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斷翻新,已成為危害居民財產安全的突出問題,不少居民上當受騙,因此防范網絡電信詐騙很有必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倡議書,供大家參考閱讀。
篇一: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倡議書
廣大居民朋友們: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屢發不止,已逐漸成為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突出問題,不少群眾上當受騙。對此,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態勢,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提升識騙防騙意識,____鎮人民政府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一、牢固樹立防詐騙意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隨意注冊、填寫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要輕易向陌生人透露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等,更不要向陌生人提供的銀行賬號轉賬匯款,堅決守牢錢袋子,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如遇可疑情況,及時報警。
二、提高識騙防騙能力,牢記“十個凡是”
凡是網上刷單兼職都是詐騙。
凡是網上貸款先收取手續費、保證金等費用的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電商客服來電要多倍退款的都是詐騙。
凡是qq、微信、抖音等網絡聊天交友,推薦投資理財、炒股、博彩、網上賭博的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公檢法來電稱您“涉案”,讓你匯款到“安全賬戶”進行資金審查的都是詐騙。
凡是黨政領導主動添加微信、qq、抖音,以不方便操作為由要求幫忙墊錢匯款的,都是詐騙。
凡是親朋好友、老板通過qq或微信等發信息要求匯款或借款的,一定要電話核實。
凡是網友稱發送紅包可翻倍返利的都是詐騙。
凡是買賣游戲賬號、裝備要交解凍金等費用的,都是詐騙。
凡是冒充部隊人員采購物資、要求墊資購物的都是詐騙。
要堅持“三不原則”:不聽、不信、不轉賬。
三、加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防詐騙宣傳
在加強自身防范的同時,積極向身邊的親友宣傳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知識,引導他們不聽、不信、不轉載,通過拓展社會宣傳覆蓋面,提升全社會對電信網絡詐騙的認識和防范能力。
拒不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妥善保管好個人銀行卡、手機卡、qq號、微信號、支付寶賬號等,不得進行買賣、出租、出借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否則將會面臨法律的制裁。
四、積極舉報違法犯罪線索
積極檢舉揭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使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無處藏身。積極向公安機關提供有價值線索,協助公安機關搗毀犯罪窩點、打掉犯罪團伙和抓獲犯罪嫌疑人。
反詐,是一場人民的戰爭!請廣大居民朋友們攜起手來,齊心協力,你我同心,反詐同行!
篇二: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倡議書
廣大居民朋友: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斷翻新,已逐漸成為危害居民財產安全的突出問題,不少居民上當受騙。對此,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態勢,切實保護廣大居民朋友的財產安全,提升識騙防騙意識,____鎮黨委、鎮政府特向廣大居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到“不輕信、慎轉賬”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隨意注冊、填寫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要輕易向陌生人透露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等,更不要向陌生人提供的銀行賬號轉賬匯款,天上不會掉“餡餅”,堅決守牢錢袋子,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二、牢記“十個凡是”口訣
1、凡是網戀對象對你噓寒問暖、給你美麗憧憬,稱博彩、投資網站有漏洞、帶你賺錢的都是詐騙!
2、凡是網絡兼職刷單都是詐騙!
3、凡是網絡貸款需要先出錢驗證、解凍、刷流水的都是詐騙!
4、凡是網購退款要添加qq、微信,索要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5、凡是網友推薦下載的,高回報率投資理財app都是詐騙!
6、凡是熟人換新號,提到要轉賬、借錢的都是詐騙!
7、凡是網戀沒見面,找各種理由要錢的都是詐騙!
8、凡是公檢法人員電話提到轉賬驗證、“安全賬戶”都是詐騙!
9、凡是短信中有鏈接、網站或app要輸入銀行卡和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10、凡是老板在qq上,要求轉賬的,都是詐騙!
三、拒不參與電信詐騙
拒不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拒不參與“吸粉引流”等網絡黑灰產業犯罪。妥善保管好個人銀行卡、手機卡、qq號、微信號、支付寶賬號等,不貪圖小利,不得非法買賣、出租、出借個人身份證、手機卡、銀行賬戶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否則將會面臨銀行懲戒和法律制裁。
四、學會用好反詐“利劍”
犯罪分子通過短信、電話、網絡等渠道實施電信詐騙犯罪活動時,都會經過我們的手機終端。如果我們的手機能安裝一個“反電詐”防火墻,就能識別和阻斷各類電信詐騙信息,還能第一時間聯線報警,相當于給手機穿上“金鐘罩”。下載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來電預警”,確保個人信息的安全。
____鎮人民政府
篇三: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倡議書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已逐漸成為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突出問題。為增強全體師生、家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意識,提升識騙防騙能力,我園發出如下倡議:
一、要做到“不貪不信”。要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飛來好事要當心,他人要錢不要給、不實之財不能取”,思想上戒除貪念,避免掉入詐騙陷阱。
二、要做到“不慌不怕”。當遇到冒充公檢法等政府工作人員行騙時,要頭腦清楚、不要忙亂,詐騙分子最終的目的是讓你匯款、開通網銀等,要保持高度警惕。
三、要牢記十個“凡是”。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凡是叫您刷單掃碼轉賬的、凡是網戀帶您投資賺錢的、凡是自稱領導要求匯款的、凡是自稱網店客服辦理雙倍退款的、凡是辦理或取消貸款要先交錢的、凡是群內“老師”帶您網上投資理財的、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凡是通知中獎或領取補貼要您先交錢的、凡是發送陌生鏈接或二維碼叫您點開查看或者填寫個人信息的,都是詐騙,不要輕易上當。
四、要做好個人隱私保護。切勿為了蠅頭小利將身份證、銀行卡,電話卡出售、轉借他人使用,嚴防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詐騙犯罪。
五、遭遇詐騙及時報案。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時不要慌張,要第一時間做好四件事:一是準確記錄騙子信息,被騙時間及次數;二是馬上撥打110或到最近公安機關報案;三是準確將被騙賬號和賬戶姓名提供給警方,由公安機關進行緊急止付;四是按照程序及時到公安機關接受詢問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六、當好反詐宣傳員。電信詐騙關系千萬家,共筑防詐反詐安全墻。請全園師生、家長積極宣傳,讓身邊的親人、朋友都了解防詐騙相關知識,讓電信網絡詐騙無機可乘。
____市____實驗幼兒園
20__年6月
篇四: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倡議書
廣大人民群眾: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犯罪加快向網上蔓延變異,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大量滋生,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已經成為一大社會公害。歲末年初,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高發期,希望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共同參與、共同抵制各類電信網絡違法犯罪活動。
一、要做到“不貪不信”。要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飛來好事要當心,他人要錢不給、不實之財不取”,思想上戒除貪念,避免掉入詐騙陷阱。
二、要做到“不慌不怕”。當遇到冒充公檢法等政府工作人員行騙時,要頭腦清楚、不要忙亂,詐騙分子最終的目的是讓你匯款、開通網銀等,要保持高度警惕。
三、要了解詐騙特點。“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凡是叫您刷單掃二維碼轉賬的、凡是要您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凡是自稱領導要求匯款的、凡是叫您匯款到“安全賬戶的、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要您先交錢的、凡是讓您登陸網站查看通緝令的、凡是電話中索要個人信息和銀行卡信息的、凡是陌生鏈接、二維碼,叫您點開查看或者填寫個人信息的”都是詐騙。
四、要保護好個人隱私。切勿為了蠅頭小利將身份證、銀行卡、電話卡轉借他人使用,嚴防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詐騙犯罪。
五、遭遇詐騙、及時報案。遭遇網絡電信詐騙時不要慌張,要第一時間做好四件事:一是準確記錄騙子賬號,被騙時間及次數;二是馬上撥打110或到最近公安機關報案;三是準確將騙子的賬號和賬戶姓名提供給接警民警,由公安機關進行緊急止付;四是按照公安機關的要求及時到公安機關接受詢問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六、當好反詐宣傳員,請您積極宣傳,讓電信網絡詐騙無機可乘,主動要求家人及親戚了解反詐常識,避免上當受騙。
____市反詐中心
篇五: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倡議書
廣大居民朋友: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斷翻新,已逐漸成為危害居民財產安全的突出問題,不少居民上當受騙。對此,為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態勢,切實保護廣大居民朋友的財產安全,提升識騙防騙意識,____街道辦事處向廣大居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到“不輕信、慎轉賬”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隨意注冊、填寫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要輕易向陌生人透露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等,更不要向陌生人提供的銀行賬號轉賬匯款,天上不會掉“餡餅”,堅決守牢錢袋子,不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
二、牢記“十個凡是”口訣
1、凡是網戀對象對你噓寒問暖、給你美麗憧憬,稱博彩、投資網站有漏洞、帶你賺錢的都是詐騙!
2、凡是網絡兼職刷單都是詐騙!
3、凡是網絡貸款需要先出錢驗證、解凍、刷流水的都是詐騙!
4、凡是網購退款要添加qq、微信,索要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5、凡是網友推薦下載的,高回報率投資理財app都是詐騙!
6、凡是熟人換新號,提到要轉賬、借錢的都是詐騙!
7、凡是網戀沒見面,找各種理由要錢的都是詐騙!
8、凡是公檢法人員電話提到轉賬驗證、“安全賬戶”都是詐騙!
9、凡是短信中有鏈接、網站或app要輸入銀行卡和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10、凡是老板在qq上,要求轉賬的,都是詐騙!
三、拒不參與電信詐騙
拒不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拒不參與“吸粉引流”等網絡黑灰產業犯罪。妥善保管好個人銀行卡、手機卡、qq號、微信號、支付寶賬號等,不貪圖小利,不得非法買賣、出租、出借個人身份證、手機卡、銀行賬戶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否則將會面臨銀行懲戒和法律制裁。
四、學會用好反詐“利劍”
犯罪分子通過短信、電話、網絡等渠道實施電信詐騙犯罪活動時,都會經過我們的手機終端。如果我們的手機能安裝一個“反電詐”防火墻,就能識別和阻斷各類電信詐騙信息,還能第一時間聯線報警,相當于給手機穿上“金鐘罩”。下載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來電預警”,確保個人信息的安全。
____街道辦事處
20__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