠閑,立刻回去看爺爺奶奶。走在夜晚九點多的繞城高速上,看著這座城市溫暖的光芒,放一首曼妙的歌,就這樣靜靜觀察。忽然心里一陣暖意,這是我的西安,這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精神煥發的青春之城。
城市與我都正當青春,我們奮斗著,拼搏著,為了明天的輝煌和曾經的渴望,又有什么理由半途迷茫?趁陽光正好,趁我們還年輕,趁歲月還未老,別離開,別放下,拼下去。
歲老同學相聚的演講稿篇三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稚川,我們的舞臺》。
稚川,這是個多么可人的名字。稚川,這是個多么親切的稱謂。因為稚川,不僅是所學校,更是一個家,還是一個屬于我們大家的舞臺。我們每一個稚川人,無時無刻不站在這個大舞臺上,演繹著各自的角色。
兩年來,大大小小的事已多得無法數清,所以,稚川對于我來說,是個充滿回憶的舞臺。在這里,總有那么一些人,總會有那么一些經歷,讓我記憶猶新。或是班上那些表面上調皮可愛,骨子里卻是卯足了勁,刻苦勤奮的同學,或是那一張張在困難時給予慰藉的笑臉,又或是那一個個和藹卻又不失嚴格的老師。
在稚川,所以我們能夠在初中年代就過上特別有意思的寢室生活;在稚川,所以我們很早學會了競爭與合作的概念;在稚川,所以我們學會了為自己的未來而不懈努力。
在稚川,我們的班級,是我們的家,風雨同舟的老師同學,大家一起走過的道路,處處留下了道道深刻的印記。我們的學校,更是我們的家,運動會上運動健兒們奮力拼搏,我們用汗水換來了勝利的微笑,失敗的錘煉,于是,我們的人生便豐富起來了。
在稚川,大合唱比賽中,每個班級以自己的風格,演繹出了屬于我們稚川人別樣的風情。
在稚川,屬于我們的春游中屢屢空氣彌漫著的歡樂,我們用笑臉走出了稚川人的朝氣。
我們在稚川每一天的生活,都是這個舞臺上一出出無法復制的經典回憶。
近來,稚川的校園更是一個多彩的舞臺。全體黨員義務除草活動,灼灼的午陽和“冬韻”之石見證了黨員們義務除草的樸素之舉。榜樣的力量更是帶動了70多位入團積極分子的熱情,在夕陽的光輝下接力除草。大家爭先恐后,不怕吃苦,雜草在同學們的手中紛紛倒下。
母親節那天,滿懷感恩之心的同學們都紛紛響應著校學生會文藝部與組織部的號召,發起了“小小便利貼,傳遞濃濃愛”的主題活動。那塊黑板上滿滿張貼著的'花花綠綠的便利貼,就是稚川人對母親最真誠的心聲與告白。
上周五,七、八年級的才藝大展示中,一個又一個節目像鮮花盛開在舞臺上,或演奏器樂,琴聲悠揚情飛揚,讓人陶醉在藝術的海洋里;或小組唱一展歌喉,漂亮的服裝,默契的動作,親密的合作,都讓這一切給人親切的感受。
在稚川,是幸福的,在稚川,是需要拼搏的;但是,在稚川,每個人都是擁有自己的舞臺的。
同學們,我們無法定格時間的腳步,但是我們可以支配自己的記憶,珍惜在稚川的每一天吧,為了將來回憶的時候,想起當年我們在稚川的校園舞臺上一起演唱吶喊,一起拼搏奮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收獲成長的甜蜜!
而那時,稚川是屬于新的學弟、學妹們現實中的舞臺,但那時,稚川更是我們這些學哥、學姐們心中永遠的舞臺。因為我們在這里,學會了如何更好的演繹屬于自己的人生。
謝謝,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歲老同學相聚的演講稿篇四
就是那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感動了我,讓我收獲到了本質。由于爸爸在外面上班,中午回來很晚,所以每回都要被迫去吃牛肉面。
我心里想著。不一會兒,他們吃完了,那個男孩兒又扶著他的父親踱著步子走了。他們倆的背影一直留在我的腦中,直到他們在我眼前消失。
能感到眼眶熱熱的,再一回頭,想看看他們的背影,只省下秋天里的一片片落葉。
歲老同學相聚的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我們正青春》!
“我們正青春!”
是的,我們正青春,還有兩年的光陰可以和同學們一起瘋狂、一起鬧,不要抱怨時光短暫,因為它擁有著更加重要的使命------載你去夢想的彼岸,所以無法停留太久。所以,珍惜當下吧!要知道并相信,你們之間的友誼絕不會因距離,或者是分離,而像過眼云煙一樣,煙消云散。而是會像潺潺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源遠流長。
我們真青春!我們正青春!因為路途中有你們的陪伴,我才不孤單!青春,正在揚帆起航;青春,正在汲取養分;青春,正在進行時!我們正青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