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版篇一
通過全面落實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性防控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發生或蔓延,確保全園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略)
1、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易感人群。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手足口病防控預案,嚴格落實晨檢、午檢登記制度,發現手足口病疑似癥狀及時就診,發現病人及早隔離、治療,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并啟動應急處理機制。教室等公共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對公共場所、玩具等堅持定期消毒,以確保健康人群的身體健康。
2、強化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對廣大師生開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提高防控水平,確保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師生防病知識水平。我園利用多種形式正面宣傳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告誡家長流行季節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患者接觸;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
4、疫情期間暫停一切集體活動,家長接送幼兒在門口,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5、加大衛生監督檢查。我園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強對生活飲用水的監督檢查,嚴格用具的清洗消毒。
1、手足口病疫情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急處置,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逐級上報相關信息。
2、無論是發生個案還是暴發流行手足口病疫情,我園必須做到手足口病“零”報告,直到疫情結束。
3、幼兒園經醫療機構部門確認發生手足口病疫情時,應立即啟動幼兒園手足口病應急處置預案,按照衛生防疫部門的防控指導意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尤其是發生疫情的班級的消毒處理工作;協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流行病調查和標本采集等工作;根據疫情需要做好相關防控工作。
4、各項防控措施必須落實具體負責人、實施者、檢查者,并做好每日每項工作的實施記錄。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版篇二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在我鎮的傳播和流行,指導各部門手足口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足口病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規定,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按照“預防為主”、以兒童為重點的工作方針,堅持科學防治,做到監測靈敏、反應敏捷、措施果斷、從容應對,采取全方位的綜合性防控措施,實現對手足口病疫情的有效防控。
(一)預防為主。切實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傳染病防治原則,加強監測,一旦發現疫情,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與醫療救治措施。
(二)依法防治。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合理規范地處置手足口病疫情。在防治過程中,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因擅自脫崗、玩忽職守造成疫情擴散蔓延,造成重大影響的,依法追究責任。
(三)屬地管理。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監督監測、疫情報告、疫情分析、醫療救治等工作實行屬地管理。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主要負責疫情監測、報告和管理,流行病學調查處理,指導有關單位對有關人員采取觀察和隔離措施,采集病人和環境標本,環境和物品的衛生學處理,開展人員培訓和針對性健康教育活動。
醫療機構:主要負責病人的現場處理、運送、診斷、治療,按規定及時隔離、留觀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依法報告傳染病疫情,做好院內感染控制和檢測樣本采集,配合進行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
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對事件發生地鎮的食品衛生、環境衛生以及醫療衛生機構的疫情報告、醫療救治、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一要嚴格疫情報告管理制度。自4月16日起,全鎮實行手足口疫情零報告和日報告制度。全鎮各類醫療機構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一旦發現手足口病病人,要按照法定的報告程序、時限和要求,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全鎮各類學校和托幼機構指定的專職或兼職的傳染病疫情管理人員,一旦發現學校托幼機構手足口病人或疑似病人應立即電話向鎮衛生院報告,同時向鎮教育部門報告,并立即通知兒童家長,及時送醫療機構診治。
二要認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疾病預防控制部門接到轄區首例病例報告及集中發病疫情后要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深入分析疫情的流行特點,隨時掌握疫情動態,及時提供疫情預警預測信息。
三要加強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的防控。手足口病防控的重點單位是托幼機構和學校,重點人群是幼兒園和學前班的嬰幼兒。鎮教育部門要迅速開展托幼機構和學校師生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的全員培訓,指定專人或兼職的教師負責本單位的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登記和傳染病的報告工作。一旦發現患兒應立即隔離治療,并認真落實消毒處理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
四要快速果斷處理疫情。一旦出現手足口疫情,衛生部門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迅速展開流行病學調查,采取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綜合措施控制疫情。
1、對病人實行隔離治療,嚴格管理傳染源。醫療機構要按照《棗莊市手足口病醫療救治工作預案》,積極救治病人。要不斷總結交流診治經驗,提高臨床救治水平,減少死亡病例發生。對于傳染源按照腸道傳染病處理原則進行隔離,要落實預檢分診制度,設立發熱與皰疹病例專門診室,同時加強醫院產房、兒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兒、嬰幼兒院內感染而導致嚴重后果。對住院治療的患者,要限制其陪護和接觸者人數,強化洗消措施;對居家治療的病人及其接觸者,由鎮、村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人員具體指導落實隔離措施和周邊區域的消毒處理措施。同時,積極配合疾控部門作好流行病學調查、消毒隔離和各種標本采集工作。
2、認真落實消毒處理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對垃圾、糞便、污水要及時清運消毒,整治城鄉衛生環境;對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嘔吐物、排泄物及其容器等用含氯消毒劑以適當比例配比進行消毒;使用菊酯類殺蟲劑殺滅蚊蠅(具體消毒方法見附件二)。嚴格保護生活飲用水源,尤其對于農村地區集中供水的村莊,要整治水源地周圍環境,采取保護措施,嚴防水源污染。
3、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易感人群。對托幼機構要加大管理力度,嚴格落實晨檢制度,認真排查,對發現的病人及疑似病人及早隔離治療。認真落實《消毒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對患兒的糞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飲具、玩具等)要隨時進行消毒。必要時依法暫時封閉病例所在的學校、托幼機構及其他幼兒聚集場所。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發的一種傳染病,主要感染對象是5歲以下幼童。其傳播途徑是經糞口傳播,目前尚無針對性疫苗可以預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20xx年5月納入法定丙類傳染病管理。手足口病一旦暴發和流行,將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直接關系著保民生、保穩定、保增長的政治大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從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政治高度和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極端負責的態度,扎扎實實、嚴肅認真地抓緊抓好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確保疫情不大面積暴發和流行。要加強組織領導,提前研究,及早部署,建立有效的工作責任制和多部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密切關注重癥病例,全面落實重癥病例的預防控制和救治措施,嚴防死亡病例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二)嚴密監測,完善疫情防控體系。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的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關鍵就是快、準、妥、穩。快就是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快速反應;準就是準確診斷,不漏報,不誤報;妥就是對疫點疫區科學應對,處置妥當;穩就是教育群眾不恐慌,確保社會穩定。全鎮要嚴格執行手足口病疫情報告制度,高度關注手足口病疫情分布情況,密切監視疫情變化。要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采取果斷措施,嚴防疫情暴發擴散。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手足口病診斷指南(20xx年版)》,對手足口病進行科學診斷和規范治療,努力提高治愈率,嚴防危重病例死亡。對重癥患兒要按照規范要求及時轉診到市級定點醫院救治。
(三)強化宣傳教育,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對居民家庭、食堂、廁所、垃圾、糞坑、水塘、河流等衛生狀況進行集中整治。要加大對防治手足口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以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增強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倡導“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衣被”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宣傳部門要做好防控手足口病的正面宣傳報道,消除社會恐慌心理;教育部門要認真做好對學生及其家長的宣傳教育,指導他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建議家長盡量少讓孩子去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癥狀時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愛衛會要認真組織全鎮的愛國衛生運動,按照規范統一、重點突出的要求,制訂具體指導方案,認真組織落實。要通過組織開展全民防控手足口病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托幼機構、學校食堂、兒童食品、餐飲服務單位食品衛生的監督檢查和規范管理,大力整治環境衛生,消除“臟、亂、差”,努力降低腸道傳染病發病率。
(四)搞好專業培訓,提高診療和預防水平。鎮衛生部門要做好鎮、村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特別要加強對重點科室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手足口病防治技術水平。各級醫療機構要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加強接診病人感染控制,防止交叉感染。衛生院要加大對轄區內村衛生室、托幼機構的技術指導,做好重點場所的防控。
(五)明確職責,加強部門協作和配合。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綜合性的系統工程,要建立和完善多部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會議,通報疫情。要嚴格按照《山亭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山政發[20xx]25號)要求,各司其責,各盡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鎮手足口病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督查鎮直各部門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和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措施落實情況;鎮衛生部門負責組織制訂手足口病防治應急處理技術方案,統一組織實施預防控制措施,并進行檢查、指導,根據應急處理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離、封鎖有關地區等措施;鎮教育部門與衛生部門密切配合,負責組織實施托幼機構、小學的手足口病各項防控措施,防止手足口病在校內發生和流行,做好在校學生、教職工、嬰幼兒家長的宣傳教育工作;鎮宣傳部門組織新聞單位積極主動地對手足口病防控進行輿論引導,加強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報道和防病知識宣傳等;鎮財政部門負責安排手足口病防治所需的設備、器材、藥品等物資經費;公安部門密切關注與手足口防控有關的社會動態,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協助衛生部門落實強制隔離及其他的應急處置等措施;交通部門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疫點疫區的藥品、器材、檢驗監測試劑及醫療衛生設備等調運、儲備工作;要根據疫區防控需要,依照規定依法對交通工具實施防控措施;鎮水利部門要根據疫區防控規定,及時控制疫水外流;工商部門要加強對流通領域食品特別是兒童食品的監督檢查力度,嚴防不合格兒童食品流入市場;環保部門要依法加強對環境污染的監督檢查;村委會要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報告、人員分散隔離及公共衛生措施的落實工作。其它各部門也要按照各自職能,緊密配合,加強溝通,認真履行職責,確保各項防控措施的全面落實。
(六)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責任追究。鎮政府成立店子鎮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鎮長張瑞剛任組長,鎮黨委副書記張永龍任常務副組長,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趙傳甲、鎮黨委委員翁超、鎮人大副主席李丙坤、副鎮長劉德巨、副鎮長李金英任副組長,鎮政府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衛生院,劉德巨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韓付民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負責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組織協調、督促調度,制訂全鎮手足口病防控應急預案和措施,組建、完善手足口病監測和預警系統,組織對全鎮公共衛生和醫療救助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和處理技術的培訓。各部門嚴格執行責任倒查制度,對不盡職盡責,違反規定瞞報、漏報、遲報、錯報疫情或醫療救治措施落實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者,將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版篇三
為了貫徹落實縣鎮教育主管部門關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有關要求,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生命負責,對社會負責的精神,為了確保師生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小河小學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
要充分認識到預防手足口病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及時掌握疫情,明確工作責任,做好以下工作。
1、緊急召開全體師生專題大會,各班開好主題班隊會,宣講手足口病的發病癥狀和預防措施。提高全體師生的思想認識。
2、學校辦一期關于手足口病方面知識的黑板報、對學生及家長散發傳單進行大力宣傳。3、積極利用校園廣播講手足口病對人體的危害,以及出現癥狀的應急辦法,防患于未然。
1、堅持每天早晨晨檢及午飯后普查,認真做到“一看、二問、三測、四訪、五記”,尤其對缺課學生做好統計和缺課原因追蹤記錄,發現疑似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每天對各班未到校和請假的學生進行追蹤調查,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協調處理。
3、實行24小時監控,堅持每天10時前零報告制度。
4、建立應急處理制度。發現患有發熱或皰疹的患兒,立即動員家長對其進行家庭隔離治療或到醫療機構就診、治療,直到病愈方可返校,同時在第一時間內上報白山中心學校和衛生防疫部門。
組織多種形式的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通過主題班會、專題報告、觀看影視錄像、校園廣播,與衛生防疫等部門聯辦講座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系列宣傳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防病意識,普及防病常識。對教職工加強教育,使全體教職工牢固樹立“健康至上”的思想,增強做好健康教育和防疫工作的責任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1、成立小河小學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小河小學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分工。
組 長:夏xx
副組長:章xx
組員:夏xx、夏xx、夏xx
2、制定《小河小學“手足口病”防治應急預案》,加強師生的疫情監測,配合有關部門和單位迅速果斷處理疫情,確保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可能造成的各種損失。
3、負責搞好信息聯絡建設,堅持0報告制度,確保24小時信息暢通,在第一時間了解和處理緊急疫情和突發性事件。
4、根據疫情變化和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提出本校“手足口病”防治的措施和辦法,加強預防與監控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5、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嚴格控制學生外出,對離校時間較長的學生,回校后要進行認真詳細的檢查,及時消滅隱患。
6、學校領導班子分工檢查各級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消除學生的惶恐心理和不良情緒。
7、對玩忽職守的人和事根據情節按教學事故和《教職工管理辦法》處理。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版篇四
通過全面落實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性防控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發生或蔓延,確保全園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成立城南新區xx幼兒園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各班班主任
對公共場所、餐具、玩具等堅持定期消毒,以確保健康人群的身體健康。
2、強化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對廣大師生開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提高防控水平,確保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
4、疫情期間暫停一切集體活動,家長接送幼兒在門口,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嚴格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
1、手足口病疫情發生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急處置,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逐級上報相關信息。
2、無論是發生個案還是暴發流行手足口病疫情,我園必須做到手足口病“零”報告,直到疫情結束。
3、發生手足口病暴發流行,依據《省、市衛生局、區教育局關于切實做好托幼機構和小學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托幼機構發生2例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1例以上重癥或死亡病例時。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由衛生部提出對托幼機構停課要求,并由區教育局下發停課通知,如有情況我園一定做好配合工作。
協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流行病調查和標本采集等工作;
5、各項防控措施必須落實具體負責人、實施者、檢查者,并做好每日每項工作的實施記錄。
幼兒用餐具按照常規堅持一餐一消毒的原則;
孩子進門前堅持用高錳酸鉀泡手,接受老師的嚴格晨午檢后方可進入班級;
堅持執行幼兒園室外玩具及室外空間消毒制度并落實到人責任到人;
針對曠課或請假的幼兒,班主任必須及時跟蹤調查、排查,并做好記錄;
針對外出游玩的孩子需在家休息一周后方可入園。
目前為止,我園未出現一例手足口病病例和疑似病例。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版篇五
隨著季節變化,天氣逐漸轉暖,手足口病進入了高發,易發時期。為了積極主動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切實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園積極采取各項預防措施,做到讓家長真正放心。
各班級各部門充分認識手足口病引發的危害,明確職責和分工,層層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一旦發現疫情立即啟動緊急預案,盡快、盡早、及時、有效地處置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擴散。
1、大力開展全園衛生安全工作,認真治理環境衛生,不留死角。
2、做好衛生消毒工作,餐具采用高壓蒸汽消毒,玩具、桌面、地面、門把手采用84消毒液擦拭,室內空氣采取開窗通風與紫外線消毒相結合的方法,床上用品一律采用陽光暴曬。
3、做好幼兒入園的晨午檢工作,同一模、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仔細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與身體狀況,并及時做好登記。
4、做好缺勤幼兒跟蹤記錄。
5、教育幼兒注意個人衛生。
6、控制集體活動,減少感染機會。