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關愛空巢老人感想800字篇一
正值嚴冬,剛下一場雪,走在路上,寒風呼呼地刮著我的臉,像一把無形的刀,刺進我的臉頰,猛烈地寒風鉆進我的褲縫里,我直打哆嗦。大地披上了銀裝,枝條上也掛滿了銀條。太陽像一位害羞的姑娘,遲遲不肯讓我們一睹她的容顏。
走在空曠的人行道上,街上已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小吃店幾乎都打了烊。走了許久,沒有買到油餅。才突然記起今天已經快年30了,身在異鄉的游子們都趕在春運結束前回家團圓。正當我失望,準備離開時,終于在小巷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位賣油餅的老人。
“來5個油餅。”“好,稍等一會兒。”
我坐在老人對面的石階上,稱老人煎餅時仔細端詳著老人,老人顴骨很高,兩鬢斑白,臉色暗淡無光,臉上布滿皺紋,那皺紋使他的臉象樹皮一樣粗糙。一副飽經滄桑的樣子。老人在零下5度的情況下,只穿了一件帶著補丁的單薄棉衣,像一棵孤獨的老樹在寒風里搖曳著,讓人看了不免心疼。
“老爺爺,不回家過年嗎?”老人抬頭跟我對視了一眼,眼神里透著哀傷,他的嘴角擠出一絲笑容“嗨,兒子爭氣,在大城市工作呢,他今年不回家了。”“……罷了罷了,不提了,他也好幾年沒回家了……年紀大了,別給孩子添負擔嘛……”
老人一下子說了很多,或許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吐露了,我靜靜地聽著老人訴說,眼眶,卻悄悄地濕潤了。
“好了,你的餅”我接過了油餅,心卻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年紀,本來就應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可空巢老人,卻被遺忘在“巷子的角落里”,孤獨終老。
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一句話,“如果能把孤獨吃進肚子里,那么全天下的空巢老人,就是最不會餓的人。”
那天,我體會到了空巢老人的孤獨。
關愛空巢老人感想800字篇二
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獨到的魅力,但是中華民族,以深摯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國十三億人口,以及海外的廣大同胞、僑胞,那些傳統美德是功不可沒的.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古代有一個叫黃香的人,9歲就以自己的才華和敬老而聞名。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小黃鄉讀書到深夜,母親叫他早點休息,他卻鉆進了父母的被褥。父親問他在做什么,黃香從被褥里爬出來,說:“冬夜十分寒冷,我為雙秦溫一溫床,好讓二老歇息呀。”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看出了小黃香是多么孝敬自己的父母啊。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寶庫。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的出現。
幼兒園的時候,隔壁住著一位老爺爺,爸爸說是我們家的遠方表親。帶著個老花鏡,一到晴天就拿著藤椅子在陽臺曬太陽,鄰居們總說他脾氣差性格孤僻。我也似乎從沒見過他家里來人,樓下好像總是空蕩蕩的。媽媽卻常說:"樓下的爺爺都70多了,家里人不常來看他,你下去陪他說說話好吧?" ,小孩子天性愛玩,當時樓里沒有其他的小伙伴,就興沖沖地拿著媽媽洗干凈的水果下樓去。
老爺爺頭發花白,國字臉上有很深的法令紋。
“爺爺你一個人住嗎?”
“是啊,大家都走了,就剩我在這里啦”
我啃了一個紅艷艷的蘋果:“那我以后天天下來陪你玩好不好?”
“好好好...”他沉寂的眼眸里印著晴天的太陽光。
后來我常去樓下坐著,吃著他給我的東西,聽他的藤椅搖搖晃晃放出吱吱的聲音。記得那時候,爸爸媽媽都說我想他孫女似的,的確,老爺爺很疼我,經常給我買著買那,然后兩個人站在伯伯的店鋪門口吃東西。有一天,他終于拄了拐杖,那天他哼哼唧唧的說:“老了老了...”
一天,我很往常一樣起床,準備先去下樓去,再去上幼兒園。卻見媽媽走過來,抱著我,說:“去世了。”我想我當時真的是太小了,對死亡沒有任何概念,迷迷糊糊的就去上了幼兒園。大家都哭哭啼啼的,穿著白色的衣服,我也不記得他的子女是否回來了,只記得那天我整個人暈暈的。后來他入了葬我卻毫不知情。清楚的記得后來,我問媽媽:"爺爺呢?” 媽媽愣了,說:“走了,不回來了!” 什么都不懂的我天真的認為他只是搬走了,內心失落不已。
長大后,慢慢明白了什么是死亡什么是永遠不回來了。那天爸媽和我站在伯伯店鋪門口,我看著這十幾年來一直存在的下水道小口,突然說了一句:“爺爺小時候對我可好了,我還記得他給我買我最喜歡的酸奶。”這下爸爸媽媽都愣了:“我們以為你早把他忘了,那時候你那么小!”我確實是忘不了,現在時常會記起他,拄著拐杖卻要和我站在門口的爺爺,忘不了那吱吱呀呀的藤椅聲。
空巢老人們也也許物質上得到了子女很好的照護,但他們最缺失的其實是兒女對他們精神上的溫暖。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愛空巢老人感想800字篇三
人,必有一老,當你老了,是不是希望兒孫都能時不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回家看看你,是不是希望有人能陪你聊聊天。所以,我們都要學會換位思考。
從套上第一件義工紅馬甲到現在,我已經參加了大大小小幾十次的義工活動。如:紅樹林的凈灘、采苗、復種活動;中山路交通督導;為玻璃女孩義賣義捐;看望孤寡老人......其中,最讓我有感觸的,就是一個暑假去探望社區空巢老人的活動。
那天,我跟著長青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來到第一位爺爺的家。
“叮咚,叮咚!”我忐忑不安地按下了門鈴,門鈴歡快地哼起了歌兒。“誰呀?”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白發蒼蒼,滿臉皺紋的老爺爺走了出來。一看有人來看他,樂得合不攏嘴,“哎,哎,里邊兒請!里邊兒請!”我們走進去。老爺爺忙請我們吃桌上的茶點。
我清了清喉嚨,緊張兮兮地問:“爺......爺爺,您......多大年紀啦?”
爺爺沉默了好一陣兒,才搖了搖頭,略帶嘲弄地慢慢說:“呵,七十多了,老了!老了!不重用咯!兒女們都用不著了!”
大家死一般地沉默。我想:爺爺說的也沒錯,像我們當家里的老人們想要做一些有務活,打打下手,我們常常是不停推辭:“不用,不用,老人家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原來這樣會傷了他們的心呀。
好一陣子,陳同學才再問:“爺爺,您的家人們呢?都不在廈門嗎?多久回來一次?”爺爺“哼哈”地苦笑了幾聲:“嗯,不在這兒,都在外地打工咯,有時候幾個月回來一次,有時候一年回來一次。”爺爺看上去很難過,“不過還好,還有老伴。”
“哎!”從廚房里出來一位老態龍鐘的奶奶,我們忙起身“奶奶好!”奶奶樂得不得了,開心地說:“坐,坐,好孩子!你們來看我們真好!真好!”
走出爺爺奶奶家,接下來,我們又去了好幾家,給他們送去我們親手做的餅干,為他們表演才藝,給他們帶去些許快樂。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想到老人孤單的身影,看到老人蹣跚的步伐以及老人和我們在一起談笑的情景。我覺得為人子女應該常常和長輩在一起,多給他們關愛。對他們來說再多的金錢,保健品都不如子女的陪伴及暖心話來得珍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天對老人多一些關愛,就等于關愛明天的自己,讓我們都行動起來,關愛身邊的老人。
關愛空巢老人感想800字篇四
有人說,煙頭是一種慢性自殺的毒藥,讓你進入死亡的地域;有人說,煙頭是死神的禮物,讓你成為死神的小白鼠;有人說,煙頭是自殺的槍口,讓你離死神一天一天的逼近。
一定有人會問:“空巢老人是什么?和煙頭又有什么關系呢?”空巢老人一般住在偏遠的鄉村,他們的子女多數外出打工了,極少回家。就這樣,那些老人們都非常孤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過著單調如一的日子,只有狗兒陪伴著。
老人們牽掛著外出打工的兒女們,但收到他們的信和接到他們的電話卻是越來越少了。當老人們終于忍不住掛念而給兒女們打去電話時,往往是這樣的:
“阿仔,什么時候回來啊?”
“回來?哪里有時間啊!天天加班呢,搵食艱難啊!”
“但是——”
“好啦!不要羅里啰嗦了,手機快沒錢了。”
“嘀嘀嘀——”
......
沒有法子,老人們就這般孤獨地過著日子。除了期待,更多的卻是失落。慢慢的,也就只剩下了悲傷。
就這樣,老人們苦悶的時候,只好不停地吸煙。吸一口,咳一咳。再吸一口,又咳一咳,直到他們的肺變得千瘡百孔。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些空巢老人的照片,有得了憂郁癥的、有傷心過度而癡呆了、有因為吸煙而得了肺癌的......等到他們的兒女回去看他們的時候,已經太遲太遲了,這是多么的悲哀啊!
我多想要對這些子女們說:你們為什么這樣的無情呢?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你們養大,真不該得到這樣的回報啊!孤單、寂寞、無休止的等待,使他們的晚年就像墜落的殘陽,不溫也不熱,卻慢慢地被冰冷的黑夜一口一口地吞噬著。
因此,我們絕不能再讓我們的父母成為空巢老人了。百善孝為先,我們一定要多回家看看,多給他們一些關懷和體貼,讓他們能擁有一個幸福、溫馨、安康的晚年。
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了這樣一幅溫馨的畫面:在曬著谷子的小院,兒女們正張羅著一桌家常菜。老人坐在搖椅上,給孫兒們講老故事。彩霞滿天,紅彤彤的夕陽把溫暖的余暉灑向院子,老人的臉上滿是慰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